時間:2023-01-12 15:40:4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中職兒科護理實訓教學研究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兒科護理專業是研究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和影響因素、兒童保健、疾病預防以及護理,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的一門專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護士職業資格考試的重點科目之一。護理專業是一門應用型的學科,因此,在中職院校開展的兒科護理專業中,實訓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做好實訓教學,通過實訓教學提高兒科護理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技能以及綜合素質,是中職院校兒科護理專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師臨床經驗不足
教師臨床經驗不足是當前中職兒科護理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大部分的中職兒科護理教師都是從醫學院校畢業后直接到中職院校任教,其兒科護理臨床經驗全部來自教師實習期間,沒有在各大醫院任職經歷,導致許多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師缺乏臨床經驗,很難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臨床案例分享,這是目前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另一方面,很多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師多年從事教學工作,沒有再到醫院或醫學院校進行進修和學習,自身所掌握的兒科護理專業知識得不到更新,與實際臨床操作脫軌,對中職兒科護理專業教學造成了許多的不利影響。
(二)實訓教學內容不能滿足臨床發展需要
在兒科疾病護理方面,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兒科也出現了許多新的疾病,發病率高的兒科疾病也與過去有了很大不同。許多新的疾病內容和護理方法沒有在實訓教學內容中體現,當學生進入臨床之后對新型的兒科疾病還處于陌生的狀態,只能通過加強學習來掌握新型兒科疾病的護理方法,對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學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許多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實訓內容都是根據教材來開展的,教材的內容已經不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導致實訓教學內容存在很大的落后性,學生無法通過實訓內容來獲得與兒科疾病發展相匹配的護理能力,對學生的專業學習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三)實訓課程內容較為缺乏
從當前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來看,存在著嚴重的理論與實訓課程不平衡的問題,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依然以理論課程為主,實訓課程較為缺乏,導致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鍛煉,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在中職兒科護理專業開展的實訓課程教學中,依然是以觀摩為主,學校和教師為了保證學生安全和實踐施舍不被損壞,讓學生實際操作的內容還比較少,甚至部分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學生對基礎的護理操作都沒有親身實踐過,與實訓教學的目標嚴重不符。
二、中職兒科護理專業實訓教學有效提高對策
(一)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是保證實訓教學有效開展的基礎,所以中職院校只有不斷加強對兒科專業教師專業技能和業務能力的培訓,使教師的綜合素質能夠滿足實際的教學需要,才能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招聘環節。在中職院校的招聘環節,應該注重教師的臨床經驗,招聘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教師,保證教師具有在正規醫院從事兒科護理工作的經驗,這樣能夠使教師在對學生開展實訓教學時,能夠結合自身工作時的案例進行教學,使教學具有更高的科學性和說服力。(2)加強業務培訓。兒科護理專業的教師同樣需要一定的學習,中職院校要做好相關方面的工作,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工作,定期組織教師到正規醫院接受新進知識的學習,與各大醫院建立合作關系,保證教師同樣具有一定的實訓機會,讓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新自身的知識系統,使教師所掌握的兒科護理知識能夠與兒科護理專業的發展相匹配,從而提高實訓教學的總體水平。(3)邀請專家舉辦講座。中職院??梢苑e極地邀請兒科護理專業的專家到學校進行講座,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還可以讓教師接受到更多的實訓教學知識的培訓,通過更為專業、高水平的業務學習和培訓,促進教師和學生共同發展進步。
(二)優化實訓教學方法
實訓課程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課程,注重豐富實訓課程的內容,根據兒科護理專業的發展,及時更新實訓課程內容,使學生能夠掌握更為先進的實踐能力。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之后,掌握更多的兒科護理專業技能。
1.思考推進教學法。例如,在“頭皮靜脈注射、暖箱、藍光箱的使用”這一教學內容當中,教師可以采用思考推進的教學方法,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藍光箱使用的視頻,讓學生認真觀看視頻中的內容。當觀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退黃疸需要使用藍光進行照射?在進行藍光照射之前視頻中的醫護人員準備了哪些藥物?藍光照射之前、照射后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要點出現了什么變化?醫護人員從幾個方面觀察藍光照射的效果?如果視頻中的護理人員是你,你該如何操作?”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提問,讓學生仔細回憶視頻中醫護人員的操作要點,之后教師再安排分組實訓,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思考進行實訓,可以使學生護理實訓過程中注意到更多的護理要點,能夠有效規范學生的護理操作,再通過教師點評,對學生的實訓成果給予肯定,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實訓課程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實訓過程中掌握相應的護理操作,提高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
2.臨床案例法。在進行實訓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臨床案例教學的方法。根據本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自身臨床經驗中的臨床案例或兒科護理專業經典的臨床案例。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自身的經驗為學生提供這樣一個臨床案例:“患兒2歲,性別男,曾多次因肺炎入院,每次患肺炎時出現發紺,肺炎痊愈后發紺消失。平時活動較少,每次活動之后有不同程度的氣促、心悸,已經確診患有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2d前因發熱、咳嗽、上呼吸道感染收入本院,體溫38.5℃,呼吸為28次/min,心率130次/min。那么,為了防止發紺情況再次出現以及心力衰竭的現象發生,作為兒科護理人員應該從哪些方面開展工作呢?”之后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每組5~8人,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討論、研究,最后匯報在該臨床案例中的護理要點及護理方案.教師根據不同小組總結出的不同護理方案,再結合教師的實際臨床操作經驗,對其進行客觀的點評.。教師還可以借助道具為學生親身示范,讓學生仔細觀察其中的護理要點,再通過學生親身演練的方式,教師來講解最佳的護理方案以及護理要點,提高學生對臨床案例中護理要點的理解程度。臨床案例法是中職兒科護理專業實訓中常用且有效的辦法,能夠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更加貼合,從而保證實訓教學發揮其實際意義,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實際操作能力。
(三)完善實訓教學設施
許多中職兒科護理專業的實訓設施不夠齊全,學校在實訓課程中接觸不到實際的教學設施,只有一些簡單的繃帶、針筒和一些基礎的藥品,許多兒科醫院中常用的護理設施也不夠齊全,所以中職院校要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兒科護理專業實訓課程的基礎設施,比如保管、光療合一的嬰兒恒溫箱、嬰兒頭皮靜脈注射模型、靜脈留置針,建立模擬新生兒沐浴室等,通過完善基礎設施來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實訓學習條件,保證學生在實訓課程中能夠實際接觸到常用的護理設施,提高學生對護理設施使用熟練度,從而提高學生的護理能力,促進中職兒科護理專業實訓教學的發展。結束語綜上所述,實訓課程是兒科護理專業中的核心課程,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采用多種靈活的實訓教學方法,以此來推動中職院校兒科護理專業教學的發展,為我國培養更多的兒科護理專業人才。
作者:陳建恒 單位:桂林市衛生學校
中職兒科護理實訓教學篇2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中職院校專業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也對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面對這樣的環境和形勢,對于中職院校來說必須要建立和尋求一套全面的培養模式,以更好地履行中職院校的責任和義務。兒科護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涉及的內容非常多,而且多數都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內容。市場—課程—市場的培養模式,對于中職兒科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有著非常有效的作用,中職院校必須要予以高度重視和關注。所謂市場—課程—市場培養模式,即根據市場需求制定課程培訓內容,并按照培訓結果進行市場的定位和選擇,從而保證學生的就業效率,并滿足市場和社會的實際需求。
1、有效總結,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兒科護理學》涵蓋知識范圍較廣,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記憶的難度,一些學生雖然在課堂上能夠基本掌握,但經過一定時間后就會遺忘,雖然教師用心制作了課件和筆記,但若學生未認真總結,課堂上講授的知識會很快遺忘。所以應當教會學生掌握總結的方法,使其能夠在學習中對重點內容進行有效總結。例如講授“小兒生長發育”知識過程中,可對小兒動作進行簡單概括,“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一歲能走二歲跳,三歲自己可穿衣”,這樣不僅全面總結了知識,還減少了學生記憶難度。所以應當讓學生具備總結的能力,這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記憶和掌握所學知識,可能夠對學生學習興趣進行有效培養,另外,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系統化歸納和整理所學知識,有效的串聯《兒科護理學》中知識點,保證其對《兒科護理學》形成系統、全面的認識,對其中知識做到融會貫通。
2、引導學生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兒科護理學中病例分析式教學法,由于在授課前學生已主動查找資料,按討論思考題的方式進行病例分析,對所給病例疾病有了通過自己主動學習,消化,分析而得出理性知識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把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放在首位,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此教學法增強了教學感染力,趣味性及新穎性,提高學習者主動性。以病例為中心的教學法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病例是一個綜合的資料,學生得到病例后,首先要查閱有關理論知識,然后進行分析綜合,比較,這對發展和提高學生思維,思考及分析綜合能力是很重要的。通過病例考查,還有利于教師了解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思維啟迪的程度。
3、通過角色扮演來設計教學情境
在中職《兒科護理學》的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課堂中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課程實踐中,所以在實踐教學中也要應用情境教學。在實訓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來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對實際臨床護理進行模仿來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比如教師可以將班上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來扮演對患兒的診斷和護理,教師可以扮演患兒的家長,學生可能扮演護理人員和患兒,學生來根據教師對病情的講述來進行診斷,并提出實施方案。在這樣具體的情境中,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護理知識應用于實際中,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有效提高了學生護理能力。
4、開展項目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依據兒科護理崗位實際工作任務,嚴格按照護士執業資格考試的標準,采用“雙證書”制度,進行專業課程內容和職業標準的對接。在實際教學中改變傳統單一教師單向授課的方式,嚴格遵循《兒科護理學》課程的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標準,制定專項研究課題,將課程教學內容劃分為7個任務,圍繞兒童生長發育、保健、營養和喂養、疾病與護理、疾病患兒護理以及系統疾病護理、傳染性疾病護理等,實施分層教學,對不同批次的學生由專業護士進行授課,由每個課題領域優秀的護理人員進行直接教學,合理運用PBL方法,校內教師進行理論知識教學后,再由護理人員在醫院內進行臨床實踐教學,針對患兒從入院到出院整個過程進行實地見習和學習,發揮項目導向的作用,充分讓學生在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融合,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練習。
5、完善考核制度,評價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
完善的考核制度是教學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學生重視應用技能的培養,我們對考核模式作了大膽的改革,由以前的“期末考試+平時”改為“理論+實踐”的方式,增加了實踐考核的比例為30%。其中,對于基本操作技能的考核,我們是根據護理系編寫的《常用臨床護理技術操作程序及評分標準》進行現場操作,穿插相應的提問內容,按標準予以打分,成績記入學期總成績;實習前集中培訓加強,并按上述方法再次考核,合格者方可進入臨床實習;常見疾病護理技能的考核要求學生根據臨床見習書寫正規的護理計劃,按結果評分,同時在期末考試中增加病例分析,來評價學生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陀^評價學生的臨床技能、提高考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兒科護理學是一門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學科,是中職護理專業的一門專業必修課程,也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較強的臨床專業課,是培養兒科專業護理人才的重要的課程。希望本文提出的相關觀點和建議可以對相關從業人員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相關人員可以更加嚴肅認真地對待中職護理專業兒科護理學教學,使本文中提出的部分理論和觀點得到實際的應用。
作者:付姣 單位:河北省衡水衛生學校
中職兒科護理實訓教學篇3
醫學模擬教學是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模擬手段,重塑臨床上的醫學場景,為學習者提供一個虛擬化的仿真環境,促進其快速無風險地學習臨床知識技能。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模擬教學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護理學作為實踐性很強的醫學專業,要求學生能夠在3—4年內掌握臨床護理技能以及醫學基礎知識,因此,模擬教學非常適用于護理學,尤其是護理中職教學。目前,模擬教學方式類型多樣化,本文重點闡述了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微課講授及案例教學方式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為中職護理教育教學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及微課講授的概念
(一)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的概念
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是一種利用多媒體高仿真模具simbaby嬰兒進行兒科護理實踐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媒體仿真模擬訓練能夠提供各種實訓場景,例如頭部靜脈輸液穿刺模型、嬰兒保溫暖箱、新生兒藍光照射等訓練,同時,可以輔助設置多媒體影音設備,例如語音教學等,實現仿真訓練與觀摩訓練教室的連接。更有趣的是,此類模擬病房附帶音頻傳輸功能,可以完全實現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零距離實時動態溝通與討論[2]。
(二)微課講授的概念
微課又稱為微課程,是依據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由視頻及配套資源組成的一種微小課程,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戴維?彭羅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3]。
(三)案例教學法的概念
案例教學法是以患者為先導,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3]。案例教學啟發式效果顯著,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此類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激發其創新性思維,使其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二、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微課講授及案例教學法的應用現狀
(一)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在中職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教學模式在中職兒科護理學中的應用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第一,新生兒沐浴撫觸教學在學生實訓中的應用。兒科護理教師使用simbaby高仿真模具進行新生兒沐浴以及撫觸手法演示,包括新生兒沐浴中對水溫的掌控,防止燙傷,沐浴時間、方式以及順序等,新生兒撫觸方式是否正確,力度是否到位等。第二,使用模擬觀摩設施,對simbaby高仿真嬰兒模具進行護理提問。護理教師可根據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相關模擬化臨床病房場景,開啟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中的多媒體音頻功能,對其進行護理提問及提出護理診斷,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虛擬化疾病場景來提問。第三,設計靜脈穿刺模型,讓學生模擬現實兒童頭部和腳部的穿刺。由于嬰幼兒存在靜脈管壁細、不易觸及等問題,進行此項模擬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準確找到靜脈血管,對學生的兒科穿刺能力進行針對性培訓,并對其中出現的問題一一指導,解決兒科靜脈穿刺教學的難題。第四,使用新生兒保溫暖箱設備,訓練學生的暖箱控制能力。新生兒保溫暖箱設有溫度及濕度控制功能,此項教學設計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如何根據不同健康狀態的新生兒進行調控的能力。
(二)微課講授在職高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護理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內容進行微課錄制,制作微課的方式如下:依據課程標準和教學目標,選擇兒科護理學中的重點章節,將章節中的關鍵性知識點以及重難點進行摘錄,利用PPT、圖片等方式進行視頻錄制,制作10—20分鐘的小視頻,上傳到學生班級QQ群或者微信群,讓學生學習,學習完畢后發放課后作業,進行學習效果測評。目前,已有較多高職護理院校使用此方式進行教學,例如徐文蘭等人進行微課講授效果測評,學生普遍反映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這類模擬教學方式更具趣味性[4]。
(三)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護理教師可根據中職護理學生的特點實施案例教學法,具體方法如下。首先是教學案例的收集及整理。在中職護理教學過程運用案例教學法,第一步是對典型性教學案例的收集及整理。作為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缺乏實際工作經歷這一特殊性,因此在進行案例收集時,必須選擇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例如,教師可以進行兒童肺炎、腹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等常見兒童疾病的病例的收集[5]。更重要的是,護理教師要密切圍繞教學大綱,以及教學目標、重難點知識來講授案例。在進行案例選擇時,切忌不可選擇較大數量的病例,而是要選擇具有導向性的典型性病例,并使案例具有舉一反三的代表性。其次是教學案例的設計及分析。收集及整理完教學案例后,下一步要根據病例的特點和教學的重難點進行案例的設計及分析。在設計病例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護理教師必須突出教學重難點,同時,將所需掌握的理論知識與病例自身內容相互結合,以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熟悉程度。第二,護理教師在設計病例后,必須圍繞病例提出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確保其具有代表性,還要注意有針對性。第三,教師必須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水平。學生的基礎水平不同,對問題的理解能力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掌控設計的問題的難易程度。最后是教學案例的實施及反饋。在實際授課中,護理教師要注意在實施教學案例的過程中先導入案例,然后結合課程重要的知識點,引導學生進行教學案例的討論,并最終進行教學案例的評價和總結。以兒童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例為例,教師可以先進行患兒咳嗽、流鼻涕等癥狀的介紹,然后用X線胸片顯示患兒支氣管及肺部小片狀陰影等相關診斷情況,進而分析患兒的病癥,再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病因學的分析,促使學生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病情進行討論,從而得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三、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模擬教學中常用的幾種方式,即信息化simbaby模擬化病房、微課講授及案例教學法來進行闡述,并分析了其應用現狀。
參考文獻
[1]陳莉,許濤,許曉倩.發展醫學模擬教學提高臨床實踐能力[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10):112-113.
[2]葛煒,李偉東,吳珊珊.信息化Simbaby模擬病房在高職兒科護理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12):537-538.
[3]劉慧霞.微課在護理高職高專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3(11):49.
[4]徐文蘭,張陽.微課在高職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和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16(10):99-101.
[5]劉志晶,王秀春.案例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4(1):11-14.
[6]李妍,孫平.探討案例教學法在中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技術,2010(3):38.
作者:宋海燕 單位:紹興護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