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類畢業論文8篇

時間:2023-06-06 08:59:5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網絡安全類畢業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網絡安全類畢業論文

篇1

關鍵詞:信息安全;人才培養;培養質量

作者簡介:田仲富(197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東北林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講師。(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基金項目:本文系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資助項目(HGJXH B2110396)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2-0046-02

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現狀

由于信息安全專業是一門涉及計算機、通信、密碼學、數學、物理學以及法律等多種學科的交叉性學科。因而,只有經過系統、科學的培養才能滿足社會對信息安全類人才的應用需求。我國高校雖然在信息安全人才培養方面起步較晚,但是,信息安全的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及大力支持,僅僅幾年時間信息安全本科專業就已從無到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且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目前我國高校信息安全專業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績,但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國信息安全類人才在數量和層次結構上均與社會的實際需求有著較大差距,人才的培養模式還很不成熟,仍存在一些明顯的不足。主要表現在:其一,當前我國信息安全人才相當匱乏,因而導致了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相對落后,且缺乏有效的國內、外競爭力;其二,我國信息安全理論研究遠落后于信息化安全技術的應用及開發,在該領域進行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建立相關行業標準等方面十分不利。因此,我國急需培養出一支具有合理的基礎知識結構和寬口徑專業知識的多層次信息安全類人才隊伍。

1.課程設置不合理

這是因為我國信息安全專業成立時間較短,各學校信息安全專業的教學計劃和培養目標還很不完善。沒有完善的專業知識、課程體系,教學計劃未能體現信息安全專業的自身特點,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過于分散,未形成專業知識結構。目前信息安全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基本上與某個相近學科課程體系設置重疊太多,在課程設置中僅僅增加了近現代密碼學、網絡安全基礎、計算機病毒原理等純安全理論的課程。但是,卻缺少綜合、系統的教學內容,沒有很好地體現信息安全專業以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兼學通信、網絡、數學,同時加強物理、法律等基礎知識的特點。

2.教學形式單一

信息安全專業的教學形式大多還是延續傳統的教學方式,未能很好地體現信息安全專業交互性較強的特色。單一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師資隊伍建設不健全

信息安全專業的教師大多是非“科班”出身的,幾乎是相近學科或專業后轉型而來的。這樣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質量不會太高,而且缺少信息安全系統的觀點與方法,不能勝任安全的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等綜合性工作。

4.實驗室、實踐基地建設滯后

信息安全專業起步較晚,且該專業在各學校都不是重點建設學科,因而導致了對該專業的投入不足。投入不足直接影響了信息安全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因為缺少實驗設備,一些相關專業課程的實驗內容無法開展。由于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使學生不能很好地在實驗中領會、消化課堂基本理論知識,使其實踐動手能力不強。

5.實驗、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信息安全專業不僅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而且也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大多安全基礎理論需要在實踐中去領會和體驗。目前,信息安全專業的實驗課程大多數是課間實驗,實驗時間較分散,且實驗內容不實用,多以驗證型實驗為主。信息安全具有整體性,且在現實生活中經常需要專業技術人員解決綜合性、系統性的問題,因而需要培養學生綜合的實踐運用能力。但目前設置的實驗通常都是非常單一、獨立的實驗內容,缺少綜合性實驗。學生參加課外科研和實踐的機制更不健全,同時教師對實驗指導的積極性不高,這些極其不利于學生專業創新與創造能力的培養。

針對上述國內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并結合國情及新時期社會對信息安全專業多樣化人才的實際需求,探尋一種較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模式,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課題。

二、如何提高新世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實際的社會調研,并參考大量的國內外文獻及成功經驗,筆者認為提高新世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質量應該從諸多方面進行改進。

1.完善課程體系建設

課程體系的完善與優化是提高新世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質量的基礎和前提。課程體系建設是專業建設中極其重要的內容,只有建立起優化、合理的課程體系才能加快人才培養預定目標的實現。課程體系和內容的優化應保證基礎并彰顯特色,充分遵循高等教育基本原理,構建獨具特色課程模式。在加強基礎課設置方面,應著重考慮各自的傳統特色與優勢,增加相應的學科基礎課程。同時,強調教學計劃內容的更新,及時掌握社會的實際需求,應特別注意拋棄舊的、煩瑣的、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不斷跟蹤新技術,并把最新的技術及時補充到教學內容中去。

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除了明確專業學科核心課程以及專業主干課程外,應緊密圍繞信息安全類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開設大量的實踐類課程。從社會對信息安全類人才的實際需求來看,各個領域均要求該類人才需具有較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因此,在實踐課程的設置方面應逐漸建立學生實踐能力標準體系。依據培養方案制定相應的具體原則,專門制定信息安全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標準,并形成正式規范。

2.完善教學形式

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純理論與技術知識的講授,缺少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對于如何設計與實現安全的信息系統等重要知識涉及很少,甚至根本不涉及,從而導致學生難以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問題。

信息安全類課程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及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手段來進行課堂理論教學。教學內容應符合實際課程標準,教學方法突出操作步驟及教學效果,教學課件、環境突出特色、圖文并茂、設計新穎,且具有啟發性和可操作性。

開展案例式教學。由于信息安全專業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性,所以在教學中可引入實際案例進行教學,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展開問題、解決問題”等環節,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從而打破學生的慣性思維,強化實踐、應用能力。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可以采用學生參與教學的方法,如對網購中在線支付的安全性問題以及網絡攻擊等與專業課相關的熱門問題可以留給學生作為課下作業,并采取課堂發言或提交論文報告的形式進行檢查,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今后的學習、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采取“互動式”教學。這種基于問題的“互動式”教學可以極大地增強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可以打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在與學生的交互過程中,教師可及時了解到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從而采取循進式的教學方法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安排。

對于核心課程還可以采取信息安全專業課程教學團隊的形式進行。這樣既有利于精品課程的建設工作,又能突出核心課程群的建設,同時能將專業的前沿知識及時的補充到教學內容中。通過這種教學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3.完善師資隊伍建設

強大的師資力量是培養高水平人才的基礎保障,所以,完善師資力量是培養信息安全類人才的關鍵。由于信息安全專業成立時間較短,但該領域的技術發展與更新較快,因此專業教師的知識結構應符合該專業的特點。

在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應加強教師隊伍的技能培訓。對現有的教師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訓,根據實際的教學計劃安排將教師分階段、分批次地送到各地高校、企業或信息安全培訓中心進行培訓。鼓勵教師參加信息安全領域的各類學術活動,緊跟信息安全技術的發展趨勢;鼓勵教師到信息安全技術領域相關企業進行頂崗鍛煉,通過深入企業了解行業動態,跟蹤該領域的新興技術,從而擴寬教師的專業視野并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也可將企業的資深技術人員采取“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短期培訓。

在完善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還應注重提高教師的科研工作水平。因為科研工作能夠很好地促進教學任務,還可以加強理論學習的廣度和深度,可以保障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應制定、完善各項科研政策和管理制度。以學校的優勢資源為依托鼓勵和促進教師申請各級、各類科研項目。教師通過參與科研項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自身的技能水平,從而能夠較大程度地提高其實踐教學能力。

4.完善實驗室及實踐基地建設

由于信息安全專業相對于其他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專業,因而對實驗室的建設要求很高。信息安全專業實驗室是進行實踐教學的重要場所,是理論與實踐相互聯系的紐帶,是培養學生素質能力的重要實踐基地。因而,實驗室的建設是面向社會人才需求的信息安全專業建設的重要環節。如何設計、構建出科學、合理的信息安全實驗室,從而加強理論與實踐的聯系,這些將直接影響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對專業課理論教學內容的學習和理解,影響教學任務的順利開展。學校應最大限度地向相關部門及企業爭取實驗室建設資金,只有爭取到資金才能很好地建設、完善實驗室的配套設備。但是,在實驗室的建設中決不能采取“”式的盲從性建設。一定要充分調研,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分層次、分階段的逐步完善實驗室的建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實驗室的建設科學、合理的有序進行,才能為相關課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實踐支持。

在完善實驗室建設的同時,應建立穩定的實踐基地,實現產學研的緊密結合。若想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必須切實做好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這其中可以包括校內、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校內實踐基地建設,一方面可采取對師生全面開放實驗室,使師生的科研活動能夠有固定的實踐場所,對師生的科研成果可采取學術報告的形式進行公開答辯、討論,對于成果顯著的給予一定創新學分獎勵,從而調動學生參與科研實訓的熱情;另一方面,以學校的實驗中心為依托與信息安全產業部門或企業合作建立一些校內實踐基地,這樣做既可以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實踐環境,也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前沿課題,使學生從中得到訓練。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應找到學校與企業合作的利益切入點,找出合作的有效途徑,加強與信息產業部門及企業的合作,建立2~3個較固定的校外實踐基地。通過這些為學生創造到信息安全行業相關單位頂崗實習的機會,使學生零距離接觸社會,彌補課堂上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新內容,大膽嘗試,逐步積累實踐經驗,以此鍛煉與提高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實踐基礎。

5.完善實驗、實踐教學環節

因為信息安全類專業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其本科教學不但應注重學科的基礎理論性、實用性及實踐性,還需改革實驗教學模式并設置合理的實驗教學內容,這些舉措可以很好的促進信息安全專業的建設。根據社會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并結合各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將實驗教學分為基礎網絡實驗、信息安全綜合實驗、創新、創業實驗、系統安全綜合實驗、實踐基地實訓項目以及畢業論文(設計)6個層面內容,搭建這種分層次的體系結構和多元化虛擬實驗模式。基礎網絡實驗一般應采用課內、間實驗的方式;信息安全綜合設計實驗和系統安全綜合實驗多采用集中實驗的方式;創新、創業實驗應鼓勵學生按照興趣小組的方式組成課題研究小組去申報一些科研項目,如國家級、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以及各種大學生競賽項目,通過這些實訓項目可以大大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也可以極大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踐基地實訓項目應多采用集中的方式進行,使學生利用假期2~3月的時間到實踐基地進行深入、全面的實訓鍛煉,甚至可以頂崗鍛煉。通過實訓鍛煉不僅可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而且使其明確了自身的專業定位,為今后的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實踐教學中,一方面應加強與國內外高校及企事業單位的合作、交流,特別是同一些實力較強單位間的合作與交流,還需科學合理地設計、制定能夠提升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實踐教學指書。在目前設備條件欠缺的情況下,可采取基于虛擬機環境的實踐教學法,使學生在有限的資源環境中得到更為真實充分的實踐鍛煉,也可以建立信息安全工程實踐平臺。另一方面,實踐教學環節的完善還應注重做到:一是保證有足夠的實踐時間。應保證信息安全類專業的學生至少利用半年的時間到某一實踐基地去全面、系統的實訓鍛煉。二是保證有可實踐的基地。應多方努力,與國內外著名的高校、企業單位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并重點選取一些技術力量雄厚、專業特征相符且適合大學生實踐訓練的友好單位作為長期合作的實踐基地。三是保證有優秀的實踐指導教師。除了學校的實踐指導教師外,還可在實踐基地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為實習學生做現場教學指導。通過這些措施可增強學生對實踐訓練的主觀能動性,達到有針對性指導學生參加實踐鍛煉的目的。[4]

三、結語

由于信息安全專業成立時間較短,沒有現成的人才培養方案可以借鑒,加上該專業的自身特點,在本科階段培養出高水平的優秀人才絕非易事,所以,如何提高新世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質量問題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長期全面的合理規劃,并在實踐中逐漸積累經驗,同時也要分階段、分層次地進行,決不能一蹴而就。因而,本文結合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新時期社會對該專業的人才需求以及信息安全專業的自身特點從完善課程體系建設、完善教學形式、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完善實驗室及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完善實驗、實踐教學環節等方面就如何提高新世紀信息安全類人才培養質量問題進行了探討、研究,以期能為新時期社會對信息安全類專業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作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馬建峰,李鳳華.信息安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現狀、問題與對策[J].計算機教育,2005,(1).

[2]趙澤茂,劉順蘭,等.信息安全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3]周順先,甘金明.地方高校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J].梧州學院學報,2010,(4).

[4]李蜀嫻,張桂東.信息安全專業創新教學與實驗教學模式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10,(1).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亚洲AV秘精品色婷婷 | 在线一级视频欧美亚洲 | 亚洲中文字幕永码永久在线 | 日本一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香蕉二区 | 亚洲真实片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