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特色8篇

時間:2023-06-28 10:01:3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科研項目特色,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科研項目特色

篇1

[關鍵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民族醫學;民族藥學;基礎研究;特色;創新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21條規定:“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 。我國的傳統醫藥,包括中醫藥、民族醫藥和民間醫藥3個組成部分。民族醫藥是指少數民族醫藥,是少數民族醫藥的簡稱。我國各少數民族以各自的生活環境、自然資源、民族文化、等為根基,創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醫藥學體系,在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等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

民族醫藥的療效毋庸置疑,但目前民族醫藥的研究多數僅限于臨床療效觀察,而諸如民族醫學理論如何發揮作用、基本科學問題如何解釋、民族藥的藥效物質基礎是什么、如何加工炮制、怎樣發揮作用等基礎性問題尚需深入探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下簡稱“自然基金”)設置了民族醫學(申請代碼H2720)和民族藥學(申請代碼H2818)2個二級學科,專門資助民族醫藥學的基礎研究。民族醫學領域從1990年資助第1個項目至今,共資助各類項目155項、資助總經費5 549萬元;民族藥學領域從2008年設立“H2818民族藥學”申請代碼至今,共資助各類項目230項,資助總經費達9 370萬元。

自然基金支持從事基礎研究的科技人員在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內,開展創新性的科學研究。民族醫藥領域常從哪些方面開展創新的、有特色的研究并獲得資助,是該領域科研工作者關注的話題。本文將對2008年至今自然基金資助的民族醫藥學項目進行梳理,總結歸納出研究的幾個著眼點,供項目申請人參考。

1 近幾年自然基金民族醫藥領域資助概況

近幾年民族醫藥的基金申請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2011年以后增長速度更加明顯(圖1)。從2008年至2014年,民族醫藥學領域受理各類項目申請1 643項(民族醫學528項,民族藥學1 115項),資助342項(民族醫學112項,民族藥學230項),資助總經費約1.4億元(民族醫學4 623萬元,民族藥學9 370萬元),占歷年自然基金民族醫藥領域資助總經費的93.8%。除2009年1項民族藥學項目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13年和2014年各有1個項目獲得聯合基金資助外,其余獲資助的研究類項目均集中在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青年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以下簡稱“地區項目”)3個項目類別。由于少數民族聚居區多為地區科學基金資助范圍,因此超過一半的民族醫藥學申請項目為地區項目,這是與其他學科明顯不同之處。

申請項目的研究對象與民族醫藥理論的發展密切相關。醫藥理論系統、臨床體系完整的藏醫學、蒙醫學、維醫學、朝醫學、傣醫學等申請項目相對較多,其中以應用范圍廣、教育部已獨立設置學科專業的藏醫藥、維醫藥、蒙醫藥的申請項目為最多,三者申請和獲資助項目數量可達民族醫藥項目總數的2/3。對于理論體系尚不完整,但已積累了豐富臨床經驗的壯、回、瑤、苗、彝、侗、土家、畬、黎等少數民族醫藥的研究近幾年也有項目申請,且有部分項目獲得資助,尤其是壯醫藥、回醫藥、苗醫藥、土家醫藥的研究申請近幾年呈明顯上升趨勢。

項目的研究內容主要集中在藥物作用機制、藥效物質基礎、治則治法、民族藥資源4個方面,這些研究內容的申請項目約占全部申請項目的90%左右。獲資助的項目中超過50%的項目為考察藥物的作用機制、逾20%的項目為研究藥效物質基礎,而對于民族醫學基本理論進行探討的項目相對偏少。

2 民族醫藥領域資助項目的特色與創新

民族醫藥領域研究項目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與其他醫藥學領域是類似的,而項目的研究思路是否具有特色和新穎性是能否獲得評審專家認可的主要方面。新穎的研究思路與項目的著眼點密不可分,縱觀近幾年民族醫藥領域項目的申請和資助情況,可將項目特色和創新的來源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來源于民族醫學理論的特色與創新 不同少數民族均具有其獨特的醫學理論,如藏醫的“三因學說”,維醫的“四大物質學說”、“氣質學說”、“四種體液學說”,蒙醫的“三根學說”,傣醫的“四塔”、“五蘊”學說,朝醫的“四象”理論等,挖掘這些理論的科學內涵,有助于深入理解該民族醫學,也是進行基礎研究的良好的切入點。

如維醫“四種體液學說”認為,人體由膽液質、血液質、黏液質和黑膽質4種不同的液體構成。異常黑膽質體液因其份量重、質地稠,易在支配器官(腦、心、肝)組織細胞中沉著形成阻塞,導致神經、內分泌、免疫等系統功能受阻,是許多復雜性疾病和衰老的主要原因。有些申請項目圍繞異常黑膽質是什么、如何診斷和干預等科學問題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如“‘病證’結合的維醫異常黑膽質證動物模型的系統評價與研究”、“異常黑膽質型癡呆病證模型及其生物學基礎的研究”、“維吾爾醫異常黑膽質性哮喘病證模型的建立及分子與細胞病理學研究”等項目通過建立異常黑膽質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構建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為維醫體液學說的基礎研究提供依據。“維醫異常黑膽質型消化系統腫瘤共性外周血miRNA標志物研究”、“異常黑膽質型糖尿病共性代謝特征的研究”等項目采用分子生物學、系統生物學等研究手段,建立異常黑膽質型疾病的臨床miRNA診斷指標,探究維醫異常黑膽質病證的物質基礎。對于異常黑膽質的防治,維醫常采用異常黑膽質成熟劑,為了探討異常黑膽質成熟劑的作用機制,項目“異常黑膽質成熟劑延緩衰老機制的代謝組學研究”、“異常黑膽質成熟劑抗抑郁作用機制的系統研究”、“從腦葡萄糖代謝角度探討異常黑膽質成熟劑防治癡呆的效應及機制”等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體現了藏醫學特色,相關研究已經取得了一定進展<sup>[1-4]</sup>。

1894年朝醫學創始人李濟馬所著《東醫壽世保元?四端論》提出:“人稟臟理有四不同: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陽人;肝大肺小者名曰太陰人;脾大腎小者名曰少陽人;腎大脾小者名曰少陰人”。這種特有的“辨象論治”理論是基于人的骨骼、容貌、性情、易感癥等因素建立的,后世醫家臨證時卻常因主觀因素的影響,出現辨象結果不同而產生療效不同的現象。項目“朝醫四象人的末梢神經活動電位的研究”、“SEP-PNAP在朝醫體質辨象中的應用”認為少陽人多熱體質,少陰人多寒體質,這種體質特點引起末梢神經生理、病理上的改變,導致末梢神經傳導參數相應變化。因此項目通過測定“四象人”末梢神經動作電位和體感誘發電位,根據辨象結果,分析電生理學數據,從而掌握四象人的中樞-末梢神經系體質特征。項目將少數民族醫學與現代醫學緊密聯系起來,具有明顯的創新性,獲得了評審專家的高度認可,其研究成果<sup>[5-6]</sup>還將有助于提高朝醫辨象的準確率和治療的有效率。

2.2 來源于民族醫學優勢病種的特色和創新 現代醫學難以治愈或療效不佳的疾病,對于某些少數民族來說卻可能是其優勢病種,如藏醫治療肝膽、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病、風濕骨病,維醫治療白癜風、銀屑病、婦科疾病,蒙醫治療腦血管疾病,壯醫治療風濕病,回醫治療腦中風等,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少數民族對這些優勢病種的認識、診斷和治療方法本身就具有鮮明的特色,正是一些申請項目創新的源泉。

肝病在藏醫學中屬于“赤巴”病的范疇,稱為“青乃丹吾”。《四部醫典》記載“青乃丹吾患后無覺察,失眠乏力身重無食欲,貧血肌肉日益漸削瘦。”藏醫治療肝病的原則為從整體出發,在調理“隆”與“培根”基礎上,治療“赤巴”,施以利藥清熱解毒,達到緩解和治療作用,這是藏醫治療各類肝病的理論基礎。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研究的項目“藏藥波棱瓜種子脂肪酸保肝活性及機理研究”、“藏藥‘甲嘎松湯’調節Nrf2/Bach1-ARE-抗氧化酶通路以抗氧化保肝的研究”等針對藏醫藥治療小兒肝炎、肝腫大等開展研究;“藏藥‘郎慶阿塔’對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分子機制研究”則是圍繞藏藥治療肝硬化進行探討,均已取得初步進展<sup>[7-8]</sup>。

維醫藥學認為白癜風(白熱斯)是因體內異常黏液質過盛,支配器官(腦、心、肝等)功能衰竭,機體自然力下降,導致調節異常體液的功能紊亂,影響人體正常血液質的著色能力等所引起。血液中異常黏液質過盛,使表皮基底層、毛囊、真皮層等部位的微循環正常功能受阻,從而使正常黑色素細胞(MC)增殖或酪氨酸酶(TYR)的激活物質不到位,雖然黑色素細胞存在,但功能失活。項目“白熱斯油及所含單味藥材對MC增殖與TYR體外激活作用研究”以維醫治療白癜風確有療效的白熱斯油搽劑為研究對象,研究其對黑色素細胞增殖、絡氨酸酶激活等的影響,為維醫治療白癜風這一優勢病種找到部分科學依據。

再如《回回藥方》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中國回族醫藥百科全書,該書僅剩殘卷4卷,其中殘卷12“眾風門”整篇的內容保存完好,記載了回醫藥對腦系疾病的方藥論治體系。正是有該醫學典籍的指導,使得腦血管疾病成為回醫治療的優勢病種之一。有些項目即圍繞這一優勢病種展開研究,如項目“‘失合刺治丸’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PI3-K/AKT通路的影響”探討回藥失和刺治丸治療腦卒中所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后遺癥的作用機制;項目“缺血性卒中的生物學基礎及回藥木香油方干預研究”研究回藥木香油方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機制;項目“扎里奴思方調控血腦屏障開放對腦缺血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移植由血管遷移腦內的影響”從增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通透的角度研究《回回藥方》中扎里奴思方治療腦梗塞的作用機制,且在研究過程中已經發現扎里奴思方可調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血腦屏障的通透性,促進BMSCs經由血管進入腦內更好地發揮腦保護作用<sup>[9]</sup>,為回醫藥治療腦病提供了嶄新的證據。

2.3 來源于少數民族居住地區特殊病種的特色與創新 我國少數民族多居住在祖國的邊遠地區,受不良氣候、地域等因素的影響,出現了一些特有或高發的病癥,如、青海的高血壓、痛風、白內障、高原紅細胞增多癥,新疆的民族高發性腫瘤(卡波西肉瘤、宮頸癌)、地方性砷中毒、包蟲病,廣西、云南的地中海貧血等。如果當地研究人員采用民族醫藥治療這些疾病,可以方便地獲得大量樣本,有利于民族醫藥理論的詮釋和發揚光大。

例如,高原紅細胞增多癥(high altitude polycthemia, HAPC)又稱多血癥、高血癥,是高海拔地區慢性高原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病因為慢性缺氧刺激骨髓,進而導致紅細胞過度增生。藏醫學認為該病是由于起居環境和飲食不當,“遍行隆”紊亂,體內氣血被擾亂而妄行,引起人體內“壞血增多”的一種疾病。現代醫學治療該病尚未取得突破,而藏醫總結出治療該病的方藥,取得了一定療效。如三果湯散來源于公元7世紀成書的藏醫經典《月王藥診》,由藏藥訶子、毛訶子和余甘子組成,是藏醫用于多血癥放血治療前的必需的內服藥方,該方主要通過調和氣血而達到抗缺氧、抗疲勞的功效,但具體的作用機制還不明晰。項目“HAPC 藏醫多血癥的生物學基礎及藏藥三果湯散干預研究”采用基因組學與代謝組學技術,分析藏藥三果湯散干預前后體液中代謝物全譜的動態變化,闡釋病證結合的HAPC 藏醫多血癥的生物學基礎及科學內涵<sup>[10]</sup>。

2.4 來源于民族醫藥特色療法的特色與創新 在少數民族聚居區可能存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各民族逐漸發明了獨特的治療方法,以緩解病痛。如維醫的埋沙療法,蒙醫的放血療法、拔罐穿刺療法、酸馬奶療法、正骨術,壯醫的針挑療法、藥線點灸法、角吸療法,苗醫的生姜叭法、滾蛋療法、爆燈火療法等,在維護少數民族地區人民健康方面功不可沒。對于這些特色療法原理的深入挖掘,可以充分體現民族醫藥項目的特色和創新。

回醫“湯瓶八診療法”中非常有特色的理筋手法以“輕、柔、透、巧”為特點,在筋傷治療時,將筋傷分為3期治療。早期使用“捋筋、揉筋、擦筋”等手法,中期使用“理筋、順筋、散筋”手法,后期使用“抓筋、拔筋、捏筋”等手法,這種“筋傷九法”在臨床治療中常獲奇效。已結題項目“回醫理筋手法對家兔骨骼肌損傷修復的動態效應及作用機制研究”考察了回醫理筋手法對軟組織損傷急性期治療的最佳有效時間點及其作用機制<sup>[11]</sup>。

《回回藥方?針灸門》記載:“是凡一體內,多有惡潤凝聚以致本體,并其稟性作壞,……必以火灸之,則本體病根盡去”。烙灸療法是回族醫藥最具特色的療法之一,是用烙藥或鐵器燒灼直接烙燙于病痛體表部位,使局部發紅發泡,促使機體康復的一種治療方法。烙灸療法旨在排出異常體液,促進四性、四液平衡,使全身經脈通暢,利于相應器官組織功能的恢復。項目“基于p38MAPK信號通路研究回醫烙灸治療腰椎間盤退變的作用機制”認為回醫采用特色烙灸療法治療腰椎間盤退變,具有補腎通督、強筋健骨的功能,從而對其作用機制進行深入探討<sup>[12]</sup>。

蒙醫認為腦震蕩屬頭部內傷范疇,可分為輕、中、重度。頭部受到外力后,“腦氣”和“腦髓”等有關組織解剖位置失常,“赫依血”循行受阻,出現“不通則痛”的病理變化。震腦術是蒙古族民間廣為流傳的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專治腦震蕩的奇特療法,其“以震治震,震靜結合,先震后靜”理論和診治技術,在腦震蕩治療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項目“蒙醫震腦術及啟震原理研究”圍繞這一特色療法對其作用原理展開研究,因選題新穎,獲得了專家的好評。

2.5 來源于民族用藥特色的特色與創新 各民族醫學不僅有獨特的醫學理論,在遣方用藥上也各有特色,如回醫擅用“香藥”,苗醫擅用“鮮藥”、處方“用單不用雙”,壯醫擅用“毒藥”和“解毒藥”,傣醫擅用“睡藥”、“磨藥”,藏醫、蒙醫講究分時給藥等。目前對這些特別的用藥理念和方式開展的深入研究尚少,值得科研人員進行探討,這樣的研究本身就帶有鮮明的特色。

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為昆蟲綱有翅亞綱蜚蠊目蜚蠊科大蠊屬昆蟲,俗稱蟑螂,云南白族人民應用美洲大蠊治療創傷有悠久的歷史。以美洲大蠊為主藥,已研制出具有創傷修復作用的“康復新滴劑”、治療慢性乙肝的“肝龍膠囊”和針對肺心病心衰的“心脈隆注射液”等新藥。有項目申請人在民間白族臨床用藥調查中發現,美洲大蠊干粉對肝纖維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不明,因此提交了“基于微透析-代謝組學方法研究美洲大蠊抗肝纖維化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的項目申請,獲得了評審專家的認可,從而獲得資助。

傳統藏醫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白脈病)的治療多采用早、中、晚分時給藥的獨特給藥方式。3個經方(二十五味珊瑚丸、如意珍寶丸、二十味沉香丸)按早、中、晚組合給藥用于治療腦缺血、腦梗死等缺血性腦病,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項目“三個藏藥經典方早中晚組合給藥協同治療腦缺血機制探討”針對3個處方分時給藥協同治療腦缺血機制進行了深入探討<sup>[13]</sup>。無獨有偶,蒙醫也常采用不同處方分時給藥,如治療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癥、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疑難病癥時,臨床上常用3套復方分別按早、中、晚給藥。那么分時給予不同處方是否必要、與一日一方比較有何不同、是否可簡化為統一的有效方等問題引起了科研人員的興趣,于是申請了“保護腎功能蒙藥給藥方法比較及有效復方篩選實驗研究”項目并獲得資助。在取得了一定進展<sup>[14-15]</sup>之后,對優化處方進行作用機制的探究,隨后申請的延續性研究項目“三種復方蒙藥不同用法對糖尿病腎病大鼠模型治療作用機制解析及藥物靶點研究”再次獲得資助。

蒙醫藥理論的核心是三根學說,“赫依”、“協日”、“巴達干”是其基本內容。“心赫依”病是“赫依”病影響心臟正常功能所致的病癥,屬于功能性異常的范疇。蒙醫臨床治療“心赫依”的方劑中常有動物心臟入藥,是蒙醫用藥特色之一。但是所用動物心臟缺乏質量控制標準,針對這種情況,有研究人員申請了項目“在蒙藥方劑中入藥動物心臟的科學依據及質量標準研究”,從質量評價的角度對蒙醫特色用藥給予技術支撐。

2.6 來源于民族地區特有藥材的特色與創新 少數民族聚居區特有的生態和氣候條件造就了各地特有的藥材,如新疆的伊貝母、雪蓮、羅布麻,的藏紅花、藏茵陳、紅景天、冬蟲夏草,內蒙的肉蓯蓉、麻黃、防風,云南的三七、天麻、石斛,寧夏的枸杞、銀柴胡、苦豆子,廣西的羅漢果、雞血藤、廣豆根等,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開展深入的基礎研究,可以彰顯項目的地方特色。

藏藥雪靈芝為青藏高原特有的石竹科蚤綴(Arenaria)屬雪靈芝亞屬墊狀草本植物,分布于海拔4 000 m以上、雪線以下的高山草甸和礫石堆中。雪靈芝的藏藥名為“阿仲嘎保”,意為“采天地靈氣之人間仙草”。據藏醫藥古籍《四部醫典》和《秘訣遺補》記載,阿仲嘎保可治療“胃腸之潰瘍、膨脹、癌癥、瘰疬并能健胃助消”。雪靈芝在低劑量下可表現為免疫抑制,而在高劑量下則顯示出增強,展現出免疫的調節效應。針對雪靈芝的免疫調節作用,研究人員提出“藏藥雪靈芝腫瘤抑制與免疫激活協同效應及機制的體內外研究”、“基于‘譜-效關系’的藏藥雪靈芝抑制人肝癌細胞HepG-2細胞增殖的物質基礎及機制研究”等項目申請,并獲得資助。

魯堆多吉,又稱藏黨參,是桔梗科植物長花黨參Codonopsis mollis Chipp.的全草,功能補中益氣,健脾生津。藏醫學認為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的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藏醫認為人有五氣:索金,幫助呼吸的氣;近珠,協助說話的氣;嘉杰,協助肌肉活動的氣;梅年隆,協助消化的氣;土色,協助排泄的氣。與生殖有關的是土色,主要在臀部,男性生殖器和大腿處,在人體有固攝的作用,固攝血液、尿液等,使人有,調節的分泌。項目“藏藥魯堆多吉對生殖腺細胞的作用及其分子機制研究”根據藏醫藥理論,對藏黨參調節動物生殖腺的作用進行了機制探討。

天山雪蓮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為菊科風毛菊屬Saussurea DC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新疆天山和昆侖山一帶,生長在雪線以上。民間以全草入藥,性溫,味微苦,入肝、脾、腎三經,具有溫腎助陽、祛風勝濕、通經活血等功能。在維吾爾醫《哈孜巴依藥書》、中藥典籍《本草綱目拾遺》里記載是對一切寒癥有突出療效的藥材,可以外敷等方法治療風寒濕癥。但常規制劑存在使用后皮膚過敏等刺激性問題。項目“維藥天山雪蓮納米透皮給藥系統及其經皮滲透機理研究”采用現代制劑學手段將天山雪蓮藥效成分制成新型給藥系統,從而改善其透皮吸收、減少其副作用。另外,受全球變暖影響,天山雪蓮的生長區域變小,進行人工種植是保證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最有效方法,但制約人工種植的瓶頸是該藥的熱適應性問題。已結題項目“天山雪蓮SiHSPs類耐熱基因的分離與功能研究”從天山雪蓮cDNA文庫中克隆天山雪蓮的熱激蛋白基因,將其在天山雪蓮中高效表達,以提高天山雪蓮熱適應性,從而實現人工栽培<sup>[16-17]</sup>。該項目以現代科學技術解決民族地區特有藥材資源難題,具有很強的特色和新穎性。

2.7 來源于各民族藥材同物異用的特色與創新 各民族用藥普遍存在藥物交叉使用的現象。據報道,藏漢共用的藥物有300余種,蒙漢共用的400余種,共用的150余種。訶子有7個民族使用,天冬有18個民族使用;用馬鞭草的有20個民族,用魚腥草的有23個民族,用車前的則多達29個民族。民族用藥的交叉問題比較復雜,有的是藥名相同,基原各異;有的則是基原相同,藥用部位或功效卻不同,如中醫用刺猬皮,朝鮮族用刺猬膽;中醫用蝙蝠的糞便,傣族則用其血。紅花有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的功效,而維族則用以止咳。白鮮皮能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而寧夏回族地區民間則用于治療刀傷出血,并流傳有“家有八股牛(白鮮皮之別名),刀傷不發愁”的說法<sup>[18]</sup>。對于同物異用的現象,非常值得科研人員進行深入探究,不僅可以闡明各自用藥機制,還可以擴大藥用資源、為臨床用藥提供科學依據。

在等高海拔地區,藏醫將虎耳草屬多種藥用植物應用于肝膽疾病(赤巴病)和其他消化系統疾病(赤巴腸病),并將其歸為“蒂達”類藥材的次級分類“松蒂”類項下,其主流品種為篦齒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var petinata;而在低海拔地區,中醫主要用于治療肺熱咳嗽、中耳炎、痔疾腫毒等病癥,其主流品種為虎耳草S.stolonifera。項目“虎耳草屬藥用植物的功效、活性成分與分類群組、地理空間分布及生態環境的關聯性研究”集成植物分類學、化學分類學、藥效學等研究方法,開展虎耳草屬不同地域、不同品種藥用植物功效、活性成分研究<sup>[19]</sup>,從而揭示漢藏兩地藥用差異的深層原因。

3 建議

我國的民族醫藥學因涉及到幾十個少數民族,而每個民族又有其各自特點,因此非常博大精深,值得深入挖掘和探討的內容還有很多,本文介紹的僅僅是冰山一角。只要科研人員認真學習和思考,就會發現研究的特色和創新點。如藏醫采用尿診法診斷疾病,有何科學道理;藏藥處方中常用重金屬含量很高的“佐塔”,為何每每取效而未見毒副作用;蒙醫常用訶子炮制藥材,對藥性有什么影響;中醫用熊膽清熱解毒、明目、止痙,朝醫卻用之活血化瘀、發汗祛邪,2種醫學的認識有何關聯等等諸多科學問題都可以作為基礎研究創新性的源泉。

自然基金民族醫學和民族藥學2個學科支持的項目,均應在民族醫學理論指導下開展。雖然闡明藥物作用機制和藥效物質基礎對了解民族醫藥非常有幫助,但研究也不應局限于此,民族醫學研究項目應更關注病因病機、診斷、治則治法等醫學基本理論的詮釋,民族藥學還可開展藥材資源與鑒定、質量評價、炮制方法、制劑手段以及毒理學等探討。因此建議研究人員認真學習民族醫學理論,了解民族醫學優勢病種,熟悉民族醫學特色療法,調查民族地區用藥特點,掌握民族用藥資源情況,同時還要關注醫學最新進展,這樣才能用現代科學語言闡釋民族醫藥領域的科學問題,做到思路創新和方法創新相結合,從而促進民族醫藥學的繼承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Bei Li, Qing-li Luo, Mammat Nurahmat,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comparison of combining disease and syndrome model of asthma with ″kidney yang deficiency″ and ″abnormal savda″[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3, doi: 10.1155/2013/658364.

[2] Wang H, Gao W, Kong M, et al. Effects of abnormal savda munzip on the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migration ability of fibroblasts derived from hypertrophic scar in vitro[J].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doi:10.1155/2015/870514.

[3] 阿布都乃比?麥麥提,艾力艾力?艾比不拉,艾斯卡爾?提,等. 維醫異常黑膽質載體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動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心臟超微結構的改變[J].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35(5):590.

[4] 吐爾遜阿依?卡米力,哈力旦木?吾加不都,古孜力努爾?依馬木,等. 異常黑膽質成熟劑對抑郁癥模型大鼠海馬ERK信號通路的影響[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4, 169(1) :114.

[5] 金春玉,林長青,柳振宇. 朝醫四象人運動神經傳導機能的研究[J]. 時珍國醫國藥,2012(3): 755.

[6] 金春玉,馬場正之. 朝醫四象人感覺神經傳導機能的研究[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5):1257.

[7] 熊天琴,李紅俠,陳元元,等. 甲嘎松湯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 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 29(1):132.

[8] 薛娟,彭蘊茹,丁永芳,等. 藏藥郎慶阿塔對肝纖維化大鼠膠原代謝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2,18(24):260.

[9] 任非非,劉敬霞,俞維,等. 回族藥扎里奴思方對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由血管遷移腦內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 21(2):130.

[10] 鄺婷婷,張海偉,陳一龍,等. 藏藥三果湯散干預高原紅細胞增多癥模型大鼠的代謝組學研究[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4, 16(1):171.

[11] ,馬惠N,穆靜,等. 回醫理筋手法不同時間干預兔頸肌慢性損傷的組織學研究[J].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 35(10):1069.

[12] 許建峰,林瑞珠,牛子瞻,等. 回醫烙灸法對大鼠實驗性腰椎間盤退變MMP-3表達的影響[J]. 福建中醫藥,2013, 44(2):53.

[13] 謝彬,劉睿穎,和靜萍,等. 3種藏藥經典方聯用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4, 16(8):1846.

[14] 王秀蘭,金亮,哈旦寶力高. 9種蒙藥3種組合用法對腎損傷動物模型腎功能保護作用比較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1,38(11):2276.

[15] 王秀蘭,韓斯日古楞,包春霞. 三種蒙藥一日多方與一日單方用法腎功能保護作用比較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2,39(6):972.

[16] Huixia Ning, Ming Liu, Nurbolat Aidarhan, et al.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ve growth of cultivated Saussurea involucrata in a low altitude region[J]. Med Plant,2014, 5(6):1.

[17] 寧慧霞,努爾波拉提,劉敏,等. 低海拔種植天山雪蓮一年生植株的生物學特性[J]. 植物學報,2012, 32(5):662.

篇2

一、科幻電影音樂

科幻電影這個概念最早是被科幻文藝家赫伯特·w·弗蘭克定義的,他說科幻電影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不存在的,但是在原則上也是可能產生的一個世界當中的故事。在本文中,筆者所要探討的是一個大范圍的科幻電影概念,因為其中科幻電影細分下來的影片種類很多,許多科幻片容易與其他類型片產生一定的交叉,而研究科幻電影音樂從大范圍的方向更容易宏觀的把握這一類型電影配樂的特點。

就如同之前介紹科幻電影的概念一樣,由于這種影片其中描寫的環境大多都是發生在未來或者是一些不存在的世界中,他們是可能發生的或者本文由收集整理是不可能發生的,要為這一類影片配樂往往要讓聽眾帶領他們進入一種虛幻的世界,讓人感覺到是與現實生活隔離開來,仿佛存在于了另一個空間,那么這一類影片的配樂往往富有一種時代特征,可能會用一些富有特點的民族地域性的旋律,特殊性的和聲色彩表現出神秘或者艱澀,特殊的節奏音型和特殊的打擊樂音響,使用一些具有特殊音色的樂器,甚至用一些古樸的旋律音色來打造時間的距離感。

從以上的介紹,筆者可以得出,一部影片當中如何運用音樂來體現出作品的本質,是需要根據影片的類型來決定的,作曲家要寫出富有個性的類型影片的配樂,是需要豐富的創造能力的,是一項具有挑戰的任務。而本文介紹的威廉姆斯就是這么一個富有藝術才華和努力鉆研的人。

二、約翰·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音樂創作特色分析

威廉姆斯的音樂主題寫作中運用了瓦格納似的主導動機寫法,主導動機是來象征電影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思想主旨的,是個性鮮明的。為主導動機創造一個核心的音調,旋律圍繞著主導動機而展開,使音樂主題具有較高的概括力。

這個主題是《星球大戰》中具有浪漫氣質的主題,旋律首先由弱起的八分音符開始,后出現六度大跳,在小字二組c音上保持,緊接略帶憂傷的下行二度,之后旋律的發展都是以此為核心,在音樂色彩上有些許變化,這一段旋律可分成三部分,一次比一次高,有一種推動性,第一高點落到小字二組的d音,第二個高點落到小字二組的f音上,而且不斷使用了同音反復的手法。威廉姆斯設計的這個弱起的六度大跳是整個主題發展的動機,成功的塑造了莉亞公主這個富有女性浪漫色彩的人物。

《et外星人》之“飛翔主題”,這個主題音樂的動機短小,只有三小節,之后的音樂都是通過在各類樂器組中循環演奏,一次次的轉調與模進,使音樂緩緩向上升,最終在全奏中爆發。同樣,動機的開始威廉姆斯也是運用了主音到屬音的上行五度音程作為開頭,兩音的時值長,之后,旋律以e音做上下環繞,與之前的長音音型形成對比,增強了音樂的律動感,之后由是從主音下行四度音程到了屬音,再一次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威廉姆斯常常習慣一種配器的模式,就是在主題的開始中,喜歡用一種樂器單獨的演奏,很安靜的表達出音樂主題,隨后在一次次主題的出現中,他會加入更多的樂器從而豐富其中的和聲層,通過樂器的疊加使音樂達到,結束部分或許是在音樂達到后慢慢的平靜,其尾聲引用的是開頭和引子的素材形成呼應,或許是在全部樂器的全奏中輝煌的結束全曲。可見,威廉姆斯喜歡讓音樂一點點的飽滿,富有層次。

《哈利波特》中的“海德薇主題”,樂曲的開始首先由特色樂器鋼片琴演奏出,鋼片琴那叮叮咚咚特有的飄逸音色讓這段旋律仿佛是從一個音樂盒中傳來,樂曲的開端就以一種極為神秘的音響告訴人們這個故事的與眾不同,是來自于一個似乎不存在的世界中。樂曲從開始自第34小節,全部都是由鋼片琴輕柔的奏出,只是在部分由小提琴輕微的加以襯托。這段的編配雖然簡單,但是很好的烘托出了電影所需要呈現的一種氣氛,猶如說故事一樣的娓娓道來。

主題呈現后,連接部分鋼片琴轉為彈奏密集的流線型的織體,配以小提琴同樣織體的襯托,之后主題再次出現,這時,之前那段空靈唯美的旋律轉為到了由長笛、英國管、大管和打擊樂奏出,其伴奏織體還是與之前的連接部分相同,在這一段當中,主旋律還是保持著它的唯美氣質,而伴奏上密集的織體與之前原本只有鋼片琴寧靜的氣氛帶來對比。

三、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音樂多角度的特性展示

1、體現古典意蘊的交響性音樂創作風格

就以往人們在對待科幻電影音樂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音樂是可以體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不存在的音響效果,是可以讓作曲家去創作一種不同尋常的配樂,有的作曲家會選擇以一些現代音樂的作曲技法來為科幻電影配樂,有的則是選擇一些具有特殊詭異音色的樂器來譜寫旋律。例如在科幻片《地球停轉之日》(1951年)中,作曲家伯納特·赫爾曼為影片所創作的音樂就是選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特雷門琴,這種電子樂器所發出的音響單調而詭異,與電子琴和弦樂的結合,創造出了一段令人搞到奇怪的詭異的旋律。此外例如在《2001:太空漫游》(1968)中,作曲家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其中就引用了匈牙利前衛作曲家捷爾吉·利蓋蒂的作品,而到了《星球大戰》這部影片中,威廉姆斯卻打破了人們以往對待科幻片配樂的見解,掀起了一股交響樂的熱潮。

威廉姆斯的科幻電影配樂作品多以交響配樂為主,由于之前在音樂學院受到的良好教育,他具備了扎實的古典音樂創作技術,其風格具備浪漫主義音樂思想,既強調統一但是又充滿個性化,尤其善于利用宏大的音樂風格來表現科幻電影的音樂。當然,除了這是他個人特有的喜歡運用宏大風格來表現科幻電影音樂,這也與科幻電影本身的大制作是離不開的。因為科幻電影這一特殊性的題材,片商在這一類電影中都是運用了強大的制作,里面充滿了奇特而新鮮的畫面,尤其是像很多科幻巨制都會衍生出很多續集,產生出一系列的巨作,那么,這也就需要作曲家在制作中必須將音樂放在一個高標準的位置上,很好的體現出這種巨作的宏大。

2、以音畫同步為主的敘事風格

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伴隨著畫面、劇情、音樂、舞美等藝術綜合為一體,這之中,如何處理好電影音樂與畫面的關系尤為重要。在欣賞電影中,如何很好的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結合,是值得研究的,也就是說,在給電影配樂的過程當中,必須很好的與電影畫面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筆者在研究威廉姆斯的科幻電影音樂作品中,得出,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配樂與畫面結合的關系上主要為音畫同步。

例如《e.t外星人》,這是一部關于浪漫幻想的科幻電影,首先畫面呈現的就是在繁星點點的夜晚,兩句帶著疑問般的旋律由長笛微弱的奏出伴隨著鏡頭下移至了地平線,叢林中飄出一陣陣淡淡的霧靄伴以豎琴美妙的琶音,體現了這是一個夢幻而美妙的故事,那兩句疑問般的旋律仿佛也在預示著接下來會出現的奇妙的事情。緊接著音樂出現了由整個樂隊演奏的強于有力的音符伴隨這烏鴉的叫聲,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伴著月光下,看到了一個個小小的發著點點紅光的影子。畫面隨著轉入了球體內,一顆顆在地球上從沒見過的植物發著淡淡的光,夢幻而美麗,這時音樂則是轉為了一個不規則的旋律,充滿了疑惑,畫面轉向了一株小樹苗,伴著月光音樂由雙簧管和長笛奏出輕快的旋律,一雙只有兩根手指的雙手輕輕的把小樹苗拔起,而這個不明物體由于好奇,破開了樹葉,看到了遠方的的星星點點,看到了城市的繁華,音樂伴著流動的琶音,為眼前的景色驚嘆不已。這是,突然幾輛汽車開來,走下了一群人,音樂以低沉的旋律告訴觀眾,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時,聽到了一絲不安的慘叫,人們發現了不明物體。音樂織體伴奏變得密集,管樂不斷的吹奏出不安的旋律,與畫面中手電光和鑰匙所碰撞出的金屬聲夾雜在一起,使人感覺到了壓迫與緊張。而剛剛那個不明球體突然騰空而起,讓人們發現外星人的存在,可是無意間卻遺留了一個小外星人。人們來不及追趕飛船,當巨大的轟鳴聲過后,音樂又突然回到了最初的寧靜,這是畫面中才看到了那個被遺留下來的小外星人的形象。在這段畫面中,音樂伴隨這劇情、奇特的畫面、燈光、烏鴉的叫聲、金屬的碰撞聲很好的與之結合在一起。短短的幾分鐘,音樂就隨著畫面的起伏由弱漸強再漸弱,從寧靜到緊張再回到寧靜。

3、注重音樂表現情感的創作意識

音樂的表達不同于繪畫那般具有直觀的視覺感受,音樂所使用的物質手段是音符,而音符是抽象的,可是音樂卻具備了更高的靈活性,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人的內心世界,相比文字更能對其中所要描述的事件、人物的情感以另一種方式去詮釋。

例如在《哈利波特》中,威廉姆斯在體現人物內心情感上的配樂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當哈利面對著鏡子,看著鏡子中自己已故的父母在親切的對自己打招呼,他看的無法自拔,內心充滿了憂傷,這是音樂的呈現是“海德薇”主題中的另一段抒情的音樂主題,主題零零散散,音調暗淡,但是隨著鄧布利多的到來,在他與哈利的一番長談中,哈利經過教授的點撥,終于決定徹底離開讓他著魔的鏡子,這時的音樂相比之前,音響加大,但仍然帶著憂傷,當哈利望著遠方的藍天,音樂瞬間變得充滿希望,旋律明亮,充分的刻畫了哈利由傷心絕望到充滿希望的內心世界。例如在《et外星人》中,威廉姆斯為e.t和小男孩艾略特都選用的是具有清新氣質的樂器豎笛和豎琴,這兩種樂器由剛開始的疏離到很好的融合,將影片中兩個主人翁從剛開始的陌生害怕到一點點彼此心靈的溝通完美的呈現出來,也將導演斯皮爾伯格本人的童心世界和他對孩子們真誠、純凈的熱愛很好的詮釋出來。

威廉姆斯這種注重情感的創作,很好的讓科幻電影音樂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他的創作可以超越表達作品畫面本身,可以體現出更為深遠的,帶有一種弦外之音的韻味,他的音樂為影片帶來了更加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影片中的音樂不僅僅是一種依托于畫面的服務,它可以更好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出畫面所不能帶給人的內心世界,是語言和畫面都無法展現出來的。正是因為威廉姆斯他高超的創作技術手段,自身豐富的內心情感,深厚的文化修養,能夠對電影中的劇本、畫面、導演的思想有著更加全面的理解,能夠從整體上正確的把握出影片的風格,更好的詮釋出科幻電影本身。

結 語

電影是一門“視覺藝術”,對于這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它

篇3

【關鍵詞】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音樂;創作特色

一、科幻電影音樂

科幻電影這個概念最早是被科幻文藝家赫伯特?W?弗蘭克定義的,他說科幻電影描寫的是發生在一個虛構的、不存在的,但是在原則上也是可能產生的一個世界當中的故事。在本文中,筆者所要探討的是一個大范圍的科幻電影概念,因為其中科幻電影細分下來的影片種類很多,許多科幻片容易與其他類型片產生一定的交叉,而研究科幻電影音樂從大范圍的方向更容易宏觀的把握這一類型電影配樂的特點。

就如同之前介紹科幻電影的概念一樣,由于這種影片其中描寫的環境大多都是發生在未來或者是一些不存在的世界中,他們是可能發生的或者是不可能發生的,要為這一類影片配樂往往要讓聽眾帶領他們進入一種虛幻的世界,讓人感覺到是與現實生活隔離開來,仿佛存在于了另一個空間,那么這一類影片的配樂往往富有一種時代特征,可能會用一些富有特點的民族地域性的旋律,特殊性的和聲色彩表現出神秘或者艱澀,特殊的節奏音型和特殊的打擊樂音響,使用一些具有特殊音色的樂器,甚至用一些古樸的旋律音色來打造時間的距離感。

從以上的介紹,筆者可以得出,一部影片當中如何運用音樂來體現出作品的本質,是需要根據影片的類型來決定的,作曲家要寫出富有個性的類型影片的配樂,是需要豐富的創造能力的,是一項具有挑戰的任務。而本文介紹的威廉姆斯就是這么一個富有藝術才華和努力鉆研的人。

二、約翰?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音樂創作特色分析

威廉姆斯的音樂主題寫作中運用了瓦格納似的主導動機寫法,主導動機是來象征電影中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的思想主旨的,是個性鮮明的。為主導動機創造一個核心的音調,旋律圍繞著主導動機而展開,使音樂主題具有較高的概括力。

這個主題是《星球大戰》中具有浪漫氣質的主題,旋律首先由弱起的八分音符開始,后出現六度大跳,在小字二組C音上保持,緊接略帶憂傷的下行二度,之后旋律的發展都是以此為核心,在音樂色彩上有些許變化,這一段旋律可分成三部分,一次比一次高,有一種推動性,第一高點落到小字二組的D音,第二個高點落到小字二組的F音上,而且不斷使用了同音反復的手法。威廉姆斯設計的這個弱起的六度大跳是整個主題發展的動機,成功的塑造了莉亞公主這個富有女性浪漫色彩的人物。

《ET外星人》之“飛翔主題”,這個主題音樂的動機短小,只有三小節,之后的音樂都是通過在各類樂器組中循環演奏,一次次的轉調與模進,使音樂緩緩向上升,最終在全奏中爆發。同樣,動機的開始威廉姆斯也是運用了主音到屬音的上行五度音程作為開頭,兩音的時值長,之后,旋律以E音做上下環繞,與之前的長音音型形成對比,增強了音樂的律動感,之后由是從主音下行四度音程到了屬音,再一次形成了很好的呼應。

威廉姆斯常常習慣一種配器的模式,就是在主題的開始中,喜歡用一種樂器單獨的演奏,很安靜的表達出音樂主題,隨后在一次次主題的出現中,他會加入更多的樂器從而豐富其中的和聲層,通過樂器的疊加使音樂達到,結束部分或許是在音樂達到后慢慢的平靜,其尾聲引用的是開頭和引子的素材形成呼應,或許是在全部樂器的全奏中輝煌的結束全曲。可見,威廉姆斯喜歡讓音樂一點點的飽滿,富有層次。

《哈利波特》中的“海德薇主題”,樂曲的開始首先由特色樂器鋼片琴演奏出,鋼片琴那叮叮咚咚特有的飄逸音色讓這段旋律仿佛是從一個音樂盒中傳來,樂曲的開端就以一種極為神秘的音響告訴人們這個故事的與眾不同,是來自于一個似乎不存在的世界中。樂曲從開始自第34小節,全部都是由鋼片琴輕柔的奏出,只是在部分由小提琴輕微的加以襯托。這段的編配雖然簡單,但是很好的烘托出了電影所需要呈現的一種氣氛,猶如說故事一樣的娓娓道來。

主題呈現后,連接部分鋼片琴轉為彈奏密集的流線型的織體,配以小提琴同樣織體的襯托,之后主題再次出現,這時,之前那段空靈唯美的旋律轉為到了由長笛、英國管、大管和打擊樂奏出,其伴奏織體還是與之前的連接部分相同,在這一段當中,主旋律還是保持著它的唯美氣質,而伴奏上密集的織體與之前原本只有鋼片琴寧靜的氣氛帶來對比。

三、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音樂多角度的特性展示

1、體現古典意蘊的交響性音樂創作風格

就以往人們在對待科幻電影音樂上有一種觀點,認為這種音樂是可以體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不存在的音響效果,是可以讓作曲家去創作一種不同尋常的配樂,有的作曲家會選擇以一些現代音樂的作曲技法來為科幻電影配樂,有的則是選擇一些具有特殊詭異音色的樂器來譜寫旋律。例如在科幻片《地球停轉之日》(1951年)中,作曲家伯納特?赫爾曼為影片所創作的音樂就是選用了一種非常特殊的特雷門琴,這種電子樂器所發出的音響單調而詭異,與電子琴和弦樂的結合,創造出了一段令人搞到奇怪的詭異的旋律。此外例如在《2001:太空漫游》(1968)中,作曲家斯坦利?庫布里克在其中就引用了匈牙利前衛作曲家捷爾吉?利蓋蒂的作品,而到了《星球大戰》這部影片中,威廉姆斯卻打破了人們以往對待科幻片配樂的見解,掀起了一股交響樂的熱潮。

威廉姆斯的科幻電影配樂作品多以交響配樂為主,由于之前在音樂學院受到的良好教育,他具備了扎實的古典音樂創作技術,其風格具備浪漫主義音樂思想,既強調統一但是又充滿個性化,尤其善于利用宏大的音樂風格來表現科幻電影的音樂。當然,除了這是他個人特有的喜歡運用宏大風格來表現科幻電影音樂,這也與科幻電影本身的大制作是離不開的。因為科幻電影這一特殊性的題材,片商在這一類電影中都是運用了強大的制作,里面充滿了奇特而新鮮的畫面,尤其是像很多科幻巨制都會衍生出很多續集,產生出一系列的巨作,那么,這也就需要作曲家在制作中必須將音樂放在一個高標準的位置上,很好的體現出這種巨作的宏大。

2、以音畫同步為主的敘事風格

電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伴隨著畫面、劇情、音樂、舞美等藝術綜合為一體,這之中,如何處理好電影音樂與畫面的關系尤為重要。在欣賞電影中,如何很好的給觀眾帶來視覺和聽覺上的結合,是值得研究的,也就是說,在給電影配樂的過程當中,必須很好的與電影畫面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筆者在研究威廉姆斯的科幻電影音樂作品中,得出,威廉姆斯科幻電影配樂與畫面結合的關系上主要為音畫同步。

例如《E.T外星人》,這是一部關于浪漫幻想的科幻電影,首先畫面呈現的就是在繁星點點的夜晚,兩句帶著疑問般的旋律由長笛微弱的奏出伴隨著鏡頭下移至了地平線,叢林中飄出一陣陣淡淡的霧靄伴以豎琴美妙的琶音,體現了這是一個夢幻而美妙的故事,那兩句疑問般的旋律仿佛也在預示著接下來會出現的奇妙的事情。緊接著音樂出現了由整個樂隊演奏的強于有力的音符伴隨這烏鴉的叫聲,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球體,伴著月光下,看到了一個個小小的發著點點紅光的影子。畫面隨著轉入了球體內,一顆顆在地球上從沒見過的植物發著淡淡的光,夢幻而美麗,這時音樂則是轉為了一個不規則的旋律,充滿了疑惑,畫面轉向了一株小樹苗,伴著月光音樂由雙簧管和長笛奏出輕快的旋律,一雙只有兩根手指的雙手輕輕的把小樹苗拔起,而這個不明物體由于好奇,破開了樹葉,看到了遠方的的星星點點,看到了城市的繁華,音樂伴著流動的琶音,為眼前的景色驚嘆不已。這是,突然幾輛汽車開來,走下了一群人,音樂以低沉的旋律告訴觀眾,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這時,聽到了一絲不安的慘叫,人們發現了不明物體。音樂織體伴奏變得密集,管樂不斷的吹奏出不安的旋律,與畫面中手電光和鑰匙所碰撞出的金屬聲夾雜在一起,使人感覺到了壓迫與緊張。而剛剛那個不明球體突然騰空而起,讓人們發現外星人的存在,可是無意間卻遺留了一個小外星人。人們來不及追趕飛船,當巨大的轟鳴聲過后,音樂又突然回到了最初的寧靜,這是畫面中才看到了那個被遺留下來的小外星人的形象。在這段畫面中,音樂伴隨這劇情、奇特的畫面、燈光、烏鴉的叫聲、金屬的碰撞聲很好的與之結合在一起。短短的幾分鐘,音樂就隨著畫面的起伏由弱漸強再漸弱,從寧靜到緊張再回到寧靜。

3、注重音樂表現情感的創作意識

音樂的表達不同于繪畫那般具有直觀的視覺感受,音樂所使用的物質手段是音符,而音符是抽象的,可是音樂卻具備了更高的靈活性,可以更加深入的挖掘人的內心世界,相比文字更能對其中所要描述的事件、人物的情感以另一種方式去詮釋。

例如在《哈利波特》中,威廉姆斯在體現人物內心情感上的配樂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當哈利面對著鏡子,看著鏡子中自己已故的父母在親切的對自己打招呼,他看的無法自拔,內心充滿了憂傷,這是音樂的呈現是“海德薇”主題中的另一段抒情的音樂主題,主題零零散散,音調暗淡,但是隨著鄧布利多的到來,在他與哈利的一番長談中,哈利經過教授的點撥,終于決定徹底離開讓他著魔的鏡子,這時的音樂相比之前,音響加大,但仍然帶著憂傷,當哈利望著遠方的藍天,音樂瞬間變得充滿希望,旋律明亮,充分的刻畫了哈利由傷心絕望到充滿希望的內心世界。例如在《ET外星人》中,威廉姆斯為E.T和小男孩艾略特都選用的是具有清新氣質的樂器豎笛和豎琴,這兩種樂器由剛開始的疏離到很好的融合,將影片中兩個主人翁從剛開始的陌生害怕到一點點彼此心靈的溝通完美的呈現出來,也將導演斯皮爾伯格本人的童心世界和他對孩子們真誠、純凈的熱愛很好的詮釋出來。

威廉姆斯這種注重情感的創作,很好的讓科幻電影音樂有了一種全新的感受,他的創作可以超越表達作品畫面本身,可以體現出更為深遠的,帶有一種弦外之音的韻味,他的音樂為影片帶來了更加不可思議的藝術魅力,影片中的音樂不僅僅是一種依托于畫面的服務,它可以更好的多方面、多角度的展示出畫面所不能帶給人的內心世界,是語言和畫面都無法展現出來的。正是因為威廉姆斯他高超的創作技術手段,自身豐富的內心情感,深厚的文化修養,能夠對電影中的劇本、畫面、導演的思想有著更加全面的理解,能夠從整體上正確的把握出影片的風格,更好的詮釋出科幻電影本身。

結 語

篇4

關鍵詞: 普通高校 科研項目 地域分布

在科教興國、知識就是力量的時代背景下,整個社會,從政府、事業單位、企業集團,到普通民眾,對高等院校的投入與關注日益增強。人們越來越關心高等教育的辦學質量和科研競爭力。而科學研究工作是高等學校的主要職能和任務之一,也是評價高校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1]。因此,以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為例,對2005年至2009年科研項目按地域分布進行統計分析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將為學院乃至學校及科研管理人員提供參考,使得科研管理人員了解科研項目具體分布在哪些地區,科研項目分布地區的特點和原因。通過科研項目的地區分布特點和問題分析科研項目結構特點和原因,科研管理人員了解提高科研水平的方法,以此提高學院的整體科研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1.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基本情況

學院有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水災害與水安全、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管理5個博士點學科。其中,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均為國家重點學科。學院現有碩士點7個,即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水災害與水安全、機械設計及理論、防災減災工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管理。學院現有教職工127人,其中,專任教師105人。專任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河海學者特聘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22人,教授32人,副教授32人。[2]

學院科研方向有:大壩安全監控、高壩及地基的分析理論與現代化試驗技術、高邊坡及地下工程、大型水閘、船閘及輸水結構、施工技術與建設管理、滲流控制與優化、水生態及環境模擬、河流泥沙工程及河流管理、工程水力學、滲流控制與監測、高速水流、數值模擬與水信息技術、水利水電系統規劃與優化調度、水利經濟與管理、水電站、抽水蓄能電站、潮汐電站及泵站水力過渡過程與控制、輸水系統物理模型仿真、水電站泵站結構、流體機械測試與診斷、流體機械流動計算及優化設計、水力機組過渡過程控制與仿真。學院發揮科研優勢,先后承接了三峽、向家壩、龍灘、二灘、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鶴灘、小灣、南水北調、小浪底、水布埡、雙江口、兩河口、淠史杭灌區等遍及全國各地的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項目,研究經費超過1億元,取得了大量成果,2000余篇,出版教材、專著80余部,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8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16項[2]。

2.學院科研項目按地域分布統計與分析

2.1資料來源與統計結果

資料來源于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2005年至2009年在河海大學科技處登記的立項項目。統計以項目合同生效時間為準,不考慮項目實際的開始和完成時間,以此使得統計數據限定在統一的時間段。

根據對學院2005年至2009年科研項目數量和科研項目經費進行統計,得到分布在各省份的科研項目占全部項目數量的百分比和項目經費占全部項目經費的百分比資料,見圖1和圖2。

2.2科研項目數量和科研項目經費分布統計資料分析

由圖2.1和圖2.2可以看出,分布在江蘇、四川、北京等省、直轄市科研項目數量和科研項目經費都位居前三位。分布在江蘇、四川、北京的科研項目數量占學院科研項目數量的50.27%,科研項目經費占學院科研項目經費的37.76%。

河海大學是以水利為特色,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學院是河海大學的骨干學院,以水利為特色的工科為主的學院。其科研項目主要是面向工程實際,特別是水利工程以及為地方發展服務。從統計資料分析,可以得出學院科研項目的三個特點:(1)結合工程實際,特別是結合水利工程的前期規劃、施工、后期運行等實際工程問題開展研究;(2)加強基礎研究,結合國家863、973等研究計劃,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計劃;(3)服務地方,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科技保障。

2.2.1學院科研項目結合工程項目實際

學院科研項目積極參與工程項目實際,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工程多的地方,科研項目也就多,如四川省。四川境內河流眾多,絕大多數屬長江水系。按流域水系劃分,四川省水系區域可分為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長江上游干流等區域。四川省內水系眾多,海拔高、落差大,適宜建設水利工作,且建成、在建及擬建的水利工程眾多,如大竹河水利工程、周公河沙坪水電站工程,被小平同志譽為“第二個都江堰”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等。因此,很多結合工程實際的項目,如:位于大渡河中游漢源縣和甘洛縣境內瀑布溝水電站項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康定縣境內的猴子巖水電站項目、位于大渡河甘孜州瀘定縣境內瀘定水電站項目、位于雅安市境內的大渡河干流上的大崗山水電站項目、位于岷江上游的紫坪鋪水利樞紐工程項目、位于金沙江上的溪洛渡水電站項目等,都分布在四川省境內。這些工程項目從規劃、設計、施工、運行都需要高校科研人員的參與,學院科研項目也應該包含本類工程項目,為國家工程建設貢獻力量。

2.2.2學院科研加強基礎研究

學院想要提高科研競爭力,就必須進行學科基礎研究,如國家863、973等研究計劃,以及基金委、各部委的研究計劃等。以北京為例,國家基金委、各部委機構所在地都設在北京,所以北京地區的項目都是以基金、研究計劃為主,項目也比較集中。如2005年至2009年,學院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2項,合同經費共計780萬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6項,合同經費共計302萬元;“973”項目、“948”項目、“863”項目17項,合同經費共計423萬元。基金項目的目標是:促進基礎研究、培養科學技術人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教育部也高度重視高校基礎研究工作,積極鼓勵原始性創新,對高校的基礎研究工作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支持。因此,學院科研也應該重視基礎研究工作,積極培育重大的基礎研究成果,為我國科技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2.2.3學院科研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

在地緣優勢及高效科研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背景下,學院科研項目自然會結合所在地江蘇的經濟建設,為江蘇的經濟建設服務。如南水北調項目、長江沿江治理工程、地方的基礎研究計劃等。高校通過與地方和企業開展各具特色的產學研合作,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幫助企業增強競爭力,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并且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創新型人才。在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高校自身科技創新能力和為社會服務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動高校科技工作邁上新的臺階。1992年原國家教委、原經貿委,中國科學院共同組織實施了“產學研聯合開發工程”,2006年科技部、財政部、教育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國家開發銀行六個部門,又成立了推進產學研結合指導小組,產學研結合已經成為建設國家的核心問題,成為增強國家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產學研結合,多方位服務社會,在科研直接促進生產的同時,學院采取多種合作機制,與社會建立多層次、多方位的長期伙伴關系,為學院的產學研發展構建有效的轉化平臺。

3.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通過高校科研項目按地域分布的統計資料,分析得出高校科研項目的三個特點,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3.1存在的問題

3.1.1科研項目地域分布不平衡

東北三省、西部地區、海南等省份科研項目分布偏少,北京、四川、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科研項目分布較多,這與各地工程項目分布、地理位置、經濟發展密不可分,但是也說明高校科研項目以經濟利益為核心,在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目標取向為經濟利益。

3.1.2科研項目基礎研究比重較小

科研項目按地域分布中,北京地區科研項目雖然位列前3名,但是占科研項目數量比例10.39%,經費比例11.12%。而基礎研究項目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區,也就是說明基礎研究比例偏低,僅為十分之一左右。我國高校是國家基礎研究的主力之一,教育部也在不斷加大對基礎研究項目的支持及投入力度。自“973”計劃實施至今,國家共批準了532個項目,其中高校牽頭283項,占項目總數的53.20%。而學院目前還沒有牽頭的“973”計劃項目,僅有參與課題2項。雖然近幾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報量有較大增長,批準率卻低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平均水平,立項項目相對偏少。

3.2解決問題的對策

3.2.1積極參與各地地方經濟建設

了解各地經濟建設動態,積極參與學術交流和業務溝通活動,并與相關科研院校、事業單位、企業集團建立合作與交流機制,特別是科研項目分布偏少的地區。抓住各省部產學研政策導向,掌握了信息資源,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機制,再加上科研院校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也才能提高科研院校的科研競爭力。

3.2.2加強基礎研究

學科發展必須依靠基礎研究,發展基礎研究才能把握學科的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培養人才,也才能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科技部部長萬鋼提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之源,其使命不僅要服務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領未來,創造新的需求和發展優勢[3]。國家和地方也都投入大量的資金支持基礎研究,如1997年至2006年,我國“973計劃”共立項301項,國家財政投入62億元等。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科研院校要抓住基礎研究的機遇,迎接挑戰。

參考文獻:

[1]周川.簡明高等教育學[J].河海大學出版社,2006.

篇5

Cheng Lin; Zhang Wei; Cui Wenhao

(沈陽化工大學圖書館,沈陽 110021)

(Library of 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021,China)

摘要: 本文重點闡述了現展環境下,特色資源庫建立的意義與開發前景,同時依據大量的圖書館特色信息數據采集與研究工作的深入說明了如何進行了數據挖掘,形成特色信息資源庫。提出了特色資源庫建立的方法及思路,同時對后續開發中需要思考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思想與手段。為在相關領域進行此課題的研發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meaning of characteristic library development is elaborated in modern network environment, methods and ideas of characteristic library establishment are discussed. Problems needed to think about in subsequent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in detail and their solution is proposed.

關鍵詞: 網絡 特色庫 信息 數據庫

Key words: network;characteristic library;information;database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1)15-0182-01

0引言

當今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傳遞文獻信息的方式正在不斷地改變。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從傳統紙質模式向數字化方向轉變,數字化圖書館建設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焦點,而數字化的建設主要體現在特色庫資源的建設方面。特色資源建設也就是特色館藏建設,圖書館在館藏建設方面有計劃、有目的地圍繞學校專業、學校特點及發展方向,進行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自身的與眾不同的館藏結構與體系,有效地、有重點地、有針對性地服務于學校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服務于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這是目前高校圖書館特色化建設的重點和核心內容。

本課題的選擇也是依據本館進行大量的圖書館特色信息數據采集與研究工作,進行了數據信息挖掘,形成了特色信息資源庫。圍繞我校重點學科及重點課題館藏信息資源調查分析,掌握資源分布情況,從而提出收集與處理的實施方案及實施步驟。構建以我校重點學科為中心的特色資源庫。

1研究意義

高等院校圖工委聯合多家高校開展了“中文書目合作回溯建庫”項目。高校圖書館都相應地引進了如:《萬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人大復印資料數據庫》、《維普科技期刊數據庫》、《國道數據庫》等等各種數據庫,雖然這些數據庫為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平臺,但隨著現代知識的大規模爆發,讀者的需求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單一的數據庫無法滿足讀者的需求,從而各高校急待建立具有自己學科特色的信息資源庫,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讀者。

2特色資源數據庫的建立

特色數據庫的建設,要以教學科研需要為依據,以資源共享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重點挖掘符合本校開設的學科專業及與重點學科相關的特色資源數據信息。本著這個宗旨,圍繞本校的科研項目,開展相關專題的學術論文、學位論文、會議論文、學術著作、科研成果等特色資源的收集、整合、建庫、,利用校園網進行高速鏈接,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與增值服務[1]。我們圍繞著以下兩大資源庫進行開發建設:

2.1 學術成果特色資源數據庫此庫包含學術論文數據信息、科研成果論文數據信息、學術著作數據信息、會議論文數據、專利信息等,經過反復實驗及調研所撰寫的研究成果。一般以科研成果論文為主,這些文章的學術價值比較高,累積多年的教學科研經驗,建立一個獨特的有知識產權保護的原生態資源庫。在圖書館已收藏了多年的教師學者的論著紙質版,整理、建庫,使原始的論著信息獲得升值,為希望獲取學術信息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的查詢與學術交流的好途徑,從而起到推動教學科研交流和促進發展的作用。同時這些論著將給學生帶來許多參考價值[2]。

2.2 科研項目特色資源庫主要突出科研項目特色,選定實用性強、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的科研項目作為建設目標,進行建庫,逐步擴大覆蓋所有學科。開展資源調查,根據選定的科研項目對館藏信息資源進行調查分析,掌握資源的分布情況,從而提出收集與處理的實施方案及實施步驟[3]。

3實現技術平臺

①采用國際先進的多層互聯網應用架構,后臺應用SQLserver及據庫技術,前臺應用WEB、XML和多平臺應用技術。

②采用了B/S模式的數據庫體系,利用Web服務器和用為數據庫作中間層,將C/S模式的數據庫結構與Web技術緊密結合,形成具有Web結構的B/S模式的數據庫體系。

4建設理念與方法

開發軟件采用了目前較先進Vs2008它引入了250多個新特性,整合了對象、關系型數據、xml的訪問方式,語言更加簡潔。使用visual studio 2008可以高效開發windows應用。

5后續開發思考

建設特色的數據庫要以讀者的需求為基礎,應注重教學以及科研的需求程度和實用價值,假如失去了讀者的需求,也就無從談起開發的意義。然后,應依據學校的學科建設的基本思想,在重點學科范圍之內體現出獨特的優勢,要對建立院校重點的科研項目發揮出文獻保障的作用。

6結束語

建設特色資源,是知識經濟時代賦予圖書館的責任和機遇,也是數字圖書館充滿生機和活力的佐證。這個問題關系到圖書館在信息時代下的生存和發展其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這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值得我們認真實踐和探索。努力實現本校數字化圖書館與國內其它高校的數字化圖書館網絡互聯及信息共享,這是未來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各高校應在協作的基礎上,建立特色館藏 實現文獻資源優勢互補,盡最大可能發揮數字化圖書館的潛能與優勢[1],促進國民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全面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季晟,雷振華.淺談高校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庫建設[J].農業圖書情報學報,2010,(3).

篇6

【關鍵詞】研究生培養 科研任務 學術創新能力

【abstract】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and graduate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rganic whol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and the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posed relying on maj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to develop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 academic 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he maximum play to the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for the promotion of academic innovation research;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and the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training, to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ability to innovate, produce high level academic achievements.

【Key words】Graduate educati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task; Academic innovation ability

1 引言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作為我軍的高等學府,承擔著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兩大使命任務[1][2],這兩項核心任務是相互相成的關系。我校的研究生培養大都是依托科研項目進行的,而研究生又是承擔眾多科研任務的重要力量。一般的地方高校承擔的科研項目以基礎研究為主,比如各類基金項目,科研項目研究內容本身就可直接作為研究生的學術研究課題,科研任務和學術能力培養能較好的統一。與一般的地方高校不同,我校承擔的許多科研項目具有很強的大型工程或者裝備研制特色,科研項目的實際工作并不能直接作為研究生的研究課題。考慮到我校的特殊性,本文對如何依托重大科研項目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進行探討。

2 科研項目和學術能力培養的關系

大多數地方高校科研項目任務和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可較好的統一,國防科技大學因地位特殊,科研項目任務和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是即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關系。與一般地方高校相比,我校科研項目的大型工程和裝備研制特色對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有優勢也有劣勢,需要協調處理好科研任務和學術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的優勢[3][4][5]。

2.1 科研項目可為學術研究提供實測數據

學術研究一般應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但是作為一個工科學科,實際應用背景或應用價值才是學術研究的最終目的。大多數科研項目都會研制實驗系統,可為學術研究提供實測數據。具有實測數據結果的學術成果更容易被國際同行所認可,也更容易形成國際影響力。

2.2 科研項目中的問題可作為學術研究課題來源

科研項目一般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在科研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可能需要攻克某些關鍵技術,也可能是科研實驗中發現的新問題,這些關鍵技術或問題都是已有工程實現方法中沒有解決的或未認識到的,可作為很好的學術研究問題來源,并且學術研究的成果可同時推動技術的進步。

2.3 學術研究成果可在科研項目中實踐檢驗

作為工科學科,獲得實際應用是學術研究的最終目的,對于來源于科研項目中的學術研究問題,將研究成果應用到科研項目中,可對學術成果進行充分檢驗,經過實際系統驗證過的學術成果更加完善,可充分證明其實際應用價值,更容易讓國際同行所信服。

2.4 大型科研項目可凝聚和積累學術成果

大型科研項目往往是多個研究方向的綜合,從研究規模上看,大型科研項目可將多個研究方向形成有機整體,形成規模上的優勢。大型科研項目往往需要持續較長時間,從研究的時間延續性上看,可通過較長時間的成果積累形成優勢。依托大型科研項目凝聚的學術研究方向更容易形成大的學術影響力。

3 科研任務和學術能力協同發展的舉措

3.1 從科研任務中尋找學術問題

科研任務中可能會碰到一些有待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以筆者所在課題組為例,在新體制步進頻率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實驗中,由于一組頻率信號發射時間較長,平臺在信號發射過程中的位移不可忽略,常規脈沖信號體制雷達成像中的“走-停-走”近似不再成立,筆者對此問題進行研究,在深入分析步進頻率信號特點的基礎上,提出了頻率間平臺位移補償方法,解決了步進頻率信號體制成像的關鍵問題。

大型科研項目中的核心技術體制通常已論證其可行性和成熟度,但是基于科研項目中正在采用的技術體制,并結合當前本方向的學術前沿,可提出一些全新的技術體制。以筆者所在的課題組為例,在常規雷達成像技術體制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興起的壓縮感知理論,提出了基于壓縮感知的隨機頻率合成孔徑雷達成像新體制,可大大減少雷達系統的測量成本。又比如在某重大科研項目中,衛星平臺的高頻姿態抖動一直是姿態確定中的難題。傳統方法若要直接測量出衛星的高頻抖動,系統成本、體積重量等方面都代價太大。將壓縮感知理論應用到高頻姿態確定中,可通過現有的低頻姿態測量數據恢復出高頻姿態抖動信息,在不增加系統體積重量和成本的情況下解決了衛星高頻姿態抖動確定的難題。

在科研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事先未考慮到的工程實現問題,必須對比進行深入的理論分析才能得出解決辦法。以筆者所在課題組為例,在壓縮感知雷達成像的數據處理中,重建過程將二維數據重排進行一次處理,相比于傳統成像處理方法,數據量成平方關系增加。在仿真實驗中,數據大小可自由調整,但是在實測數據處理中就遇到了計算機內存嚴重不足的情況。針對該問題,筆者分析了壓縮感知重建過程和回波信號的結構特點,提出了分段式重建方法,解決了壓縮感知雷達成像實測數據處理的工程實現問題。

3.2 在科研實驗中檢驗學術成果

依托大型科研項目的學術研究一個主要優勢就是具有實測數據。有些學術研究所需的數據可直接利用現有科研實驗中的實測數據,例如上述的壓縮感知分段重建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就直接采用了一段本課題組的機載合成孔徑雷達成像實驗數據,驗證了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現有科研項目中的實驗數據可能并不是專門為學術問題研究而設計,但是可通過一定的預處理得到符合要求的數據。在上述壓縮感知隨機頻率成像體制的研究過程中,就是通過對步進頻率合成孔徑成像實驗數據進行隨機抽取得到,驗證了壓縮感知隨機頻率成像體制的正確性。

還有些已有的科研實驗數據不能滿足學術研究的需要,但是可以通過對現有實驗系統進行重新配置,錄取新的數據,或者利用現有的科研儀器,搭建新的實驗系統并進行數據錄取。在上述的步進頻率新體制雷達成像技術的研究過程中,就是利用已有的科研儀器搭建實驗系統,對新成像體制進行了驗證。

4 幾點思考

4.1 時間安排

重大科研項目對學術研究具有很好的支撐作用,但是同時兩者之間也有矛盾。科研項目側重系統實現,里面有大量的工程性工作,因此需要合理安排科研任務和學術研究的時間。對于承擔重大科研項目的課題組,不能把研究生的時間全部安排用來做工程性工作,需要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學術理論研究。同樣也不要讓研究生從事單純的學術理論研究,應參與一定的科研項目,這樣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既能很好的完成科研任務,又有利于出高水平學術成果。

4.2 任務分工

科研項目也有不同類型,比如型號項目偏重工程實現和規范化,探索項目和預研項目偏重理論驗證和技術驗證,為更有利于發揮科研項目對學術研究的促進作用,應盡可能安排理論基礎好、學術興趣濃厚的研究生參與探索項目和預研項目,或是承擔重大項目中偏重理論研究的工作。

5 結語

承擔大型科研項目是我校許多課題組的特色,這對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的培養即是優勢,也有一些制約。需要處理好科研任務和學術創新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才能發揮科研項目對學術研究的促進作用,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研究生的學術創新能力,產出高水平學術成果。

參考文獻:

[1] 王世練,楊力斌,張煒,朱江.科研成果在案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4(37):95-97.

[2] 唐九陽,胡升澤,葛斌,湯大權,肖衛東.面向創新能力提升的實驗教學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 2014(37):107-109.

[3] 張胤,徐宏武.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問題及對策―基于實證的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43-47.

[4] 耿美華,王澤鋒.我校創新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3(36): 4-6.

篇7

一、突出特色,提高科研水平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是一所行業辦學特色明顯、優勢學科突出的學校,在科研方面具有明顯的特點。一是科研項目的行業性。學校原來隸屬于水利部,所以科研人員把科研目標定位在水利行業發展需求相關的方向上,以爭取各級水利部門科研經費的支持。從科研項目來源的渠道看,其縱向課題主要來源于水利部及其直屬各部委,橫向課題大多來源于水利行業的研究、設計、水利工程施工等有關的單位,科研項目立項具有明顯行業性和區域性的特點。二是科研目標的實用性。從學科建設的角度看,學校依靠科研促進和支撐學科的發展,依靠科研特色培育學科特色,其科學研究緊緊圍繞學科建設的需要,來確立發展思路和方向,開展科研立項,這不僅是學科建設的主線,而且在學科建設中發揮主要功能。

針對上述特點,學校準確制定了科研發展的目標以及切實可行的科研機制和獎勵辦法,多措并舉,以提高學校科研工作的整體水平。

強化對教師科研工作的重視和引導。學校在科研方面采取兩級目標管理體制,二級學院針對各學年的目標,結合本單位專業學科特點,主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對教師科研工作的規劃、組織和引導,充分調動教師的科研工作積極性。

加強科研制度建設,形成了重視科研的風氣。學校一方面加強科研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科研項目管理體制、校院兩級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制度體系,在二級教學科研單位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獎懲制度,形成了“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管理體制;另一方面加強了科技信息網絡化建設,加大了科研政策宣傳力度。

學校緊緊圍繞國家和區域重點科研領域,以研究基地、研究院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為平臺,以科研資金作保障,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組建并重點扶持了若干結構合理、研究方向明確且有特色、隊伍穩定、優勢互補、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創新團隊,帶動了教師科研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形成了重視科研的良好風氣。

建立健全科研激勵機制,調動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近年,學校建立健全了一系列鼓勵教師積極投身科研工作的各種激勵機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了國家級科研項目資金匹配、高層次科研獎項和高水平論文論著獎勵等政策。學校積極改善和提高教師的科研工作條件和福利待遇,充分調動他們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資源優勢,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吸納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退休教師,利用他們在科研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帶領學校引進的大批年輕博士,并主動與的科研人員相結合,通過“內斂”和“外展”,合理組合全校的科技人才資源,逐步建立了穩定的多領域的研究開發隊伍,為科研人才搭建了工作“平臺”,吸引了更多高層次人才進入學校。

從優勢科研方向出發,整合學校的科研資源。學校從優勢科研方向的選擇和重點扶持出發,對學校現有科研力量進行優化與重組,充分利用原有行業的基礎和背景,加強優勢和特色科研領域建設,重點提升了高層次項目的中標率;積極開展產學研聯合和校企橫向合作模式,構建具有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專業技術創新平臺,以此推動學校獨具優勢的科研強項的形成,進而帶動學校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

從科研創新團隊建設出發,力促特色科研形成“制高點”。科技創新團隊是科技創新和科研攻關的重要載體。學校在立足現實,統籌規劃,合理配置各方面資源的基礎上,內建科研團隊,外擴科研渠道,充分發揮學校的水利行業特色,瞄準國家戰略發展目標、重大科技專項和學科前沿問題,組建科研團隊爭取并承擔各類國家級和省部級重大科研計劃項目,通過科研項目的研發過程,培育和產生高水平的科研創新團隊,在水利行業上形成了特色科研的“制高點”。

從學科交叉、滲透出發,努力尋求科研發展新的“增長點”。學校積極探索實施學科交叉、綜合集成的有效措施,以水利特色為依托,充分發揮學校的學科綜合優勢,克服資源分散、缺乏有效配置的弱點,促進跨學科集成、多學科合作和新學科開創,推動跨校跨系統的聯合、協作。在研究內容上,深入研究跨學科、跨分支學科、同一學科內部各個研究方向等多方位的交叉與滲透;在研究方法上,既有遞進式的交叉與滲透,又在多學科交叉與滲透的空間方面進行縱向的深入和橫向的拓展,從而提升科研的層次,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培育新的科研特色。

二、認真挖掘成果源,精心培育和遴選優秀科研成果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學校提出了“項目培育、項目申報、項目監管、成果培育、成果申報”的五階段分目標管理,每項目標均構建了切實可行的措施以保證其順利實施。“十二五”期間獲獎科技成果已達到450余項,其中省部級以上獲獎超過“十一五”期間總數的50%以上,在國家級科研獎勵方面獲得較大突破。其中獲獎較為集中且特色突出的標志性的成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水工結構工程方向。學校在水工結構工程方面的研究始于建校初期,目前形成了研究方向穩定、研究成果突出、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優勢學科。主要開展水工建筑物設計理論及方法研究、水工預應力混凝土設計建造新技術、水工高性能耐久性材料以及特種結構和大跨度復雜結構設計計算理論研究,所取得的多項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參與完成的“鋼纖維混凝土特定結構計算理論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榮獲2010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地質工程方向。地質工程作為學校建校初期設立的專業,主要服務于水利工程建設,長期以來研究團隊主要在邊坡穩定分析及滑坡失穩定時預報、工程巖土體結構穩定性研究等方面開展較廣泛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除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水利部公益性項目外,還承接了大量工程生產項目,主要參與完成的“大型礦山排土場安全控制關鍵技術”科技成果,榮獲2011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農業水土工程方向。學校圍繞我國北方地區農業用水問題,開展了區域水資源合理利用、水資源優化配置及科學管理、水資源高效利用綜合技術體系研究;針對農業水資源短缺,水生態環境惡化,研究水資源優化配置、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農業水資源與水環境承載力及經濟評價。近五年完成了包括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水利部公益性項目、水利部科技推廣項目、水利部重點科技攻關、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南水北調重大工程項目等100余項。所完成的科研項目獲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獲農業節水科技獎一等獎1項,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9項。

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方向。經多年凝練,學校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形成了以河流模擬為主要特色的四個優勢研究方向――河流模擬及工程應用、工程水力學、河床演變及河道整治、河流環境及污染水力學等。該學科近三年發表SCI、EI收錄的高水平學術論文70余篇,獲水利部科技進步獎和大禹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各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三、積極構建產學研結合的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的轉移

科研工作是一項對外聯系廣泛且與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工作,學校主動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把搭建外聯科技研究平臺作為一項主要工作,進一步加強學校與科研、設計、企業等單位交流,充分利用科研、設計及企業單位專業性、實踐性、前沿性強的特點,加強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近年,學校先后與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勘測設計研究院、河南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有限公司、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水利部水工結構質量檢測中心等單位簽訂合作協議,通過構建與科研、設計及企業單位的合作平臺,使高校在參與重大水利水電工程橫向科研課題,聯合申報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技術轉移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了作用。

學校與企業以“產、學、研、用”聯合攻關的方式開展項目的研究工作。學校在合作中相繼承擔了國家“十五”重大技術裝備研制項目、“南水北調大型水利渡槽施工成套技術和裝備的研制”和水利部“948”推廣項目、“重型起吊與搬運機械新技術在水利工程及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應用”等課題。自2002年起,經過多專業聯合,攻克了架橋機、動力平板運輸車、風電吊機、大型渡槽施工裝備的總體設計理論和動力傳動與操縱控制等關鍵技術,自主開發研制了成套裝備,滿足了國家重大工程的施工需求;首創了大型水利薄壁預制渡槽提、運、架施工的新工藝,研制了世界上第一臺套預制渡槽架設施工裝備,使我國在渡槽施工裝備技術領域居國際領先水平,“大型水利渡槽施工裝備關鍵技術、產品開發及工程應用”項目獲2012年度鄭州市科技進步特等獎、2013年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創立了大型動臂吊柔性臂架系統和非柔性臂架系統的設計理論和計算方法,研制出世界首臺輪胎式風力發電安裝專用起重機;在重型成套橋梁施工裝備設計制造方面研制出系列架橋機和大型搬運成套施工裝備,使我國成為繼德國、意大利之后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推動了國內重大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京滬高鐵、風電建設等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通過“產、學、研、用”合作,鄭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極大地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能力,重型成套橋梁施工裝備已累計完成銷售收入30多億元人民幣,創匯700多萬美元。風電吊機已先后推出4代產品,已實現銷售收入12150萬元,凈利潤1340.4萬元,稅收800萬元。水利渡槽施工裝備已銷售112臺套,實現直接經濟效益2.59億元,利潤4628.26萬元,稅收1697.96萬元。產品在京滬高鐵、京津高鐵、武廣高鐵、南水北調中線控制性工程(沙河、雙洎河和湍河渡槽工程)、江臺灘涂風電場等國家重點工程上進行了推廣應用,確保了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順利實施。

打造城市污水處理回用技術集成與推廣體系。近年,學校城市水務研究院圍繞再生水生產技術、污水處理回用技術、城市人工濕地構建技術等國家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取得了一批國家發明與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比較成熟,可以推廣應用,主要專利有:中小型淀粉廠廢水的生化處理方法、污水灌溉土壤重金屬污染大生物量非超富集生態修復方法、除氟裝置及高氟水除氟系統、一種城鎮污水處理復合生物蛭石模塊系統、畜禽養殖場厭氧廢液生態循環處理利用系統等。實用新型專利:浮濾一體化污染水深度處理裝置、組合式城鎮污水處理人工濕地系統;一體化凈水裝置、生活污水無回流脫氮處理裝置等。

篇8

關鍵詞:獨立學院;科研工作;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紀萍(1980-),女,山東青島人,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電氣信息系,講師;唐輝(1979-),男,安徽淮南人,河海大學文天學院電氣信息系,講師。(安徽 馬鞍山 243000)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29-0122-02

科研工作是高等學校辦學中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它與教學緊密聯系,是學院加強專業建設、提升辦學層次的工作重心。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把開展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提升獨立學院科研能力和水平,是獨立學院持續發展的有效推動力,是促進獨立學院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的重要保證。

一、獨立學院科研工作現狀

1.師資結構不合理

獨立學院由于辦學時間短,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所占比例不合理,還沒有形成一支合理搭配的師資隊伍。[1]教師隊伍基本上是“兩頭大、中間小”。一頭是青年教師,他們缺乏科研經驗,還沒有形成固定的研究領域,很難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并且他們的首要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另一頭是返聘的退休教師,他們雖然有豐富的科研經歷,但是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教學。學院中在職的具有較強科研能力的中年教師相對較少,所以說還沒有形成老中青結合的合理的科研梯隊。

2.科研重視程度不夠

獨立學院由于在辦學時間、規模及師資結構等方面存在不足,對科研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多數獨立學院將其自身定位為應用型本科,學院工作圍繞教學展開,把是否完成規定的工作量作為教師考核的主要指標。[2]教師對科研工作的定位與認識不準確,造成對科研工作重視不夠,缺乏熱情。多數獨立院校的教師沒有從實際出發,在科研方面沒有形成自身特色,從事的科研項目和撰寫的科研成果缺乏特點與高度,強調科學研究的困難而放棄。[3]

3.科研投入不足、基礎條件較差、氛圍不濃

獨立學院的辦學經費與公辦院校明顯不同。獨立學院的經費來源主要是學生的學費,在辦學初期,辦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很難再投入經費來做科研。而公辦科研院校的經費主要來自于政府,政府對獨立學院的科研經費投入很少。因此,政府資助的匱乏也是制約獨立學院科研發展的重要原因。有的獨立學院科研基礎條件差,圖書資料量小且更新慢,數字資源幾乎沒有,為教師開展科研工作提供不了基本條件。[4]

4.科研管理制度不健全

合理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是順利開展科研工作的有效保障。制定相應的考核、約束和激勵制度是督促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科研隊伍建設的有利措施。科研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很多:缺少有力度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缺少對教師科研數量與質量的考核等都制約了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5]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為科研工作的開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使獨立學院科研潛能得以最大的發揮。

二、加強獨立學院科研工作的對策

獨立學院要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院校就要著力培育辦學特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這就要求獨立學院要大力加強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為引領,推動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師資隊伍整體實力。如果沒有科研的支撐,要實現上述目標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要改變獨立學院目前的現狀,發揮科研工作的支撐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增強科研意識,加強科研團隊建設

轉變教師的科研觀念,大力宣傳與動員、積極鼓勵與引導教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使教師認識到教學和科研是相輔相成的,科研可以提升教學質量,教學能夠推動科研發展。[7]因此,高校教師除了要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外,還要積極參與科研工作,讓教師意識到科研成果的有無將直接關系到教學和科研學術水平的提高,從而增強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獨立學院高等教育的新模式,擔負著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重任。這就給獨立學院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單純的講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

在加強科研意識的同時,要加強科研團隊建設,聘用有科研經驗的教師帶動和引導青年教師,有經驗的教師帶動無經驗的青年教師,逐步形成合理的科研結構,人人都參與到科研中。[7]結合學科專業建設,利用現有的師資力量,形成特色專業領域。獨立學院大多定位為應用型本科,尤其要開展應用性強、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的科研項目,以科研提升獨立學院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更好地促進獨立學院持續發展、科學發展。

2.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加強科研管理

科研離不開充足的經費支持,要產出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必須保障經費充足、及時到位、使用合理。獨立學院科研工作起步較晚,應加大科研經費投入的比重,鼓勵教師爭取級別比較高的研究課題,對一些特色項目應給予相應的充足的經費資助。通過這些項目的開展,可以迅速提高廣大教師的科研水平,推動科研隊伍的建設。[9]在加大經費投入的同時,也要加強監督、避免濫用科研經費,如建立科研項目經費卡,明細科研項目經費;要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并逐年穩定遞增,以切實保障科研的基本經費需求;要改善開展科研的基礎條件,更新科研設備等。

在保證科研經費投入的同時,要加強科研管理。目前有些獨立學院科研管理分散,科研工作的激勵力度和約束力度不夠,科研管理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項目進行過程中,學院應加強管理,定期對項目進行中期檢查、查看是否有預期的科研成果。[10]科研項目在提高“量”的基礎上,更要注重“質”的提高,提倡鼓勵創新性項目。對已經研究過的科研項目或不具備應用價值和理論價值的科研項目不予立項,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勞動,減少科研經費的支出。對在科研上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及單位給予科研獎勵。要將科研成果作為教師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以此鼓勵和督促教師加強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與教學水平。

3.發揮科研的社會服務功能,積極開拓社會服務渠道

服務社會是高校職能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院社會知名度的重要途徑,科研服務是社會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通過社會服務提升科研水平有自身的優勢。[8]一是當前獨立學院大多定位為應用型本科,不少教師來自社會,了解企事業單位科研需求,社會服務能力較強。二是獨立學院因其建校時間短,科研力量要在短時間內提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可以通過承接周邊地區單位的橫向課題作為服務平臺,這樣不但可以增強學院與社會的聯系,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而且可以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為獨立學院的科研工作進一步深入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為申請更高級別的課題奠定基礎。這些科技服務平臺的建立也是獨立學院積極爭取省、市級科研項目,鍛煉隊伍,服務地方的重要途徑。

三、獨立學院開展科研工作的意義

1.促進社會發展

獨立學院大多定位為應用型本科,利用學院應用型學科優勢,與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相結合,面向當地經濟發展需求,加強應用性學科研究,發揮獨立學院服務于地方的作用,突出地區學院優勢,提升學院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走出“產學研”一體化道路;[9]依托學院的技術優勢,可以為企業提供生產工藝優化、物流優化、高新技術企業申請、專利申請等各種技術咨詢服務,實現為社會服務的目的;開展科研工作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體系提供科學依據,是促進教育健康、持續發展,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動力。

2.促進學院發展

結合學院辦學特色和地區優勢開展科研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與學風校風建設;開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增強學院學術氛圍和教師的科研創新能力;開展科研工作有利于提高學院科研實力、辦學水平和學院的競爭力、知名度。[10]這就要求獨立學院要大力加強科研工作,以科研工作為引領,推動學院學科專業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師資隊伍整體實力。

3.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科研工作是一項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活動,教師參與科研工作,有助于擴展教師的知識結構,形成教師獨立思考、科學洞察、邏輯推理思維。[10]科研工作對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師資隊伍水平以及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梯隊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好教學與科研的關系,做到教學、科研兩不誤。特別是廣大青年教師,既要通過科研工作提高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又要通過科研成果申報晉升職稱。

四、結論

科技產業工作事關學院的長遠健康發展,事關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做好科研工作,意義深遠,責任重大。獨立學院開展科研工作,要圍繞學院辦學目標,以科研工作為抓手,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培育品牌特色專業;以立足地方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助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自主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團隊和創新平臺建設為重點,推進產學研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提升科技產業工作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推動學院科技產業工作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陶愛祥.提高民辦高校科研水平的對策研究[J].當代經濟,2010,(4):84-85.

[2]馬正義.獨立學院教師科研狀況探析[J].經濟研究周刊,2008,(17):235-238.

[3]金海文.獨立學院教師科研狀況、問題及對策研究 [J].中國電子商務,2012,(2):59-58.

[4]郭占元,胡關斗.民辦高校科研能力的提升與可持續發展[J].現代教育科學,2008,(4):53-55.

[5]王平,胡劍鋒.民辦本科高校的科研現狀和發展趨勢[J].科技廣場,2010,(4):244-246.

[6]譚曙光.民辦高校科研現狀分析與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2008,(11):38-40.

[7]李玉志.提高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科研能力的緊迫性與對策分析[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0,(8):83-88.

[8]王宗篪.新建本科高校科研定位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2009,(12):49-51.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亚洲伊人天堂一区二区 |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 亚洲日韩首次亮相在线 | 亚洲视频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在线日韩在线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