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護理老年患者8篇

時間:2024-01-09 11:14:5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如何護理老年患者,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如何護理老年患者

篇1

人的衰老是一個生理過程,人到中年以后就逐漸開始衰老。到65 歲以后,進入老年期。這是一個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改善,疾病逐漸減少,人類平均壽命只見增長,老年人在社會人口中也逐漸增多,醫學模式的轉變,使人們愈加深刻地認識到心理因素與疾病的關系,人的心理活動與生理活動是密切相關的。心理因素既可致病也可以治病,心理護理對疾病的治愈具有重要意義。老年患者除了做好基礎護理外,還必須注意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消除各種不良的心理因素,以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熟悉掌握老年患者的不同心理特點才能做好心理護理。

1 消除老年患者的緊張、恐懼和焦慮

根據觀察,老年患者適應力較差,一旦患病,非常緊張、恐懼和焦慮,擔心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愈后如何?我們以實際行動打消患者的緊張、恐懼和焦慮感。新入院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即希望醫生、護士同情和幫助自己,把自己的康復和生命寄托在醫護人員身上,希望迅速把病治好。因此要給予患者較多的心理支持,協助他們增加對疾病的認識。患者由于環境的改變和疾病的煎熬,往往首先產生的心理活動是孤獨、焦慮、不安和恐懼。特別是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入院后要由不相識的醫護人員來護理,會感到拘謹,有些生活上的事情難于開口而增加他(她)們心理與生理上的不適與痛苦,針對此情況,護理人員必須以熱情的態度和親切的言語來接待患者,做到服務熱情、護理耐心,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進行安慰解釋,以及時解除心理負擔,加速對醫院環境的適應,使他們感到入院如到家,從心理上樹立能治好疾病的信心。通過解釋和安慰,消除老年患者焦慮不安的心理。

2 認識與尊重的需要

老年人自尊心很強,就醫后都希望被認識,愿意讓醫護人員知道他們是誰,希望得到重視與尊重,常認為被尊重就會得到較好的治療和關照。在平日交談和護理操作時不能以床號代名,更不能以“老卓瑪”的叫患者,使他們覺得處處受別人尊敬,而不是老了無用誰都不愿見。老年人思維及應遲鈍,記憶力衰退,對治療,用藥以及留取化驗標本,盡管反復交待,也未畢記得住,有的反復詢問,直到問明白了為止。這樣很容易使醫護人員反感,不愿接近他們。遇到這樣的患者,需要耐心解釋,態度和藹,仔細觀察患者的心理改變,發現異常應及時,主動接近、鼓勵他們,給予新的希望,盡量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治療、服藥、留取化驗標本時,親自指導,才能取得老年患者的信任,從而積極配合治療。

3 密切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理活動,消除影響疾病的不良因素

老年患者入院后,醫護人員通過交談,盡快了解患者的住址、家庭、經濟和社會等方面的情況,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做針對性護理。當患者得知自己的疾病不會好轉時,在心理上必然受到很大的打擊,因此常常有憂郁的心理特點。甚至產生自殺心理。此時護士必須仔細觀察患者的微小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問題,盡快給予幫助,如一女患者,72歲,住院后不愛言語,性格倔強、孤僻,通過交談,我們了解到,她來自牧區,既無子女,又無配偶,住院期間很少有人陪伴及探視,她又患了嚴重風濕病及肺結核等病,她感動孤獨、絕望,內心十分痛苦,她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此時我們及時發現后,耐心開導,把她當做自己的親人看待,為她打水、打飯,在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她,她總是感激地說:“謝謝你們,使你們給予我生活的勇氣”。在我們耐心的護理下,她的精神一天天好起來,病情也大有好轉,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護理,就不能及時洞察患者的異常心理改變,就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老年患者的子女大都成家并且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始終陪伴在身邊,這時特別需要我們給予熱情的關懷,認真的照顧,生活上的關心和藹友善熱情的服務態度,會給老年患者的康復增加信心。

4 為患者創造舒適優美的環境

篇2

在護理階段,我們會時不時鼓勵姑婆要保持舒暢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動怒,這樣對護理階段起很大的作用。

在護理階段,我們會時不時鼓勵姑婆要保持舒暢的心情,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動怒,這樣對護理階段起很大的作用。

在交流的過程中,言辭盡量避開“癡”“呆”“傻”等詞,否則會加大對患者的刺激。

篇3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0-203-1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出現種種衰老現象,組織器官和生理功能趨向衰退:視覺、聽覺功能減退;記憶力減退;專注力下降;部分老年人因疾病出現語言、意識障礙。身體的組織器官衰退、疾病、家庭以及社會環境等多種因素會給老年人帶來精神上的困擾。因此,研究老年人健康問題及如何為他們提供優質的老年護理已成為臨床護理的一大課題。本文將淺要分析護理過程中護士如何與老年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

1常見護理過程中的溝通障礙

1.1老年人自身因素老年人由于疾病或者其他因素往往受到疲勞、疼痛的困擾,如此時與之溝通,患者的注意力根本無法被你吸引,所以這時護士說什么他們都不會有所記憶。另外,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各種生理缺陷,如耳聾、失明、失語等,出現各種生理缺陷的老年人極易產生自卑心理,對交際產生恐懼、不愿與人溝通,這就給正常的護患溝通帶來了難度。

1.2護士自身因素護士與老年人溝通障礙最常見原因是護士不能正確地實施移情,即不能真正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問題,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例如新入院的患者情緒非常焦慮,迫切地想知道有關用藥、治療、預后安排以及主管醫生、護士的姓名、業務水平等。那么此時護士就應該針對患者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的將這些問題適當的介紹清楚。此外,護士自身心理素質及語言組織表達、協調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響溝通的效果。

1.3環境因素不當的時間、地點、場合也會影響溝通的效果,在與老年人溝通時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場合。查房探視時或噪音打擾時都不適合溝通。另外,有些老年人不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當眾說出,所以此時要選擇安靜、沒有其他患者或陪患在場的情況下溝通。

2與老年患者的溝通技巧

2.1語言溝通

①針對不同文化層次采用不同的語言。不同文化層次的患者對語言的理解能力不同,因此護士應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分析患者的特點及文化層次,采用相應的語言進行溝通。

②使用禮貌性語言,尊重患者人格。稱呼一定要有親切感,決不能因稱呼不當傷及患者的自尊。我們應正確對待老年人一切“權威思想”的表現,語言切忌生硬、急躁。

③盡量使用安慰性語言,關心患者病痛,不刺激患者的情緒。患者希望收到同情、關懷和體貼,護士使用熱情、溫暖的語言會使患者感到莫大的慰藉,即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為進一步溝通奠定基礎。

④多用解釋性語言。盡可能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要因人因病制宜,語言要明確、樸素、精練、通俗易懂。

⑤使用鼓勵性語言。特別是對長期臥床、恢復過程緩慢、信心不足的老年患者,要多采用恰當的鼓勵,語言深沉而富有感情。

2.2行為舉止溝通

①與患者溝通時的姿態。患者住院到病房,首先接觸的是護士。護士應主動扶持患者,并將其安排在清潔、整齊、舒適的房間。這樣會給老年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為以后的溝通奠定基礎。護士進入病房的輕盈步態和嫻熟的操作技術會使患者產生信任感。談論一些老年人感興趣的話題,以增加其專注與記憶。傾聽是要利用對所傳達信息的注意力和開放情緒去感受對方所想要傳達的感覺,并配合適宜的溝通環境,如:避免環境中的噪音、強光等其他干擾因素,或轉移到利于溝通的場所,如花園或書房。

②朝向與距離。我們與老年患者溝通時必須保持前傾體態,表示在認真聽他們的傾訴。而且要面對面、距離適中,這樣更體現出對他們的關心之情。傾聽不僅是聽覺傳遞,更是心理活動的參考,維持良好的姿勢,有助于提高聽覺功能與開動腦筋。另一方面老年人常以輪椅代步,注意不要俯身或利用輪椅支撐身體來進行溝通,應該適時坐在旁邊,并維持雙方眼睛處于同一水平線,以利于平等的交流與溝通。

③目光接觸。這是肢體語言中最重要的一種。目光接觸的多少反映聽者是否喜歡聽,持續的目光接觸是強烈的情緒反應征象,說明患者在認真聽取。個人面部表情平和,不緊繃或皺眉;說話聲音要略低沉平緩且帶有歡迎的熱情;說話時傾身向前以表示對對方的話題有興趣,但是小心不要讓老人有身體領域被侵犯的不適。

2.3非語言溝通

①觸摸 “觸摸”寓意著醫務人員在關愛老人,而“被觸摸”則寓意著老年人的存在和老年人是值得被照顧的。最易被接受的部位是手,而握手則是最不受威脅的觸摸,其他部位有手臂、上臂與肩膀。頭部則是大部分老年人在乎的部位,應該慎重考慮。

②身體語言 每當言語無法清楚表達時,身體語言都能適時有效的輔助表達。與認知障礙的老年人溝通前,必須先讓其知道我們的存在;口頭表達時,要面對老人,利于其讀唇,并加上緩和、明顯的肢體動作來有效的輔助表達。同樣的,若老年人無法用口頭表達清楚時,可鼓勵他們用身體語言來表達再給予反饋,以利于雙方溝通。

③傾聽 有些老年人喜歡一直說話的原因是當他們能聽到自己的聲音時,他們會感到安全,雖然溝通的另一方會因此無法滿足雙向有效溝通的需要,但是,護理老年人時的確需要耐心地傾聽。

3制定落實的具體措施

3.1優質的醫療環境可使患者產生并保持良好的愉悅心情,病房及醫院的美化應體現溫馨,注意走廊及病房的清潔與舒適。

3.2以科室為單位進行全體護士的培訓,包括文明用語和禮儀服務規范的落實情況。為了加強監督力度,科室制作了護士工作專欄,在專欄中將全科護士的照片懸掛,配備了每個護士對患者的承諾為患者選擇護士提供了方便,也給護士起到了自我監督的作用。

篇4

【關鍵詞】 老年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護理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眼晶狀體逐漸由透明變渾濁,使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這種渾濁的晶狀體稱白內障。白內障發病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老年性白內障,且發病比例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白內障唯一確實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手術,即把渾濁的晶狀體摘除。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已經成為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白內障的一種方式,具有手術時間短、切口小、組織損傷輕、炎癥反應輕、術后散光小、切口愈合快、視力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1],極大地提高了白內障手術成功率。我院采用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白內障患者近3000例,現將2012年1月至2012年9月中100例老年患者護理體會,總結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100例(105只眼)行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治療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其中男39例(41只眼),女61例(65只眼)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72.5歲,術前視力光感-0.2。術后視力恢復為0.2~1.0。

2 護理 

2.1 術前護理

2.1.1 入院宣教

老年患者對環境的變化十分敏感,對居住環境適應性較差,應熱情接待患者,詳細介紹病區環境[2]、探陪制度、發放護患連心卡、告知管床醫生及責任護士,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對于耳聾、健忘的患者,責任護士在宣教時應適當提高自己的音量并要不怕麻煩多次宣教。

2.1.2 做好入院評估

掌握患者的病史、全身情況,因大多數老年患者都伴有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對合并高血壓患者按醫囑使用降壓藥,把血壓控制在22/12Kpa;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3]。

2.1.3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年齡大,視力障礙,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對醫院環境不適應以及對手術知識缺乏,往往存在焦慮、緊張、恐懼、自責等心理。護士應根據患者的年齡、性格、文化程度、家庭情況等,掌握不同患者的情緒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差[4]。護理人員應向其詳細介紹該項手術的具體過程以及手術方式的先進性、可靠性、可預測性及術后視力恢復迅速等優點,術前完善各項準備的必要性,術中積極配合醫生的重要性、術后遵循各項注意事項必須性。講解主刀醫生的業務能力,列舉以往老年患者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對手術的焦慮、恐懼心理,增強信心,情緒穩定,身心達到最佳狀態。

2.1.4 健康教育

由責任護士向患者講解疾病的基本知識,術前、術中、術后注意事項;預防感冒,不能吸煙,教會患者預防咳嗽、打噴嚏的方法(用舌尖頂壓在上顎或手指壓人中穴);保持大便通暢,以免增加腹壓,影響手術效果;術中妥善固定頭部,勿搖晃;訓練患者眼球向各個方向運動,以配合醫生順利完成手術。

2.1.5 飲食指導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營養豐富,多食含硒、鋅食物,有利于患眼恢復。忌煙、酒、濃茶及辛辣、油膩、煎炸之品。

2.1.6 術前準備

術前3天術眼常規按醫囑應用抗生素眼液,術前1 h應用復方阿托吡卡胺點術眼2~3次,使瞳孔散大到6~8 mm[5]。滴眼藥水前首先要清洗雙手,以防交叉感染,動作要輕柔,注意勿讓手指或眼藥瓶觸及角膜。其次要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滴錯眼藥水,如同時需要滴多種眼藥水時,每次至少需間隔2~3 min,并根據藥物刺激性強弱程度選擇滴眼藥水先后順序,先滴刺激性弱的藥物,后滴刺激性強的藥物;如果是易沉淀的眼藥水,滴藥前要充分搖勻。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

患者術畢返回病室時,協助其取平臥位以不壓迫術眼為宜,頭部放松,不宜大聲說笑,避免一切可能引起眼球受壓或感染的因素,如患側臥位、自行打開術眼敷料、用力擠眼或揉擦術眼等;數小時后,可輕微活動,同時觀察敷料有無移位、松脫及滲血情況;避免頭部過多的活動、擠壓術眼,忌突然抬頭、低頭、彎腰,提取重物;避風寒,防止感冒而咳嗽、打噴嚏,引起繼發性出血。

2.2.2 心理護理

術后及時告訴患者手術已順利完成,使其緊張情緒徹底放松;對仍有思想負擔的患者,鼓勵其說出自己的顧慮,有針對性地進行解釋和疏導,鼓勵家屬予以親情關懷和情感支持。

2.2.3 生活護理

術后即可進食,宜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及粗纖維的食物,以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引起眼壓增高、出血、晶體脫位等;避免進食帶骨、刺及難咀嚼、硬固、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濃茶等,禁止吸煙,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打噴嚏等,造成晶體脫位,影響傷口愈合;不可做劇烈運動,避免眼外傷;護士要勤巡視,及時了解患者所需,囑家屬協助患者滿足生活所需。

2.2.4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術后眼疼情況、包眼敷料是否干燥、固定。如術眼疼痛、頭痛等突然發作或加重,應及時報告醫生,及時處理,以免發生眼內感染,傷口裂開等嚴重并發癥[6]。注意觀察結膜有無出血,角膜是否透明,角膜有無水腫,有無繼發性青光眼等。隨時聽取患者的主訴,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正確處理。

2.2.5 中醫護理

遵醫囑給予中藥荊防四物湯口服以除風益損,宜飯后溫服,注意觀察用藥的效果和反應。術眼疼痛者可以取耳穴交感、神門、眼等進行耳穴埋籽,用拇指和食指按揉3~5 min,2次/d。由于手術創傷,患者緊張不適,可引起失眠,但此時不宜使用安定類催眠藥物,可以給予耳穴心、腎、腦干、皮質下等進行耳穴埋籽按揉或按摩腳心5~10 min,以寧心安神,促進睡眠。對于術后便秘患者可給予耳穴埋籽大腸、小腸、直腸、便秘點等按揉,或進行天樞、中脘等穴位按摩以促進腸蠕動。

2.3 出院指導

出院后要按時正確滴眼藥水,動作要輕柔,勿觸及角膜。減少眼球轉動,避免用手揉擦、擠壓術眼,防止外傷。避免彎腰、低頭、提重物等活動。勿用不潔物品或臟水接觸術眼。少用眼睛,忌看書報、電視及電腦。避免在強光或弱光下閱讀,若有強光直射患眼或煙塵刺激可戴有色眼鏡。按時復查,如出現眼痛、畏光、結膜充血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及時處理。

3 體會

老年白內障患者在行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在手術期間進行全面細致的護理,可以減少和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出現并發癥和不良反應,在很短的時間內康復出院。所以,全面細致的護理對老年性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手術的順利進行和恢復起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楊先榮.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患者的護理.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3):381.

[2] 帶慰萍,張紅霞,范建群.老年患者住院期間影響安全的因素與評估.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0):900.

[3] 李錦萍.白內障超聲乳化+人工晶體植入圍術期護理.中外健康文摘,2011,8(18):329.

[4] 陳紅玲.淺析眼科老年患者心里狀態及護理對策.現代護理,2010,1:157.

篇5

關鍵詞:白內障;超聲乳化;晶體植入;眼內炎;護理

Nursing Experience of Endophthalmitis in the Senile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LI Chun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Guizhou People's Hospital,Guiyang 550002,Guizho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ients with senile cataract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joint care of endophthalmitis after iol implantation.Methods Sensitive antibiotics,local physical therapy methods such as joint application.Results After strict treatment and careful nursing,averag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intraocular inflammation,hospital patients were recovered.Conclusion Endophthalmitis patients by strict antibacterial treatment and proper nursing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fection,and eventually recovered.

Key words:Cataract;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Crystal implantation;Endophthalmitis.nursing

白內障是眼科的常見病,也是全世界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目前為止,外科手術是治療白內障惟一有效的方法。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因切口小、視功能恢復快而成為白內障手術的主要方式[1,2]。眼內炎是其最嚴重的術后并發癥之一,嚴重威脅術后視力康復,可導致患者視力喪失[3]。貴州省人民醫院眼科從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護理此類患者6例。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對患者進行了精心的護理,均獲得滿意效果,現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2012年8月~2014年8月共收治白內障超聲乳化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術后眼內炎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齡62~81歲,平均69歲,發病時間均為術后1~9d。

1.2臨床表現 6例患者術后突然出現紅腫、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球結膜及眼瞼高度水腫、角膜水腫、前房黃白色粘稠分泌物。人工晶狀體表面可見不同程度纖維素性或膿性滲出物附著,玻璃體呈灰白色團絮狀混濁。眼部B超均提示:眼內炎。

2院內護理

2.1心理護理 患者因術后出現視力下降,而出現恐懼、焦慮的情緒,擔心視力能否恢復。醫護人員應了解患者的不同心理狀態,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及家屬顧慮,以配合各項治療與護理。護士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與患者溝通,讓患者及時了解疾病的過程,以最佳的心態接受治療。

2.2晶體及視力檢查 觀察人工晶體是否清晰、位置是否正確、有無變形等。每日上午檢查視力1次。

2.3用藥護理 眼內炎的治療應提高眼內抗生素的濃度,最大限度減少炎癥對眼內組織的損害。眼藥水應專藥專用,防止交叉感染。護理人員做球旁注射或球結膜下注射時,操作要輕柔。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前,應協助臨床醫生準備好無菌玻璃試管以便盛放玻璃體腔抽取液涂片。注射畢,用消毒棉簽輕壓止血,涂抗生素眼藥眼膏后包眼。根據藥物敏感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給予局部及全身應用,嚴重病例除靜脈輸注抗生素外,可同時行抗生素加激素球結膜下注射。

2.4物理治療 用溫生理鹽水紗布進行局部熱敷,溫度以手背不感到燙為宜,3次/d,每次10~15min,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5飲食護理 進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類制品、蛋類等食物,多食富含多種維生素的蔬菜瓜果,忌食刺激性食物,戒煙、忌酒。

3出院前指導

出院前3d教會患者點眼方法及注意事項,囑患者注意眼部衛生[4],適當鍛煉,保持良好心態,告知患者定期來院復查:3個月內每星期門診復查1次,隨診6個月。

4結果

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均定期來院復查,隨診6個月視力均恢復正常,且無其他特殊情況發生。

參考文獻:

[1]張璇.白內障術后常見并發癥及護理現狀[J].天津護理,2013,21(1):85-86.

[2]李弘,蘇靜,牟曉燕,等.剝脫綜合征白內障與老年性白內障手術并發癥比較分析[J].中國實用眼科雜志,2012,30(5):510-512.

篇6

【關鍵詞】諾如病毒;冠心病;感染性腹瀉;護理【中圖分類號】R442.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5511(2012)06-0054-01諾如病毒(Norovirus)感染性腹瀉是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病因,具有發病急、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常在社區、學校、餐館、醫院、托兒所、養老院及軍隊等處引起集體暴發[1,2]。諾如病毒感染主要癥狀為惡心、嘔吐、發熱、腹痛和腹瀉。部分入主訴有頭痛、寒戰、肌肉疼痛。嚴重的腹瀉容易引起脫水等水電解質失調。老年人身體虛弱,對水電解質失衡的自身調節能力和耐受能力都很差。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尤其容易因此而出現嚴重的并發癥[3],因此他們是需要重點預防感染性腹瀉的人群[4]。在我科最近有兩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因感染諾如病毒而出現嚴重腹瀉,經有效的治療和隔離措施,沒有出現心衰等并發癥,沒有出現爆發性流行,現總結如下:

1病例資料

病例1,男性,74歲,主因: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于2011年2月16日急診收入我科。入院后查體:體溫36.3攝氏度,脈搏74次/分,血壓126/76mmmHg, 體重87.5kg。全腹無壓腹痛,反跳痛,腸鳴音正常。2月18日患者出現腹瀉5次,量多,水樣便,無嘔吐、惡心等癥狀,測體溫為37.1攝氏度.19日患者腹瀉10次,仍為水樣便,體重下降至80kg。懷疑為病毒感染性腹瀉,請感染監測科會診,送檢糞便標本到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科化驗, 2月20日化驗結果顯示:諾瓦病毒陽性。加強隔離措施,靜脈營養,維持電解質平衡。2月21日糞便標本顯示:諾瓦病毒陰性。

病例2,女性,70歲,主因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于2011年2月16日急診入院,入院后查體:體溫36.5攝氏度,脈搏78次/分,血壓128/70mmmHg,全腹無壓腹痛,反跳痛,腸鳴音正常。于2月17日患者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為黃色稀便,無腹痛、惡心、嘔吐。體溫正常。查體生命體征平穩腹軟,無壓痛反跳痛,未觸及包塊,腸鳴音正常,無亢進。給予黃連素口服。2月19日患者 出現腹瀉、嘔吐,嘔吐物為為內容物,體溫為38.1攝氏度,立即送檢糞便標本至軍事醫學科學院,2月20日,微生物檢查結果:諾瓦病毒陽性。加強隔離措施,靜脈營養,維持電解質平衡。2月22日糞便標本送檢結果顯示:諾瓦克病毒陰性。

2治療

2.1補液治療,維持電解質平衡。

2.2常規止瀉藥物治療,如思密達粉等。

2.3糾正腸道菌群失調。給予地衣芽孢桿菌膠囊。

2.4抗生素,如氟哌酸等。

3護理

3.1加強糞便的處理:患者排便后,將糞便用0.1%郎索消毒片稀釋后在便器內浸泡1小時,然后放入糞便消毒機消毒,消毒溫度為100℃。于其他未感染患者分開放置。

3.2床旁隔離:病毒感染性腹瀉患者的物品單獨放置。

3.3床旁備百能手消毒液,勤洗手、不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減少疾病的傳播。

3.4做好病人污染物的消毒工作。如病人嘔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應該被迅速清理和用漂白劑消毒,然后沖洗干凈;諾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應當扔棄;衣服、毛巾、桌布和餐巾等沾染嘔吐物或糞便時,應迅速高溫清洗等。

3.5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壓以及精神狀態,尿量,皮膚彈性等生命體征,防止脫水的發生;

3.6進行心電監護,防止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冠心病并發癥的發生;

3.7 加強心理護理:以及針對疾病所帶來的恐懼、緊張、焦慮的心理反應,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及醫患關系,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給予解釋安慰。并與家屬溝通,同時做好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協同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8開窗通風。

4結果

監護室共14位患者,感染諾如病毒2例。經過有效的隔離措施,2例感染患者均于發病后2-3天,痊愈。其他病人無感染。

5討論

諾如病毒感染是非細菌性腹瀉暴發的主要原因,其傳染源主要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其傳播方式以腸道傳播為主,但亦可通過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氣等傳播[5]。由于臨床上迄今尚無諾如病毒疫苗, 所以臨床上應以預防感染為主, 同時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是預防其爆發流行的最為重要的措施。對于已經感染諾如病毒的患者,有效的洗手, 不接觸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可減少傳播,對其糞便應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本病雖然由病毒感染引起,但此類患者更易合并腸道細菌的感染[3],因此我們在這兩例患者的治療中,同時使用了氟哌酸,患者的病情能夠較快的得到控制。

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慢性疾病,常合并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力衰竭等病理情況,容易危及患者的生命。諾如病毒感染常常引起患者嚴重的腹瀉,并進一步引起患者的水、電解質失衡。雖然本病的多數患者可自愈,預后良好,但老年人的身體各器官功能已經衰退,對脫水和電解質的失衡以及代謝性酸、堿中毒的反應性都很差,往往容易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和休克。老年冠心病患者則更加脆弱,對于水、電解質失衡及代謝性酸、堿中毒的耐受力更差,并且容易出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絞痛、甚至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生命體征的監護以及心臟并發癥的觀察。如有發生,及早發現并給予有效治療。

我科收治的這兩例患者,雖然發病時癥狀都比較嚴重,但由于觀察嚴密,治療及時,并且采取了有效的的隔離措施,因此能夠得以很快的治愈并且沒有并發癥發生,沒有暴發性流行。參考文獻

[1]李靈輝,鄭慧貞,李暉,等。廣東省2005年諾瓦克樣病毒感染暴發疫情。華南預防醫學。2006,32:11-14.

[2]張自芳,劉成楨。2007年湖南某大學附中諾如病毒致腹瀉暴發的調查。實用預防醫學。2010,17(8).

[3]Tsang OT, Wong AT, Chow CB,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osocomial norovirus outbreaks in Hong Kong. J Hosp Infect. 2008,69(2):135-140.

篇7

【關鍵詞】 循證護理;老年;腦卒中;壓瘡預防

循證護理是以有價值、可信的科學研究結果為依據,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用實證對患者實施最佳護理的一種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運用現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學證據為患者服務[1]。是神經內科老年腦卒中病人如何避免壓瘡發生的一個護理難點,我科在2008 年1 月~2011 年1 月對21 例腦卒中病人實施了以實證為基礎的循證護理,采取相應的預防壓瘡的措施,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腦卒中患者21 例,男13 例,女8 例,年齡61~87 歲,平均年齡72 歲,其中缺血性腦卒中16 例,出血性腦卒中5 例。住院臥床時間10~40 天。

1.2 方法

運用循證思維方法對21 例患者在并發癥方面進行原因分析,提出問題,針對問題查閱相關資料和文獻,制定護理措施。

2 循證護理

2.1 循證護理問題

2.1.1 護士缺乏壓瘡預防知識

對壓瘡防治的新進展了解不夠,知識觀念陳舊落后,表現為預防壓瘡的知識老化,評估不到位,收集不到有效資料,醫護人員缺乏壓瘡有關知識是壓瘡防治的主要障礙之一。對重癥患者的壓瘡預防缺乏經驗和信心;對患者引起壓瘡局部皮膚的情況交接班不到位。

2.1.2 病人家屬缺乏壓瘡知識

壓瘡的發生、發展與病人及家屬掌握的醫療知識和護理知識的多少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2.1.3 病人自身狀況

有無易患因素存在。腦卒中臥床病人反應力、活動能力、感覺功能等都較差,皮膚軟組織新陳代謝率低,因此存在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問題,需要循證。

2.1.4 根據臨床經驗及病人的實際情況,結合家屬的需求,提出:①壓瘡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②如何對壓瘡高危病人進行評估?③如何有效地防止局部皮膚受壓?④如何變換?⑤如何做好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⑥如何做好易引起壓瘡局部皮膚的情況交接班?

2.2 循證支持

根據存在的護理問題,檢索相關文獻,查詢近10 年的文獻。按照檢索關鍵詞壓瘡、護理,在數據庫中檢索國內相關資料10 余種,共200 多篇文獻。根據檢索的文獻提供的證據,我們對其中老年腦卒中患者致壓瘡相關資料進行了收集,查詢發現:壓力、剪切力、摩擦力、潮濕是壓瘡發生的主要因素,糖尿病、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主要危險因素[2]。應用循證醫學的科學的評價方法,對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實用性等做出了具體的評價,最后選定7篇文獻,用以指導我們的臨床護理決策。

2.3 根據循證依據結合臨床制訂護理措施

2.3.1 加強護理人員對壓瘡知識的學習

護士長利用床頭交接班或晨會時評鑒在班護士對患者壓瘡的評價和預防措施實施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或在護理質量檢查時抽查壓瘡預防干預的質量。并組織護士學習壓瘡的相關文獻,介紹《壓瘡危險因素評估量表》,不斷更新觀念,學習引用新的護理方法,讓護士掌握壓瘡的危險因素評估和防治方法。

通過對護士進行教育培訓,提高護士對壓瘡的認識、重視程度和防范意識是預防壓瘡的關鍵,是有效護理干預的一部分。

2.3.2 健康教育

患者及家屬常有患了腦出血不是死、就是殘的錯誤想法。病程長、生活不能自理者,認為是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而悲觀失望,喪失生活信心。要細心觀察患者的心理反應,利用一切機會與患者交談,用自己的言語、行為和表情去影響并改變患者的錯誤認識,給患者鼓勵和支持,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和恐懼。并且因勢利導,有效地為患者排憂解難,使其始終保持穩定的情緒,愉快地接受治療和護理。給病人及家屬介紹有關壓瘡防護知識,提供相關信息,如:如何促進病人的自主運動,局部減壓、翻身的技巧等。對病人及家屬解釋壓瘡危害和必要的個體化的預防程序,供病人及家屬了解壓瘡產生的基本原因,對預防程序給予合作。 2.3.3 積極評估易患因素

以我院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作為危險因素預測工具,并對每個入院病人進行評估并建檔,對得分低于16 分的病人每天評估,低于12 分的每班評估并建立皮膚護理單。根據不同壓瘡發生的風險系數為病人安置床位。對壓瘡發生風險高的病人直接采用壓瘡防護氣墊床,減少人為搬動的次數。對有壓瘡發生風險的病人確定一個最基本的、個體化的運動計劃,通過有規律的改變病人的,進行局部減壓。

2.3.4 有規律的變換

有報導當組織承受70.3 mmHg壓力下持續2 h以上,即可發生不可逆轉損傷[4]。因此我們提供自制能降低局部壓力的“U”型墊置于患者的尾骶部,幫助和指導患者使用,并每30~60分鐘移動1 次“U”型墊放置的位置,改善受壓部位的壓力。坐位時床頭抬高取5°~30°[5]以減少剪切力,仰臥位時左或右斜30°[6],經常更換,必要時使用充氣式床墊,定時減壓。

2.3.5 基礎護理

認真做好晨晚間護理、大小便護理,保持全身皮膚,特別是會清潔干燥,使用便器時輕拿、輕放,衣服、被子盡可能使用透氣性好的柔軟棉制品。進行皮膚護理時,注意觀察病人的皮膚情況,做好及時的評估,給予護理干預。

2.3.6 增加營養

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內在因素[7]。良好的營養狀況對壓瘡的預防和促進創面愈合有重要作用。因此對可進食的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 膳食,對不能進食者可靜脈滴注白蛋白、復方氨基酸、脂肪乳等,以達到營養治療的目的,增強患者體質,達到預防壓瘡的目的。

3 小結

21 例老年腦卒中患者運用循證護理方法護理后,壓瘡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下降,除1例老年患者因原有基礎疾病多,此病人高齡全身營養狀況差,加之腦疝出現,不宜翻身所致。我們采用循證護理理論指導臨床護理實踐,結合臨床經驗,考慮患者需求,尋找了最適合老年腦卒中患者的護理方案。結論:使患者壓瘡發生率明顯降低,不僅提高了腦卒中病人的生活質量,而且真正提高了基礎護理的質量。保障了醫療安全,減少了住院時間及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護理人員也提高了自身的業務素質及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 喻姣花,任小英,王桂蘭,等.臨床循證護理現狀調查[J].護理學雜志,2003,18(4):254-256.

[2] 李偉.壓瘡護理新進展.護士進修雜志,2002,17(1):20-21.

[3] 葛兆霞.壓瘡護理的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護理版),2006,2(2):80-82.(1):15-18.

[4] 白姣姣,馮秀卿.老年人褥瘡護理及治療進展[J].現代護理,2002,8(10):780-781.

[5] 謝小燕,劉雪琴.對護士壓瘡防治相關知識現狀的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1):67

篇8

關鍵詞:老年;心血管;人性化護理

中圖分類號:R714.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5-0158-01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家庭、社會等因素的影響,老年人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率在逐年增高。老年心血管病療程較長,病種多而復雜,再加上生活自理能力差,子女不能隨時守在身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這就給護理帶來一定難度。因此,如何尊重、理解、關懷患者,如何為患者提供滿意服務,就成為醫院方面思考的重要問題。而良好的人文關懷,充滿人性、人情味的服務,正符合這樣的要求,也符合患者對醫療衛生行業的需求。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老年患者48例,男32例,女16例,男女之比2:1,年齡58-95歲,平均年齡76歲,病程時間7-29年,均為心血管病患者。

1.2 老年患者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組織機能衰退,臨床癥狀不典型,敏感性差,反應遲鈍,就診時對自己的癥狀敘述不清。

2 人性化護理措施

(1)創造一個有利于患者康復的環境。入院時予以熱情接待,幫助患者熟悉住院環境,介紹住院須知及病床的主治醫生和護士,告訴患者如有疑問可隨時找護士幫助解決。

(2)制定人性化護理流程,體現人性化護理理念。根據老年人的靜脈特點,實施溫馨注射工作流程,注射前向患者介紹藥名、劑量及用途,推行“一針準”制度;實習生、新護士給老年患者穿刺時,如第1次未成功,主動請技術嫻熟的護理人員完成。在病房進行各種護理操作時,給予屏風遮擋;搶救瀕危患者時,轉移其他患者至安靜的病房,或給予屏風遮擋,避免不良刺激。

(3)規范護士的儀表、語言和護理行為。現代護理要求護士在提高知識水平和技術能力的同時,還應具有自然優美的體態,良好得體的舉止,高雅謙和的談吐。這要從日常行為,動作規范做起,要求護士工作時頭發不過肩,護士帽用統一的亮晶發夾別住,工作服潔白、平整、合體,佩戴胸卡,精神飽滿,淡妝上崗;使用文明用語,與患者交流時,語言應柔和恰當,語氣熱情誠懇,勤巡視,多問候,有問必答,有答必詳;護士在操作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護理技術操作規程進行,動作輕柔、敏捷、果斷,給人以干凈、利落之感,使患者覺得可靠、安全,有利于配合治療和接受護理;護理人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最佳的形象和行為在患者面前出現,從語言和服務行為上為老年心血管患者提供更多的人文關懷。

(4)保持病房安靜、整潔、舒適。床單、被褥被污染時,隨時更換,并為每個患者準備儲物箱,使患者的物品放置有序,多而不亂。也可以依據患者的愛好,擺放鮮花、臺歷、照片等,如果病情允許的話,還可以聽聽音樂,讀讀報紙。每月召開1次患者座談會,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建議,并根據患者的需求不斷地改進工作。

(5)尊重患者的權利,保護患者的隱私。病房是患者的住房,尊重患者的感覺,進門前要敲門,各項治療前要解釋,取得患者、家屬的理解,同意后方可進行操作,操作完畢,要感謝患者配合。對住院患者每日發放“醫療費用一日清單”,在收費上做到全透明,對費用不清楚的地方,給予耐心的解釋。在進行一些特殊的護理操作時,用屏風遮擋患者,以使患者的隱私得到保護,避免不必要的身體部位暴露。

(6)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如何鼓勵患者克服絕望的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希望和信心,是護理工作者的責任。責任護士通過仔細觀察,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心理變化,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認識到心理因素對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影響,更多地認識自我,適應新的生活模式,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保持樂觀的心態,勇敢地與病魔抗爭。

(7)微笑服務,精心護理。護理人員發自內心的微笑,迅速敏捷的動作以及溫馨的語言無疑讓患者感受到護士對自己的關注和愛心,每天的晨、晚間護理為患者帶來舒適的問候和戰勝疾病的信心。發藥時,主動為患者倒好開水,液體類的藥物則插好吸管,方便患者服用,沖劑類的藥物幫患者沖好,如果患者對藥物有任何疑問,要不厭其煩地詳細說明,對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患者更要格外關注。

(8)提高與患者的溝通能力。根據不同的患者和病情靈活地使用護患溝通技巧,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以便了解患者的內心感受和護理效果,如對老年癡呆及聽力障礙的患者,說話聲音要稍大一些,重點內容要重復講解;對性情急躁的患者,護理時要開門見山,直接了當;對肢體偏癱長期臥床的患者要加以鼓勵,使其充滿信心。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 日本一区精品一本大道 | 中文字幕亚州欧美日韩 | 热久久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国产看片在线观看 | 亚洲愉拍二区一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