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3 09:34:2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畜牧業的前景,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青飼青貯玉米;畜牧養殖業;意義
1青飼青貯玉米在畜牧養殖業的發展現狀及前景
現如今以養殖業為主做的農業調整后,玉米已不僅僅是糧食概念這么簡單,而將它更深層次的理解為主要飼料作物。青飼青貯玉米具有生物學產量高以及營養價值豐富等優點。大量研究數據發現:青飼青貯玉米秸稈的主要成分有糖分、胡蘿卜素、維生素B1以及維生素B2等,營養價值高,適合做食草動物飼料。近年來,在歐美一些國家尤其是農牧業領頭的國家早已種植大量的青飼玉米,其是玉米種植整體面積的十分之三或十分之四,比如像法國、德國以及意大利每年分別種植約2270萬畝、1396萬畝、487萬畝的青飼玉米,而在美國的威斯康星洲,其養牛量是最多的,因此每天至少需要四分之一的青飼玉米作為養牛糧。然而中國的青飼青貯玉米正處于初創期,在1980年之前中國的青飼青貯玉米品種寥寥無幾,大多數使用糧食品種來生產青飼,因此使得產量以及質量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但是這種情況在畜牧業逐漸發展起來以及高產優質青飼青貯品種出現之后得到了改進,使得生產青飼青貯玉米發生極大的變化,在不斷發展中占據玉米種植業的主導方向。青飼青貯玉米是養牛業中不可或缺的飼料。近幾年來,中國的養牛業提供給國內外市場大量的牛肉,一些地方像安徽蒙城也因此成為有名的養牛大縣。除此之外,牛奶業也隨之發展起來,飼料轉化率極高的營養物質是牛奶,其相比于糧食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所以,順應中國人多地少的國情,大力發展牛奶業以及推廣青飼青貯玉米,具有深遠的意義。
2青飼青貯玉米在畜牧養殖業中的經濟效益
青飼青貯玉米在飼養中的優勢顯而易見,研究發現:在土地以及其他耕作條件相同的情況之下,青飼青貯玉米相對于籽實玉米可產生較多的收入,多生產出可消化蛋白53kg,喂養青飼青貯玉米的奶牛比不喂養的日產奶增加3.64kg。發展青飼青貯玉米可以有效的解決玉米秸稈的問題,其可以作為飼料直接喂養一些動物,還可以曬成干草以備用,其貯存條件以及設施都比較簡單,另外,其營業物質可以保存較長一段時間,節約了大量的建庫資金。此外青飼青貯的連作危害較小,可以大量機械化栽培,因此,青飼青貯玉米對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3青飼青貯玉米在畜牧養殖業中的意義現如今,在中國市場上青飼青貯的飼料品種主要是農大108、農大86、中原單32以及高油115等。在這些青貯品種中的原單32比較符合預期計劃,它是全國唯一通過審定糧飼兼用型玉米的品種,其品種中籽粒蛋白質含量以及秸稈蛋白質含量相比普通玉米高出大約百分之四,因此深受牧民區農民的喜愛,在目前是比較成功的玉米品種,逐漸成為未來種植業的較大發展方向。青飼玉米的生產周期短,種植比較密集,提高了土地使用率,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青飼青貯玉米具有較大的潛力,其收獲時有較高的干物質產量,因此發酵比較穩定,其非結構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因此緩沖容量低,其在很長一段收獲時期內,營養價值保持相對穩定狀態。青飼青貯玉米具有非常高的能量以及吸收率,唯一不足的是粗蛋白含量較低。青飼玉米中主要營養物質含量較高,各種能量比普通玉米高出約一半,然而青貯玉米比普通玉米產量高出4倍多,在相同土地里播出的青貯玉米,比普通玉米實際投入少,盈利卻比普通玉米高。相關實驗表明:玉米青貯飼料喂養的奶牛每頭產奶量增加0.83t,高的可達到1.15t。除此之外,有利于增強奶牛免疫力,提高乳脂率,相應延長奶牛泌乳期。青貯飼料若用來喂養肉牛,可使肉牛每日多增重330g,用來喂羊可使受胎率提高,相應提高成活率,還可使每日增重提高70g。青飼青貯玉米的發展不僅使牛羊等食草動物大量增加,延長了產業鏈,還相應帶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積極性。
結語
總而言之,發展優質青飼青貯玉米,有利于將農業種業結構進行調整,為今后“兩高一優”飼料生產發展提供了新的道路,有利于中國畜牧養殖業生產,尤其是“節糧型”和“秸稈型”畜牧業的發展,使得玉米為中國畜牧業打下堅實基礎,大力發展青飼青貯玉米,為我國提高經濟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推動作用,為畜牧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龍興,郭剛,原現軍.添加劑對青飼玉米和青稞秸稈混合青貯發酵品質的影響[J].草地學報,2015,23(2):401-406.
關鍵詞: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發展前景;課程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5)08-0306-01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畜牧業的發展呈現上升趨勢,畜牧業的現代化需要大批畜牧業實用技術人才。這就需要我們對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據此設計出有效的對策。
1.畜牧獸醫專業前景廣闊,人才緊缺
1.1國家重視。中國是農業大國,黨和政府十分關心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中國的強盛離不開農村的發展,大力發展畜牧業是農村三大出路之一。發展畜牧業,可以帶動加工業,促進種植業,解決農村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1.2生活水平的提高,離不開畜牧業的發展。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生活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肉、蛋、奶等畜產品的需求將不斷增加。發展畜牧業,滿足人們對畜產品日益增加的需要,提高畜牧業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保障畜產品安全衛生,需要大量的具備動物科學的實用性人才。同時,寵物飼養越來越流行,平均每年按30%的比例增長。
1.3加入世貿組織,給畜牧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國的牛肉、羊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價格還不到發達國家的一半。我國農村勞動力閑置較多,相對便宜,肉雞等畜產品的分割和加工具有明顯的優勢,既解決了就業問題又能提高產品附加值。
1.4畜禽疾病千變萬化,需要掌握堅實的專業知識。畜牧技術發展很快,說到底,只有經過動物科學系統專業的學習,才能掌握畜禽生長發育規律和疾病發生、診治的機理,以穩固、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應對多變的疾病對技術的需求。
1.5畜產品和人類健康息息相關,行業管理要求掌握專業知識。畜產品中有毒有害物的殘留,危害人民健康,已引起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目前獸藥、飼料的生產和經營已進行行業管理,下一步將和醫院一樣,從業人員持證上崗,不具備動物科學專業知識,不能從事這個職業。抓住機遇,爭取主動,早學習,早受益。
1.6好就業。學好畜牧獸醫專業技術,可以到獸藥、飼料企業去擔任工廠技術人員或者擔任市場部技術指導,可以到規模養殖廠當技術負責人,可以自己搞養殖,可以自辦獸藥、飼料門市部、獸醫門診、寵物醫院,自己當老板。學畜牧獸醫不愁就業,不愁沒飯吃,冷門不冷,就業率高。
2.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的現狀
本科院校畢業生找工作時不愿下基層;大專生理論可以,實際動手能力欠缺,同樣也不想下基層;中專生雖然要求條件相對較低,但動手能力較差;大部分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只重視理論教學,很少(甚至就沒有)進行實踐教學。這就是說,無論是本科層次的教育、大專層次的教育還是中專層次的教育,目前都難以培養出滿足農村地區現實需要的實用型畜牧獸醫人才。
3.設計合理課程結構,提高教學質量,尋求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新出路
3.1優化師資組合,加強教師專業培養。教育成敗的關鍵是教師,要辦好一個專業,沒有組合良好的強硬的專業教師隊伍,那只是一句空話。如何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呢?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師的傳、幫、帶活動,老教師帶新教師,經驗豐富的教師帶經驗不足的教師,人人都是幫扶者和被幫者,幫扶對象明朗化,有幫扶計劃和檢查評比,這樣一來,教師間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到對口高校深造,或到現代化養殖場學習;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請對口專業高校畢業生和社會畜牧獸醫專業的名人到校執教,充分發揮名人效應。
3.2設計合理課程結構。課程設計理念:以突出動手能力培養為重點,以畜牧行業、企業的職業崗位對禽類生產知識與技能需求為目標,秉承"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的指導思想,密切與行業、企業合作,進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課程開發與設計。突出地方特色,以學生來源和就業方向的地域性為重要參考點,歸納"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學習情境。
開設課程:畜禽解剖學與生理學、動物藥理學、動物病理學、獸醫診斷學、動物疫病、動物普通病、飼料營養、畜禽生產(養雞、養豬、養牛、養羊、養兔、特種養殖)、犬貓疾病學、寵物營養學、寵物美容基礎、寵物臨床實踐操作等。
3.3嚴把教學關,注重學生良好道德素養。教學質量是一個專業發展的生命線,根據專業特點,按順序、按季節安排教學計劃,對不同階段的學生要分類教學、因材施教,按學生的意愿,學習基礎好的可主攻獸醫,學習基礎差的可主攻養殖。在學習上要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循循善誘,在實踐操作中要及時糾正示范,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教學質量的提高又與學生的素質有很大的關系。學生成才,必先成人,所以在專業課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把當今社會中食品、藥品方面的熱點問題貫穿在整個教學之中,讓學生明白畜牧業在我國實現小康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從而使學生提高了認識,激發了學習專業的責任感。同時,要把那些學習功底較好、吃苦耐勞、真正愿意從事牧醫專業的學生招進來,保證培養出高素質、能動手的畜牧獸醫人才。
3.4開門辦學,走向社會。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門診窗口接觸醫療實踐,對群眾帶來的病畜、禽,引導學生現場診治、解剖,每次出診和疾病注射,獸醫教師帶學生實習,手把手地教學生,使學生能診斷、敢開藥治病。另一方面,每年應定期到種豬場、飼養場和獸醫站實習,不定期帶學生參觀養殖場、飼料加工廠、特種動物養殖場、大型現代化養殖場,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見識。以練代養,實習與人才供養互助。
總之,職業中學畜牧獸醫專業應當通過靈活多樣的辦學形式,合理開設專業課程,培養出既有較高的實際操作能力又有一定理論水平、能深入基層、不怕臟、不怕累、能俯下身子干工作的實用畜牧獸醫人才。
關鍵詞:低碳;畜牧;糞便轉化;蠅蛆
中圖分類號:S936.21+6;F32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3)14-3233-05
低碳畜牧是繼現代化畜牧業發展模式之后的一種低碳、低能、低排、生態、有機、綠色及具有良好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的發展模式[1]。當前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評估表明,全球氣候變暖將直接影響到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水資源安全、糧食安全、健康及環境安全,尤其是對中國的沖擊將更為劇烈。低碳經濟既是經濟問題,又是環境問題,也是社會問題,低碳畜牧是低碳經濟中的一部分,因此,發展低碳畜牧無疑是化解經濟快速發展過程對資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賴,實現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一條新途徑[2]。然而隨著畜牧業的發展,畜牧業所帶來的糞便污染和飼料緊缺成為亟待解決的兩大問題,也是發展低碳畜牧的障礙。據統計,中國畜禽糞便年排放量超過40億t[3],對生態環境壓力很大,而目前對于畜禽糞便的處理方法主要有肥料化(堆肥技術)、能源化(沼氣技術)、飼料化。本文就現代處理畜禽糞便的方法,對蠅蛆在畜禽生產和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進行了歸納和總結,同時分析了當前畜禽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蠅蛆在實現低碳畜牧業中的優勢,以期為進一步發展以蠅蛆為主導的低碳畜牧業提供科學參考依據。
1 現代處理畜禽糞便的技術
1.1 焚燒處理技術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采用類似垃圾焚燒處理技術,可使其灰化,達到減量化和殺滅有害病原體的目的。焚燒處理中產生的熱量可供發電和作熱源利用,但會產生有害氣體,同時使許多營養物質流失,并且對于集約化養殖場來說,所產生的糞便量大且含水量高,干燥困難,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將其進行轉化才能用作燃料,因而投資大,不易推廣[4,5]。
1.2 沼氣發酵技術
沼氣發酵技術是利用自然微生物或接種微生物在缺氧條件下將有機物轉化為二氧化碳和甲烷,其優點是處理的最終產物惡臭味減少,產生的甲烷可以作為能源使用。這對于在中國農村地區處理畜禽糞便和緩解能源壓力具有重要作用,但該技術受季節影響大,在雨季和冬季效果差[6]。混推式高效畜禽糞便沼氣系統的研究雖然解決了一次性投資過大,沼氣池長期效果受溫度影響較大,季節產氣量不穩定的難題,但厭氧發酵處理懸浮物的去除率為88.0%,COD去除率為82.1%,導致處理不徹底,仍需聯合好氧法進行處理[7]。
1.3 生物堆肥技術
生物堆肥技術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好氧堆肥是將畜禽糞便在施肥之前利用糞便中的需氧菌在有氧時大量繁殖、發酵并分解糞便,產生熱量(每千克干物質產熱量為16.7~20.9 MJ),蒸發水分、促進有機物的分解。堆肥發酵時的溫度高達60 ℃,可殺滅糞便中的病原菌、寄生蟲卵、雜草種子等對作物有害的物質,同時維持其肥力[8]。但是,好氧堆肥技術需要的場地較大,堆肥周期長,并且在堆肥過程中產生大量的NH3,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厭氧堆肥可根據底物干物質含量的不同分為濕法和干法兩種[9]。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畜禽糞便濕法厭氧發酵技術,需要將畜禽糞便稀釋到8%左右,消耗大量的清潔水,發酵后的產物濃度低,脫水處理相當困難,以致發酵產物難以有效利用,干發酵雖然需水量低,產氣量高,但由于其發酵原料的干物質濃度高而導致進出料難、傳熱傳質不均勻、酸中毒等問題[10]。
1.4 飼料轉化技術
畜禽糞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礦物質元素、粗脂肪和一定數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粗蛋白質含量較高[11],1 t干雞糞可替代0.35 t飼料糧[12,13]。但畜禽糞便的成分比較復雜,含有一些潛在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銅、鋅等)、藥物(抗蟲藥、磺胺等)、抗生素、激素以及大量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蟲等[14],致使食物鏈存在很大的危險,極易造成畜禽交叉感染或傳染病的暴發。因此,中國畜牧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環境資源問題決定了中國畜牧業發展必須實現由高碳經濟向低碳轉變。但由于一些技術的原因導致一些低碳技術在低水平重復以致發展緩慢,不能適應社會生產的需求[2]。
利用生物處理畜禽糞便費用低廉、節能高效,能獲得優質有機肥和高蛋白飼料,不產生二次廢物,不會形成二次環境污染,不僅可取得環保效益,還可獲得一定的經濟效益。同時還能在缺乏專業技術人員的中小城鎮和農村中應用,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6]。而目前利用昆蟲處理畜禽糞便,生產高蛋白動物飼料,發展循環經濟已逐步應用到畜牧生產實踐中。所應用的昆蟲以雙翅目的蠅科、水虻科和麗蠅科等16個科以及鞘翅目的步甲科等5個科為主[15,16]。利用蠅類的幼蟲——蠅蛆處理畜禽糞便,不僅可以資源化利用畜禽糞便、減輕糞便污染,其產品蠅蛆和蠅蛆糞還可作為動物蛋白飼料和有機肥,促進生態循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17,18]。
2 蠅蛆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
2.1 蠅蛆在降低畜禽糞便污染中的作用
中國畜牧業的糞便污染問題嚴重,首先畜禽糞便不及時處理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不僅引起動植物染病[19,20],而且還會與其他生物有機體競爭資源[21,22]。其次糞尿不處理發酵分解后產生大量的硫化氫、氨、甲烷、二氧化碳和胺類等有害物質加重環境污染程度,引發人畜呼吸道疾病,導致畜禽生產力下降,畜產品產量和質量降低[23]。據報道,經蠅蛆處理后的豬糞中糞臭素、化學耗氧量、生物需氧量分別降低92.8%、54.2%、75.3%[24],無害蠅類可處理糞便中75%的氮和磷[25]。利用綠蠅和麻蠅幼蟲處理畜禽糞便可有效抑制大腸桿菌、假單胞菌、氣單胞菌、微球菌、梭狀芽孢桿菌的滋生[26]。因此利用畜禽糞便飼養蠅蛆可以起到改善畜禽生產環境,減輕環境污染的作用。
2.2 蠅蛆蛋白在畜禽飼料中的應用
蠅蛆是理想的動物蛋白飼料,營養成分全面,營養價值高,主要體現在以下5個方面。①粗蛋白含量非常高,蠅蛆粉中粗蛋白含量高達54%~63%[27]。②氨基酸含量高,蠅蛆原物質與蠅蛆干粉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別為44.09%和43.38%,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標準(40%)[28,29]。③微量元素豐富,蠅蛆體內除含有豐富的鉀、鈉、鈣、鎂、磷等無機元素外,還含有多種有機生命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鐵、銅、鋅、錳等20種微量元素。④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其中以B族維生素含量最高[18]。⑤脂肪含量和質量高,蠅蛆油中含有20余種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占64.5%,包括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等,其中人體必需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含量超過魚脂而與花生油相近[30]。
國內外很多研究機構利用蠅蛆在豬、火雞、蛋雞等畜禽的養殖中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在基礎日糧中添加3%~5%的蛆粉代替魚粉養豬可達到相近或略高于魚粉的效果[31,32],而在基礎日糧相同的情況下分別添加等量的蛆粉和魚粉得到的豬瘦肉中蛋白質含量比飼喂魚粉的高5%,在仔豬日糧中添加蠅蛆可起到抗貧血作用,種豬加喂蠅蛆可增加其繁殖能力[33,34]。在蠅蛆喂養火雞的試驗中測得蠅蛆的總能量、可代謝能量、粗蛋白含量均比商業飼料高,每日消耗39 g蠅蛆平均增重34 g,每日消耗60 g商業飼料平均增重43 g[35]。據報道,用蠅蛆喂養肉仔雞,雞群成活率明顯提高,飼料利用率高、飼養成本下降、利潤增加[36,37]。在蛋雞的飼養過程中添加適量的蠅蛆蛋白能夠緩解夏季產蛋雞的熱應激水平,可提高蛋雞對熱應激的抵抗力[38]。用蠅蛆作添加劑喂養的蛋雞產蛋率提高10%,蛋重增加2.3%~6.5%,蛋的品質好,蛋黃顏色深,蛋白黏性好,膽固醇含量比普通雞蛋低55%,蛋雞的抗病能力明顯增強,不會增加疫病的發生[34,39,40]。
2.3 蠅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蠅蛆在畜禽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主要通過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體內的抗菌活性蛋白對引起畜禽致病病原物的抑殺和防御作用,另一種是通過蠅蛆蛋白對畜禽腸道內有益菌群的調控作用。蠅蛆體內含有多種抗菌活性蛋白,這類抗菌蛋白是非特異性免疫應答產物,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對畜禽體內G+菌、G-菌和真菌均有很好的抑殺作用,如白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大腸桿菌等[41]。另外,這些抗菌肽還可能參與畜禽上皮組織和黏膜的抗感染防御,例如抗菌肽可以抑制流感病毒、皰疹病毒的增殖,能殺死瘧原蟲、痢疾阿米巴和錐蟲等,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各種外界有害病原體的入侵[42]。
蠅蛆蛋白可以平衡畜禽腸道內的有益菌群,有益菌分泌殺菌物質,如能產生過氧化氫,對機體潛在的病原微生物有強烈的殺菌作用,還可提高蛋雞腸道內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的數量,其中乳酸桿菌分泌的乳酸等可降低畜禽腸道pH,抑制革蘭氏陰性致病菌和革蘭氏陽性致病菌的生長,雙歧桿菌對腸致病性大腸桿菌、痢疾志賀菌、傷寒沙門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變形桿菌有拮抗作用[43]。
3 蠅蛆和蠅蛆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3.1 蠅蛆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蠅蛆幾丁質及其衍生物如殼聚糖等具有很強的抗菌活性,在生物防治中應用廣泛。幾丁低聚糖處理玉米、小麥和棉花種子,可以提高發芽率和出苗率[44];幾丁糖對立枯絲核菌、花生白絹病菌、水稻紋枯病菌等31種真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45];在孢子萌發上,幾丁糖也表現出一定的抑制率,與濃度呈正相關的關系[46]。幾丁低聚糖對防治煙草黑脛病的試驗結果表明,經蠅蛆低聚糖處理后的煙苗再接種煙草黑脛病菌能夠對黑脛病產生抗性,同時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煙草葉片內苯丙氨酸解氨酶、過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47];對煙草赤星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一定濃度范圍(1~16 mg/mL)內,隨著濃度的提高,蠅蛆低聚幾丁糖抑制率隨之升高,受抑制的菌絲出現不同程度的縮短、變粗及扭曲等癥狀,產生的畸形分生孢子數隨濃度的升高而增加[48]。
3.2 蠅蛆糞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蠅蛆處理畜禽糞便得到蛆糞。其浸提液對苦瓜枯萎病病原菌菌絲的生長和生物量有顯著的抑制作用[49]。蛆糞中還含有大量的抗植物病害活性物質,可抗多種植物病害,如水稻白葉枯病、大白菜軟腐病、果樹炭疽病等病菌[41]。蛆糞能加工成有機肥,提高土壤生物多樣性,增加生物活性,優化土壤生物的生長環境,促進物質的轉化速率,在作物生長期及時供應作物所需要的養分,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過程,從而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50]。在以蠅蛆糞、普通有機肥、菜子粕作為有機肥對晚熟椪柑進行施肥試驗,研究其對椪柑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蠅蛆糞組的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有機肥組高10.07%,比菜子粕組高1.12%;蠅蛆糞組的含糖量比普通有機肥組高5.50%,比菜子粕組低4.53%;蠅蛆糞組的有機酸酸度比普通有機肥組低0.96,比菜子粕組高0.23[51]。
4 小結與展望
隨著畜牧養殖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高效養殖業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糞便中未被消化的有機物、微量礦物質元素、藥物及添加劑等變成有害物質嚴重污染環境。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對集約化畜禽場的糞便污染開始重視,開展了一系列的畜禽場糞便簡單處理和污染綜合治理的研究,開發了成套的設備與設施,主要是通過對糞便進行烘干脫水和微生物發酵處理產生沼氣和有機肥料加以利用。但仍存在著技術方案投資大,成本高,經濟效益低,資源合理分配和利用的問題,在實際推廣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利用蠅蛆轉化畜禽糞便可以回收利用畜禽糞便中的粗脂肪和粗蛋白,減輕畜禽糞便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改善畜禽生產環境,得到的蠅蛆作為畜禽飼料擁有非常好的效果,其營養成分全面,營養價值高,不但可以提高畜禽產品的質量,還能提高畜禽免疫力,降低畜禽發病率。此外蛆糞作為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優化作物生長環境,提高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減少植物病害的發生。
綜上所述,結合各區域中、長、遠期發展規劃,開發蠅蛆產業,發展以蠅蛆為中介的低碳畜禽養殖,建立“區域性”低碳畜牧是解決現代畜禽養殖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溫室氣體排放、人畜爭糧等影響可持續發展難題的有效途徑,同時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解決廢棄物排放污染,改善生態環境,大大提高畜禽產品的品質和產量,促進畜牧業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 軍,李金元,翁昌明,等.發展低碳畜牧業的意義及措施[J].養殖與飼料,2011(10):48-50.
[2] 黃秀聲,黃勤樓,翁伯琦,等.畜牧業發展與低碳經濟[J].中國農學通報,2010,26(24):257-263.
[3] 王祖力,王濟民.利用畜禽糞便生產有機肥潛力巨大[J].業,2011(7):52-53.
[4] 馬 強,白獻曉,魏鳳仙,等.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技術探討[J].河南農業科學,2007(1):109-111.
[5] 程紹明,馬楊暉,姜雄暉.我國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現狀及展望[J].農機化研究,2009,31(2):222-224.
[6] 盧 輝,邵承斌,敖黎鑫.畜禽糞便處理技術的研究動態[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5(6):624-627.
[7] 趙國明,矯云學,黃志永,等.混推式高效畜禽糞便沼氣系統研究[J].農業與技術,2007,27(4):80-84.
[8] 李 新.日本雞場的糞便堆肥發酵處理[J].中國家禽,2008, 30(3):25-26.
[9] 曲靜霞,姜 洋,何光設,等.農業廢棄物干法厭氧發酵技術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04(2):40-41.
[10] 李 丹,谷 巍.沼氣干發酵技術在畜禽糞便處理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山東畜牧獸醫, 2010(4):67-69.
[11] 刁治民,高曉杰,熊 亞.畜禽糞便微生物處理及資源化工程的研究[J].青海草業,2004,13(1):13-17,20.
[12] 朱海生,陳志宇,欒冬梅.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J].黑龍江畜牧獸醫,2004(4):59-60.
[13] 胡明秀.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途徑探討[J].安徽農業科學,2004,32(4):757-759, 767.
[14] 黃鴻翔,李書田,李向林,等.我國有機肥的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J].土壤肥料,2006(1):3-8.
[15] MYERS H M, TOMBERLIN J K, LAMBERT B D, et al. Development of black soldier fly(Diptera:Stratiomyidae)larvae fed dairy manure[J]. Environmental Entomology,2008,37(1):11-15.
[16] MORALES G E, WOLFF M. Ins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posting process of solid urban waste separated at the source[J]. Revista Brasileira de Entomologia,2010,54(4):645-653.
[17] 朱開建,陳小麟,趙 揚,等.利用豬糞集約化生產蠅蛆的生態工程研究[J].廈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2(2):253-256.
[18] 王 芳,朱 芬,雷朝亮.利用畜禽糞便飼養家蠅的技術及應用[J]. 昆蟲知識,2010,47(4):657-664.
[19] KARCHER E L, JOHNSON C S, BEITZ D C, et al. Osteopontin immunoreactiving in the ileum and ileocecal lymph node of dairy cows naturally infected with Mycobacterium avium subsp. paratuberculosis[J]. Veterinary Immunology and Immunopathology,2008,126(1-2):142-148.
[20] KREJZAR V, MERTELIK J, PANKOVA I, et al. Pseudomonas marginalis associated with soft rot of Zantedeschia spp.[J]. Plant Protection Science,2008,44(3):85-90.
[21] WERTHEIM B, MARCHAIS J, VET L E M, et al. Allee effect in larval resource exploitation in Drosophila: An interaction among density of adults, larvae, and micro-organisms[J]. Ecological Entomologia,2002,27(5):608-617.
[22] ROHLFS M. Genetic variation and the role of insect life history traits in the ability of Drosophila larvae to develop in the presence of a competing filamentous fungus[J]. Evolutionary Ecology,2006,20(3):271-289.
[23] 張 琳.加強養殖污染治理 大力發展低碳畜牧業[J].安徽農學通報,2011,17(3):24-26.
[24] 薛純良,吳健樺,徐大鋼,等.豬糞經蠅蛆生態處理后糞臭素和排污量的變化[J].環境污染與防治,2004,26(3):218-219.
[25] ST-HILAIRE S, SHEPPARD C, TOMBERLIN J K, et al. Fly prepupae as a feedstuff for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J].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2007, 38(1):59-67.
[26] YEHUDA B, MARCHAIM U, GLATMAN L, et al. Bioconversion of poultry and fish waste by Lucilia Sericata and Sarcophaga Carnaria larvae[J]. Asian Journal of Water,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 2011, 8(4):69-75.
[27] ZHANG M. Rearing fly larvae and animals in space for waste recycling and food supplying[P]. United States Patent:US 6938574B2, 2005-09-06.
[28] 玄宏俠,張 芳.蠅蛆的養殖技術和應用[J]. 現代農業科學,2008,15(10):114-115.
[29] 楊滿軍,張彩峽.蠅蛆的開發利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1, 32(4):77-78.
[30] 牛長纓,雷朝亮,宗良炳.家蠅油脂肪酸的氣相色譜分析[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9,18(3):222-224.
[31] 藍旅濤,張 華,黃會萱,等.蠅蛆收集及喂豬效果試驗[J].江西畜牧獸醫雜志,1994(2):27-28.
[32] 郭雙禮,趙殿君.雞糞蠅蛆配料養豬效果好[J].河南畜牧獸醫(綜合版),2000,21(4):38.
[33] 賈生福.蠅蛆蛋白質飼料在畜牧業中的應用效果初探[J].中國動物保健,2004(10):31.
[34] 梁智堅,陳 梅.蠅蛆作為動物性蛋白飼料對畜禽的影響[J].中國科技博覽,2008(11):120.
[35] ZUIDHOF M J, MOLAR C L, MORLEY F M, et al. Nutritive value fo house fly (Musca domestica) larvae as a feed supplement for turkey poults[J]. 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105(1):225-230.
[36] 梅寧安,張俊麗,劉自新,等.飼喂人工繁育蠅蛆對肉仔雞生長的影響[J].中國禽業導刊,2002,19(21):16.
[37] 賈生福,馬彥彪.蠅蛆粉對肉仔雞增重效果試驗[J].中國家禽,2007,29(12):39,41.
[38] 霍桂桃,任文社,谷子林,等.蠅蛆粉及蠅蛆培養殘料對夏季產蛋雞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J]. 黑龍江畜牧獸醫,2006(11):53-55.
[39] 繆國存,徐寶芳,汪首開. 蠅蛆喂雞效果好[J].浙江畜牧獸醫,2003,28(2):30.
[40] 金群英.蠅蛆飼喂提高土雞生產性能[J].中國畜禽種業,2009(4):103.
[41] 任友安.利用畜禽糞便養殖蠅蛆技術特點分析[J].現代農業科技,2008(12):280.
[42] 吳 強,崔恒敏,李英倫,等.蠅蛆對家禽腸道疾病的防治作用機理研究[J].養禽與禽病防治,2010(2):4-6.
[43] 吳 強,朱廷美,郁建生.蠅蛆蛋白及其抗菌肽在獸醫學上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科技版),2009(15):21-22.
[44] 賴 凡,雷朝亮,鐘昌珍.蠅蛆幾丁糖對幾種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1998,17(2):122-125.
[45] 韋新葵,雷朝亮.幾丁質及其衍生物在植物保護中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 湖北植保,2002(1):34-38.
[46] 韋新葵, 雷朝亮.蠅蛆幾丁低聚糖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國農業科學,2004,37(4):552-557.
[47] 楊 軍,蔡 斌,奚家勤,等.蠅蛆低聚幾丁糖誘導煙株抗黑脛病研究[J].煙草科技,2007(9):57-60.
[48] 畢慶文,陳曉敏,王豹祥,等.蠅蛆低聚幾丁糖對煙草赤星病菌的毒力測定[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26(6):785-787.
[49] 解開治,徐培智,張仁陟,等.養蛆產物對苦瓜枯萎病抑菌抗病的效果初探[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07,26(增刊):232-235.
關鍵詞:信息技術;畜牧業;應用現狀;前景
信息技術在畜牧業的發展中發揮著很重要作用,但是也給畜牧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挑戰。中國作為一個畜牧業發展大國,將信息技術運用到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傳統產業體制改革的關鍵,是時展的必然趨勢。
1信息技術在畜牧業發展中的應用現狀
信息技術運用在畜牧業行業的時間比較晚,還處在發展的初期,主要運用在檔案信息記錄、飼料配比率計算、模擬系統設計等比較普遍。在養殖場地使用相應的管理軟件對畜種的生命體征狀況能夠進行及時的檢測,使養殖場的管理工作變得更加的科學規范化。將計算機技術運用到畜牧業的養殖過程中,能夠對畜種的產量盈虧情況進行準確記錄、分析等,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同時在對相應的數據進行分析的時候運用信息技術,能夠對育種的數量、飼料配比量等都進行嚴格的把控[1]。但是,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第一,畜牧業養殖者思想比較傳統、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缺乏相應的信息計算管理知識和技術,不能夠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利用;第二,相應的信息技術設施價格貴,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而有的養殖戶受到自身經濟條件的制約根本不能夠承受這樣的經濟壓力,使得信息技術運用在畜牧業中受到了限制;第三,國家政府部門缺乏重視,對相應的畜牧業信息技術人才培訓力度不足,沒有認識到信息技術在畜牧業發展的作用。
2信息技術在畜牧業的發展前景分析
2.1物聯網技術,實現精細化管理
物聯網計算是一種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測和管理的一種新型的網絡技術[2],將其應用到畜牧業中是促進畜牧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畜牧業產業發展創新的關鍵。就奶牛來說,把這一計算應用到奶牛的養殖過程中,能夠對畜種奶牛的飲食狀況、產奶總量等進行監控,對養殖人員合理的飼料分配,疾病的防范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將掃描技術運用到養殖過程中,不斷地調整更新技術,達到精細化管理的效果,降低養殖風險發生幾率,促進畜牧業養殖的精細和智能化發展。
2.2建立溯源體制,保障食品安全
所謂的食品安全的溯源體制,指的是各類食品在銷售時期的每一個環節,包括(畜牧養殖、食品生產加工、銷售以及餐飲等環節)中,都要經過嚴格的監控和管理[3],使得所銷售的產品具有安全性。這一體制的建立,可以使管理體制變得更加規范,弄清管理的職責范圍,對所生產的食品進行嚴格的把控,避免不合格的食品流通到市場,使食品的質量安全得到一定保障。以豬肉為例,在對豬養殖的過程中,需要給每頭豬掛上耳標,也就是倉庫管理系統,保證其和數據庫中記錄的豬的種類、數量、健康程度等相符合,能夠方便對豬養殖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追蹤檢測。豬被屠宰的時候,應該將原有的耳標換成GSI標識,再將收集到的每頭豬的情況記錄到相應的管理系統中。將在豬肉售賣的過程中運用GSI標識方便對該食品的流通方向、存儲狀況等各類信息監控和管理。在食品售賣的過程中,購買者能夠利用計算機、手機、短信等各種方式對食品的供應和銷售狀況進行了解,實現溯源。
2.3互聯網+,更新傳統畜牧業體制
互聯網的出現和普及,給各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2015年。在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把“互聯網+”納入進去,是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將傳統的畜牧業和互聯網聯系在一起,實現商品的交換,是電商必須要完成的,這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趨勢。進行畜牧行業的電商工作,一定要找準合適的發展模式,不能夠盲目定位,要做到線上與線下的和諧統一,再利用微信、淘寶等作為食品流通的途徑,減少營銷所需的資金投入。另外,還應該找準食品發展的特色,深入挖掘產品的內涵,樹立品牌形象,降低風險發生幾率,利用合適的平臺,滿足消費者實際的需要,將互聯網和畜牧業的發展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推動畜牧業的發展。
3結語
信息技術在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畜牧業發展體制上的創新。將信息技術運用在畜牧業的發展過程中體現在使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對畜牧業相關的養殖和生產工作嚴格的管理和監控,對相應的數據信息進行準確記錄、分析,將畜牧業養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傳遞給相應的管理部門,實現畜牧業的發展更新。因此,科學化、標準化的信息技術是促進畜牧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
參考文獻
[1]張杰,董慶土.甘南州傳統經濟模式對現代經濟發展的制約及調整思路[J].草業科學,2015(8):65-67.
[2]張繼英,師守祥.甘南生態經濟建設支撐體系研究(五)保障體系分析[J].草業科學,2014,20(6):79-81.
關鍵詞 畜牧業;生產現狀;養殖效益;問題;對策;江蘇姜堰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22-0322-01
2012年,受行業周期性影響,姜堰市畜牧業遭遇巨大沖擊,畜禽養殖效益明顯下降,有的養殖項目已經出現虧損,整個行業處于低谷期,廣大養殖戶生產、發展面臨嚴峻考驗,畜牧業發展前景令人擔憂。為準確了解畜牧業發展動態,更好地服務于廣大畜禽養殖戶,促進畜牧生產健康發展,推進畜牧業生產轉型升級,通過入戶、入場調查、召開座談會等多種形式開展畜牧生產調查,并對生豬、肉雞、蛋雞和奶牛養殖效益進行分析,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1 畜牧業生產現狀
2012年9月底,姜堰市欄存生豬25.28萬頭,同比下降3 474頭,降幅1.36%;欄存能繁母豬32 733頭,同比增加1 746頭,增幅5.63%,1—9月生豬累計出欄32.5萬頭,同比下降10.38%;欄存2月齡以下仔豬73 725頭,同比減少24 879頭,下降25.23%,欄存2~4月齡中豬7.25萬頭,同比減少1.485萬頭,下降17%,欄存4月齡以上大豬73 842頭,同比增加3 522頭,增長5.01%。生豬生產略有下降,但生豬存欄結構基本合理。家禽存欄總數為526.67萬羽,同比增長1 %,其中蛋雞欄存為311.276 5萬羽,同比減少8.214萬羽,下降2.57%;肉禽累計出欄642.5萬羽,同比增長1.74%;累計出欄肉羊34 865只,同比增加10 297只,增長41.94%;奶牛存欄1 884頭,減少146頭,下降7.19%。
2012年畜牧業生產的主要特點:一是規模化養殖逐步成為生產發展的主體,規模比例和養殖水平逐步提高,并呈現出大中型規模養殖強勢發展、小規模養殖戶逐漸減弱的生產格局;二是草食牲畜尤其是山羊、奶牛發展迅速,市場價格也相對穩定,養殖效益可觀;三是以肉鴿、野鴨為代表的特種養殖業發展前景廣闊;四是新技術得到較好的普及。
2 養殖效益
2.1 生豬養殖效益
據調查的6個規模養殖場(省級、市級、縣級各2個)和部分散養戶反映,當前平均每頭肥豬生產成本為1 272.28元,其中仔豬成本171.43元,飼料成本1 007.14元,防治成本30元,人工費用31.43元,水電費用5.64元,死亡損失24元,其他費用2.64元,平均出欄體重98.86 kg,目前市場平均價格為14.14元/kg,收入1 397.88元,養殖利潤125.60元。由于上半年生豬市場行情低迷,虧損時間較長,1—9月平均虧損7.96元,而2011年同期養殖效益為512.86元。
2.2 肉雞養殖效益
對6個規模大戶和2個散養戶進行調查統計,當前每只肉雞生產成本約為18.23元,其中苗雞2.19元、飼料14.24元、防治費用0.73元、人員工資0.6元、水電費用0.13元、死亡損失0.14元、其他費用0.2元,每只雞平均體重1.8 kg,平均市場價10.86元/kg,收入19.55元,利潤1.32元。2012年1—9月平均為1.37元,2011年為4.47元。
2.3 蛋雞養殖效益
對6個規模大戶進行調查統計,按當前產品和飼料等價格計算,每只蛋雞1個產蛋期(72周齡)生產成本平均為167.17元,其中苗雞3.17元、飼料149元、防疫治療費1.97元、人員工資7.73元、水電費2元、死亡損失3.1元、其他費用0.2元。每只蛋雞1個產蛋期平均產蛋17.52kg,市場價格為9.3元/kg,收入162.94元,淘汰雞收入24.36元,養殖利潤20.13元,2012年上半年部分時段虧損,1—9月平均獲利6.67元,2011年為32元。
2.4 奶牛養殖效益
調查6個規模養殖大戶,當前每頭奶牛年養殖成本17 600.8元,其中奶牛折舊費1 500元、飼料費12 445.8元、防治費200元、人工費2 895元、水電費360元、死亡費用和其他費用200元;平均產奶6 441.7 kg,奶價3.425元/kg,收入22 062.8元,年養殖利潤4 462元。以前3個季度生產成本及奶價計,年可獲利4 466.7元,2011年平均為4 668.5元。
2012年,養殖效益不高的原因如下:一是2012年畜牧業生產除奶業行情較好、產品價格高于往年外,其他畜禽產品價格普遍低于2011年同期市場價;二是主要飼料原料價格上漲,豆粕價位接近歷史最高價,而玉米市價創歷史新高,達2.5~2.7元/kg;三是2012年勞動力報酬進一步增加,比2011年增長50%左右,飼養管理人員平均月薪在2 000元以上,導致養殖成本大幅上升,養殖風險進一步增加,利潤空間更加趨小。
3 當前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是畜牧業生產越來越被弱化。因其在生產和發展的過程中有可能帶來部分實際上是可降解的養殖污染,所以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畜牧業成為不受歡迎的養殖項目,養殖用地難成為制約畜牧業發展的瓶頸;二是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附屬產物——畜禽糞便存在處理難、利用更難的問題;三是隨著城鎮建設加快和工業經濟的發展,土地資源日趨緊張,飼料原料價格逐步漸長,勞動力成本也隨著經濟的發展和農作物價格的提升而增加,養殖風險隨著養殖成本的加大而加劇;四是對畜牧業的扶持力度明顯低于農業生產中的種植業;五是畜牧業生產的周期性因行政干預、疫情的未知性、貧民生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仍然不會避免;六是疫病的頻繁發生和新病以及多種疾病的混合感染增加了疫病防控難度,也加劇了養殖的風險[1]。
4 加快畜牧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4.1 加快畜產品加工企業建設
形成“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促進產、加、銷一體化運作,不斷擴大現有的“金力”、“明牛”、“彩騰”、“仙島”等畜產品品牌的知名度,積極做好“蘇姜豬”產品的相關開發利用,大力發展訂單畜牧業,加工企業與養殖戶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同享的共同體,保證區域生產有計劃,市場銷售有秩序,避免盲目發展,惡性競爭[2]。
4.2 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大宗養殖項目逐漸顯現出市場過剩的狀況,利潤越來越低,養殖風險越來越高,廣大養殖戶要積極轉變思路,大力開發符合當地發展條件的新養殖項目、養殖模式,如肉鴿養殖、林下草雞養殖等,積極轉變養殖品種和養殖模式,促進轉型升級,緊跟市場消費需求,實現養殖效益的最大化[3]。
4.3 建立必需的養殖準入機制
養殖業作為一項高投入、高風險、低回報的產業,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市場風險抗擊力較差的養殖場很容易受到沖擊,進入養殖行業必須通過嚴格的環評、工商登記、注冊資金、行業規范等硬性條件,對不符合要求的養殖項目,要堅決限制,政府要對廣大農戶加強引導,防止盲目跟風的現象發生,以免造成農戶不必要的經濟損失[4]。
4.4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對有發展前景的畜牧業生產企業給予政策和資金傾斜,支持環節可優先考慮新建畜禽舍、新型生產設施和糞污處理及利用等方面。
5 參考文獻
[1] 林薏棟,許丹.阜蒙縣畜牧業發展的情況調查[J].中國畜禽種業,2012,8(7):22.
[2] 許丹,林彥棟.阜新市畜牧業發展的情況及分析[J].中國畜禽種業,2012,8(8):18.
1.1養殖資金的嚴重缺乏,資金投入太少。目前,九龍鄉很多農民對奶牛、肉牛以及小尾寒羊的養殖愿望非常迫切,而一些已經具有一定養殖經驗的農戶想擴大養殖規模,加大養殖投入,但由于資金短缺,擴大養殖的愿望一直沒能得以實現。而每年信用社發放的支農貸款期僅為10個月,沒有畜牧業專項貸款。這也給養殖發展投入造成了不小的阻力。
1.2科學飼養水平不高。在我們的九龍鄉,傳統方法飼養畜禽現象的習慣,也很常見。每個階段的養殖,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不按牲畜和家禽飼料的需求,而是有什么就喂養什么。幾乎沒有利用生物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禽畜的質量。粗放性的經營,嚴重制約了養殖也的大規模發展,而一些新品種的引進,升級品種不及時,嚴重影響了農民的經濟利益。
1.3土地的短缺,發展畜牧業的硬件環境亟待改善。目前,土地已成為一個瓶頸制約我縣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可用的土地面積非常少,即便有的話也是土地用途的手續過于繁瑣,冗長的審批流程,使之難以擴大,限制了動物養殖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加快鄉鎮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2.1從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到提高畜牧養殖技術培訓的力度。首先是政府部門要經常組織技術人員到鄉鎮研討會,技術培訓,提高農民養殖技術水平;帶領和組織養殖大戶代表,到農戶家中進行經驗介紹,以身邊的鮮活實例引導農戶,提升農戶的養殖熱情。其次是充分發揮本縣城職業中專、勞動培訓基地、廣播電視的作用,積極開展“陽光工程”培訓,讓養殖戶學會1~2門技術。三是請專家分析了畜牧產業的發展趨勢,傳授知識,增強信心,開闊視野,促進畜牧業的發展。
2.2要特別重視畜牧業基地建設,力爭畜牧業專業化,規模化經營。畜牧業的發展靠科學技術,而良種繁育技術是畜牧數量發展擴大的基礎技術。內蒙古突泉縣在奶牛養殖技術已經實現了冷凍生產。但是生豬、綿羊等良種繁育還處于較低水平,亟待提高。要想提高繁育技術水平,還需要政府引導和建立一個基層冷凍站,推廣實用技術,提高提高養殖繁育水平。在示范作用調強,技術調新,規模調大上還要下功夫。建立規模化,標準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綠色,安全,優質,高效的基極驅動的農民。另外,以市場為導向,在效益提高、品種調優上努力,培育和發展特色農業,讓農民在短時間內得到更高的利潤。
2.3發展畜牧業龍頭企業。畜牧業產業化的日益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龍頭企業來帶動,所以要注重加強畜牧業龍頭企業建設,引導和扶持龍頭企業的技術改革和擴大,加速發展養殖龍頭企業,以企帶戶,讓農民真正看到了畜牧業經濟利益的前景,最大限度地提高畜牧養殖農民的積極性。在突泉縣九龍鄉有一個有利的條件,充分利用鄉鎮和自然優勢,引進了一批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擴大畜牧企業集團的規模。探索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的有效組織形式,完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共同抵御市場風險。
2.4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對疫情的預防和服務體系,縣,鄉(鎮),村三級防疫網絡系統的控制,完善動物疫情動物疫病控制體系,并提出和信息管理系統,制定大疫情預防計劃預案,提高快速反應和動物疫病的控制能力。其次,要完善信息網絡體系和管理體系,直接提供畜牧業市場供需個前景預測服務。通過信息網絡提供定期和畜牧業生產信息的各方面的情況,及時調整生產、穩定價格、降低風險。
2.5增加對畜牧業的資金投入。1、資金的投入是當前制約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所以要解決畜牧業發展資金的瓶頸問題,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投入,用好農村小額貸款政策。2、我們必須采取的招商引資的方式,在外力的幫助下,發展我鄉鎮畜牧業。3、我們需要使用民間組織或協會,協調資金用于畜牧業生產,由政府主導,組織成立了一個有志之士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形成投資多元化,應對市場價格的波動,最大限度的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畜牧獸醫;前景;發展趨勢;就業
在我國農業發展建設的過程中,畜牧業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通過加強對畜牧業的推進作用,可以滿足人們最基本的物質需求,比如肉、蛋、奶等;另一方面,加強畜牧業的發展,還有助于帶動其他行業的進步,例如種植業、加工產業等,所以從當前的發展形勢看,畜牧業已經變成農民增加自身收入的一種有效方式。在近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國重點推動了惠農政策的落實,所以畜牧業的發展速度也相對較快,與此同時,養殖業的總產量較種植業相比,其自身的比重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因此這就要進一步加強畜牧業的發展速度,才能夠滿足當前市場的需求,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首要前提就是推動新技術的應用,并且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因此本文對此展開了進一步的闡述。
1、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趨勢
在我國當前發展的過程中,畜牧業的發展速度十分之快。同時,一些問題也隨之產生。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受到專業養殖技術的影響,對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一定阻礙性的作用。我國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主要的生產方式是以傳統的農業為主,并且自然經濟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經濟形式,而在養殖方面主要的生產方式是家庭散養或者是家庭養殖,也就是說在農民的收益中,養殖業只是占據副業的地位,并且我國在專業的畜牧技術方面是十分匱乏的。通過散養模式和現代化養殖模式進行對比可以清楚地發現,散養模式不具有科學化、體系化的特點,因此經常會產生動物疾病,一旦動物疾病無法得到有效的防治,那么就會造成畜牧業的發展受到阻礙。
通過對獸醫的研究可以發現,我國當前十分稀缺這方面的人才,因此其發展前景是十分廣闊的。首先,家對獸醫專業十分的重視,因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只有三農問題的解決才能夠帶動我國整體經濟的發展,而要想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就應該大力加強畜牧業的進步,進而帶動其他產業。同時,也能夠解決農村勞動力在就業方面的問題。其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畜牧業的發展已經成為必然的趨勢,人們對一些產品需求量的增加就會帶動畜牧業的發展,而要想保證畜牧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就需要畜牧獸醫為此保駕護航,所以培養這方面的專業性人才是十分必要的。第三,我現在已經加入了世貿組織,可以說畜牧產業在當前已經遇到了嶄新的發展機遇,要想抓住這一機遇,就需要不斷提高我國畜牧產品的質量,并且我國在價格方面也是具有一定優勢的,做好相關的管理工作可以帶動畜牧產業在國際市場上占據優勢。
2、現代化畜牧獸醫的職業現狀
在當前畜牧業發展不斷加快的前提下,上述的這些問題逐漸的顯現出來,并且在離城市較為偏遠的農村地區尤其的顯著,一些獸醫工作缺少統一的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家庭經營的方式,因此嚴重缺少擁有專業知識的獸醫人員。從技術人員的年齡結構進行分析,其年齡呈現出老齡化的趨勢,年輕的力量十分的匱乏,而平時又缺少定期的培訓以及信息的傳遞,這樣新的技術就無法準確及時的傳達給獸醫,一些新的疾病就無法得到有效地預防,用現有的技術對動物疾病進行整治顯然是不合理的。
地方防疫機構工作條件艱苦,工作環境工資待遇不如其他專業好,一些學歷較高的獸醫技術人員不愿意到偏遠的地區工作,導致地方上人員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都不合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鄉村基礎設施較差,儀器設備的使用不夠規范,導致動物之間出現交叉感染現象嚴重。鄉鎮防疫技術力量薄弱,很難承擔繁重的疫病預防防治工作,缺乏應具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
城市醫療管理機構忽視了對鄉村地區的醫療衛生管理,不對獸醫工作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忽視了基層獸醫管理機構在公益服務方面的特殊性,致使大量獸醫基礎性工作無法正常開展,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隱患嚴重。基層防疫組織和隊伍不穩,經費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機制問題沒有解決,使動物防疫的基礎受到動搖。
3、畜牧獸醫的發展趨勢
有預測顯示,畜牧獸醫這一專業將成為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9大專業之一,這個曾經的“冷門專業”突然華麗轉身,其背后也必然存在很多的社會原因。國家對畜牧業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而且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村勞動力的就業,促進經濟發展。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飲食大體已經完成了從吃飽到吃好的轉變,但是畜牧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專業人才,即畜牧獸醫,而在這方面,我國的人才資源還是很短缺的。在當前環境下,家禽動物的疾病千變萬化,面對突然的家禽病毒,需要專業的畜牧人員掌握專業的畜牧獸醫知識,這一點很重要也很急迫,當前我國在畜牧方面的疾病解決主要還在預防階段,還沒有專業有效的措施去解決這些畜牧疾病,以扎實的專業技術去應對解決多變的疾病困擾。就業前景好。學習精懂畜牧獸醫方面的知識技術,就業選擇性很大,不但可以到各種外資獸藥、或者各飼料企業去當工作,還可以到規模養殖廠做技術廠長或是技術專家,除此之外,還可以自己辦養殖業,可以自辦獸藥、飼料門市部、獸醫門診等,自己當老板。總之,在畜牧業發展前景好的現代社會,學好畜牧獸醫不用愁就業問題,冷門不冷,就業為本。
此外,還應該改革現狀,提高教學質量尋求出路。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要抓好教師的傳、幫、帶活動,老教師帶新教師,經驗豐富的教師帶經驗不足的教師,人人都是幫扶者和被幫者,幫扶對象明朗化,有幫扶計劃和檢查評比,這樣一來,教師間可相互提高;第二,有計劃地派遣教師到對口高校深造,或到現代化養殖場學習;第三,要打破用人界限,聘請對口專業高校畢業生和社會畜牧獸醫專業的名人到校執教,充分發揮名人效應。
4、結語
文章研究我國的畜牧業、畜牧獸醫的現狀,著重分析畜牧獸醫的未來發展方向,各種存在現象和解決手段都要求我國注重畜牧人才的培養,以提高畜牧業發展質量,并且開發功能型、保健型的肉蛋奶等畜牧業產品,滿足當今人們對于保健和美食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李群.試論我國近代畜禽品種結構與畜牧經營方式[J].農業考古,2003(1).
【關鍵詞】畜牧業;現狀;存在問題;對策;前景
近年來,甕安縣畜牧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根據畜牧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情況、新特點,著力提升畜牧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實現畜牧業的健康發展。
1.生態畜牧業基本情況和管理措施
1.1生態畜牧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生態畜牧業是指運用生態系統的生態位原理、食物鏈原理、物質循環再生原理和物質共生原理,采用系統工程方法,并吸收現代科學技術成就,以發展畜牧業為主,農、林、草、牧、副、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統一的畜牧業產業體系,是一個以畜牧業生產為主的多目標、多功能、多層次、多成分的組合合理、結構有序、開放循環、內外交流、關系協調、能協同發展和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是技術畜牧業的高級階段[1]。生態畜牧業主要包括生態動物養殖業、生態畜產品加工業和廢棄物(糞、尿、加工業產生的污水、污血和毛等)的無污染處理業。
1.2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及畜產投入品質量監管措施到位
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完善,采取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和平時補免相結合,口蹄疫、禽流感、豬蘭耳病、豬瘟強制免疫應免疫畜禽密度達100%,全年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加強肉食品市場檢疫,全面推進產地檢疫工作,杜絕病害肉上市,保證消費者吃上放心肉。對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畜牧業投入品嚴格監管,全年抽檢獸藥78批次,飼料、飼料添加劑62批次,沒收并銷毀假冒偽劣獸藥、飼料價值12萬余元。全縣無動物食品安全事故發生。加強種畜禽場改造升級,規范生豬和黃牛人工授精改良站、點運作,高效做好國家生豬和肉(奶)牛良種補貼工作,落實專項資金325萬元,全縣良種普及率達96%。政策性能繁母豬保險,應保盡保,參保率100%。
2.生態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013年甕安縣畜牧業健康發展,養殖規模擴大,數量增加,生產效益提升,科技含量提高,增強了動力和活力。但同時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由于新的動物疫病不斷出現,面臨新的挑戰,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二是一些規模場的發展理念、科學飼養水平滯后,片面追求數量導致生產效益較低;三是多數利用搬遷民居和舊的學校改造的養殖場,排污設施沒達到標準;四是產品加工業科技含量不高,產品附加值偏低;五是個別鄉鎮的畜牧養殖業用地,沒有科學合理的規劃;六是養殖業用電優惠政策不能完全落實到位;七是服務手段跟不上現代畜牧業發展的需要。
3.解決對策及發展前景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強抓機遇,加快調整畜牧業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和生產方式轉變,用足、用活國家惠農政策。圍繞建設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發展理念,積極推進外向型畜牧經濟的發展。依托資源優勢,打造名優品牌,實現畜牧經濟的穩步發展。
3.1深入推進畜牧上臺階工程,大力推廣畜禽品種改良
畜牧上臺階工程實施2年來,各級領導及有關部門都十分重視,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大養殖戶得到實在利益,提升了甕安畜牧業的總體水平,對拉動甕安縣經濟的增長、提高甕安的知名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應著力抓好畜牧上臺階工程各項措施的落實。按規章辦事,靠技術推進,努力再創甕安畜牧業的新輝煌。改良當地品種是提高畜禽品質的重要手段[2]。經過多年的努力,現在甕安縣黃牛改良率已達到95%以上,生豬三元雜交已達98%以上,改良效果顯著,生產效率提高。應加快資源開發利用,面向高端市場,生產高檔牛肉,以滿足消費市場需求,快速提高養牛經濟效益。繼續實施黃牛、生豬三元雜交改良模式。
3.2實行健康養殖,抓示范、帶全面
抓好標準化、規范化養殖場建設,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對符合標準化的養殖企業予以資金技術支持[3]。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居住養殖區域,逐步減少分散養殖,積極推廣豬、沼、菜綜合利用等生態養殖模式,積極申報綠色品牌,不斷提升畜牧業科技含量[4]。切實把健康養殖作為重點抓手。凡新建的養殖場、規模養殖小區,必須按標準化建設要求,實行嚴格的審批建檔制度,糞污不能達標排放的不允許生產,確保產品質量安全,環境不受污染。目前,應加快推廣標準化建設的做法,應積極鼓勵、引導農民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提高科學化飼管水平。
3.3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合力打造名優品牌
隨著甕安養殖規模擴容數量增加,畜禽品質提高,資源優勢明顯。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創名牌占市場,應在畜禽產品加工業上做文章,延伸產品鏈,增加畜產品的附加值,方法可采取生產企業和加工企業的有效對接,靠龍頭帶動,優勢互補,專業合作,利益共享機制,打造甕安畜產品名優品牌,實現畜牧經濟快速的良性發展。在利用本地畜牧資源的同時,還應保護好地方優良品種,進一步提高公害養殖的品牌效應。
3.4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加大畜產品安全監管力度
加大畜產品安全監管力度堅持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和日常補免相結合。堅持綜合防控原則,強化基層防疫人員的管理,努力提高防疫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責任心,保證免疫質量和效果。加強疫病監測,創新動物防疫新機制,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為確保消費者吃上優質安全的畜產品,業務部門應切實加強飼料、飼料添加劑、獸藥、飼草等投入品的監管力度,規范動物產地檢疫,提高畜產品檢疫、檢驗技術水平,實施畜產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實行從畜禽生產到餐桌全程監管,嚴格打擊使用違禁藥物的違法行為。切實加強全員素質提高。根據甕安畜牧產業發展需要,抓好人員政治業務素質的提高。充分發揮科技人員的技術支撐作用,做到管理規范、責任明確、獎懲分明。 [科]
【參考文獻】
[1]吳限.我國畜牧業調整的目標與保證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4):224.
[2]楊紅先.新時期濟源畜牧業的發展思路[J].中國牧業通訊,2009(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