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8篇

時間:2023-08-29 09:18:1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高中歷史會考知識點,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篇1

一方面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和基礎。

但人們在規律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們可以通過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并利用規律。

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辦事情時既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又要尊重客觀規律,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

【小 結】

一、“四個一”:

一個核心概念---物質;

一個根本觀點---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一個基本問題---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

一個對子---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

二、“兩個二”(兩對辨證關系和方法論):

物質和意識的辨證關系---------一切從實際出發、意識的能動性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的辨證關系--------按規律辦事、實事求是

三、主干知識與熱點聯系:

1.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

篇2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的意識對客觀事物的發展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會阻礙事物的發展。

方法論: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既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又要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注意其側重點,做到方法論與世界觀的統一)

1、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

辯證唯物論告訴我們,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在人腦中的反映。

方法論:(1)這就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要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

(2)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注意其側重點在“決定”上)

2、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又包括兩個方面的原理):

A.辯證唯物論告訴我們意識能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它不僅能正確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能正確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注:作為分析大問題時不常用)

篇3

1、磁場的基本性質:磁場對方入其中的磁極、電流有磁場力的作用;

2、磁鐵、電流都能能產生磁場;

3、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通過磁場發生相互作用;

4、磁場的方向:磁場中小磁針北極的指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二、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條有向的曲線,在這些曲線中每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1、磁感線是人們為了描述磁場而人為假設的線;

2、磁鐵的磁感線,在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部從南極到北極;3、磁感線是封閉曲線;

三、安培定則:

1、通電直導線的磁感線:用右手握住通電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繞方向;

2、環形電流的磁感線: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形電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形導線中心軸上磁感線的方向;

3、通電螺旋管的磁場: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讓彎曲的四指方向和電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內部磁感線的方向;

四、地磁場:地球本身產生的磁場;從地磁北極(地理南極)到地磁南極(地理北極);

五、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是描述磁場強弱的物理量。1、磁感應強度的大小:在磁場中垂直于磁場方向的通電導線,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B=F/IL2、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放在該點的小磁針北極的指向)3、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特斯拉T,1T=1N/A。m六、安培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1、大小:在勻強磁場中,當通電導線與磁場垂直時,電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應強度B、電流I和導線長度L三者的乘積。2、定義式F=BIL(適用于勻強電場、導線很短時)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則:伸開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個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個平面內,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并使伸開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電導線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七、磁鐵和電流都可產生磁場;

八、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九、電流和電流之間亦有力的作用;(1)同向電流產生引力;(2)異向電流產生斥力;十、分子電流假說:所有磁場都是由電流產生的;十一、磁性材料:能夠被強烈磁化的物質叫磁性材料:(1)軟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軟鐵;硅鋼;應用:制造電磁鐵、變壓器、(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鋼、鎢鋼、制造:永久磁鐵;十二、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叫做洛倫茲力

1、洛侖茲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則判斷:伸開左手讓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四指為正電荷運動方向(與負電荷運動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侖茲力的方向;

(1)洛侖茲力F一定和B、V決定的平面垂直。

篇4

一、波的干涉和衍射:

1、干涉:兩列頻率相同的波相互疊加,在某些地方振動加強,某些地方振動減弱,這種現象叫波的干涉;

(1)、發生干涉的條件:兩列波的頻率相同;

(2)、波峰與波峰重疊、波谷與波谷重疊振動加強;波峰與波谷重疊振動減弱;

(3)、振動加強的區域的振動位移并不是一致;

2、衍射:波繞過障礙物,傳到障礙物后方的現象,叫波的衍射;(隔墻有耳)

能觀察到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差不多;

3、衍射和干涉是波的特性,只有某物資具有這兩種性質時,才能說該物資是波;

二、光的電磁說:

1、光是電磁波: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108m/s;

(2)、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3)光能發生衍射、干涉現象;

2、電磁波譜: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倫琴射線、γ射線;

(1)從左向右,頻率逐漸變大,波長逐漸減小;

(2)從左到右,衍射現象逐漸減弱;

(3)紅外線:熱效應強,可加熱,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

(4)、紫外線:有熒光效應、化學效應能,能辨比細小差別,消毒殺菌;

3、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

4、光的干涉:

(1)雙縫(雙孔)干涉:波長越長、雙孔距離越小、光屏間距離越大,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越大;

(2)薄膜干涉:特例:肥皂泡上的彩色條紋;檢測工件的平整性,夏天油路上油滴成彩色;

三、光電效效應:在光的照射下,從物體向外發射出電子的現象叫光電效應,發射出的電子叫光電子;

1、現象:

(1)、任何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只有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極限頻率時,才能發生光電效應;

(2)、光電子的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光,只隨入射光的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在金屬上光電子的發射幾乎是瞬時的,一般不超過10-9s

(4)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極限頻率時,光電流的強度與入射光的強度成正比;

2、在空間傳播的光是不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光子;光子的能量:E=hγ(光的頻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3、光電效應證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4、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

四、激光具有:相干性(作為干涉光源);平行度好(作光盤、測量);亮度高(加熱、光刀)

五、物質波:(自然界中的物質可分為:場和實物)

篇5

1、光線:表示光傳播路線的直線;

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c=3.0×108m/s;

3、光的折射定律:光從一介質進入另一介質時,傳播路線要發生改變,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入射角:圖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加角;(2)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2)折射率n=c/v=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

4、光密質:折射率大的介質;

5、光疏質:折射率較大的介質;

二、全反射:光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時,當入射角大于零界角時,只有反射光線沒有折射光線的現象;

1、發生全反射的條件:(1)光從光密質進入光疏質;(2)入射角大于臨界角;

2、臨界角:當折射角等于90°時的入射角;sinaC=1/n;

3、特例:海市蜃樓、光導纖維;

三、光的色散:當白光經過三棱鏡后能形成彩色個光帶,這個現象叫色散;

1、發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從上至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2、從紅到紫光的頻率由小到大;波長由大到小;

篇6

1、干涉:兩列頻率相同的波相互疊加,在某些地方振動加強,某些地方振動減弱,這種現象叫波的干涉;

(1)、發生干涉的條件:兩列波的頻率相同;

(2)、波峰與波峰重疊、波谷與波谷重疊振動加強;波峰與波谷重疊振動減弱;

(3)、振動加強的區域的振動位移并不是一致;

2、衍射:波繞過障礙物,傳到障礙物后方的現象,叫波的衍射;(隔墻有耳)

能觀察到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差不多;

3、衍射和干涉是波的特性,只有某物資具有這兩種性質時,才能說該物資是波;

二、光的電磁說:

1、光是電磁波:

(1)、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108m/s;

(2)、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3)光能發生衍射、干涉現象;

2、電磁波譜: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倫琴射線、γ射線;

(1)從左向右,頻率逐漸變大,波長逐漸減小;

(2)從左到右,衍射現象逐漸減弱;

(3)紅外線:熱效應強,可加熱,一切物體都能發射紅外線;

(4)、紫外線:有熒光效應、化學效應能,能辨比細小差別,消毒殺菌;

3、光的衍射:特例:萡松亮斑;

4、光的干涉:

(1)雙縫(雙孔)干涉:波長越長、雙孔距離越小、光屏間距離越大,相鄰亮條紋間的距離越大;

(2)薄膜干涉:特例:肥皂泡上的彩色條紋;檢測工件的平整性,夏天油路上油滴成彩色;

三、光電效效應:在光的照射下,從物體向外發射出電子的現象叫光電效應,發射出的電子叫光電子;

1、現象:

(1)、任何金屬都有一個極限頻率,只有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極限頻率時,才能發生光電效應;

(2)、光電子的初動能與入射光的強度無光,只隨入射光的頻率的增大而增大;

(3)入射光照射在金屬上光電子的發射幾乎是瞬時的,一般不超過10-9s

(4)當入射光的頻率大于極限頻率時,光電流的強度與入射光的強度成正比;

2、在空間傳播的光是不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光子;光子的能量:E=hγ(光的頻率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

3、光電效應證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4、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既具有波動性又具有粒子性;

四、激光具有:相干性(作為干涉光源);平行度好(作光盤、測量);亮度高(加熱、光刀)

五、物質波:(自然界中的物質可分為:場和實物)

篇7

2.歐姆定律:I=U/R {I:導體電流強度(A),U:導體兩端電壓(V),R:導體阻值(Ω)}

3.電阻、電阻定律:R=ρL/S{ρ:電阻率(Ω?m),L:導體的長度(m),S:導體橫截面積(m2)}

4.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內+U外

{I:電路中的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R:外電路電阻(Ω),r:電源內阻(Ω)}

5.電功與電功率:W=UIt,P=UI{W:電功(J),U:電壓(V),I:電流(A),t:時間(s),P:電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電熱(J),I:通過導體的電流(A),R:導體的電阻值(Ω),t:通電時間(s)}

7.純電阻電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電源總動率、電源輸出功率、電源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I:電路總電流(A),E:電源電動勢(V),U:路端電壓(V),η:電源效率}

9.電路的串/并聯 串聯電路(P、U與R成正比) 并聯電路(P、I與R成反比)

電阻關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電流關系 I總=I1=I2=I3 I并=I1+I2+I3+

電壓關系 U總=U1+U2+U3+ U總=U1=U2=U3

功率分配 P總=P1+P2+P3+ P總=P1+P2+P3+

10.歐姆表測電阻

(1)電路組成 (2)測量原理

兩表筆短接后,調節Ro使電表指針滿偏,得Ig=E/(r+Rg+Ro)

接入被測電阻Rx后通過電表的電流為Ix=E/(r+Rg+Ro+Rx)=E/(R中+Rx),由于Ix與Rx對應,因此可指示被測電阻大小。

(3)使用方法:機械調零、選擇量程、歐姆調零、測量讀數{注意擋位(倍率)}、撥off擋。

(4)注意:測量電阻時,要與原電路斷開,選擇量程使指針在中央附近,每次換擋要重新短接歐姆調零。

11.伏安法測電阻

電流表內接法: 電流表外接法:

電壓表示數:U=UR+UA 電流表示數:I=IR+IV

篇8

關鍵詞 高中歷史 會考 課堂復習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53

Abstract High schoo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examination of history i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of history, academic ability, literacy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and important assessmen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experience for many years, from the clear and implement the goal of learning, improve the learning initiative, construct thematic knowledge framework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to begin, and point out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examination review.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actual lesson analysis shows the specific o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view class.

Keywords high school history; examination; classroom review; effectiveness

“會考是國家承認的省級普通高中文化課畢業水平考試。它是檢查、評價普通高中教學質量的一種手段,也是考核普通高中學生文化課學習是否達到必修課教學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

高中歷史會考面向全體學生,有力推動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如何提升歷史會考合格率、優秀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歷史教師的重要課題。在此,筆者結合會考教學實踐,談談高中歷史會考課堂復習提升實效性的幾點體會。

1 明確課堂學習目標,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敲門磚

在教學過程中,不少學生的會考學習缺乏明確的方向,眉毛胡子一把抓,主次不分;書讀得昏天黑地,也投入了大量時間、精力,學習成效卻很不理想。學生也常常抱怨:那么多內容,怎么讀得完!真的不知道該讀些什么……這些現象表明學生的學習失去了方向。

其實《福建省普通高中學生學業基礎會考歷史學科考試大綱》對歷史會考有明確規定。(1)明確了考試目標要求: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2)明確了考試范圍及考試內容與要求。歷史會考復習一定要依據會考考綱要求展開,要讓考綱成為教與學的指南針,讓會考復習有的放矢。

在會考復習時,一些老師一直強調會考考綱的重要性,但也只是籠統的讓學生依據考綱學習,對學生如何使用好考綱缺乏必要的指導。考綱的內容要求是粗放式的,如果教師沒有進行必要指導,學生抱著考綱,卻仍然對學習目標不甚明了,對每個知識點具體應掌握到何種程度沒有把握。

如必修一專題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歷史會考考綱規定的考試內容與要求是:(1)了解《權利法案》制定和責任制內閣形成的史實,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分析《權利法案》與英國君主立憲制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2)了解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分析1787年美國憲法在西方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依據考綱的要求,結合這幾年的會考情況,將本專題的學習目標細化如下:

(1)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①了解英國光榮革命(時間、特點、地位)。②了解《權利法案》(時間、目的、內容、意義)。③了解責任內閣制的形成(概念、時間、第一任首相)。④理解英國資產階級君主立憲制的特點。

(2)美國1787年憲法。①1787年憲法的制定(背景、內容、影響)。②了解聯邦制的權力結構。③美國總統制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細化后的學習目標,學生對本專題的每個會考知識點需要掌握到何種程度了然于胸。這樣,會考考綱才真正發揮了有效的作用。讓學生明確每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提高歷史會考課堂實效性的第一道門檻。如果目標籠統、不明確,學習過程將事倍功半。

2 落實課堂學習目標,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關鍵一環

歷史會考成績不理想的又一攔路虎是教師對學生掌握學習目標的情況落實不足。在明確學習目標后,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實行放養式管理,不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導致學生或因學習內容有偏差、缺漏,或因學習自覺性不足而導致會考失利。栽下秧苗,缺乏管理,談何豐收。

韓愈《馬說》中寫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雖是千里馬,但是方法如果不得當,教師面對會考敗績同樣會發出稀里糊涂的哀嘆。

了解學生對學習目標掌握情況的方法多樣且簡單。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課堂復習中先后采用了以下三種方式落實學習目標:一是對照學習目標直接提問;二是預先精選以往會考真題進行課堂復習檢測;三是預先整理好本專題的易錯易混知識點,以小組為單位開展糾錯競賽,看看哪個小組拔得頭籌。在采用這三種方法后,能夠完全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課堂氣氛很活躍。

3 提高學習主動性,是提高課堂實效性有效保證

在會考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的學習狀態不盡人意:學習被動,緊催慢走,不促不走;但求死記,不求理解等等,這些都會導致課堂實效性大打折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學習被當作一種負擔,難度不大的會考一樣會成為難以跨越的鴻溝。為了提升學習興趣,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課堂復習中采用以下幾個方法來提升學生學習熱情:

方法一:課堂小老師。在介紹英、美政府權力結構圖示時,預先讓兩位學習狀態不佳的學生在課前先行熟悉圖示,并指導學生準備好解說詞。課堂上讓這兩位學生上臺介紹,結果使這兩位已準備充分的學生精彩的當了一回老師。在后來的歷史學習過程中,這兩位學生變得越來越有自信,學習成績真是節節高。

方法二:在課堂導入方面下工夫。《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的課堂導入設計如下:

課程伊始,多媒體展示兩幅人物圖片:美國總統奧巴馬和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學生對前者熟悉,后者陌生。

導入詞如下:這位是誰?(學生答出:奧巴馬)那另一位是誰?(學生困惑地搖搖頭,睜大了眼看著我)他是紐約市市長布隆伯格。不久前這兩位人物之間發生了一件事:颶風“桑迪”于10月29日在美國人口稠密的東海岸地區登陸,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災情發生后總統奧巴馬原本打算首先到紐約視察災情,不料竟被市長布隆伯格婉言拒絕。布隆伯格在新聞會上說:“我今天和總統談論了關于他到紐約視察災情的事。我對他說,我們非常樂意他來紐約,但是我們手頭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視察新澤西州的災情就足夠了。”(學生聽到這兒都露出驚訝的神情,議論紛紛,甚至有學生說布隆伯格“真酷”)紐約市長婉拒美國總統奧巴馬視察災情,這種情形與我們所熟知的中央與地方關系真是大不同。(學生頻頻點頭,同時開始交流起來)美國形成現在的中央與地方關系,我們可以從美國《1787年憲法》中找到蛛絲馬跡。好,現在讓我們進入課程尋找答案吧!(至此導入將現實與歷史掛鉤,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出來)。

此外,為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還在課堂上展開了“美國總統制共和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異同的合作探究競賽”以及課程結束前安排了“三言兩語學后感”環節,這兩種形式同樣很受學生喜歡。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在課堂上充分體現。

4 構建專題知識框架,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點睛之筆

會考課堂復習中,要強調的最后一點是:構建專題知識框架。零散的知識點不僅不利于記憶,更不利于遷移運用。在專題學習結束后,教師要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在體系領銜下的歷史知識才不會游離、混淆,學生也才有清晰的頭腦進行思考。所以,知識體系的構建就像穿針引線一樣,將一粒粒珍珠聚成一串奪目的項鏈,更加耀眼。

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的課堂小結時,師生結合會考考綱合作構建了如下的知識框架(圖1)。

構建知識體系的目的應該是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知識,既不能畫蛇添足,增加負擔也不能無實效,流于形式。所以這里需要注意的三點是:(1)主題突出。如《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確立和發展》的知識框架主題是: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代議制。主題突出了,學生腦海中零散的知識點才有了家。(2)關系明確。教材關于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過程,以大篇幅介紹了諸多知識。構建的知識體系在繁雜的知識中抽絲撥繭,從“政治前提、法律基礎、最終確立”三個方面進行提煉概括,使得教材會考知識點的關系一目了然,實現了復雜問題簡單化。(3)盡量使用簡潔的學科用語。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努力探索提高高中歷史會考課堂復習實效性的方法,不僅會帶來會考的豐年,也推動著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和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亚洲人成aⅴ在线播放橙子 中文AV高清不卡在线 |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喜 | 久久久夜夜嗨免费视频 | 中文无遮挡好黄H肉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