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0 09:21:2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語言表達技巧,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播音主持;主持語言;表達技巧
語言表達技巧是播音主持的生命力。為了將信息有效、快速和準確地傳播出去,播音主持人必須有良好的語言表現力。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下能夠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來傳播信息。
1播音主持人接受語言表達技巧訓練的必要性
對播音主持人的一項最基本的要求是發音準確,準確發音才能有效地傳播信息。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強,信息才能順利傳播到觀眾一方,才能有效地與觀眾溝通。通常,在節目進程中,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占據整個節目的比例較大,沒有良好的語言能力,節目的正常運轉就很難實現。蹩腳的語音表達必然會影響整個節目的進程,阻礙主持人與觀眾之間的交流,最終會降低節目的檔次,使節目難以持續下去。因此,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表達能力方面的訓練就不可或缺,如此才能挑起主持節目的大梁。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播音主持人是一個節目的靈魂,其既是節目的參與者,更是節目的調控者,其任何言行舉止都關系整個節目的質量。
2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表達方面常見的問題
2.1語音不標準,用語不規范
漢語語言有悠久的歷史,自然也有極強的表現力。我國早在2001年就以法律形式確定普通話為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標準用語,要求播音員和主持人的普通話必須達到規定的標準才可以主持節目。然而,現實中并不是每個節目主持人能掌握符合要求的普通話。現在的播音員有時需要脫稿主持,即“說新聞”,這就很容易使他們將“說”和“播”混為一談。
2.2沒有扎實的語言表達功底,主持時隨意性大
一些主持人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主持節目時經常出現語法錯誤或用詞不當的問題。在主持直播節目時隨意發揮,由于基本功差,結果是弄巧成拙;有的主持節目時廢話連篇,缺乏語言魅力,不能觸動觀眾。2.3表現欲望強烈,不能把握合適的度有些播音主持人為了表現自己的主持風格,在節目錄制中過度表現自己,過于突出自己的特點,刷存在感,結果卻會讓觀眾產生反感。
3提升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3.1提高普通話水平,規范用語
近年來,隨著大眾傳播媒體平臺急劇增多,對主持人的需求增大,主持人素質參差不齊,一些主持人是功底差、發音不準、語言不規范。廣播電視仍然是現代社會重要的傳播媒介,主持人的語言對大眾起著引導作用。因此,做一個合格的主持人,就必須提高普通話水平,規范用語。
3.2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以真情打動觀眾
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要想觀眾之所想,要用自己的語言魅力觸及觀眾的心底,讓觀眾時刻感受到關注和關心,要用真情實感與觀眾交流,這樣的情感必須是發自內心的。作為一名優秀的主持人,一定要學會把情感因素融入語言表達中。良好的交流與反饋才能保障節目的質量和生命力。
3.3提升主持人的文化品位
對播音主持人員來說,文化內涵與品位就是主持人的一種情感外象。并不是要求播音主持人在節目中咬文嚼字,滿嘴之乎者也,更不是故弄玄虛和賣弄學問,而是要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滿足受眾的需求。主持人在組織和應用語言時,要注意把握節奏,滲透信息于無形中。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來充實節目的內容。在直播節目和錄播節目中,要學會隨機應變,靈活運用語言。
3.4培養個性化的主持風格
在當下播音主持行業,播音主持彰顯個性是各類電視訪談節目的一大亮點。觀眾的需求越來越多,個性化的播音主持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但是,個性化的主持風格不是一朝練就的,與主持人語言風格、自身的修養、生活閱歷等因素息息相關,需要主持人在具體節目中不斷加強個性化錘煉。
參考文獻:
[1]姜瑩.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策略探討[J].視聽,2017(2).
[2]隋欣益.演講與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關聯性初探[J].現代交際,2017(3).
[3]陳莉.播音主持的語言表達技巧分析[J].西部廣播電視,2016(2).
[4]程雪.淺議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J].視聽,2015(6).
一、對聲音的認知
人類沒有單獨的發音器官,而是利用呼吸器官、消化器官作為自己的發音器官。其作用原理是:(1)呼吸--氣乃聲之本。氣息是發聲的動力,儲藏和控制運用氣息是表達發聲的基本訓練。(2)聲帶--靠氣息震動發出聲音,但這只是基本音源,聲帶產生的音量只占講話音量的5%。(3)共鳴--是通過頭腔、口腔、咽腔、鼻腔、胸腔把聲帶的音量放大美化的過程,其作用占音量的95%。(4)吐字--人類與其他動物表達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字音的表達,而字音是靠我們的唇、齒、舌的控制來完成的。只有練好吐字才能準確地傳情達意。可以說吐字和發聲是構成有聲語言表達的惟一載體。動聽的聲音和標準的吐字發音是我們練好有聲語言表達的重要環節。
二、聲音的形象。
通過對有聲語言的視覺聯想,就會產生聲音形象,不良的聲音形象有(1)沙啞的聲音--蒼老、怪異。(2)高嗓門兒--煩躁、教養差、神經質、小個子。(3)鼻音--不誠實、陰陽怪氣。(4)低音--不自信、不可信、不精神。(5)說話慢拖--冷漠、官腔。這些聲音的形象在播音時是必須避免的。
三、有聲語言的創作過程。
在有聲語言的創作過程中,首先要對語言進行深刻理解,理解其中所蘊藏的情感,在此基礎上要做到
1、再現情景。再現情景是以語言內容為依據展開再造想象,使其中的人物、事件、情節、場面等在自己的腦海里不斷浮現,形成連續活動的畫面,并不斷引發相應的態度、感情過程。再現情景的過程大致分為四步:
第一、理清頭緒。我們腦海里連續的活動的畫面開頭是什么?接下去是怎么變化的?以后又怎樣發展?結果是怎樣的?哪里是重點的“特寫鏡頭”?哪里是“近景”、“遠景”等等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數,不可走過場,也不可陷進去。
第二、設身處地。把稿件所敘述、描寫的一切作為親身所見,親耳所聞,親身經歷,進入具體的事件、場面中去。設身處地主要是獲得現場感,產生“我就在現場”的感覺。
第三、觸景生情。當某種生活圖景在腦海里浮現時,我們一定要作出積極的反映。稿件是寫情入景的,我們就要觸景生情,在口語表達創作中一個具體的“景”的刺激,馬上引起我們具體的“情”,而又完全符合稿件的要求,這要通過刻苦訓練方可達到。
第四、現身說法。表達者頭腦中再現稿件中的情景,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加工制作,使受眾產生某種情景的再現,從中受到感染,才算達到目的。
2、內在語言。內在語言是表達者的心理活動,為語言表達提供充實的內心依據,其作用是揭示語句本質和語言鏈條,承上啟下。
3、對象感。對象感是指必須設想和感覺到對象的存在和反應,由己達人。必須從感覺上意識到受眾心理、要求、愿望、情緒等,并從中調動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之處于運動狀態,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傳達稿件的精神實質。
4、形之于聲。在播音時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有:第一、停連。停連是指在有聲語言的流動過程中聲音的中斷和延續(段落、標點符號)。第二、重音。在語句表達中對于那些重要的、主要的詞或詞組要著重強調一下,以便突出、明晰地表達出具體的語言目的和思想感情。我們強調的詞或詞組就是重音。第三、語音。語音是在具體思想感情支配下語句的聲音形式,著眼于語言感彩。第四、節奏。節奏是有聲語言運動的一種形式,是在表達中由全篇稿件生發出來的、播講者思想感情的波瀾起伏所造成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聲音形式的回環往復。節奏的類型有輕快型、凝重型、低沉型、高亢型、舒緩型、緊張型6種。
5、及于聽眾。給予聽眾的感覺是情、聲、氣的巧妙結合。具體而言,一是情是內涵、是依托;聲是形式、是載體;氣是基礎、是動力。二是情要取其高,聲經取其中,氣要取其深。以達字正腔圓,清晰持久,剛柔自如,聲情并茂的境地。三是以情帶聲,以聲傳情,氣隨情生,聲隨情動。
四、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播音員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途徑有:
1、語音標準,用語規范。廣播電視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傳播媒介,承擔了政策宣導、信息傳播、娛樂等社會職責,在節目中我們仍然發現部分播音員語言修養相對較差,經常出現語音不準、語法不通、用詞不當與語流不暢等問題。眾所周知,播音員的語言起到的對社會大眾起到的是引導和示范作用,因此,在語音、用語等方面,必須注重標準化、規范化。
2、表達真誠情感。語言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對象覆蓋了國內大部分人群,因此,播音員只有通過真誠情感的表達,才能引起與聽眾或觀眾的共鳴。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播音員要盡量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握將真誠情感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基本技巧。在真誠情感表達技巧的培養中,由于不同年齡段、不同節目的播音員語言風格的不同,很難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一定要注意表達技巧的實際應用效果,即是否達到促進與聽眾、觀眾形成情感共鳴,并且能否引發全社會對于某一事件的關注。譬如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所主持的多為談話類節目,通過親和、質樸、平易的主持語言,不但準確表達了主持人的真誠情感,而且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崔永元的主持風格體現了“以聲傳情、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特點,這是我們年輕播音員、主持人要加強學習的,也是進行真誠情感表達技巧培養中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
3、提高文化內涵與品位。趙忠祥曾經說過:“沒有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就當不好中國的節目主持人”在播音中,播音員一定要充分認識提升文化內涵與品位的重要性,具備新時期媒體工作人員基本的素養。文化內涵與品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將其總結為人類內心情感的外觀表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一定要關注受眾的基本審美需求,而自身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品味,才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于文化的獨特見解,進而影響到廣大受眾。一個優秀的播音員應該了解受眾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在各種語言的組織與應用要注意節奏感、時代感的有機結合,盡量體現出廣播電視節目應用的人文關懷,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進行信息與文化的傳播、滲透。總而言之,播音員運用語言的文化策略具有能動性,他們必須加強日常的學習和積累,進而才能形成獨具一格的語言氣質。
關鍵詞 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培養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3-0001-0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及時、快速、客觀的將各種新聞信息傳遞出去,達到傳播媒介預期的傳播目的。在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作為錄制現象大的掌控者和直接參與者,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機智、幽默、靈活的語言,對節目現場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進行有效的解決和協調,保證觀眾對節目的關注度,最終促進節目的收視率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
1 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重要性
對于廣播節目來說,主持人是整個節目的中心,如果他們的語言技巧存缺陷,勢必會影響到節目的播出質量和收聽率。從播音主持角度出發,語言表達技----------------巧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是保證節目質量和收視率的關鍵,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居于重要地位,是串聯節目、傳遞有效信息和表達節目觀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證節目收視率的基礎上,其是擴大節目影響力的重要人物。在很多廣播節目中,主持人就是要憑借自己強大的心理素質、堅硬的思想品質和較強的語言技巧促進節目質量的上升,因此對于廣播電視節目來說,播音主持人一定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在合適的場景說最合適的話,否則會嚴重影響到節目的收聽率和收視率的提高;其次,是組織節目的重要載體,目前,我國的廣播電視節目大多數都是以語言類節目為主,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大多發揮著節目形式的組織作用,因此,為了滿足節目中各種信息的有效傳遞,主持人必須冷靜客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說播音主持人只有掌握了較強的語言表達技巧,才能更好的發揮節目形式重要載體的作用。
2 播音主持人在語言表達方面存在的問題
2.1 普通話標準程度有待提高,使用不規范
在我們傳統的想法中,播音員主持人應該操著一口流利且標準的普通話,然而現實中卻不是如此,很多節目都不是以標準的普通話為基本要求,很多節目主持人帶有濃重的口音,比較著名的是港臺腔和東北腔,很多地方廣播電臺和電視臺都有這樣的現象。目前,播音的播報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現在要求播音員不再是讀新聞,而要是說新聞,很多播音員曲解了這種方式,將播和說混淆。
2.2 基本工較差,隨意性強,缺乏語言表述功底
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一下幾個發面:首先,常識性錯誤,這種呢錯誤主要包括語法錯誤、詞語運用不當、言辭粗糙,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的認識存在一定的不足。對于現場直播的節目,由于語言基本功差,經常是信口開河,弄巧成拙;其次,發話連篇,語言缺乏魅力,廣播電視的傳播方式是線性傳播,節目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播送完畢,但是很多主持人,恣意妄為,節目錄制中廢話連篇,嚴重耽誤了節目的時間。
2.3 表現欲過強,度的把握不足
對于播音主持人來說,應該形成有自己特點的主持方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者在節目錄制過程中一定要過于的表現自己,過于的證明自己的存在,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的把握。
2.4 幽默不足,尷尬有余
在節目中適當的增加幽默的次數可以產生額外的播出效果,但是幽默使用過當就會造成不必要的尷尬。
3 提高播音主持人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案
3.1 使用規范語言,運用標準普通話
隨著我國傳媒行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播音主持行業也已經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近年來,隨著傳媒機構的增多,主持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其中的素質參差不齊,作為一種重要的傳播媒介,廣播和電視節目主持人對社會輿論的引導企業重要的作用,因此當今主持人的語法標準和用詞規范一定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制定相應的標準,嚴格規范其語言使用。
3.2 在生活中不斷培養自己的文學修養
作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一定要具備較強的文學底蘊和審美情趣。加強這方面的修養應該從以下及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在工作之余廣泛的閱讀古今中外的優秀作品和詩歌文集,培養自己的文學修養;其次,做好自身的修養,不斷培養自己的審美情趣,通過欣賞各種美學經典,不斷鍛煉自己的情趣和修養。作為播音主持人,盡管其文學修養和審美情趣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如果能將自己的文學氣質和審美理念融合到節目中,一定能夠使節目更上一層樓。
3.3 語言運用加強情感性表達
俗話說,以情動人,要想感動別人,首先就應該調動他的情緒,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和播音員要有對對象感,雖然面前可能是攝像機或者耳機話筒,但是在思想中一定要認為攝像機和話筒就是你的觀眾和聽眾,在交流過程中一定要充滿感情、真情和激情,而且這種情緒一定要真實,不能做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與觀眾和聽眾心與心的交流。
3.4 巧用幽默
恰當的幽默會給節目增加光彩,令人開懷大笑,播音員和主持人如果懂得怎樣巧妙的使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整個節目增加額外的效果。播音主持人不應該像喜劇演員那樣靠表演或者滑稽的動作博得觀眾一笑,而是要追求審美心理的愉悅感和發自內心的笑容。作為一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在語言的使用上應該輕松、俏皮,語言幽默中蘊含著哲理,妙語連珠,順理成章,這樣才能夠提升節目的質量,吸引更多的觀眾。
4 結論
綜上所訴,在現代傳播媒介不斷繁榮發展的背景之下,各個傳媒集團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而作為實力競爭的主持人播音員來說,其語言能力和個人的綜合素質是決定競爭是否成功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播音主持人一定要不斷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技巧,在工作中和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完善自我的語言功底,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節目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楊勇.播音主持應具備的基本素養[J].黨史博采(理論).2011,7(2):124.
[2]寇書敏.播音員、主持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農村.農業.農民(A版),2010,3(5):45.
[3]劉文蓉.播音員主持人的出路問題――小議播音員主持人的退出機制[J].青年記者,2010,9(33):104.
關鍵詞:
與報紙、雜志相比,廣播電視節目在語言表達方面有著更高的要求和嚴格的約束。廣播電視節目的根本目的是實現各類信息的快速、準確、有效傳播,進而達到節目的預期效果。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現場的"掌控者",必須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技巧,通過使用機智、幽默、風趣、嚴謹的語言,對節目現場氣氛進行調解,促進與聽眾、觀眾之間的交流,最終促進節目收聽率或收視率的不斷提升。
1、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重要性
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是節目的"靈魂",如果他們缺乏必要的語言表達技巧,必將導致節目的整體質量下降。特別是在新的時期,國內廣播電視節目不斷增多,如何提高節目的品質與受歡迎程度,播音主持的自身能力是不容忽視的因素之一。從播音主持的角度進行分析,語言表達技巧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提高節目質量的關鍵因素。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的主要作用是傳播信息、串聯節目、表述觀點,以及聽眾或觀眾進行溝通、交流,在提高節目質量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在很多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憑借自己的語言功力、心理素質和思想素質促進節目質量的提高,即他們一定要注意語言的運用是否得當、準確、優美、得體,否則將導致節目的質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影響到收聽率或收視率。
1.2組織節目形式的重要載體。目前,國內的廣播電視節目多數以語言為主干,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形式的組織中,更多的發揮了"載體"的作用。以現在比較流行的脫口秀節目為例,主持人需要與大量的觀眾面對面進行交流,為了滿足節目中各類信息的傳播要求,主持人必須準確、客觀的傳達自己的感受,而語言的組織、協調、串聯與解說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作為廣播電視節目的主體,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掌握了較強的語言表達技巧,才能更好地發揮節目形式重要載體的作用。
2、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策略
目前,在國內中央及各省市播出的廣播電視節目數量很多,由于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各類節目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有著很大的差距。從根本上進行分析,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是否過硬,是節目生存與發展的關鍵。因此,在播音員、主持人的專業能力提高方面,一定要注意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強對于他們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
2.1語音標準,用語規范。 隨著我國大眾傳播行業的快速發展,播音員、主持人行業也經歷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廣播電視是現代社會的重要傳播媒介,承擔了政策宣導、信息傳播、娛樂等社會職責,但是在近年來,我們發現部分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修養相對較差,在節目中經常出現語音不準、語法不通、用詞不當與語流不暢等問題,這個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很大反響。廣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運用對于社會大眾起到一定的引導和示范作用,所以,在語音、用語等方面,必須注重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2.2真誠情感表達技巧的培養。語言是人類情感表達的重要載體,廣播電視節目的受眾對象覆蓋了國內大部分人群,所以,播音員、主持人只有通過真誠情感的表達,才能引起與聽眾或觀眾的共鳴。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播音員、主持人要盡量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且掌握將真誠情感運用語言進行表達的基本技巧。在真誠情感表達技巧的培養中,由于不同年齡段、不同節目的播音員、主持人語言風格的不同,很難設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一定要注意表達技巧的實際應用效果,即是否達到促進與聽眾、觀眾形成情感共鳴,并且能否引發全社會對于某一事件的關注。例如:中央電視臺的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他所主持的多為談話類節目,通過親和、質樸、平易的主持語言,不但準確表達了主持人的真誠情感,而且拉近了與觀眾之間的距離。從專業的角度進行分析,崔永元的主持風格體現了"以聲傳情、以情帶聲、聲情并茂"的特點,這是我們年輕播音員、主持人要加強學習的,也是進行真誠情感表達技巧培養中可以借鑒的成功案例。
2.3文化內涵與品位的培養。我國第一代主持人趙忠祥曾經說過:"沒有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熱愛,就當不好中國的節目主持人"。由此可見,在播音主持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中,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認識到提升文化內涵與品位的重要性,這也是新時期媒體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素養。文化內涵與品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可以將其總結為人類內心情感的外觀表現,在廣播電視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一定要關注受眾的基本審美需求,而自身只有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品味,才能運用語言表達自己對于文化的獨特見解,進而影響到廣大受眾。但是我們也發現,國內部分的播音員、主持人在節目中過于咬文嚼字,滿口之乎者也,甚至是賣弄學問、故弄玄虛,這種做法往往會引起受眾的反感。一個優秀的播音員、主持人應該了解受眾的心理和精神需求,在各種語言的組織與應用要注意節奏感、時代感的有機結合,盡量體現出廣播電視節目應用的人文關懷,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進行信息與文化的傳播、滲透。總而言之,播音員、主持人運用語言的文化策略具有能動性,他們必須加強日常的學習和積累,進而才能形成獨具一格的語言氣質。
2.4直播節目中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與錄播節目相比,直播節目對于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技巧要求更為嚴格,他們不但要將現場內容及時傳達給聽眾或觀眾。而且要對現場環境和節目流程進行有效的掌控。如果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過關,很難提升直播節目的品質。在直播節目中,播音員、主持人應注意以下語言表達技巧的培養:1)在現場直播節目中,需要與現場環境有機結合,合理組織語言,以保證各類信息傳播的及時性、準確性、生動性,并且使觀眾或聽眾又如身臨其境,盡量縮短受眾與節目之間的距離;2)播音員、主持人要結合自己的理解,對于全局進行掌控和協調,特別是在文化綜藝、訪談、新聞、體育等直播節目中,主持人要善于隨機應變,節目組提供的資料僅是作為參考,而主持人的臨場發揮能力才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主持人在日常加強知識儲備,從而做到以不變應萬變,運用語言技巧靈活處理各類現場的各種突況。
一、善聽,準確把握領導的意圖
秘書的職能和工作任務主要有兩大類:一是處理各種具體事務,包括辦文、辦事、辦會等事務;二是當參謀,主要是為領導決策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資料或收集反饋信息,參與研究情況,提出分析的意見或制定工作方案供領導參考等。無論哪一種類的工作,秘書執行貫徹的都是領導的意圖,因此,通過各種語言表達形式來領會、掌握領導的意圖,是完成任務的首要步驟,否則,會不得要領,事倍功半。
1.認真聽大膽問,直接掌握領導意圖
秘書要注意培養聽懂話的能力,掌握領導的語言表達習慣,準確理解和把握領導的原意,設法弄清不明確之處。領導說話尤其是布置任務的時候,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對聽不明白的要設法弄懂,如因領導的方言口音之類的語言障礙導致的誤會,要及時消除。秘書還要學會抓住領導說話的要點,把握一段話的中心和重點。如果對此實在沒有把握或對于領導的言外之意猜不準,秘書要虛心請教,大膽問清楚,絕不能不懂裝懂。也許有人對此有顧慮,但相比摸不準而導致辦不好的后果,還不如老實點兒先問清楚為好。
作為秘書,最好隨身帶個筆記本,對領導交代的任務或一些重要的講話及時記錄,簡要總結記錄要點,必要時請領導核實。
2.仔細察用心悟,間接了解領導意圖
除了有聲語言,無聲的表情動作也能傳情達意,秘書要學會看懂領導的肢體語言。注意培養觀察能力和悟性,了解領導的興趣愛好,對領導的工作中心或某一階段的工作重點有所了解,明了其所需所急。此外,還可以從其他人的信息反饋中摸清領導所愛所憎,用心體會領導的真正用心。這樣才能跟上領導的思路,更好地配合領導的工作。
不過,畢竟用的是間接了解,也許不一定準確,還可以配合虛心請教的方式,禮貌地向領導提出諸如“您是否覺得……”或“我很想知道您對某件事情的看法”等問話和要求,不但可以恰如其分獲取領導的意圖,也會讓領導對秘書的求知上進之心刮目相看。
二、善言,正確掌握對領導說話的分寸
秘書與領導相處的時候,除了語言表達的意思要準確,讓人聽得清楚明白之外,還要懂得在某些場合哪些話能說,哪些話不能說,哪些話該用什么方式說。也就是要解決好“說什么”和“怎么說”的問題。
1.根據領導的要求來確定要表達的內容,即知道要“說什么”
秘書語言表達的內容要與領導的要求一致,視場合需要而定,秘書在很多場合是“要我說”而不是“我要說”。因此,要“說什么”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信口開河,夸夸其談。
秘書回答領導的提問,自然要做到有問必答,而不能答非所問。與領導交談,更要懂得哪些話能說、該說,哪些話不能說,哪部分是重點需要詳說,哪部分無關緊要可以略講。比如,向領導匯報某一事件時,要重在講客觀事實,關鍵是結果、原因、經過等,也可以談談自己對事件的分析、看法,但除非被問到,否則不能大談個人對其中某人的看法等,更不能離開事實添油加醋。
在知道“說什么”的同時,秘書也要明白“不能說什么”。由于在領導身邊工作,有機會接觸到一些秘密,這個自然是要嚴守保密紀律不能隨便說出去的,就是對于領導私下發表的一些對人和事的看法,秘書也不能到處亂說,以免節外生枝產生負面影響。
2.根據秘書的角色定位來決定表達的形式,即懂得要“怎么說”
秘書對領導說話,一要表達得準確簡潔。口齒不清,達意不明是溝通大礙,恰如其分地表達,讓領導一聽就明,是秘書語言表達的基本要求。因此秘書對領導說話時務必保持思路清晰,并以準確簡單、直接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來,做到要言不煩。秘書說話要嚴謹,話可以不多,但要說到位,說到點子上,達到一語中的之效,需要掌握相應的表達技巧。比如,秘書工作中向領導匯報時常用敘述方式,就需要掌握“主題突出,條理清晰”的敘述技巧,即講述事件的發展變化結果時,一是要明確目的,搞清楚為什么敘述,把握好敘述的重點。一般都開門見山直陳其事,將結果優先報告,過程可以簡略,并用好主題句、關鍵詞,以突出重點;二是要首尾完整,條理清晰。講清楚“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敘述六要素,抓住陳述對象的特征或內在邏輯,理清語脈。同時,注意敘述過程中各環節的順序、連接。
秘書對領導說話,二要恰當得體。在準確表達、簡明扼要的基礎上,要善用不同的形式,恰當巧妙而得體地表達不同的意思,這是秘書語言表達的進一步要求。
說得好不如說得巧,根據具體語境修飾、調整語言的形式,達到最佳的表達效果并非易事,但秘書至少要保證在領導面前不說錯話,言語得體,在報告各種情況和回復領導的詢問時,可以采用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以達到應用的效果。
三、進言,準確把握對領導說話的時機
聰明的秘書除了知道對領導“說什么”“怎么說”外,還要懂得“何時說”才能將事情辦得圓滿。
的確有開明的領導善于接納他人的批評意見、建議,甚至聞過則喜,要求下屬知無不言,但作為秘書,需要考慮各種人性的弱點,千萬不要只顧自己逞能,給人留下“秘書比領導高明”的誤解。在給領導提建議或提醒領導時,還是要注意尋找適當的時機,適度地進言,并且要見機行事,除非領導想聽,否則不要滔滔不絕,而當對方已明白,那就點到即止,及時結束。秘書如果發現領導的錯誤,當然不能任其錯下去,但不宜當場指出,尤其不要當著第三人的面指出來。注意維護領導的形象,照顧其自尊心,指正錯誤盡量做到不留痕跡,可以用建議式,或旁敲側擊的方式提醒領導,或提出補救措施,這才是真正為領導著想。
秘書如果想說服領導的話,更需要講究進言的策略:一是要了解領導的性格,以他喜歡的語言表達方式來表達;二是準備好充足的理由和詳細的說服方案,一旦發現這個理由不行,就換另一個試試,一般把最有把握的放在最后;三是找個合適的時機,比如在領導高興的時候,這是進言的最有利時機;相反,如果在領導心情不好的時候去進言,哪怕理由再合理充分,他也會因煩躁而否決。
[關鍵詞] 外經貿談判 英語語言 技巧
外經貿談判是一項解決問題、達成協議的復雜過程。而談判的整個過程就是談判者使用語言表達的過程。熟練地運用一些語言策略,即靈活運用語言的表達、手段、技巧等會對實現預期的談判目標產生積極的作用。
談判的過程中,語言的運用主要體現在開局、陳述、提問、說服等幾個方面。
一、開局的語言技巧
中國有一句老話:“萬事開頭難”,在某種程度上,開局決定了整個談判的方向和發展趨勢,一個好的開始會為談判的結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談判開始時需要營良好的開局氣氛。開局氣氛可以采用感情攻擊法、稱贊法等來營造。比如一方代表說:“I have a good news to share with you that my wife had a baby last night!”此話一出,雙方代表紛紛站起來向他道賀。整個談判會場的氣氛頓時高漲起來,談判進行得非常順利。再比如一方代表說:“From the posture of your drinking tea ,we find you are proficient in tea ceremony ,could you give us some introduction about it?”這句話正好點中了對方代表的興趣所在,于是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結果,后面的談判進行得異常順利。
面對有過多次商務往來的談判者,需要坦誠開局。而對于談判實力弱的一方談判者,坦誠式開局也很適用。比如一方代表說:“We are just a small company,but we have a willingness to cooperate sincerely with you .We will at least become friends regardless of whether we could come to terms.”這樣的開局顯然能有利于談判順利的向縱深發展。
協商開局,是以和諧的語言、協商的口吻陳述自己的立場、觀點,給對方和藹可親的感覺,這樣能創造“一致性”的氣氛,期待雙方能夠在友好、愉快的環境中展開談判。
二、陳述的語言技巧
1.語言準確,簡明易懂
通常在談判中任何一方都無法接受他們所不了解的任何事項。談判者應該準確無誤地陳述己方的意圖、目的與要求。
例如:“But one thing I have to bring up to the table first―the packing problem. As you know,10cartons were delivered damaged and the contents had spilled, leading to some losses.So I feel that we have to modify our packing requirement to avoid losses.”
該例句中陳述者在闡述問題時,論點突出,論據充分,邏輯層次清楚,簡明扼要,沒有使用一些鮮為人知的行話、術語,做到了語言正確,通俗易懂。
2.使用轉折語
轉折語是談判中陳述某種觀點的技巧之一,談判中如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或者有話不得不說,或者接過對方的話題轉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都要使用轉折用語。例如:“but”,“yet”,“in spite of this”,“however”,等,這種用語具有緩沖作用,可以防止氣氛僵化.既不致使對方感到太難堪,又可以使問題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的轉化。
3.使用解圍語
在陳述觀點時,有時為了突破困境,需要為對方或者給自己解圍,就可以使用解圍語。比如:
I understand the damage was not your fault but…
As you know it would be detrimental to our mutual benefit.
這些解圍用語,有時能產生較好的效果,只要雙方都有談判誠意,對方可能會接受你的意見,促使談判的成功.
三、提問的語言技巧
1.封閉式問句
這是一種只需要對方回答是或者不是,也或者只需根據問詞回答什么時候、在哪等的問句,回答這種問句的人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能做出答復。比如:We would like to ask you some details of this agreement.Have you take out insurance yet on this shipment?
When did you find the defective goods for the first time?
這類問題有助于提問者獲得特定的資料,但有時也會包含相當的威脅性。
2.開放式問句
先來看以下例子:
A:What do you think of our proposal?
B:Cannot you do better than that?
A:What does it mean by “better”?
在這組對話中,A提的問題兩個都是開放式問句。這一類問句無法讓對方用“是與否”等簡單的詞來回答,也正因為如此,對話者可以暢所欲言,通過巧妙的開放式提問往往可以讓談判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
四、說服的語言技巧
這是一種很難掌握的技巧,因為當你在努力說服他人時,你也同樣處于被他人說服的位置。所以,你必須要有能力有效化解這些抗拒。來看下面一組對話:A:But I should tell you that your company have to bear assume the charge ofpackage.
B:Why?You are the one who normally bears that expense.
A:Because you make a special request with regard to the packing.We will make no profit if we include the packing cost.You see,the cost of wooden cases is much higher than cartons and as American customs reguires, we have to do the fumigation(熏蒸) work with the wooden cases to meet the regureement of customs which cost us a big fortune.
在這段對話中,面對B方很不理解的一句why的提問,A方說話誠懇,理由充分,成本的增加不僅因為材料費用的不同,還因為美國海關對木箱包裝的特殊要求而增加了熏蒸費用。語言中的have to讓對方看到自己的難處,有效地化解了對方的抗拒。
在說服對方接受你的要求時往往需要先陳述好的信息和有利情況,再陳述自己的要求,會有很好的效果。例如:
After refering to your letter of May 1 offering us for Forever brand bycicles,we are glad to inform you that your price is found acceptable.However, we would like to give our suggestion to the alternation of your payment terms.
在這個例子中,先說明對方的價格合理,自己可以接受,這樣的消息顯然對對方來說是有利的。在對方心情舒緩的情況下,再提出自己的要求,對方答應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五、結語
語言是人類用來進行信息交流的符號。在談判中,積極地把握語言運用的技巧,會對談判的結果和業務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要有針對性地使用語言,面對不同的談判對手靈活應變的采用談判語言運用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促成談判的成功,實現預期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宋賢卓.商務談判[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2]吳穎.商務談判高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7.
[3]殷明.國際商務談判中語言表達策略分析[J].哈爾濱: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5).
語言表達準確、鮮明、生動是高考語文考試大綱新增的語言表達應用方面的內容。“生動”是指描繪或表達具體形象可感,遣詞造句經過精心篩選,形象化地表達出詩情畫意,顯示出感人的藝術魅力。
該考點高考命題多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既可以綜合考查,也可以單項考查;還可以在語段壓縮、圖表轉換、警示語、公益廣告以及句子仿寫等形式中綜合考查。語言材料則選用貼近現實生活、貼近考生實際的鮮活材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日常性和實用性。題目將會更加突出地域特點、地域文化,體現時代特色。
高考題型以改寫(文段增刪)、修正、擬句、點評、寫開場白或畫外音、短文寫作(包括應用文)、圖表轉換等形式出現。備考時應與“修辭運用”“句式運用(選用、仿用、變換)”綜合進行。
二、關于語言表達“生動”的解讀
1.怎樣理解語言生動性?
首先思想上要有新意,其次用詞造句要講究表現形式。
(1)要注意語言的形象性。語言的形象性主要表現在修辭的恰當運用上,特別是比喻、擬人和夸張等修辭手法的運用。
(2)注意語言的音樂性。主要表現在聲調的和諧和語言的節奏感上。這樣在用詞造句時,首先要搭配好聲調的平仄,其次要搭配好句式,使常用句式、特殊句式、外來句式、古代句式、長句短句、排句偶句、陳述句與疑問句,參差錯落,交錯穿插,就可使語言富于音樂性。
(3)恰當使用動詞、形容詞形、聲、色對事物進行形象的描摹,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4)要有幽默感。
(5)要有新鮮感。
2.怎樣做到表達“生動”?
(1)形象具體(繪形繪聲繪色)。如“夏天的陽光非常強烈,到處都熱得厲害,真叫人受不住了”。
【解析】“天上那層灰氣已經散開,不很憋悶,可是陽光也更厲害了:沒有人敢抬頭看太陽在哪里,只覺得到處都閃眼,空中、屋頂上、墻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著點紅,從上至下整個大地像一面極大的火鏡,每一束光都像火鏡里的焦點,曬得東西要著火。”修改后的這段話,繪色繪形,更加生動形象。
(2)苦心煉字。如“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解析】例句中“咽”“冷”繪聲繪色、精煉傳神地顯示出山中幽靜孤寂的景象。(山中的泉流由于巖石的阻攔,發出低吟,仿佛嗚咽之聲。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顯得陰冷。)
(3)借助修辭。如“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對麥迪生廣場的老住戶很客氣,每年光臨之前,總要先打個招呼”。(歐·亨利《警察與贊美詩》)
【解析】把“枯葉”比作“名片”,生動新穎,把冬天擬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正好體現出蘇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懼冬天的心情。
(4)恰當運用諺語、慣用語、歇后語。如: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以為開幾個晚上夜車就可以把成績弄上去,簡直是癡人說夢。
【解析】與一般的表述相比,運用俗語“臨時抱佛腳”和慣用語“開夜車”,顯得生動。
三、邊講邊練
1.語體和語言環境中,對同一內容表達方式不同。請將“歡迎對方按時參加”的意思按限定條件表述。
答:(1)在商店的廣告中: 。
(2)在給兄弟單位的請柬中: 。
(3)在給下級的通知中: 。
(4)家宴時父母給子女的口頭通知中:
。
2.下面這段話在表達上有多處毛病,請找出三處(寫出序號)并加以修改。
①百年奧運,百年夢想。②為舉辦北京奧運會,是中華兒女多年的期盼;③為北京奧運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所有中國人夢寐以求的事情。④這激發了我市兩位作者——韓松宇、管春平創作長聯。⑤該長聯上下聯分別為1004個字,共2008個字。⑥總字數與今年的奧運會一致。⑦上聯開頭為“奧運復興”,下聯開頭為“北京盛會”,相互對稱。⑧該聯采用了楹聯傳統的工整、平仄等手法,⑨再一次重現了百年奧運所走過的路程,表現了傳統奧運的中華兒女精神。⑩整個創作歷時半年,宣紙700余張。
答:(1) 改為 。
(2) 改為 。
(3) 改為 。
3.這篇祭文,在表達上有四處毛病,使得語言不夠簡明、連貫、得體,請找出并修改。
祭英烈
當我們迎著晨曦背著書包上學的時候,當我們結束一天的學習進入香甜的夢鄉的時候①,我們怎能忘記你們啊②,祖國的衛士③,是你們用青春熱血捍衛了這溫馨的一切④。共和國不會忘記你們,我們不會忘記你們⑤,你們的大名流芳千古⑥。我們要實現你們未完的遺愿⑦,繼承你們的遺志⑧,讓祖國更加富強、美麗⑨!你們若地下有知,也該瞑目了吧⑩。英烈們,安息吧!
答:(1) 處(只填序號)應改為 。
(2) 處(只填序號)應改為 。
(3) 處(只填序號)應改為 。
(4) 處(只填序號)應改為 。
4.將下列句子的序號填入橫線處,使上下文銜接得當。
“陸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通向西方的貿易通道,從西安出發,經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達中亞、西亞各國,再由這些國家轉道至歐洲。 。因此“海上絲綢之路”又被稱為陶瓷之路、香藥之路。
①“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又一重要通道②與茫茫沙海、駝鈴叮當的“陸上絲綢之路”一樣③其路線是由廣東、福建沿海港口出發,經中國南海,至波斯灣、紅海④史料記載,“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在中國秦漢時期便已出現,到唐宋時期最為鼎盛⑤而歐洲商人則帶來毛織品、玻璃器皿、象牙等異域珍品⑥中國商人將中國絲綢、陶瓷、香料、茶葉、漆器等物產運往歐洲
【突分解析】②承接“陸上絲綢之路”,故在最前,①中的“又一重要通道”承接②的內容,又引出了“海上絲綢之路”這一話題,故在第二,④中的“史料記載”是關鍵詞,后面的內容都是其內容,故該句排在剩余句子前面,③寫路線,⑥⑤寫商品,故③排在⑥⑤前,⑤中的關鍵詞“而”又決定了它要排在⑥后面。
答案: 。
在考場上,考生要盡量減少我字的使用頻率。考生為了表現自己,經常會說我成績非常好我非常適合這份工作我肯定這個觀點是錯的,等等。 這樣的表述會顯得考生以自我為中心,沒有關注到考官的情緒。考生的最終目的是得到考官的認可并使其最終接受自己,所以在喋喋不休的自我夸耀的同時,做 一下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聽眾,是否愿意他人一直說我怎樣怎樣,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就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了。
二、不要重復自己說過的話
在考場上,有些考生由于過度緊張,常常會出現說了上句沒下句的情況,這時候考生會下意識地重復上一句剛剛說過的話,這樣的表述會讓考官產生厭煩情 緒,而且對自己的情緒也會有所影響。考生要注意盡量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盡量不要重復自己說過的話,如果實在思維短路,可以把早些時候說過的一些話語拿 來修改一下使用,這樣也能保持連貫。當然,防止思維短路的最好辦法是背誦大量的常用語句,并練習邊想邊說。
三、發表意見的技巧
針對某一問題考生能否發表合理的、深刻的、有建設性的觀點,是公務員面試中的一項常規的而且是重要的測評項目。為了爭取考官的認可,考生除了要具備真才實學、能夠發表真知灼見外,也要掌握表達自己觀點的藝術,以此來讓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被考官所理解和接受。
(1)考官提問時,考生應注意聽,抓住考官提問的要點,同時合理組織自己的語言,考官未說完,決不能打斷其話頭,要靜待考官說完后再從容不迫地發言。
(2)保持與考官的及時溝通。發言時,一定要密切觀察考官的反應;考官未聽清楚,要及時重復;考官表示困惑,要加以解釋或補充說明;如果考官流露出不耐煩的情緒,請自己結束話題,而不要等到被打斷。
(3)不要固執己見,應該允許考官提出相反意見,并且虛心傾聽,真誠請教。若經過討論仍堅持自己的觀點,也要記住不要明確否定考官的意見(盡管實質上已經這樣做了),同時尊重考官的意見。
(4)當問題屬于中性或不易引起爭論時,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觀點。
(5)當自己的觀點不易被接受時,可以使用層層遞推法和反證法。前者指先從考官易接受的但離你的真實主題較遠的觀點談起,逐步接近你的真實觀 點,使得考官們具備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然后你再以清晰的邏輯去展示你的觀點。后者是指提出一個相反的觀點,然后逐步去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最終闡明你真 正的觀點。人們反對錯誤的觀點往往比接受正確的觀點更容易。當你提供了確切翔實的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僅提出自己的主張時,你的觀點就容易被接受了。
四、怎樣作恰當的解釋
在面試中解釋是常用的表達方式。解釋的目的是將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實、觀點說清楚,或是闡釋某件事的原因,或是將考官的誤解及時澄清。
解釋本身并不難,但要使自己的解釋達到預期效果,這就需要一定的原則和技巧了。
1.解釋的態度應端正
考生在作解釋時,不能因為考官要求你解釋的問題太簡單而表現得不耐煩或自傲,更多時候,考官并不是真的不懂或沒聽清,他們也不是想搞清楚你到底懂多 少。考官要求考生解釋某一問題,往往考查的就是考生會不會解釋。考生也不能因為自己被誤解或自己的回答被懷疑,需要自己作出解釋,而感到委屈和不滿。考生 在作解釋時必須態度誠懇,用富有情感的語言來說明問題。
2.應適時收尾
當解釋實在難以奏效時,考生不必著急,話不投機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經作了某個判斷,考生往往很難改變他的觀點,這時轉移話題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3.有理有據
解釋其實就是闡明考生的論點和論據。在你確鑿的證據和一定的邏輯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將很容易接受你的解釋。
4.實事求是
解釋時若真實情況令人難以置信,請考生不要尋找借口,強詞奪理,更不能巧言令色,憑空編造。該解釋的,就講明客觀原因,表明自己的態度;不該解釋的,不要亂加說明。考生若有不便直說的或不愿在考場表露的,可以如實向考官說明并請求他們諒解。
5.承擔責任
當考生被要求解釋自己在過去工作中的失誤或某些不足時,若僅僅說明事情的經過而回避自己的責任,就不明智了。考生最好勇于承擔責任,通過自己的解釋獲 得考官的信任和諒解。請放心,對此考官不會只注意錯誤是誰造成的,他們真正感興趣的是誰承擔了責任并作了怎樣的解釋。在自己承擔責任時,要就事論 事,將責任嚴格限定于所解釋的事情上,不要隨意擴大。有的考生誤以為自己承擔的責任越大,就表明自己的態度越誠懇,這種誤解后果會很嚴重。有的問題甚至只 需自己承認自己的失誤或不足,不用解釋。例如考生遲到5分鐘,除非有確實的理由,否則不要解釋,誠懇地向考官道歉就可以了。
6.間接解釋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釋,包括自己原單位領導、大學的老師、獎狀證書等書面材料以及媒體資訊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進行解釋將增強自己解釋的客觀性和說服力。
五、怎樣的提問
面試考場上考官有時候會把提問的權利交給你,這時考生不必謙讓,大大方方接過來即可。考生應該要知道,請考生提問不是考官表示禮貌和友好的方式,之所 以有如此舉動必然是和面試有關。因此,考生不僅需要通過考官對自己問題的回答來了解一些與報考職位以及面試相關的信息,也需要借這個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的 與眾不同。考生可以就報考職位和本次面試提一些相關問題,在表示自己對這份工作的信心的同時,不妨流露出少許猶豫你要讓考官知道他的回答可能會影響你 最后的決定因為你也有選擇的權利。考生在參加面試前要做好這方面的準備,有備無患。以下是一些例子:
我對貴單位領導的頻繁變動感到很費解,您能告訴我是什么原因嗎?
如果貴單位最終錄用我,而且我也接受,您認為在正式上崗前,我還需要做些什么?
是不是面試中表現出色的考生會優先考慮錄用呢?
以上列舉幾例來說明考生應該提什么樣的問題。除了問題的內容外,考生在提問時還應 注意幾個原則:
(1)提問就應該提出問題,而不要提出新的話題和考官聊天。而且提問不僅僅是考生要問,考官也要作出回答。因此提出的問題必須能引起考官的興趣和注意,使他樂意回答。
(2)考生的提問不能咄咄逼人,不要追問和盤問一個問題。若考官未作明確回答,那么他也一定有他的理由,考生不要糾纏不休。
(3)提問應以對方為中心。這里對方不是指考官的個人私事,而是和報考單位有關的事宜。考生如果在這時仍以自己為主進行提問,會讓考官感覺你太以自我為中心了。
(4)要注意提問方式。如同開放式回答問題一樣,考生最好采取開放式提問,不要限定式發問,給考官留有充分發揮的余地。
(5)進行誘導性提問或試探性提問時,要注意考官的情緒。一旦考官表現得不耐煩,就要及時結束提問。并且提問完要明確表示自己的提問結束,并表示誠摯的謝意。
六、小心陷阱
考官常用到的三種談話方法可能為考生布下了陷阱。
一是漫談法。漫談法就是漫無邊際地與考生聊天,所提問題沒有什么規律,考生揣摩不出考官意圖,也就解除了緊張情緒和戒備狀態。這時考官可能會 突然問出關鍵問題,讓考生猝不及防,難以應對。為此,考生必須警惕,要知道考官同樣是希望提高面試效率的,考官所提的問題即使再簡單也是有其一定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