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策略3篇

時間:2023-01-30 15:42:45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策略3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策略3篇

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篇1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語文教學,隨著新高考的穩步推進,高考語文試題的難度在逐年加大,尤其是試卷的閱讀量已從原來的七千字增加到九千字,未來還要繼續增加到一萬到一萬二千字,幾種致力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全新教學模式——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等應運而生。在這樣一種現狀下,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的課外閱讀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從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將近二十年,始終在為提高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而探索。面對新一波的改革大潮,筆者想就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應對策略談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農村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1.閱讀環境不善。農村的學生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祖輩幾乎無閱讀意識,父母閱讀意識淡薄,認為學生只要能把課本念及格就不錯了,讀其他課外書就是“不務正業”,甚至是浪費錢財。學生從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沒有課外閱讀的意識,養不成閱讀的習慣,興趣更無從談起。

2.課外閱讀范圍狹窄。一是農村學校的圖書室藏書較少,使用率非常低。為了管理方便,很多學校的圖書室沒有完全向學生開放,在時間和空間上使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限制,不能達到預期效果。二是很多學生和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就是讀一些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有關的教輔資料,閱讀古今中外文學名著的學生不多,整本書閱讀、精讀細讀的學生更是寥寥無幾。

3.缺乏主動閱讀意識。在學習過程中,愛好有著無窮的動力,也有著不可估計的作用。目前,農村初中學生缺乏閱讀的主動性,只有教師布置或檢查時,他們才被動閱讀。缺乏主動閱讀,再豐富的資源都等同沒有;缺乏主動閱讀,課外閱讀的作用和效果等同沒有,最終導致語文學習的效果等同沒有。此外,隨著社會的進步,網絡及媒體的沖擊,學生喪失了課外閱讀興趣。如今,網絡、電視幾乎覆蓋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們不僅畫面感強,畫面美麗,而且無需勞神費思。閱讀相對于網絡以及媒體視頻,是一個十分枯燥、勞神費思的過程,中學生當然就會放棄課外閱讀。

二、課外閱讀的策略

1.引導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大多數農村學生的讀書范圍比較狹窄,讀書動機不正確,沒有意識到閱讀是為了開拓視野和提升學生的素養。另外,農村學生讀書的途徑比較單一。如果讓絕大多數學生靠自己來買書閱讀,則大大限制了廣泛閱讀的可能,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閱讀。這就需要教師充分發揮好家長、學校和家委員會的合力育人功能,在適當的時候通過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推薦優秀的閱讀書目,設法讓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引領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閱讀觀。美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有一句關于讀書的名言“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它把書對人的影響,對人的靈魂的塑造說得形象而深刻。的確,對于一個人生觀、審美觀、道德觀等正在形成時期的中學生,閱讀的作用尤為重要。

2.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于客觀和非客觀因素的長期影響,大多數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比較缺乏。那么,教師就要在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上下功夫。如,教師可經常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朗誦會、故事會、讀書報告會、讀書競賽等,甚至可邀請家長代表參加,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還可以讓學生看經典文學作品拍的電視劇,使學生以此為突破口,增強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欲望。

3.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是在長期的閱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要做到:一是定書。要閱讀的書一旦選定,就一定要讀完,千萬不可淺嘗輒止,半途而廢,要養成選一本就要讀完一本的習慣,樹立整本書閱讀的意識;二是定時。針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每天選擇讀書的時間,哪怕是10分鐘,不能想讀就讀,不想讀就好幾天不讀,要讓學生做到持之以恒;三是定寫。要求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從自己喜歡的好詞、好句、好段的摘抄,逐漸向寫一點自己的感悟邁進,享受成功的喜悅。每當我翻開書寫美觀、記錄認真的學生讀書筆記本時,連我都覺得是一種享受,對學生來講定會是一筆精神財富。

農村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雖然堪憂,但在我們的不斷探索和努力下,正在一點點好轉。只要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閱讀就會慢慢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并逐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素養。這樣,學生才能不斷適應未來更高層次的學習和教育。

作者:嚴喜梅 單位:威武市涼州區金羊鎮九年制學校

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篇2

課外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分析了當前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基本現狀,而后闡述了當前新課改形勢下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具體策略,旨在幫助教師將農村中學生的課外閱讀落到實處。

一、農村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調查

1.個別家長支持課外閱讀力度不夠。從學生家長問卷調查反饋情況來看:43.3%的家長認為課外閱讀是消磨孩子學習時間;39.9%的家長認為課外閱讀對學習用處不大;84.1%的家長不會主動為孩子買課外書籍。由此可見,家長急功近利,對學生課外閱讀意識淡漠,加之學校應試教育的濃重陰影,使得被譽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受到了無辜的“冷落”。

2.個別學生自覺閱讀的興趣不濃。從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自覺性問卷調查反饋來看:6.5%學生從不進行課外閱讀;18.9%的學生雖經常讀課外書,但其中只有27.1%的學生平均每天閱讀時間超過半小時;80%的學生平均每天課外閱讀不足半小時。由于目前應試教育單一的評價標準,農村學生學習視野不廣闊,學習目的單一,課業負擔太重,往往只埋頭于題海而無法抽身進行課外閱讀。

3.個別學生獲取好書的途徑不多。四分之一(25.3%)的學生選擇交換或從圖書館借書閱讀;超過一半(50.4%)的學生喜歡網上閱讀。由于農村學校經費緊缺,所配備的圖書種類和數量十分有限,跟不上學生閱讀的實際需求,加之很多捐贈或者配備的圖書沒有顧及到學生身心實際。總而言之,學生獲取好書的途徑不多,課外讀物匱乏,阻礙了農村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提高。

4.個別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掌握不夠。19.1%的學生為考試而選擇課外閱讀,71.6%的學生為便于人交流或消磨時間選擇課外閱讀。教師缺乏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閱讀方法的指導,考什么教什么;即使設有課外閱讀,也是在應考模式里兜圈子,缺乏監管考核機制,學生漫無目的地讀。在這樣的閱讀目的驅使下,使得學生難以掌握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5.個別學校對課外閱讀重要性認識不夠。學校衡量教師教學技能的短視目標是提高學生分數,而課外閱讀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地提高學生分數,所以缺乏長遠和系統的安排、規劃和考核獎勵機制。在資金投入上,學校寧可將資金用在教學設施的改善上,也不愿每年為圖書室添加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緊跟時代脈搏的課外書籍,不能長期有效地推廣“大語文觀”教學。

二、農村中學生有效課外閱讀的對策

1.充分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新課標大綱》語文核心素養強調,中學生由應試教育走向素質教育,必須“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必須重視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課外閱讀是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課外閱讀對課內閱讀起到消化和應用的作用。這種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能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能為課堂知識和技能提供反復實踐的機會,使知識轉化為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學科素養,起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終極目的。

2.營造良好的社會、家庭閱讀氛圍。一是政府要改善文化設施。全社會要充分認識到“健身”和“健心”同樣重要,如建設大一點的圖書館、文化中心等,輔以相應配套措施,多開辟一些閱報欄,舉辦“讀書節”等活動,營造一個有利于青少年讀書的良好社會氛圍。二是學校要創辦家長學校。學校應真正落實“家長學校”的功能,定期舉辦親子閱讀活動、家長演講活動,教育家長改變觀念,提高讀書品位,使家長認識到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和現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倡導親子共讀。倡導家長不管工作有多忙,抽空和孩子共同閱讀,和孩子一起去欣賞那動人的圖畫和文本,在被孩子天性感染的同時,要用自己的真誠去影響孩子;與孩子交流讀書心得,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聊聊那本書,問問孩子讀到些什么,有哪些疑問,是怎么想的。

3.打造書香校園,形成愛讀書的好風氣。一是開展讀書活動,合理閱讀時間。學校要從落實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整體規劃出發,舉辦多種形式的讀書集會活動,給學生提供閱讀時間,使學生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主動進行課外閱讀。二是指導閱讀方法,提高檢測機制。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的方法,提高檢測機制,將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鼓勵、引導學生多看書、多讀書,樹立“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的閱讀理念,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調動他們課外閱讀的積極性,為他們的人生奠基。

總而言之,課外閱讀是拓展學生視野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的必由之路。但中學生畢竟是未成年人,他們正處在為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基礎的階段,他們的閱讀欲望需要激發,閱讀興趣需要培養,閱讀方法需要指導,閱讀能力和認知水平需要提高。在這個問題上,學校、社會、家庭應該在各個層次、方面有所作為。

作者:薛麗紅 單位:涇川縣玉都中學

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篇3

一、課外閱讀現狀分析

1.觀念陳舊落后

首先,語文課上不少教師不舍得花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一堂課,學生讀書的時間往往只有可憐的幾分鐘,大部分時間都被教師煩瑣的分析和頻繁的提問占去。其次,學習中“唯書本而書本”,“唯成績而定論”導致了主觀上不主動創造課外閱讀的機會。最后,家長和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認識不夠,他們不但不鼓勵學生讀書,而且阻止學生閱讀課外書籍。

2.缺少閱讀資源

農村學校由于本身的地理原因,物質條件較差,學校沒有規范的課外閱讀場所,個別有圖書室的學校,適合學生看的課外讀物也很有限。另外,農村學校很少有教師能經常給學生推薦新書,也缺少與學生一起交流閱讀體驗的機會。

3.閱讀獵奇求速

現代社會,科技突飛猛進,花花綠綠的世界充滿了誘惑。上網聊天,玩電腦游戲,看動漫、電影、電視,這些比看課外書籍更有吸引力。閱讀過程中獵奇心理又極為突出,初中學生往往對形形色色的奇聞軼事特別感興趣,武俠小說、言情雜志、偵探故事、卡通漫畫,這些五花八門的書刊如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這些所謂的快餐文化,能豐富多少知識,提高多少能力,積淀多少文化底蘊?

二、提升農村學生課外閱讀效率的對策

1.認識閱讀的重要性,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一是養成每日必讀習慣。閱讀應長期堅持才能見效,應成為學生每日的“必修課”。教師應要求學生每天擠出一定時間去閱讀,而且閱讀時間要相對固定,習慣成自然后,閱讀才會逐漸成為一種內在需要。二是養成有目的地進行閱讀的習慣。閱讀往往是為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解決實際問題。只有有目的地進行閱讀,才能有意識地捕捉主要信息,總體把握和理解文章,從而收到理想的閱讀效果。三是隨時圈點、批注、釋疑的習慣。古人告誡我們: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確,我們也有許多學生閱讀量并不少,但讀完就如過眼煙云,收獲甚微。因此,有必要培養學生讀書必動筆的習慣。閱讀過程中,要注意將自己喜歡的語句圈點、勾畫出來,有疑問、有異議或產生共鳴的地方,要進行質疑、批注或在書旁寫下自己獨到的感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閱讀。

2.介紹課外閱讀書目

由于自身條件所限,農村大部分家長都不能給學生指導課外閱讀。如今的讀物更是良莠不齊,教師應根據大綱要求,結合學生實際,適時而有序地給學生開具必要的閱讀參考書目,從而克服學生課外閱讀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一是結合課文介紹中外名著。我國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古往今來,各類名著和優秀作品極其豐富。同時,國外的名篇名作也被源源不斷地翻譯介紹進來。語文課本由于限于篇幅,即使名家名作,也只能做部分節選。因此,教師應結合課文把相關的名著介紹給學生,使課內外直接溝通。二是貼近生活介紹“時文”。為了跟上時代步伐,教師應及時把一些與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現代化生活氣息濃、文質兼美的文章編印給學生。所選文章要難易適度,取材廣泛,篇幅短小,使之成為學生課余飯后的文化快餐。

3.教師傳授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一是給學生營造良好閱讀的課堂氛圍。針對閱讀中的難點、疑點及熱點,教師讓學生在做好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展開熱烈的討論,有助于深化閱讀,提高閱讀質量。教師要了解學生在閱讀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以便討論時給予指導,從而達到最優化的閱讀效果。二是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讓學生掌握閱讀的一般步驟,不同文體的閱讀方法以及精讀、泛讀、跳讀的技能等。可以深化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提高閱讀鑒賞能力。三是開展豐富多樣的閱讀活動與競賽。例如,每日妙言佳句摘錄、文學欣賞課、詩歌朗誦、演講賽等,以此激發閱讀興趣,更好地促進閱讀。在愉快的競爭氛圍中,鍛煉和提高閱讀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四是讀寫結合。閱讀與寫作是互為因果,緊密聯系的。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時,要注意讀寫結合,以讀導寫,以寫促讀。讀寫結合的最有效的形式就是寫讀書心得,這是一種創造性的閱讀,它既是閱讀的深化,又是有益的寫作練筆。讀書風氣其實是一個社會的文化風氣的反映,甚至是衡量國民道德和素質的一個重要指標。余秋雨曾說:“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語文教師要做一個充滿激情的導游,早日引導學生走進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

作者:陳芳梅 單位:甘谷縣禮辛初級中學

推薦期刊
友情鏈接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亚洲一级影视 | 免费国产午夜精华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 日本人妖一区视频 | 亚洲尤物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