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2 08:55:31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醫學影像解讀,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英美文學;歧義現象;分析解讀
在英語中,歧義是非常常見的語言現象之一。最近幾年,我國的學者開始較多的關注英語中的歧義現象并做了進一步的深入研究,但應當關注到的是,目前只有極少數學者對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歧義現象開展專題研究。所以,本文將深入的探討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歧義現象,從而便人們能夠更好地欣賞英美文學作品。
一、詞語預設產生的歧義現象
在英美文學作品當中,有很多從預設疑問而產生歧義的情況,由于作家在進行文學作品創作的時候不會針對某個詞語或句子進行明確的解釋,所以也就容易導致這些詞語和句子的產生歧義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讀者或者研究者充分推展思維、發揮想象地加以分析和編譯。英美作家在開展文學創作的時候會經常使用預設歧義,這是因為通過預設歧義提供出來的語言具有意義不確切特點,這樣就會很自然地產生一種不確定性的模糊美。當閱讀者在閱讀預設的語句時,就需要結合小說的故事情節信息,思考和分析小說具體的語境,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其真正的意義。在小說《項狄傳》中,英國小說家勞倫斯?斯特恩成功塑造了一個寡婦形象,這個年輕漂亮的寡婦與一名退伍軍人相愛并且很希望能與其結合,但在她心里有一個很大的顧慮,由于軍人受過傷,所以她很想知道這個軍人受過怎樣的傷且傷在何處,于是,她就問道:Wherewere you wounded?這個軍人在面對提問時卻拿出了一張地圖,結果他在地圖上指出了自己曾經戰斗受過傷的地方來給她看,顯而易見,這個軍人的回答并非是這位寡婦所想要的答案。之所以能夠得到這樣的回答,主要是由于主人公所問的話存在歧義。由此可見,我們在研究英美文學作品的時候,要積極去了解文學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搞明白作品反映的時代背景,這樣我們在閱讀這些具有歧義語言的文章時就能夠更加的容易理解。近些年來,我國的語言學者們開展了大量的英語歧義的研究,這些研究為我們更好地學習英美文學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在不斷的學習中會更透徹的理解英美文學作品中由預設、指示語、一詞多義等引起的歧義現象。
二、指示語產的歧義現象
在英美文學作品中,指示語的含義是在時間、地點、人稱等有所代指的詞語。這些指示語本身的意義并不太確切,并且指示語的含義也受周圍環境、時間、客觀等因素的影響,會導致不一樣的表達產生,這種情況的詞語理解有很多不一樣的表達意思可供選擇。通常情況下指示語的歧義問題主要有三種對立狀態:第一是指由于同一指示語應用的方法不同,導致指示語的不同含義的對立狀態;第二個是在詞語的非指示用法和指示用法之間存在相互對立的狀態;第三個狀態是指示詞在應用的過程中參照利用有很多不同的點,從而時指示詞含義會有幾個或者更多。比如這種語言方面的歧義情況就出現在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等待的一天》當中,這點在兩個人的對話當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我們可以通過父子間的對話來更好的明白其中“it”深刻內涵。兒子說:“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父親回答道:“It doesn’t bother me.”,我們通過父子之間的對話,分析當中具體的指示語,從三個方面看,文章中的 “it”在語義方面是存在歧義的。小男孩對理解“攝氏”和“華氏”兩個詞義有偏差,海明威為了更好地給讀者制造懸念,就利用了指示代詞能夠容易產生歧義現象,讓《等待的一天》這部作品在讀者心目中變得更加具有色彩和魅力。
三、一詞多義產生的歧義
“一詞多義”(polysemy)是指同一個詞具有多種不同的含義,這是在語言詞匯中是很常見的現象。一個多義詞雖然有很多種不同的意義,只要是合理的運用到上下文中,通常不會產生歧義現象,這是因為多義詞被應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的時候,這個多義詞的其他不符合文意的意義就都被排除了。過去許多英美文學作家在創作的時候正是很好的利用了多義詞的這個優勢,為人類創作了許許多多彌足珍貴的精神糧食。例如:在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小說《永別了,武器》(AFarewellToArms)中,有很多人認為,小說的題目本身就存有歧義,因為“arms”是一個多義詞,既有“武器”的意思,也有“手臂”的含義。通過仔細閱讀《永別了,武器》這部小說的內容,我們就會知道,這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創作的小說,顧名思義,小說的內容肯定是和戰爭密切相關的。這就很容易理解“arms”一詞在本文中不僅蘊含著主人公Henry遠離戰爭(即武器),還意味著Henry同時也失去了一雙手臂,手臂象征著他的愛人Cather―ine。由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個題目恰如其分,一語雙關,正是“arms”這個多義詞在文章中造成的歧義效果更好地反應出海明威強烈的反戰情緒。
總而言之,通過開展對英美文學作品中存在的歧義現象的研究,對我們更加全面的理解作品中的思想內容提供更大的幫助,同時也很好的助推了中外文學的交流。
參考文獻
[1] 鄭建新,梁丈青.英語語用竣義的關學功能[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
[2] 宋沖.英語歧義現象及其在語言表達中的應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1).
【關鍵詞】數學解題速度 因素 解題對策
Elementary Introduction Influence Speed of Problem-solving of Maths and Solution of Problem
Chen Yueying
【Abstract】This research is a major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ree key mental factors (skill of knowledge, ways of thinking, and status of mentality), which may influence speed of problem-solving of Maths. Skill of knowledge has effectiveness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inking ability; thinking ability oppositely would influence on the operation of knowledge skill. Meanwhile, status of mentality would be affected by both skill of knowledge and thinking ability.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aims to reflect that: accelerating of problem-solving & mastering knowledge skill expertly & enhancing thinking ability are motivating student’s excellent mentality quality.
【Keywords】Speed of problem-solving of Maths Factors Solution of problem
數學家華羅庚認為:“學習數學而不做題,好比入寶山而空返。”這精辟地說明了解題的重要性。數學解題是數學內容與數學方法的統一,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而解題速度直接影響解題的成敗,決定解題速度主要是知識技能、思維方法、心理狀態等三個主要方面,本文就提高解題速度作初步探討。
1.增強知識技能,提高解題速度。解題過程中靈活地利用某些技巧,對于運算的迅速和準確有很大作用,因而要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和多用技巧。
1.1 運用“知識組塊”增大思維跨度。解答選擇題、填空題、是非題等題型的問題,只需直接寫出結果,因此它可借助“知識組塊”對解題步驟進行合并、省略、簡化,從而增大思維跨度,提高解題速度。例如圍繞著余弦定理的三角變形的一個“知識組塊”是,在ABC中
(1)
(2)
(3)
學生大腦里如果具有這樣的“知識組塊”,便可提高解答有關三角問題的速度。
例1、 的值為:
解:據上述“知識組塊”中的(1),令 得
1.2 根據知識規律,簡縮解題步驟。同一類型的數學問題,往往蘊含著共同的解題規律。根據這些規律就可以大大簡縮解題步驟,提高解題速度,有時甚至可以一口報出答案。
例2.求證:
解此題通常切化弦,再積化和差分別求出分子、分母的值推出結論,它的運算過程較繁。若了解到:
(一)
則可根據(一)所揭示的規律,迅速地抓住題目的特征進行比較,可以發現所證等式左邊具備應用(一)的部分形態,即 及于是可用組塊補形的方法加以證明。
證明:
上述證明簡捷清晰,它源于知識規律的獲得和運用。
1.3 挖掘隱蔽條件,突破解題難關。具有一定難度的數學問題,往往含有隱蔽條件,如果能夠挖掘這些隱蔽條件,就能越過“思維障礙”,突破解題難關,或者能夠獲得巧妙的解題方法,提高解題速度。
例3、甲、乙兩隊各出7名隊員,按事先排好的順序出場參加圍棋擂臺賽,雙方先由1號隊員比賽,負者被淘汰,勝者再與負方2號隊負比賽,……直到有一方隊員全部被淘汰為止,另一方獲得勝利,形成一種比賽過程,那么所有可能出現的比賽過程的種數有多少?
對此題如果滯留在棋賽的各種勝負情況的考查上,那么思路就無法展開,如果能挖掘出該題隱蔽的一個數學模型:甲方獲勝,由必勝7場,用7個“+”號表示,該方最多只能負6場,用6個“-”號表示,這樣原問題就成了排列組合中,一排13個空格內畫上7個“+”號的畫法有多少種的問題了,甲方取勝得 種,再加上乙方取勝 種,因而可能出現的比賽過程為2 種。本題難點的突破,表現在從挖掘隱蔽條件到構造數學模型的飛躍上。
值得強調的是,在對于解題技巧的提煉,切忌一招一式、支離破碎,而要善于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寓于技巧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并掌握類同于此的運算過程。
2.掌握直覺思維,提高解題速度。
2.1 通過直覺思維,簡化推理過程。直覺思維是與邏輯思維相對應的,是未經考查推理而迅速對某些問題的結論作出大膽推測、設想的一種思維過程。在傳統的解題教學中,比較強調邏輯思維的方向。波利亞曾指出:“直觀的洞察和邏輯的證明是先知真理的兩種不同方式,直觀的洞察可能遠遠超前于邏輯的證明?!币虼?,在解答問題中憑借直覺作出判斷,依靠驗證才能作出肯定回答。
例4、已知f(x)對定義域中一切x1,x2滿足 ( 為正常數),求證f(x)是周期函數。
分析:要證f(x)為周期函數,則需證明存在常數 ,使f(x+T)=f(x)對定義域中一切x成立。這表明解題的關鍵在于直覺感知下T的取值。觀察題的結構,發現與 類同,由 ,且π為 的一個周期,類比得出f(x)的一個周期可能為4a,下面給予證明:
,故4a是f(x)的一個周期,f(x)為周期函數。
2.2 進行整體分析、優化解題方法。所謂整體思維方法,就是對問題的整個系統進行研究的方法。它不從問題的各個細節著眼,而是注重縱觀全局,著眼于問題的全貌或本質,是思維敏捷性的具體表現。由于整體分析,從問題的全局出發,把握了問題的全貌,容易揭示問題的本質,從而能夠選擇最優化的思路,最簡捷的解題方法。
例5、設 是公差為-2的等差數列,如果 那么
A、-182B、-78C、-148D、-82
解題時若孤立地看每一項,只好用基本量法引進首項后再用通項公式得前幾項和公式,過程冗長,如學生有整體意識,觀察到條件與結論均有: 項,將這兩個33進行整體比較,設后者為M,則
,M=-82從上例看出,整體分析,簡明扼要,化難為易。
2.3 使用逆向思維,促進求解轉機。有些問題如果從正面硬拼,即使絞盡腦汁也一無所獲,這時我們可從問題的反面入手,“從目標走開,轉過頭來倒著干”。這正如“退”是為“進”一樣,我們暫時背離目標是為了最終達到目的。
例6、求 的展開式中各項的所有有理數系數的和。
本文為全文原貌 未安裝PDF瀏覽器用戶請先下載安裝 原版全文
對此題,若正面求得,須用二項式定理展開的計算求和,則不勝其煩,如果從反面思考,不展開二項式,以x=y=1代入求得二項式的各項系數之和,從中提出有理部分即得所求之值。
解:在原式中令,得 ,原式的展開式中各項系數和為 ,這是一個無理數,故知展開式中所有的有理數系數之和是零。
從上例可知,正難則反,逆向思考,可出奇制勝,馬到功成!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3.調整心理狀態,提高解題速度。
3.1 克服思維定勢,另辟解題蹊徑。心理學研究表明:思維定勢現象人人都有,所謂思維定勢,就是指人們按一種固定的思路去考慮問題,有積極心理,也有消極心理作用,甚至造成負遷移,使思維受阻。
例7、比較 這四個數的大小。
這是一個比較幾個分數大小的問題,絕大多數學生只知道常規方法先通分,化為同分母分數,再由分子的大小確定順序。但本題各分母互質,通分時候將遇到較繁計算,如果打破常規,不循常法,實施“通分子”,再比較分母的大小確定順序,便可很快地得到結果。
解:
由此可見,克服思維定勢,利用“通分子”是比較某些分數大小的一種捷徑。
3.2 排除干擾因素,把握問題實質。為了考查學生的閱讀審題能力和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數學試題尤其是選擇題??捎幸庠O置各種障礙和干擾因素。
例8、任意調換五位數12345各位上的數字位置,所得五位數質數的個數是()
A、11B、8C、12D、0
對此題,學生往往先考慮是否能獲得質數,將1、3挑在個位上,逐個編排嘗試,但這樣做常難理頭緒,使思路容易受阻,只要克服緊張焦急心理的影響,冷靜地分析題意,把握住這個數的各位數字之和為15,因而不管如何調換數字位置,所得五位數均可被3整除,這樣,立即排除題設中“任意調換”的干擾信息,而一口報出其答案為(D)。
3.3 另外,情緒、興趣、情感等心理因素都能成為思維障礙,影響解題速度。厭學的學生不會展開積極的思維,看見數學題則眉頭皺,見到不熟悉的題更是心慌失措,更不會認真分析,數學題當然解不出來了。因此要重視對學生心理障礙及思維缺陷的分析和把握,并輔以有針對性的心理訓練。
[關鍵詞]課堂教學;思想品德;講練結合
教育實踐表明:一堂好的課,就是教師在教學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在學習上主體作用的最佳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善于啟發鼓勵學生積極進行思維活動,引導他們挖掘知識的深度,拓寬知識的廣度,把知識轉化為學生的能力。我在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實踐中,運用“讀、講、議、練”相結合的方法,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
一、閱讀是獲得知識的基礎
讓學生按照教師擬定的預讀提綱讀書,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前提。閱讀以課前預習為主、課堂再讀為輔,注重把讀的權利交給學生,使學生以真正的學習主人的身份參與教學之中。開始閱讀,學生會普遍感到枯燥無味、困難較大。針對此狀,教師要積極引導,教會學生怎樣閱讀,如何抓中心、抓重點,讓學生逐步掌握閱讀的方法。例如,在學習《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政權》這一課時,我在教學中擬定了預習提綱:第一,工人階級為什么是我們國家的領導階級?第二,農民階級為什么既是社會主義的勞動者,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社會主義制度和黨的領導的堅定擁護者?第三,知識分子是不是一個階級?為什么?第四,在我國現階段,為什么參加政權的不僅有工人階級、農民階級、知識分子,還包括其他一切勞動者、一切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一切擁護社會統一的愛國者?通過按擬定的預習提綱閱讀教材,學生掌握了那些知識淺顯,帶有識記特征,闡述又比較清楚的基礎知識。對那些理解有一定困難的知識,要讓學生帶著問題聽講,教師在課堂上引導點撥,適當講解,然后讓學生重新帶著問題讀,去求索真諦。這樣做,會使學生逐步養成獨立分析問題、認真看書學習的能力。
二、講解是為學生解惑釋疑
教師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把握難點,抓住關鍵,解決熱點。以前,我總想講得多一些,可讓學生多知道一些,結果卻浪費了課堂上的寶貴時間。現在,我在教學中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教師只是向導,學生才是主體,教師的講解必須引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善于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勢利導,而不能包辦代替。因而我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對有分歧的問題和容易混淆的問題,作重點分析講解;對內容頭緒多的問題,采用層層講解的辦法幫助學生逐步把握;對較抽象的問題,采取形象方法講解,而對學生較容易理解的內容稍作點撥即可。例如,我在講“抓主要矛盾”時,列舉了《史記》中記載的“孫武斬吳王愛姬”的故事,啟發誘導學生;在講“規律可以認識和利用”時,我則列舉了“武則天曾下令一夜之間百花須同時開放”的典故,把抽象的理論寓生動形象的事例之中,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這樣做,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提高了思品課的實效。
三、議論是幫助學生探究問題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群體的學習心態特點是競爭意識強,好學、求新,思維活躍。怎樣指導學生議論探究問題呢?作為教師應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追根問底。如在學習“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時,我針對學生普遍關心的黨內一些領導干部存在腐敗現象,聯系當前的反腐敗斗爭,設置疑問:為什么有些領導干部會栽倒在權位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然后得出正確結論。
四、練習是檢測學習的手段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 差異 閱讀理解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今天,英語成為了世界官方語言,大部分國家都要求學習英語,而閱讀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重要途徑。中西方國家由于所處自然條件、歷史傳統、社會制度、等的不同,經長時期發展,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特點和風俗習慣,反映在文化理解上,則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是很巨大的,尤其反映在背景知識上。另外,外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習者能夠正確運用目的語進行交流,這不僅是語言、語法、詞匯的交流,而且還包含著目的語的文化交流,也就是跨文化交際。背景語言的理解就必須了解其文化,因為學生對作者意圖理解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取決于學生語言水平的高低,還取決于學生對文章所涉及的社會文化知識掌握的多少,只有當學生將自己的背景知識與語篇負載的語言文字聯系起來以后,意義才產生,理解才實現,閱讀的交際功能才得以完成。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把語言知識與文化背景知識相結合,導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讓學生多了解一些中西方文化的異同是非常必要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對大學生英語閱讀理解的影響,大致有三個方面:詞匯、表達方式和背景知識,具體分析如下:
1詞匯方面
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英漢詞匯的語義和文化內涵的不等值主要表現在其概念意義、內涵意義和搭配意義上。
1.1概念意義
概念意義是指一個詞的基本意義,是抽象的,與客觀事物不發生直接的關系。概念意義是交際的核心因素,不正確理解詞的概念意義,就會引起交際沖突。如:漢語中的“叔叔”是指父親的弟弟或比父親年輕的長輩,而英語中“uncle”一詞的意義范圍要大得多,它既可以指父親的兄弟,也可以指母親的兄弟。類似的稱謂用詞還有很多。再如,英語的“drugstore”與漢語中的“藥店”不同,drugstore在美國除了出售藥物之外,還可以賣食物、飲料等等。所以大學生在閱讀時必須弄清楚一些詞匯的概念意義,否則會誤導自己的判斷力,可能引起交際沖突。
1.2內涵意義
內涵意義是指超出概念意義以外的意義,往往與客觀事物的本性和特點有聯系。如“idealism”在英語中有兩個意義:一是作為哲學術語,意思是唯心主義,不包含任何褒貶之意;而漢語中的唯心主義則具有貶義。另一個意義是理想主義,可表示肯定或否定,或兼而有之;而漢語中的理想主義往往含有脫離實際的意思,含有貶義。類似的還有intellectual和“知識分子”,peasant和“農民”等等,其內涵意義都不能完全等同。再比如red一詞,無論在英語國家還是在中國,紅色往往表示慶?;顒雍蜕鐣髁x等積極意義,但英語中的“red”還意味著危險狀態或使人生氣,如red flag(引人生氣的事)。還有當看到商業英語中的“in the red”,別以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虧損、負債。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的介紹,以防學生單純從詞匯本身做出主觀評價。
英語中有些動物詞的文化內涵是漢語中沒有的或與漢語有很大不同。英語中swan﹙天鵝﹚用來指才華橫溢的詩人。根據希臘傳說,音樂之神阿波羅的靈魂進入了一只天鵝,由此產生畢達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詩人的靈魂都進入天鵝體內。Sheep在英文中是愚蠢的代表,而在漢語中說笨得像豬。
還有些詞在漢語里有對應的詞,而在另一種文化中找不到對應詞。這種現象叫“詞匯空缺”。例如英語中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等等。
在閱讀理解中,詞匯的內涵意義是十分重要的,詞匯的內涵意義要靠平時的積累,如果不清楚中文和英文詞匯內涵的區別,在閱讀理解上面經常會造成很大的誤區。
1.3搭配意義
搭配意義主要是指詞與詞之間的橫向組合關系。搭配往往是約定俗成的,不能用母語的搭配規律套用到英語學習中。如:漢語中的“紅茶”在英語中應用“black-tea”表示,英語中的“black coffee”在漢語則是“濃咖啡”,漢語中的“濃茶”在英語中則是“strong tea”。再如:漢語中的“雨后春筍”“多如牛毛”在英語中應用為“spring up like mush-rooms”“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的搭配意義也是很重要的,學生一定要掌握好常見的詞匯搭配意義,運用到閱讀理解中,準確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2 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是表達特定內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語言方法、手段,是文章構成的一種形式要素。表達方式隨語言表達的產生發展而逐步形成。例如各種節假日及假期在英文中的表達:
泛指不用工作的休假時間用time off work或者time away from work. Holiday和vacation在英語中意思接近,Holiday是holy和day的合寫,最初的意思是特殊的宗教節日,后來日常語言用來指特別的休息日,以區別于周末的正常休息。Vacation的本意是‘空缺’的意思,在英國原指法院或者大學的休假,它們包括三種情況:一是為了休息或者娛樂而離開當前所做的經常性的工作;二是為了娛樂或者旅游的一次具體行程;三是進行文化、宗教、國家或者其他情況下的慶?;顒樱梢允欠ǘǖ囊部梢圆皇欠ǘǖ?。
不同的表達方式理解不同,所以大學生應好好學習中英文的表達方式,區分開來。平時在閱讀中注意根據上下文理解這些表達方式,今后才能在正確的語境中去運用。
3背景知識
語言的存在和發展受社會的影響,一些詞匯反映了社會歷史的客觀現實,這樣的詞匯往往會讓中國學生產生迷惑。例如:The United States has set up a loneliness industry.其中,loneliness industry是指美國福利事業的一部分,由于越來越多的子女不與父母住在一起,美國社會出現了大量的孤獨老人,他們既無人照顧又生活困難,成為社會問題。因此,美國政府開辦了一種為孤獨老人服務的社會項目,名字叫loneliness industry.
學生對西方國家的地理環境的熟悉程度也會對英語閱讀產生影響。例如,英國是一個島國,由于受西歐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影響,英國常年吹溫暖潮濕的西風,所以,英語中西風給人的感覺總是溫暖的、歡樂的。如《西風頌》中:It's a warm wind west wind, full of birds; cries…and Aprils' in west wind and daffodils.讀到這首詩就會想到鶯歌燕啼的春天,而不是有的學生印象中寒冷的、刺骨的西風概念。
宗教也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由于宗教背景不同,中國學生會發現下面的話很難理解: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ning to breath.意思是一名教師意味著創造的見證人,他目睹人體開始呼吸,開始了生命。要深刻了解這句話的內涵就應當了解《圣經》中上帝造人的故事?!妒ソ洝飞险f,人是由上帝創造的,上帝用黏土捏成一個泥人,然后從其鼻孔中吹入“生命之氣”,于是泥人開始呼吸,至此,上帝完成了造人的偉大工作。在此句中,作者借上帝賦予了人類生命之氣來說明教師工作的神圣。
時代的變化,要求我們不僅要學習語言知識,還要努力學習西方國家的社會和文化方面的知識,擴大視野。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以便消除文化理解和交流障礙,提高外語閱讀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是密不可分的,向大學生傳授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識將有助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綜上所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不僅能提高大學生的閱讀水平,更重要的是能讓他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包慧南. 文化語境與語言翻譯[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1.
[2]高一虹. 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跨越[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3]劉君濤. 語言與文化關系的重新認識[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關鍵詞:小學數學;語言環境;應用題
一、語言因素對小學數學應用題難易程度的影響
解決數學問題最關鍵的兩個能力就是計算能力、應用能力,這兩個能力也是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題是通過語言文字的描述,來闡述數學問題的一類題型。這一類題型不僅鍛煉的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數學問題的實際應用水平,也適當地鍛煉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要求學生具有數學的計算能力,也要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
在數學應用題的解題過程中,教師要傳授學生對問題進行轉譯或整合,解題計劃以及解題執行等幾個部分。問題的轉譯、整合指的是將題意通過自己的理解對已知的信息進行自己翻譯、整合,使得問題變得清晰明朗,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計劃、解題執行的步驟和方法等。對于語言的理解僅僅是為了計劃出一個合適的、準確的解決方案而提供服務的。但是在將語言文字轉化為數學公式的過程中,學生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使得解決中斷。比如,由于學生對題意的不理解,無法將語言文字轉化、整合成數學公式等等問題。這就要注重培養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能力以及語言知識與數學知識的聯系性,培養學生的解題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題意,找出解題線索,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解決數學應用題。
二、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建議
小學生由于大腦思維能力還沒有完全形成,缺乏一定的社會閱歷,這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編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編制者要考慮小學生階段的特殊性,將應用題的字數、命題密度、問題難易程度等都要適當地減少一些,避免因為難度系數增大導致小學生學習壓力大而興趣缺失。同時,小學教師也要注重對小學生語言環境因素的培養,加強對學生應用題題意的理解,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方法以及數學特有的解題思維。根據語言因素的培養,提高學生對數學應用題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小學生養成自身的數學素養,為以后的學習養成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組織行為
大學生在接受、體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滿意度對當代大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往的研究多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視角對高等教育進行剖析,通常忽略了社會因素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因此,從組織行為學視角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進行深入研究,對提升大學生滿意度具有重要意義。
一、 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
大學生學習滿意度是體驗高等教育之后呈現出來的心理狀態,來源于期望、過程和收獲之間的相對關系,體現為一種價值判斷。大學生作為一個個體,有其獨特的個體感知,同時學??梢员豢醋魇且粋€由不同學生個體和教師群體構成的組織,因而從組織行為學視角去分析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可以發現影響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學生因素、學校因素和社會因素。
(一) 學生個體因素是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內部導向。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是高等教育的受教育者和受益者,也是高等教育過程的參與者和體驗者。隨著對學生主體性認識的增強,大學生學習滿意度以學生為主體,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反映教育質量。
1、 大學生學習動機會直接影響學習滿意度。從組織行為學角度剖析學習動機,我們可以將學習動機分解會自身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價值觀和態度在一定程度上使個體產生了某一行為的動機,從而影響個體的行為。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里強調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并且細化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作為學習的四大支柱[1]。因此,對學習持有積極態度的學生,會更主動去學習,并且具有較高的學習滿意度。
2、 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能力指的是個體能夠成功完成工作任務中各項任務的可能性。不同的專業要就學生運用不同的智力能力,所以大學生必須完全了解自己的優勢及其劣勢。同時,能全面了解所學專業的基本內容,以及應該所具備的能力。
3、 學習興趣對學習滿意度的影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學的教育已不像高中教育的模式一樣,而更多地是要求學生自主學習。當代大學生大都具備自我判斷能力,能夠對大學生涯整個過程、對所屬學校、對所體驗到的教學、對所參與的學習以及自我成長都能夠形成基本的認知和判斷,從而完善自我的發展。如果大學生對自己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勢必會降低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影響學習滿意度。
(二) 學校影響因素對大學生滿意度的中介作用。學校因素可以細分為教學引導和學校環境。教學環節是學生在大學期間必須體驗的活動,所以教學引導是大學生滿意度影響因素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環境也是影響大學生學習的另一重要因素,雖然學校內的環境以及周邊環境存在于接受高等教育個體之外,但無論是硬件環境還是軟件環境,都對大學生的學習心態、行為產生了引導性。
1、教學引導要素中的具體指向。在教學引導第一方面的內容主要涉及教學的過程,包括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引導的內容以及教師在教學前的準備是否充分這幾項內容[2]。另外一方面的內容則主要涉及教學關系,具體說來主要由教師給予學生的評價、在上課期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教師給學生學業的負擔量大小這幾項來體現。
2、 學校環境要素的具體指向。學校環境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影響可以分為硬環境和軟環境這兩大要素。
首先,學校各種設備及資源配置構成大學生學習的硬環境,其直接影響大學生對高等教育的體驗和感知。
其次,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引導學生學習的軟環境。學校的規章制度的滿意度可以反映出大學學習體驗在制度上的感知與期望之差,構建出一種制度性指標。大學生對軟環境的滿意程度會直接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也影響其對學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三)社會環境影響是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外部導向。社會因素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主要影響因素可以細分為就業政策和社會需求。就業政策和社會需求會對大學生學習積極性產生直接作用,如果社會對大學生所學專業的需求大于大學生的供給,那么大學生會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持積極態度,從而提高其學習主動性以及學習滿意度。
二、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結構模型
大學生學習滿意度是由參與大學學習的諸多方而組合形成,而這些具體活動、事件、過程形成的體驗通過一定的邏輯相聯系,構成大學生滿意度的結構。
通過上述對大學生學習滿意度影響因素的研究,建立了如圖1的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結構模型。
圖1 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結構模型
三、 提高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建議
1、 學生方面。大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時也是對學習進行感知的主體,所以大學生自身的因素對學習滿意度會產生直接而顯著的影響。首先,大學生在進入大學前應該對自己進行深入的分析,特別要明確自己的價值取向和學習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要一味的去追求所謂的熱門專業,因為每個專業開設都有它應有的價值,只有學習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大學生才會有足夠的主動性。其次,在進入大學時,大學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自己的目標,如果大學生想進入某家企業或某個行業,那么大學生就可以提前做好準備,比如:從業資格證、學分績點、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等。最后,在學習期間,大學生應該利用好學校的資源,特別是圖書館資源,這樣不就可以減低學習單位學習成本,同時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而提高其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2、 學校方面。筆者認為學??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出發,以提高其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滿意度:第一,學校應該開設職業生涯規劃這門課程,以幫助大學生制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明確目標;第二,在學校規章制度方面,特別是評獎評優和處罰制度,一定要做到三公,這樣提高大學生對學校的認同感從而提高學習滿意度;最后,在教師教學方面,不僅要做好教學計劃和教學實施,同時也要做好教學反饋,在課堂上多與大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從而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3、 社會方面。隨著教育的普及化,大學生已經成為了主要的社會勞動力。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會間接影響大學生學習滿意度以及對未來的期望,所以筆者認為政府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來刺激大學生的學習滿意度。首先,應該促進就業的公平,提高就業信息的透明度。同時,政府可以鼓勵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企業補貼,讓更多的大學生可以到企業去實習以提高自身的實際操作能力。(作者單位: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76-88.
[2] 文靜,史秋衡.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的要素與結構探析[J].宏觀質量研究,2013(12):87-94
摘要: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PACS等現有條件,結合學校E-learning課程平臺為本專業師生建設一個網絡學習交流平臺,
>> 醫學影像學網絡教學平臺中實現師生實時交互的設計 基于PACS/RIS的醫學影像學臨床網絡教學研究 網絡版醫學影像學多媒體實驗教學課件的開發與應用 數字化仿真實驗系統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醫學影像學教學中激勵醫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基于Internet的醫學影像學多媒體實驗教學的改革 醫學影像學檢查在法醫學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多視圖模式的醫學影像動態學習平臺的構建探索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驗室建設 地方院校醫學影像學課程建設的體驗總結 醫學影像學發展方向與學科建設的探討 醫學影像學教學方法研究 芻議醫學影像服務平臺的構建與完善 醫學影像設備學網絡多媒體理論教學和模擬實驗教學探究 基于Matlab的醫學影像增強與邊緣檢測算法的實驗研究 虛擬儀器技術在醫學影像實驗課程中的應用及研究 醫學影像學的現狀及最新的進展研究 醫學影像學的臨床教學體會 解讀醫學影像設備學的教學方法 關于醫學影像學教學的幾點思考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qq-pf-to=pcqq.c2c.
[2]林文建;江魁明.醫學影像學網絡教學平臺中實現師生實時交互的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11).
[3]郝金鋼,時常旺,段堂榮,劉建興.醫學影像學網絡教學現狀分析[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02).
[4]馬著彬,陳澤龍,邱景,黃潔君,歐陽湘蓮,劉民英.如何構建《醫學影像學網絡教學資源庫》[J].西北醫學教育,2003,(03).
關鍵詞:動脈粥樣硬化;益氣活血解毒湯;血脂,6-酮-前列腺素;血栓素B2
中圖分類號:R541.4 R28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9-0823-02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及富含脂質的巨嗜細胞聚集為特征的多因素過程。AS的病因多樣,發病機制復雜。本實驗通過高脂飼料復制家兔動脈粥樣硬化模型,觀察益氣活血解毒湯對AS家兔血脂、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及血栓素B2(TXB2)的影響,探討其抗AS的作用機制。
1 材料與方法
1.1 動物健康日本雄性大耳白兔24只,體重2.0 kg±0.2kg,(4~6)月齡,購自安徽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1.2 藥物益氣活血解毒湯由安徽省中醫院煎藥室煎制,每袋200 nL,真空包裝;辛伐他汀每片40 mg(杭州默沙東公司提供,批準文號J20040032)。
1.3 主要試劑血脂檢測試劑盒由浙江東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6-keto-PGF1α及TXB2放射免疫試劑盒由北京普爾偉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準文號分別為國藥準字$10950216,S10950213。
1.4 主要儀器OLYMPUSAU-4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日本),80-2離心沉定器(上海手術器械廠),HH-s水浴鍋(鄭州長城科工貿有限公司),DFM-96型16管放免γ計數器(上海原子核研究日環儀器廠)。
1.5 動物模型復制與分組將動物隨機分為4組,每組6只。分別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益氣活血解毒湯組、辛伐他汀組。喂飼高脂飼料(1%膽固醇,5%豬油,94%基礎飼料)復制AS動物模型,復制期為10周。其中益氣活血解毒湯組及辛伐他汀組邊造模邊給藥,前兩組以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動物在適應期喂養1周后,空白對照組喂飼普通飼料;模型對照組、益氣活血解毒湯組以及辛伐他汀組喂飼高脂飼料,每日每只50 g;按人與動物間體表面積折算的等效劑量比值,模型對照組每只家兔每天灌胃30 mL,即為生藥4 g,辛伐他汀組家兔每只每天灌胃辛伐他汀藥液30 mL,含辛伐他汀17 mg。前兩組以等量生理鹽水灌胃,后2組家兔每日食完高脂飼料后再補足基礎飼料,每只每日給食總量限制在135 g-150 g,分籠飼養,自由飲水。
1.6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實驗10周后各組家兔禁食12 h,用10%烏拉坦耳緣靜脈注射麻醉,腹主動脈插管取血20mL,3000 i/min離心10 min后分離血清,按試劑盒說明用酶法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上測定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測血漿6-keto-PGF1α及TXB2含量。
1.7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1.O統計軟件,所有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多組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2 結 果
模型列照組TC,TG,LDL-C及TXB2較空自對照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HDL-C,6-keto-PGF1α顯著下降(P<0.05);益氣活血解毒湯組、辛伐他汀組TC,TG,LDL-C及TXB2均低于模型對照組(P<0.05或P<0.01),HDL-C及6-keto-PGF1α升高明顯(P<0.01);益氣活血解毒湯組與辛伐他汀組比較,HDL-C及TXB2有所升高(P<0.05)。
3 討 論
近年來研究認為炎癥和免疫反應是AS病變發生的病因之一。AS炎癥學說所提及的各種病因及介質,均可歸于中醫毒邪學說的內毒或外毒。一些清熱解毒類中藥可以通過降低血脂、拮抗內皮素、抑制平滑肌細胞增殖和抑制血小板聚集抗AS。據歷代文獻記載,脈屬“奇恒之腑”,為氣血精微的通道,附屬于心。痰、濕、瘀是AS的關鍵病理因素,肝、脾、腎三臟虛損,功能失調是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根本。邪留血脈、脈絡損傷、脈道枯澀、血府失柔是AS的病機關鍵。本方提出益氣、活血、解毒相結合,創制了益氣活血解毒湯,方中人參,性味甘,微苦,歸脾、肺經,具有大補元氣,安神止驚,補益五臟的作用,在本方中為君藥;水蛭,味苦咸腥,性平微寒,有小毒,人肝,膀胱二經,逐惡血淤血,破血逐瘀之功效;丹皮性味苦,辛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清熱涼血之功。兩藥合用,共奏活血解毒之功效,為臣藥;連翹,性味苦,微寒,歸肺,心,膽經。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作用;黃芩,性味苦寒,歸肺、胃、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諸藥和用,共奏益氣活血,化瘀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