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6-15 06:55:50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衛生檢查情況總結,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為進一步加強對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規范醫療行為,打擊非法行醫,為廣大群眾提供安全的醫療服務,經研究決定在全市開展醫療機構專項執法檢查,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檢查目的
通過專項監督執法檢查活動,全面掌握我市轄區內公立、民營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執業狀況。打擊非法行醫,凈化醫療服務市場。督導醫療機構進一步強化依法執業意識,規范內部管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保障廣大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二、檢查內容
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放射診療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的要求,對全市所有醫療機構,重點對全市一級以上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進行監督執法檢查:
(一)對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情況的監督檢查。
具體包括:醫療機構依法執業登記、校驗和《醫療執業許可證》管理,執業范圍、科室設置及管理等情況;醫療機構管理、執業相關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定和落實情況;衛生技術人員執業資質情況,衛生技術人員執行醫療衛生規章或技術操作規范情況;醫療機構醫療廣告宣傳情況。
(二)對醫療機構臨床用血安全情況的監督檢查。
重點檢查臨床用血管理制度及組織建設,血液來源,血液貯存、發放領取制度與管理,知情同意制度執行情況,執行《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情況。
(三)對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傳染病防治和信息報告情況的監督檢查。
具體包括:醫療廢物處置情況;醫療機構發熱門診、腹瀉門診建設與管理和預檢分診工作開展情況;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和傳染病疫情報告等。
(四)對醫療機構母嬰保健等專項技術服務的監督檢查。
具體包括:醫療機構開展母嬰保健等技術服務的許可情況以及從事母嬰保健等技術服務的人員資質情況。
(五)對醫療機構開展放射診療情況監督檢查。
具體包括:大型醫用設備配置情況,放射診療許可情況,放射診療防護管理制度及執行情況,放射診療設備性能檢測開展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管理情況。
三、方法和步驟
檢查采取醫療機構自查與衛生行政執法督查相結合,聯合檢查與單項檢查相結合,專項檢查與舉報投訴案件查處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專項檢查共分三個階段:
(一)自查自糾階段(5月5日--5月20日)
各醫療機構要對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認真梳理問題,進行自我查擺,認真自查自糾,針對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整改,自我規范。各醫療機構要在5月21日前向當地主管衛生行政機關報送自查總結。
(二)督查整治階段(5月21--6月30日)
各級衛生行政機關和執法機構結合醫療機構自查情況,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對查實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拒不整改的,必須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處。對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要嚴格依法重點整治,可責令停業整頓,直至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市衛生局將在專項檢查期間,對縣、區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工作進行督查,督查情況將通報全市,并在媒體上公示。
(三)總結評估階段(7月1日--7月10日)
各區、縣衛生局對專項執法檢查工作認真總結,對暴露出來的管理上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制定相應措施,認真落實,及時整改,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醫療機構長效監管機制。各縣、區專項執法工作總結要于2009年7月10日前報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聯系人:*,電話:*
(一)加強領導,認真實施。各區、縣衛生局要加強對專項執法檢查工作的領導,分管局長要親自參與檢查,要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意見,認真組織實施。
(二)加大力度,嚴肅執法。各縣、區衛生行政執法人員要嚴格按照衛生法律法規規定,加強監督執法檢查,發現問題不隱瞞,處理問題不手軟,執法公平公正。對查處的一級以上醫療機構的行政處罰、行政處分情況要在第二階段結束時報送市衛生局。
一、工作目標
(一)全面完成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控制效果評價工作,放射衛生監督管理檔案完整率達100%。
(二)放射衛生監督覆蓋率達100%。
(三)放射工作人員健康監護率達100%。
(四)區管放射診療單位放射防護達標率80%以上。
二、工作內容
(一)監督檢查工作。
全面檢查轄區內各放射診療機構放射防護工作情況,重點檢查《放射工作人員證》持有情況、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情況、設備狀態檢測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及職業健康監護情況等。
(二)摸底調查工作。
為更全面了解全區醫療機構放射診療防護的基本情況,對各放射診療單位的專業人員、設備及相應質量控制設備配備情況以及年度診療患者數量情況進行更詳盡的摸底。
三、檢查時間安排
(一)第一階段為自查自糾階段:從2012年6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各放射診療單位根據《放射診療單位調查表》(附表2)的內容集中開展自查自糾,重點為放射診療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評價情況、設備狀態檢測情況、放射工作人員個人劑量監測及職業健康監護情況。
(二)第二階段為監督檢查階段:從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翔安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各監督科室對轄區內放射診療單位放射防護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對監督檢查中所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進行追蹤核實。各監督科室按要求登錄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網站上的“全國衛生監督信息報告系統”進行數據填報。
(三)第三階段為數據匯總階段:從2012年11月1日至2012年11月20日,對監管單位的監督信息按要求進行匯總,于2012年11月20日前將匯總表和工作總結報送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
四、工作要求
(一)區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要根據翔安區2012年放射衛生重點監督檢查實施計劃,結合轄區內放射衛生工作現狀,落實責任,認真組織實施監督檢查和摸底調查工作,加大執法力度,對發現的違法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
一、工作目標
為做好我縣學校衛生工作,通過開展對學校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工作、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衛生情況、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的監督檢查,指導和促進學校進一步提高衛生管理水平,預防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保障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確保學校衛生安全。
二、工作內容
(一)對學校飲用水衛生的監督檢查。
全面掌握我縣學校飲用水基本情況,重點開展對作為學生飲用水源的二次供水、學生直接飲用的各類飲水和各類飲水設施設備衛生的監督檢查。指導學校建立和落實各項飲用水衛生管理制度及措施,防范介水傳染病和飲用水污染事件的發生。
(二)對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
結合傳染病疫情或傳染病發病季節特點,科學有效地開展對學校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督促和指導學校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完善傳染病防治管理制度,落實學生晨檢、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記、傳染病報告、新生入學預防接種證查驗、校內公共活動區域及物品定期清洗消毒記錄、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等各項防治措施,預防校園傳染病疫情發生。
(三)對學校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衛生情況的監督檢查。
加強對學校校舍、教學環境、生活設施等基本衛生條件的監督檢查。對學校內影響學生健康的教學建筑、采光照明、微小氣候、課桌椅、黑板、宿舍、廁所等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衛生狀況開展監測和監督檢查,督促學校落實各項基本衛生條件。
(四)對學校醫務室的監督檢查。
校醫室的設置及衛生工作開展情況,中小學校衛生專業人員配置相關資料及衛生專業人員或保健教師接受學校衛生專業知識和急救知識技能培訓記錄以及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校醫室持有效執業許可證、醫護人員持有效執業資質證書情況;傳染病疫情報告、消毒隔離、醫療廢棄物收集、運送、處置記錄。
(五)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的監督檢查。
對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組織體系、預案、制度的建立和事件報告人員的配備以及落實情況等進行監督檢查,結合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教學環境與生活設施衛生情況的監督工作,督促學校排查風險隱患,預防學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三、時間安排
(一)準備階段(20**年1月1日-3月1日)。
制定20**年學校衛生監督工作方案,明確具體工作內容,并進行部署。
(二)實施階段(20**年3月1日-7月31日)。
組織轄區內學校開展自查,對自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指導予以糾正,對學校進行學校衛生監督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出具限期整改意見書,并督促其整改落實。
2、 值周教師每天提高40分鐘上崗,佩戴標志,在學校門口檢查師生情況、校門口衛生與秩序,在校園、教室巡視,檢查校園內衛生情況,學校到校后遵守紀律情況。
3、 課間在校園內巡視,檢查課間學生活動及校園衛生情況,中午檢查校門口,路口放學回家秩序,及時公布檢查結果。
4、 對各班課間操及集會、眼保健操情況及時進行檢查。
5、 值周教師每天要指導幫助值周學生做好值周工作,帶領值周學生對各班衛生、紀律進行督促和檢查,在檢查中要嚴格、認真、公正、一視同仁,并認真做好檢查記錄。
6、 學生放學后,值周教師要做好清校檢查。
以黨的十、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總理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廣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原則,繼續以貫徹落實《職業病防治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一規定、四辦法”為主線,結合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活動和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加大職業衛生監管力度,嚴厲查處各類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全力抓好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保障勞動者健康權益。
二、總體目標
通過開展活動,強化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嚴厲查處各類職業衛生違法違規行為,促進用人單位加強職業衛生管理,落實職業病防治各項措施,改善工作場所環境和條件,保護勞動者健康權益,推動《職業病防治法》和《省職業病防治規劃(2009-201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落實。
三、主要任務
(一)突出重點行業領域。要突出抓好礦山(煤礦、非煤礦山)、化工(生產、儲存)、建材(陶瓷、石材加工等)等職業病危害嚴重行業領域以及開展了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行業領域的執法檢查。
(二)突出重點檢查內容。對轄區內用人單位的執法檢查內容主要參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基礎建設主要內容及檢查方法》(職業衛生業務文件ZW—JB—2013—002)執行。
煤礦職業衛生監察執法可參照《煤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防治規定(試行)》,重點檢查內容見附件3。
(三)突出查處重點違法行為。在全面檢查用人單位依法履行職責的基礎上,重點對以下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1.沒有建立職業衛生責任制、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衛生檔案的;
2.沒有向安監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的;
3.建設項目沒有開展職業衛生“三同時”的;
4.工作場所沒有設置職業病防護設施的,沒有在職業病危害嚴重崗位設置警示標識的;
5.沒有對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定期檢測的;
6.沒有為勞動者提供合格個體防護用品的,特別是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沒有為勞務派遣工發放合格個體防護用品的;
7.沒有按規定組織勞動者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的,沒有按規定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四、方法步驟
(一)檢查方式
本次活動采取縣市安監部門全面排查,縣市區交叉檢查,市級抽查方式進行。要堅持明查和暗訪相結合,以采取“四不兩直”、暗查暗訪為主的形式進行。
(二)時間安排
“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自2014年6月開始,至2014年12月底結束,共分為3個階段:
1.調查摸底、動員部署階段(2014年6月)。各地要根據執法檢查的重點行業領域,搞好調查摸底,明確檢查用人單位名單,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執法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各地執法檢查方案及執法計劃于6月底前報市局。
2.全面執法、整改治理階段(2014年7月至10月底)。按照重點檢查內容,對用人單位開展執法檢查活動。對執法檢查中發現的各類違法違規行為,要責令限期改正;未在規定期限內整改到位的企業,要依法依規予以處罰;問題嚴重的,依法提請地方政府予以關閉。
3.認真總結、鞏固成效階段(2014年11月至12月底)。各地執法檢查任務要在2014年11月10日前完成,對開展活動情況要認真進行書面總結,并如實填寫《職業衛生執法檢查臺賬記錄表》(附件1)、《“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執法情況統計表》(附件2),做好執法信息的匯總分析,產煤地區要另行填報《煤礦職業衛生監管執法情況統計表》(附件3)。各地將總結報告及三張表格于11月15日前報送市局。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本次活動市局成立“市作業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領導小組,由分管領導陳秀全副局長任組長,由職業健康科具體負責。各地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確定執法檢查專班,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和執法檢查計劃,確保執法檢查取得實效。
(二)統籌兼顧,注重實效。各地要把“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年”活動與職業衛生基礎建設、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做到相互促進、協調推動。要做好與各職能科室配合,形成監管合力。
衛生監督協管檔案管理是指對衛生監督協管本底資料、監督檢查情況、群眾投訴舉報記錄、工作記錄和相關文件等信息進行收集、整理、保管。
一、衛生監督協管檔案資料應按上級文件、計劃總結、會議記錄、投訴舉報、轉交案件、宣傳培訓、年度報表、被監督單位本底資料、行政相對人監督檔案等項目進行分類,并裝訂成冊。
二、檔案分類及內容:
1、上級文件: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監督機構下發的文件。
2、計劃總結:衛生監督協管室年度工作計劃、總結、情況匯報、檢查安排、其他專項工作小結及圖片資料等。
3、會議記錄:衛生監督協管室召開或參加各類工作會議應留有記錄。
4、投訴舉報:群眾投訴舉報的受理和查處結果記錄。
5、轉交案件:衛生監督協管員向縣衛生監督所轉交案件的交接文字性材料以及處理結果。
6、宣傳培訓:衛生監督協管開展衛生法律法規宣傳活動的計劃、總結、宣傳資料、工作記錄及圖片影像資料;衛生監督協管參加縣衛生監督所組織的培訓活動課件、學習筆記;衛生監督協管對衛生監督信息員開展培訓活動的培訓計劃、通知、課件、簽到冊、試卷及圖片資料。
7、年度報表:每年報送衛生監督協管工作信息匯總表的存檔。
一、指導思想
依法做好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工作,切實履行傳染病防治監督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促進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檢查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監督檢查。
三、檢查對象
(一)醫療機構:
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負責:縣直各醫療機構、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縣衛生局負責轄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檢查。
四、檢查內容
(一)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醫療廢物處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劑使用等情況,詳見表1。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疫情調查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情況,詳見表2。
表格使用:每個受檢查的醫療機構填寫附表1;受檢查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填寫附表2。
五、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09年4月)為動員部署階段。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09年4月—7月)為組織實施階段。衛生監督所要按照本實施方案開展監督檢查。
第三階段(2009年9月)為總結階段。監督檢查工作結束后,衛生監督所要將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于2009年9月15日前將附表3和工作總結書面上報市衛生監督所,同時報衛生局疾基婦股備案。
縣衛生監督所聯系人:張昌華
衛生局疾基婦股聯系人:*
六、為確保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順利完成,特成立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和衛生監督工作組:
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領導小組成員:
組長:*縣衛生局局長
副組長:*縣衛生局副局長
張昌華衛生監督所所長
成員:*縣衛生局疾基婦股股長
王章良衛生監督所副所長
李文良衛生監督所干部
衛生監督工作組設在衛生監督所,由衛生監督所具體負責。
六、工作要求
(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配合,突出重點,嚴格按本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轄區內的監督檢查。
(二)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要依法糾正,依法嚴肅查處。
一、指導思想
依法做好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工作,切實履行傳染病防治監督職責,嚴格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促進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工作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檢查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艾滋病防治條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監督檢查。
三、檢查對象
(一)醫療機構:
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負責:縣直各醫療機構、民營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個體診所。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
縣衛生局負責轄區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檢查。
四、檢查內容
(一)醫療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醫療廢物處置、艾滋病防治、消毒劑使用等情況,詳見表1。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傳染病疫情監測、疫情信息報告管理、疫情調查處理、醫療廢物處置等情況,詳見表2。
表格使用:每個受檢查的醫療機構填寫附表1;受檢查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填寫附表2。
五、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09年4月)為動員部署階段。建立工作機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2009年4月—7月)為組織實施階段。衛生監督所要按照本實施方案開展監督檢查。
第三階段(2009年9月)為總結階段。監督檢查工作結束后,衛生監督所要將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并于2009年9月15日前將附表3和工作總結書面上報市衛生監督所,同時報衛生局疾基婦股備案。
縣衛生監督所聯系人:張昌華
衛生局疾基婦股聯系人:李國燕
六、為確保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順利完成,特成立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和衛生監督工作組:
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衛生監督檢查領導小組成員:
*
衛生監督工作組設在衛生監督所,由衛生監督所具體負責。
六、工作要求
(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傳染病防治及醫院感染監督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配合,突出重點,嚴格按本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轄區內的監督檢查。
(二)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對檢查中發現的違法行為,要依法糾正,依法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