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環境監測8篇

時間:2022-11-22 18:01:1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室內環境監測,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室內環境監測

篇1

一、室內環境檢測方法

室內環境檢測需請專業環境檢測專家在室內定點取樣,然后將數據帶到實驗室進行進一步分析處理的。常見的實驗室分析方法有:甲醛是《公共場所空氣中甲醛測定方法》GB/T18204.26酚試劑分光光度法。氨是《公共場所空氣中氨測定方法》GB/T18204.25靛酚藍分光光度法。對苯的檢測采用GB/T《居住區大氣中苯、甲苯和二甲苯衛生檢驗標準方法氣象色譜法》;對氡的檢測采用氡測量儀進行測試;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檢測采用熱解析/毛細管氣象色譜法。

二、室內環境治理策略

(一)控制室內環境中的氡污染

1.建筑施工單位對于建筑過程中的選址、建筑材料及裝飾材料的使用必須嚴格把關,從污染源上控制,以減少氡向室內的釋放;

2.日常生活中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開窗換氣,以保持室內環境空氣的清潔。

(二)控制室內環境中的甲醛污染

首先裝修設計方案應當合理科學,符合相關環保要求。材料的選擇也要符合國家環保標準,要合理計算室內空間的甲醛承載量和裝修材料的使用量,同時要科學的選擇施工工藝,選擇那些對環境污染小的施工工藝,要嚴格掌握裝飾和裝修材料質量,嚴格控制甲醛含量。同時要注意室內甲醛的檢測和凈化,定期請權威室內環境檢測專家進行檢測,一遍根據相關治理方案及時進行凈化。同時在室內和家具內也采取一些有效的凈化措施,可以降低家具釋放出的有害氣體。

(三)控制室內環境中的氨污染

1.經常通風換氣。室內通風換氣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排放出室內污染物,另一方面可以使裝修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氣體盡早的釋放出來,防止以后對人體造成傷害。

2.保持室內環境一定的濕度和溫度。我們知道,含有大量氨類物質的外加劑在墻體中隨著濕度,溫度等環境因素的變化而逐漸變成氨氣緩慢釋放出來,增加了室內空氣中氨濃度,因此,要維持室內的溫度和適度在一定水平上。

(四)控制室內環境中的苯污染

1.在進行室內裝飾時一定要選擇符合國家標準的油漆、涂料、膠黏劑和防水材料。

2.選擇一些水性的木器漆,是防止和減少家庭室內裝修苯污染的根本途徑。

3.注意不要用油漆封墻底,這是嚴重污染室內環境的工藝,會造成長時間的苯污染問題。

4.不使用那些用劣質的大芯板或密度板做的家具。它會長時間地大量釋放甲醛或苯。

5.開窗通風:房子剛裝修好不宜馬上入住,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開窗通風,加速室內外空氣對流,盡快將室內主要污染物排放到室外。

6.植物吸附和化學分解:可以在家中擺放一些花卉植物類,比如吊蘭、仙人球、綠色植物等,可以除去家中異味,有利于釋放出清新空氣,消除有害物質。

7.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使用活性炭吸味劑來吸味。

(五)控制室內環境中的總揮發性有機物化合物污染

1.在建筑裝飾裝修行業推廣使用符合環境標志產品技術要求的建筑涂料、低有機溶劑型木器漆和膠粘劑,逐步減少有機溶劑型涂料的使用。

2.經常開窗通風換氣,讓室內有害氣體釋放出去。

篇2

關鍵詞:公共建筑 室內環境 環境監測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6(a)-0036-01

室內外環境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室內環境質量直接影響到人類生活質量,甚至關系著人類的生存。對室內外環境進行有效監測可以獲得相關參數、了解環境狀況,為研究環境變化及環境對人類的影響等問題提供基礎數據,改善人與環境的關系提供參考。

1 公共建筑室內監測的參數選擇、監測條件和方法

室內環境包括室內空氣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電磁環境等,考慮到所選參數的代表性,一般選擇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

1.1 監測條件

避免在夏季高溫高濕等極端天氣條件下進行;測試期間,采暖空調系統應正常運行,且外窗處于關閉狀態。室內照明測量應在沒有干擾光源影響下進行。

1.2 監測評估方法

(1)平均溫度、相對濕度監測評估方法:集中采暖空調系統的建筑物,溫度、濕度、檢測數量應按照采暖空調系統分區進行選取,相同系統形式應按照系統數量的20%抽檢。未設置集中采暖空調系統的建筑物,溫度、濕度、監測評估數量不應少于房間總數量的10% 。

(2)室內光照度監測評估方法:每類房間或場所應至少抽測1個照度值的評估。中心布點法,是將測量區域劃分成矩形網格,在矩形網格中心點測量光照度。

2 監測裝置總體方案設計

室內環境監測的功能在于能夠對室內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一般情況下,室內環境監測系統由數據采集模塊、通信、微控制器系統以及PC機監測系統組成。工作原理:通過前端傳感器獲取室內環境參數,并通過調理電路處理參數,輸入微控制器系統,最后微控制器輸出信號,在屏幕上顯示監測結果,并實現人機交互。微控制器通過網絡接口模塊把室內環境參數傳送到遠端監測PC機上,并在PC機上,實現信號的分析處理。

2.1 室內環境監測設備的選擇

室內環境監測設備,要考慮可靠性、先進性、經濟性。因此,硬件系統應遵循以下原則:(1)電路簡單、可靠,具有一定先進性。(2)盡量選用通用芯片。(3)按照系統功能進行模塊化研制。(4)可靠性高,是軟件研發的基本要求。(5)實時性好,可以將監測到的參數實時傳輸到遠端計算機上。(6)可擴展性強,系統在硬件擴充或增加新功能時易于擴展。

2.2 室內環境參數采集方案

溫度和濕度的采集,有多種傳感器可供選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融合了微電子技術、自動測試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數字溫度傳感器。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已出現了多種數字溫度傳感器產品,數字溫度傳感器內部包含溫度傳感器、A/D(Analog.Digital,模擬/數字)轉換模塊、信號處理模塊、存儲模塊和接口電路。

上世紀90年代陸續出現了電子式濕度傳感器,在產品出廠前已采用標準濕度發生器,逐支標定,其準確度可以達到2%~3%RH(relative humidity 相對濕度)。

光敏器件可以實現對光照環境的檢測,常見的光敏器件如光敏電阻、光敏二極管、光敏二極管等。由于公共建筑室內光照度不是特別大,正常條件下一般在300lux~600lux(勒克司,照度單位,為距離一個光強為1cd的光源,在1m處接受的照明強度。),因此選用的光照度傳感器量程不宜過大。

聲級計是對噪聲進行檢測常見工具,其價格不菲,構造復雜,一般包括:衰減電路、放大電路、計權網絡、濾波電路、檢波電路等。

2.3 監測裝置硬件電路

監測評估裝置屬于嵌入式應用裝置,共有四個模塊:環境參量采集模塊、時鐘計時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此外還應包括總線接口模塊和AD轉換模塊,溫度、濕度、光照度傳感器構成環境采集模塊,主要完成室內環境參數的實時采集;時鐘芯片作為時鐘模塊,主要完成時鐘計時功能。

2.4 監測裝置軟件設計

系統程序各模塊的操作通過在主程序中調用函數來實現,在編程時每個模塊定義為一個C文件,采用函數的形式操作模塊,方便主函數和其他函數調用。

2.5 公共建筑室內環境采集應用軟件

室內環境采集應用軟件的主要作用為:串行通信、室內環境參數的采集、保存、顯示、分析等。人機界面管理程序具有的多地址通信、用戶人機界面的功能;能使讀取來的數據直觀的顯示和數據查詢窗口[1]。 端口配置主要是對串行通信的COM口(即串行通訊端口)和波特率進行設置。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循環、依次發送數據采集指令,各監測裝置接受到指令后上傳數據。可以利用VB(Visual Basic語言)提供的報表設計器將公共建筑室內環境參數從Access數據庫中提取出來,組織成一張表格的形式,并打印數據。

3 無線傳感網絡系統構建

網絡設備通過網絡連接在一起,彼此間進行數據交換,實現異地數據共享,或異地進行分析,能節約大量現場布線、擴大測控系統所及地域范圍,使系統擴充和維護都極大便利,網絡介入了現代測量與測控的全過程。無線傳感器網絡具有無人值守、自組織、自治、自適應的特點,具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空間[2]。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特點:低能耗和低成本,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平均能耗比現有無線網絡能耗更低。在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動態性強,網絡拓撲結構要便于維護;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超大規模、動態變化以及易受干擾等特點給實時設計提出了很大的挑戰;系統在工作的過程中無需人為干預,體現了系統的智能性

首先選擇網絡化實現途徑,嵌入式操作系統方案中常見的網絡化實現途徑有三種:(1)集成有網絡接口的微控制器配合實時操作系統,在嵌入式設備內部實現TCP/IP協議處理,使嵌入式設備直接與Internet相連,靈活性強。(2)MCU(Micro Control Unit,微控制單元)配合TCP/IP協議芯片,TCP/IP協議芯片不需要MCU支持就能工作,主要用于實現數據的協議處理。該方案中設備接口存在網絡速度瓶頸,尤其是在傳輸的數據量較大時。(3)MCU配合以太網控制芯片。根據具體的應用實現TCP/IP協議族中相應協議的功能;MCU通過控制以太網控制器芯片,實現與以太網的通信。

4 總結

隨著社會和國家對室內環境越來越重視,室內環境監測技術會越來越智能化、簡易化。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監測;問題;對策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在城市中人們由于受到高壓生活的影響,也無暇顧及室內環境對自己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再加上對室內污染的認識不足,也造成他們難以及時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對室內污染帶來的破壞進行根治和解除。當前還存在很多施工單位為了獲取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將一些質量不合格的建筑裝飾裝修材料流入施工現場,這也給民用室內環境的污染問題埋下了隱患,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一定程度的危害。本文正是基于這一背景,對當前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以及監測的實際案例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有效提升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的方法,希望可以為同類的實踐提供借鑒。

二、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及監測要點

(1)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

對于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污染來說,其來源主要有建筑裝修材料造成的污染、建筑自身造成的污染以及室外污染引起的并聯污染等。具體來說,

首先,對于建筑裝修材料造成的污染來說,其是目前民用建筑室內污染最為嚴重的一個來源。由于裝修的差異,其造成室內環境污染的因素也非常多,主要有各種板材、油漆以及涂料等等。而且這些因素帶來的室內空氣污染對人體造成的健康損害是巨大的,甚至可以造成致癌現象的發生;

其次,建筑自身的污染是近些年才逐漸被人們發現并重視起來的污染來源。造成建筑自身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在建筑物施工中施加了各種不良添加劑而引起的。舉例來說,在我國部分地區的建筑施工中,為了達到良好的建筑物施工質量和效益的目的,往往在施工過程中對混凝土添加一些添加劑。而殊不知,這些添加劑往往會對建筑物帶來較大的污染。還有一種情況,在一些建筑結構下層土質以及石材等基礎材料中存在著一些不良、不達標的物質,它們也會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威脅;

第三,對于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來說,上文論述的都是針對室內的環境污染,而對于一些室外的污染來源也會對室內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比如,當前隨著汽車尾氣的排放量增加等,大氣污染現象變的嚴重,給人們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也從而進一步帶來了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污染。

(2)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監測要點分析

對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監測之前,要對相關的監測標準以及規范進行明確,在本文中,參考的主要是《室內空氣質量標準》以及《室內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技術規范》。監測的項目主要涉及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氡222、TVOC。而針對不同的監測物,采用的監測手段亦有所不同,比如對于甲醛的監測,往往采用的方法為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本文選取了新裝修的完工25天左右的64間民用建筑的室內環境作為監測對象,監測的主要結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甲醛等監測物的監測結果

從以上監測的結果來看,在新裝修的民用建筑室內環境中,甲醛超標間數占有比率為59.7%,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污染因素。甚至有一些房間的甲醛濃度甚至在國家標準的七倍以上,污染程度可見一斑。僅次于甲醛之后的為氨、苯系物、TVOC等幾項指標,占有的比例也不小,也需要引起重視。而在本文進行的本次監測中,并沒有發現氡222的超標,可以預見,在這些新裝修的民用建筑施工中,很好地控制了裝修所用的石材等原材料的質量。

當然,為了獲取更為科學的監測結果,本文還對新裝修后的5個民用建筑室內環境中的甲醛含量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了監測,結果如表2所示:

表2甲醛含量監測結果

通過以上數據明顯可以看出,在民用建筑剛裝修完成之后,其甲醛含量是非常明顯的,在一個月之后逐漸趨于穩定,因此,在這一段時間內應該做好通風工作,以有利于甲醛等有害物質的釋放和稀釋,然后再進行相關監測物的監測工作。

三、有效提升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的方法

本文將通過上文中對民用建筑室內污染的監測現狀進行仔細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幾條行之有效的提升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控制的措施,以供相關單位在民用建筑施工中選用。

(1)努力控制室內環境污染的來源

為了根本性解決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問題的來源,需要相關部門的協同努力。一方面,要嚴格對建筑裝修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將材料的環保性能作為評判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采取各種措施避免不合格的材料出現在建筑施工現場。另一方面,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投入,讓材料的生產廠商都樹立高度的環保意識,對他們的生產行為進行規范,以達到根本上解決室內環境污染的源頭問題的目的。

(2)重視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監測質量的驗收工作

重視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監測質量的驗收工作也同樣非常重要。在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監測質量驗收過程中,要加大對材料進場時的環境監測,一定按照我國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的相關的規定,對所使用的材料做出嚴格的進場控制,并就室內空氣環境進行監測,在監測合格之后才可以進行驗收和交付。室內環境質量監測部門要根據室內環境監測的標準,準確、科學地進行室內環境的監測,并配合相關的部門,提升各項監測工作的質量。以此來為使用者使用質量的提升,創造良好的保障提條件。

(3)對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全過程進行干預

在當前采用的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監測中,在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的基礎上,對室內環境因子以及其它對人體有害的污染物濃度變化進行連續或者間斷的定量監測。而這一監測過程完全可以分布在民用建筑的設計、施工、裝修等全過程中。可以建立完善的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監測機制,并同時保證監測環境的準確性,從而進一步保障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的質量。

(4)采用樣板間監測方法

筆者認為,在民用建筑室內環境監測中,可以采用樣板間監測的方法來做好事先監測工作。具體來說,在進行室內裝修工程時,如何同一設計多次重復使用,可以先做好樣板間,并在樣板間施工完成達到監測時間時,應先對樣板間進行嚴格地監測,如發現問題應及時地變更設計方案,待監測合格以后再進行其他工程的施工。

四、結語

綜上所述,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危害極大,需要加強在建筑室內環境的監測手段來保證室內環境質量。而做好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控制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在認真貫徹落實我國《關于加強建筑工程室內環境質量管理若干意見》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等相關政策、規范的基礎上,加強對室內環境污染的控制工作;另一方面還需要進行多方努力提高包括施工單位在內的各方對室內環境污染意識的重視,以進一步改善民用建筑室內環境質量,為進一步保障人們的健康而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黎子聰.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01:66.

[2]王菲,趙會哲. 民用建筑室內環境質量檢測問題及防范措施[J]. 價值工程,2014,09:86-87.

[3]陳靜. 民用建筑室內環境質量控制技術與方法探討[J]. 建筑設計管理,2014,04:93-95.

[4]崔岷,賈紅霞. 民用建筑室內環境污染檢測及控制方法[J]. 黑龍江環境通報,2012,02:35-36.

篇4

關鍵詞:室內;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 A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與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室內環境污染也在不斷加重,并成為影響人們身體健康的一大殺手。根據監測,室內空氣污染是室外污染的5到10倍,在特殊情況下可達到100倍,其中有二十多種是致癌物。本文分析了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監測和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一、室內環境污染的原因

1、日常活動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人們長期處于較封閉的室內環境中,在室內生活、工作都會產生大量的可吸入顆粒、二氧化硫、細菌等污染物,這些污染物在室內無法及時排出,就會在室內不斷積累,嚴重危害人體的健康。

2、室外污染物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室內環境雖相對封閉,但也需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在開窗、開門通風時,會有大量的室外污染物趁機進入室內,這些污染物無法及時的排出,便會在室內不斷積累,而造成室內環境污染。

3、各種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對室內環境的污染

室內環境中的污染物主要來自建筑物中釋放的放射性污染物,裝飾材料中釋放的甲醛、苯以及其他揮發性有機物等有害物質,及室內的陳設品和家具等散發的大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這些污染物長期存在于室內環境中,造成嚴重的室內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

二、室內環境監測主要內容

1、室內環境監測對象

要想避免室內過于嚴重的環境污染,開展環境監測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室內環境監測就是對整個室內空間的污染源、污染程度等進行采樣檢測與分析,從而了解身處的室內環境的質量,為室內環境的改善提供意見,主要對下面三個方面進行監測。

1.1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

通過對可能造成污染的室內污染源進行初步的調查,對特定污染源的性質進行分析,從而獲得室內環境污染情況的大致了解,然后再利用專業的檢測儀器和技術對污染源的污染程度和規模進行測試,這樣就可以準確地監測出室內環境的污染程度。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能夠準確確定室內污染的來源,從而幫助人們從源頭上對室內污染進行控制,目前我國對室內污染源的監測非常重視,國家住建部門和衛生部都制定了相關文件和規范來對監測工作進行指導。

1.2對室內空氣質量的監測

室內環境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室內空氣的質量好壞,因此室內空氣質量監測也成為了室內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對象。需要監測的項目一般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可吸入顆粒物和各種揮發性物質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好監測方案進行定期監測,采取適當的措施將各類污染物的濃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才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損害。

1.3對人為行動的監測

有的時候不光要對污染源和空氣進行監測,居住者的行為習慣也需要進行了解,諸如是否有吸煙習慣,是否經常給室內進行通風等,因為室內環境的好壞也會受到人為的影響,了解并改變人為的行動來改善室內環境也是室內環境監測的一個重要目的。

2、室內環境監測方法

2.1技術準備

開展室內環境監測前需要做好相應的人員和技術準備,這要求我們在監測設備和技術人員培養上加大力度,創新監測技術,提高技術人員的能力水平,有了這些技術準備后,就可以制定比較完善的監測體系,對鎮江地區室內環境的整體狀況進行清查并獲得大體上的了解。

2.2參數確定

同一套參數不是對所有地區的室內環境都適宜的,這取決于室內環境的溫度、光照等因素,在確定監測參數前首先要對室內環境的屬性進行測定,同時不同的室內環境也要針對性地選擇相應的參數范圍,同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指標。

2.3監測方法

監測方法一般分為儀器檢測法與國家標準法,兩者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儀器檢測法的結果主要來自于儀器對樣本的檢測,由于空氣樣本易取得所以這種方法一般用來進行空氣質量檢測,而國家標準法則有更高的要求,需要將樣本送到專門的中心去檢測,費用更高且過程更復雜,監測人員要根據情況進行合適地選擇。

2.4操作規程:采樣前室內要封閉10小時以上,監測現場要保持干凈,不能有異物影響監測結果,采樣時間一般在45分鐘左右,這一普遍采用的規程監測的結果還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3、室內環境監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對室內環境污染認識誤區致使室內環境監測工作缺位嚴重

首先,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對室內環境質量的監督管理有認識上的誤區,未將室內環境質量監測納入環境監測管理中,甚至沒有開展該項工作。其次,相關已頒發的法律法規存在政出多門現象,執法主體不明確、法規職責和定位模糊、權力和責任脫節,造成多個主管部門爭搶推諉的不良現象,使室內環境監測工作缺位嚴重。

3.2對室內環境污染的危害認識不夠

有些污染物在人體中作用時間很長,可能幾年都沒有表現出來,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危害不夠重視。然而室內環境污染的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日益加重,據統計,我國由于室內環境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數達11.0萬人/年,急診人數更高達430萬人次/年。但是目前國內并未對此進行深入研討,未正確認識室內環境污染的危險因素,給室內環境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埋下隱患。

3.3室內環境治理市場監管不夠

室內環境污染主要來自建筑裝修材料,目前雖然我國對裝飾材料的有害物質有相關的管理控制規范,但有關管理部門對建筑裝飾材料市場的監管不夠嚴格,市場上充斥著各類良莠不齊的裝飾裝修材料,致使因裝修導致的室內環境污染嚴重。

三、加強室內環境監測的策略

1、建立室內環境監管的行業機構

組建成立室內環境監管行業機構,將室內環境監測、治理等相關機構吸納進來,共同協商制定行業規范,從業資格,并對工作中出現的有關問題及時提出并解決,促進室內環境監測治理工作的有序發展。

2、進一步規范室內環境監測及治理市場

由建筑施工管理、技術質量監督、計量認證、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等部門聯合起來,制定統一規范的從事室內監測服務機構的準入標準,嚴把準入門檻。與室內環境監管行業機構共同制定室內環境監測人員從業資格規范,相關監測人員要持證上崗。同時對室內污染監測和治理公司進行考核,公布考核結果,并向社會推介具備相應資質能力的優秀室內環境監測機構,和誠信可靠的室內環境污染治理機構,將沒有資質、能力不足、存在惡意欺騙客戶的機構進行剔除出市場,以保護公眾的權益和安全。

3、提高室內環境監測的科技創新水平

完善室內環境監測體系,必須提高科技創新水平。首先要強化對室內環境監測技術的創新,提高監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通過引入人才和購買先進設備來不斷提高室內環境監測的質量;其次要通過科技創新,研究新型的環保節能材料,從根源上對環境污染進行控制,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4、建立公共場所空氣質量日報制度

商場、賓館、車站等公共場所的空氣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身在其中的人們的健康。因此改變以往公共場所空氣質量無人管的問題,建立公共場所室內環境空氣日報機制,并通過公共場所LED屏及時向公眾通報,將公共場所環境質量納入環境管理軌道。

結束語

室內環境監測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規范環保部門的環境監測,將室內環境監測納入到常規監測體系中,同時也要加大宣傳,提高人們對室內環境污染危害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盡量減少對室內環境的污染,給自己營造出更合適的工作和生活環境,這才是開展室內環境監測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棟,吳健敏,楊舉華,孔凡亭,張清磊,謝秀風,董成仁.我國室內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3,05:154-155.

篇5

關鍵詞:無線通信技術;物聯網;舒適性評價模型;評價結果

中圖分類號:TP3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16)10-00-03

0 引 言

煤氣中毒、家庭失火是現實生活中的突發事故,這些突發事故給室內居住人員的健康和財產安全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如何預防類似突發事故成為困擾室內居住人員多年的難題,因此系統地建立預防煤氣中毒和家庭失火突發事故的室內居住環境監測系統成為當務之急[1]。就目前情況而言,室內環境參數監測系統多數為有線方式,這種方式需要大量布線,影響室內美觀,而且系統維護和管理也很不方便。而應用比較普遍的無線傳感器網絡主要針對戶外環境惡劣、條件復雜的區域,這些系統需要考慮數據采集、數據融合、數據轉發及數據管理等關鍵問題。然而對于特定的室內環境監測,這些系統則顯得過于復雜且實用性低[2]。

本文利用物聯網技術和無線通信技術設計了一種室內環境監測系統,克服了傳統方式的局域性和區域性,具有移動性強、簡單、可靠、經濟等優點。

設計選用ZigBee協議或WiFi來組建無線傳感器網絡[3]。重點研究了影響室內居住人員舒適性的各項環境參數,建立舒適性評價模型,根據建立的舒適度模型分析采集到的數據,得出各項舒適性評價模型值,并通過室內居住人員的舒適性主觀評價進行對比和驗證。實驗測試結果證明,該系統能夠有效監測與室內居住環境要素相關的環境參數指標,且各項舒適性評價模型值與室內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值的對應關系基本一致,最終給出了可以參考的室內舒適度最高的環境參數值。

1 室內環境監測系統的設計

1.1 采集設備的硬件結構

采集設備的硬件結構主要由電源模塊、主控制模塊、信息采集模塊和無線通信模塊四個部分組成。采集設備的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無線通信模塊負責數據傳輸,用戶可以選擇用WiFi模塊或者ZigBee模塊。信息采集模塊負責數據采集,包括溫濕度、CO2、可吸入顆粒物RSP、甲醛、噪聲、光照度、CO、甲烷和煙霧等。

1.2 采集程序

設備的采集、轉換、算法如圖2所示。

由圖2可知,主控制模塊可以根據相應的規定算法將采集到的感知數據的真實值轉化為程序規定值,再融合匯總這些采集到的感知數據。具體的融合算法是將程序轉化值按照1 B、2 B、4 B進行分類融合匯總,以節省傳輸數據,減輕采集設備的負擔,提高系統穩定性[4]。

1.3 后端監測信息服務平臺

后端監測信息服務平臺結構如圖3所示。后端監測信息服務平臺主要由Web云服務器、消息中間件、數據庫、終端設備等組成,該后端監測信息服務平臺負責存儲終端協調器上傳的匯總各房間的環境采集數據,并能分析、智能管理采集到的數據,還可通過舒適性評價模型計算出室內居住環境各項環境要素的舒適性評價值。

2 室內環境要素舒適性評價模型研究

參考文獻[5]提出了一種簡化的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方法,以綜合指標對空氣環境的舒適性進行評價。可采用甲醛、CO2、RSP作為室內空氣舒適性評價的空氣環境參數。建立二氧化碳舒適性評價模型PMVCO2,RSP舒適性評價模型PMVPM10,甲醛舒適性評價模型PMVHCHO,并用綜合指標建立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

用室內居住人員的主觀評價對評價模型進行驗證。將舒適性評價模型值“0”,“1”,“2”,“3”與室內居住人員的主觀評價“舒適”,“稍不舒適”,“不舒適”,“極不舒適”一一對應。

2.1 二氧化碳舒適性評價模型PMVco2

二氧化碳舒適性評價模型PMVCO2定義為一般空氣環境中CO2的體積分數為300400 ppm,其閾值為485 ppm。當室內空氣環境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1 000 ppm時,室內居住人員感覺不舒適,即PMVco2=2。因此關鍵點取485 ppm和1 000 ppm,空氣環境的環境參數二氧化碳自變量為Xco2,定義二氧化碳的舒適性評價指數模型PMVco2如下所示:

當PMVco2=0、PMVco2=0.5、PMVco2=1、PMVco2=2、PMVco2=3時,對應的濃度值分別為485 ppm、580 ppm、700 ppm、1 000 ppm、1 500 ppm。

2.2 RSP舒適性評價模型PMVPM10

RSP舒適性評價PMVPM10的定義:一般居住空氣環境RSP的背景濃度為0.02 mg/m3左右,當空氣環境RSP的濃度達到0.18 mg/m3時,室內居住人員明顯感覺不舒適,因此關鍵點取0.02 mg/m3和0.18 mg/m3,空氣環境的環境參數RSP自變量為XPM10,定義RSP舒適性評價模型PMVPM10如下所示:

當PMVPM10=0、PMVPM10=0.5、PMVPM10=1、PMVPM10=2、PMVPM10=3時,對應的濃度值分別為0.02 mg/m3、0.05 mg/m3、0.06 mg/m3、0.18 mg/m3、0.54 mg/m3。

2.3 甲醛舒適性評價模型PMVHCHO

甲醛舒適性評價PMVHCHO的定義:通常室內居住人員的甲醛眼刺激閾值為0.01 mg/m3,當室內空氣環境的甲醛濃度達到0.1 mg/m3時,室內居住人員明顯感覺不舒適,因此關鍵點取0.01 mg/m3和0.1 mg/m3,空氣環境的環境參數甲醛自變量為XHCHO,定義甲醛的舒適性評價模型如下所示:

當PMVHCHO=0、PMVHCHO=0.5、PMVHCHO=1、PMVHCHO=2、PMVHCHO=3時,對應的濃度值分別為0.01 mg/m3、0.018 mg/m3、0.03 mg/m3、0.1 mg/m3、0.32 mg/m3。

2.4 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

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的定義:對于居住的空氣環境,采用二氧化碳、RSP和甲醛作為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的環境參數。建立二氧化碳舒適性評價模型PMVCO2,RSP舒適性評價模型PMVPM10,甲醛舒適性評價模型PMVHCHO,并用綜合指標建立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因此可根據PMVCO2、PMVPM10、PMVHCHO來定義如下所示的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

PMVAQ = MAX(PMVCO2,PMVPM10,PMVHCHO) (4)

3 系統實現和舒適性評價

在中低濃度下,空氣環境參數的CO2舒適性評價模型PMVCO2、RSP舒適性評價模型PMVPM10和甲醛舒適性評價模型PMVHCHO與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的關系如表1、表2、表3所列。

根據居住環境監測系統采集到的甲醛、CO2、RSP環境參數指標數據,通過建立CO2、RSP、甲醛、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來驗證空氣環境的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與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值的對比關系,室內空氣環境的CO2、RSP、甲醛環境參數、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值如表4所列。

空氣環境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與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值的對比關系如圖4所示。

與舒適性主觀評價值的對比關系

從圖4中可以看出,空氣環境的舒適性評價模型PMVAQ與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值的對應關系基本一致。為了營造居住人員舒適性主觀評價高的居住環境,應該將CO2的濃度控制在700 ppm以下,RSP的濃度控制在0.06 mg/m3以下,甲醛的濃度控制在0.06 mg/m3以下。

4 結 語

利用建立的舒適度模型實現對設備采集到的甲醛、CO2、RSP數據進行實時處理與分析,并能給出一個環境舒適度較高的環境參數的參考值。若有異常情況出現,住所主人可在測試平臺上及時觀測到,以便于及時采取措施。實驗測試表明,該系統具有靈敏度高、運行穩定、實時性強、成本低、功耗小和易于擴展等特點。

參考文獻

[1]崔曼,薛惠鋒,卜凡彪,等.基于物聯網與云計算的環境監測系統研究[J].西安工業大學學報,2013,33(7):577-582.

[2]S. Tilak, N. B. Abu-Ghazaleh, W Heinzelman. A taxonomy of wireless micro-sensor network models [C]. NY, USA: ACM New York, 2002: 28-36.

[3]Strategy I, UnitP. ITU Internet Reports 2005:The Internet of Things [Z]. Geneva: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ITU),2005.

篇6

關鍵詞:ZigBee技術;環境監測;傳感器

0 引言

ZigBee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自組網無線通信技術,節點之間可很方便的進行組網通信,有效的解決了單點無線傳輸的距離問題。諸多事故的發生都源于未知,室內環境的監測對于生產和生活都具有重大意義。本文為室內環境參數的監測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并給出了相應的闡述。

1 系統整體設計方案

室內環境監測系統主要包括監測節點和數據接收處理主機。節點主要負責室內各項環境參數的數據采集和監測,包括溫濕度檢測模塊、煙霧檢測模塊、可燃氣體檢測模塊以及PM2.5檢測模塊;采用單片機負責檢測的控制,并將采回的數據通過ZigBee模塊送出。ZigBee每個節點都自動分配唯一的ID,每一個節點可管理254個子節點,一共可擴展管理多達65000個節點。數據處理主機主要負責接收每個監測節點的數據,對數據進行處理,包含顯示模塊、人機交互設置模塊、報警輸出模塊和聯動控制模塊。系統整體設計方案如圖1所示,給出了單個節點的組成框圖和主機的組成框圖,節點的個數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擴展。

2 系統硬件設計

基于ZigBee技術的數據采集節點 主要采用了DHT11溫濕度傳感器、煙霧傳感器、可燃氣體傳感器、夏普PM2.5灰塵傳感器。

2.1 溫濕度傳感器

設計采用數字溫濕度傳感器DHT11進行溫度和濕度的檢測。DHT11是一款復合型溫濕度傳感器,采用單總線方式直接送出溫度和濕度值,使用時只需要電源和任意一個I/O口配合上拉電阻便可對其操作和訪問。DHT11供電范圍為3.3-5.5V,可以很方便的應用于各種單片機和嵌入式系統。DHT溫度測量范圍為0-50度,濕度為20%-90%RH,完全滿足室內環境的監測。

DHT11接口電路如圖2所示。

2.2 氣體傳感器

設計采用電阻型MQ-2氣體傳感器對空氣中的煙霧和可燃氣體進行檢測。MQ-2氣體傳感器采用二氧化錫氣敏材料進行氣體的檢測。二氧化錫在純凈的空氣中電導率很低,一旦空氣中有其他氣體的存在,其電導率隨空氣中氣體的濃度增加而增加,通過簡單的電路便可將氣體濃度信號轉換成對應的電信號。MQ-2傳感器不但對如液化氣、甲烷、氫氣等可燃氣體靈敏度很高,而且對煙霧也有著理想的響應曲線。

MQ-2氣體傳感器測試電路如圖3所示。傳感器需要提供加熱電壓進行預熱,加熱過程大概30秒,然后便可以正常輸出。加熱電壓和電源可采用統一電源供電,選擇合適的負載電阻即可。

2.3 PM2.5灰塵傳感器

PM2.5檢測采用了日本夏普公司的GP2Y1010AU0F灰塵傳感器,該傳感器電壓輸出與灰塵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傳感器采用光學方式進行灰塵的檢測,通過控制內部LED發光時間然后檢測對應光學腔內接受到的光強,經過內部相應的放大處理從而得到對應的電壓。傳感器采用5V供電,輸出電壓范圍為0.75-3.5V,對應的灰塵濃度為0-0.5mg/m3,輸出電壓和濃度成一次線性關系。GP2Y1010AU0F傳感器輸出為模擬電壓,所以需要配合AD轉換器進行數據的采集,傳感器接口電路如圖4所示。

3 系統軟件設計

基于ZigBee自組網的特性,無線部分程序設計變得相對容易,只需要記錄和校驗每個節點的ID即可進行數據的交互。節點的主要負責數據的采集和等待主機的數據發送請求,當收到請求時進行ID驗證,若為本機ID則發送數據,否則繼續等待,節點程序流程如圖5所示。主機的程序設計主要負責數據的請求和接收處理,進行顯示、報警、人機交互和聯動控制,主機程序流程如圖6所示。

4 結論

本文給出了基于ZigBee技術的室內環境監測方案,詳細的分析了系統的整體設計方案,對系統的傳感器電路設計做出了相應的介紹,分析了系統的可行性。最終對系統進行了整體數據采集和通信測試,良好的驗證了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對室內環境的監測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君麗,劉冀偉,王志良.基于無線網絡的智能監控系統設計與實現[J].微計算機信息,2005,21(06):5-7.

[2]苗連強,胡會萍.基于ZigBee技術的溫室環境遠程監測系統設計[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 2010(10):108-110.

[3]萬力,王鵬.基于ZigBee技術的溫濕度監測網絡設計與實現[J].低壓電器, 2010:30-33.

[4]景軍鋒,李嘉琨.基于ZigBee技術的無線溫度采集系統[J]. 微型機與應用, 2009(23):33-35.

篇7

關鍵詞:室內環境;檢測;甲醛;氨;苯;放射性物質氡;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

中圖分類號:TU972+.12 文獻標識碼:A

室內環境檢測就是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以間斷或連續的形式定量地測定環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體健康的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濃度變化,觀察并分析其環境影響過程與程度的科學活動。 室內環境檢測治理研究表明:中國是人口大國,通過對各地方性人口健康調查發現室內環境檢測指數較好的環境人口普遍壽齡高于居住在環境較差的地方的壽齡,這是室內環境檢測中得出的科學結果。

1 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

室內環境檢測的目的是為了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室內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并為室內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內環境規劃、室內環境評價提供科學依據。具體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1 根據室內環境質量標準,評價室內環境質量。

1.2 根據污染物的濃度分布、發展趨勢和速度,追蹤污染源,為實施室內環境監測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學依據。

1.3 根據檢測資料,為研究室內環境容量,實施總量控制、預測預報室內環境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1.4 為制定、修訂室內環境標準、室內環境法律和法規提供科學依據。

1.5 為室內環境科學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2 室內環境檢測的要求

室內環境檢測的要求可大致概括為五個方面。

1.1 代表性:采樣時間、采樣地點及采樣方法等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使采集的樣品能夠反映整體的真實情況。

1.2 完整性:主要強調檢測計劃的實施應當完整,即必須按計劃保證采樣數量和測定數據的完整性、系統性和連續性。

1.3 可比性:要求實驗室之間或同一實驗室對同一樣品的測定結果相互可比。

1.4 準確性:測定值與真實值的符合程度。

1.5 精密性:測定值有良好的重復性和再現性。

3 室內環境檢測項目及采樣規則

3.1 室內污染物質的種類及檢測標準

空氣質量檢測標準按 GB50325-2001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實施檢驗,出具 CMA 權威檢驗報告GB50325-2001 規定五種污染物限量數值。目前在常溫下從建筑材料和裝飾材料中釋放出來的有害物質主要有甲醛、氨、苯、放射性物質氡及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內,氡的污甲醛污染濃度限量為≤0.08mg/m3;氨的污染濃度限量為≤0.2mg/m3;苯的污染濃度限量為≤0.09mg/m3;染濃度限量為≤200Bq/m3;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污染濃度限量為≤0.5mg/m3。

3.2 現場檢測的要求及取樣方法

一類民用建筑工程:住宅、醫院、老年建筑、幼兒園、學校教室等民用建筑工程;二類民用建筑工程:辦公樓、商店、旅館、文化娛樂場所、書店、圖書館、展覽館、體育館、公共交通等侯室、餐廳、理發店等民用建筑工程。

一類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應抽檢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抽檢數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測。

二類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凡進行了樣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且檢測結果合格的,抽檢數量減半,并不得少于3間。

民用建筑工程驗收時,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點應按房間面積設置:

房間使用面積小于50時,設1個檢測點;房間使用面積大于100時,設3~5個檢測點。當房間內有2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取各點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檢測值。抽檢有代表性的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抽檢數量不得少于5%,并不得少于3間;房間總數少于3間時,應全數檢;凡進行了樣板間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且檢測結果合格的抽檢數量減半,并不得少于3間。當室內環境污染物濃度檢測結果不符合規定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可進行再次檢測。再次檢測時,抽檢數量應增加一倍。

全裝修民用住宅工程的室內環境質量驗收,應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米、距樓地面高度0.8-1.5米。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免通風和通風口;首先以樣板房進行檢測,在檢測合格的情況下,抽查同批全裝修住宅數量的2.5%;室內環境中游離甲醛、苯、氨、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全裝修住宅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檢測應在對外門窗關閉一小時后進行;室內環境中氨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全裝修住宅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全裝修住宅工程,應在房間的對外門窗關閉24小時后進行;布點應考慮現場的平面布局和立體布局,高層建筑物的立體布點應有上、中、下三個監測平面,并分別在三個平面上布點;確定采樣時可用交叉點、斜線布點或梅花樣布點的方法;全裝修住宅檢驗時應當覆蓋受檢住宅不同功能的自然間,采樣時應準確記錄采樣現場的溫度和大氣壓。

4 室內環境檢測現行國家標準及規定

全裝修住宅工程室內空氣氡的檢測除可采用國家標準《環境空氣中氡的標準測量方法》GB/T14582-1993中的4種測量方法,即徑跡蝕刻法、活性炭盒法、雙濾膜法和氣球法之外,還可采用現場儀器測定法;甲醛的檢測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進行測定,也可采用現場儀器檢測方法;氨濃度應按國家標準《公共場所空氣中氨測定方法》或國家標準《空氣質量氨的測定離子選擇電極法》進行測定,當發生爭議時應以國家標準《公共場所空氣中氨測定方法》的測定結果為準;苯的檢測方法應符合國家標準《居住工區大氣中苯、甲苯和二甲苯衛生檢驗標準方法――氣相色譜法》規定;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檢測方法應符合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的規范規定。

5 室內環境檢測結果判定和處理

當檢測結果符合室內環境污染濃度限量時,可判定該工程室內環境質量合格。系指各種污染物檢測結果及各取樣檢測點的檢測結果兩個方面,均要全部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濃度限量規定,否則,不能判定為室內環境質量合格。

當檢測結果不符合室內環境污染濃度限量規定時,應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并可進行再次檢測。再次檢測時,抽檢數量應增加一倍,再次檢測結果符合室內環境污染濃度限量規定時,可判定為室內環境質量合格。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相應提高,全裝修住宅的越來越成為居民生活的首先。而由于裝修不當所引起的室內環境污染對居民的健康造成了危害,由此關于其室內環境質量監制越來越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作為裝修監理人員對預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保障公眾健康,維護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參考文獻

[1]何小軍.室內環境檢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J].廣東建材,2008-10-20.

篇8

關鍵詞:建筑室內;環境檢測;控制

中圖分類號: B8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以及建筑行業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人們的生活質量有了非常巨大的提升,人們對于裝飾裝修工程室內環境的要求也正在變得越來越高。室內環境污染治理,住宅室內環境治理,辦公樓室內空氣污染檢測室內污染是指由于室內引入能釋放有害物質的污染源或者室內環境通風不佳導致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數量不斷增加,引起人們一系列不適應癥狀的現象。,

1、室內環境污染物的檢測

1.1現場采樣檢測

應在工程竣工至少7日后或在工程交付使用前進行;

1.1.1當房間內有2 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采用對角線、斜線、梅花狀均衡布點,并取各點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檢測值。

1.1.2對室內環境中甲醛、氨、苯、TVOC采樣時,對采用集中空調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行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采樣應在門窗對外關閉1小時后進行,在對甲醛、氨、苯、TVOC取樣檢測時,裝飾裝修工程中完成的固定式家具,應保持正常使用狀態;

1.1.3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中氡濃度檢測時,對采用集中空調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空調正常運轉的條件下進行;對采用自然通風的民用建筑工程,應在房間的對外門窗關閉24h 以后進行;

1.1.4環境污染物濃度現場檢測點應距內墻面不小于0.5m、距樓地面高度0.8m~1.5m。檢測點應均勻分布,避開通風道和通風口;

1.1.5當房間內有2 個及以上檢測點時,應采用對角線、斜線、梅花狀均衡布點,并取各點檢測結果的平均值作為該房間的檢測值。

值得注意的是,對苯、TVOC的現場采樣必須使用恒流采樣器(采樣過程中流量穩定,流量范圍包含0.5 L/min ,并且當流量0.5L/min時,能克服5kPa~10kPa之間的阻力,此時用皂膜流量計校準系統流量,相對偏差應不大于±5%);關于采樣器進行的專項實驗研究實驗表明,一般常用的浮子流量計式采樣器顯示的流量不真實,采樣誤差約在10%-50%,甚至更高,影響苯、TVOC測量結果。

1.2檢測采用的現行國家標準及方法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氡的檢測——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甲醛的檢測方法——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苯的檢測方法——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氨的檢測方法—— 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空氣中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的檢測方法,

2、建筑室內監測的參數選擇、監測條件和方法

室內環境包括室內空氣環境、聲環境、光環境、電磁環境等,考慮到所選參數的代表性,一般選擇溫度、濕度、光照等參數。

2.1監測條件

避免在夏季高溫高濕等極端天氣條件下進行;測試期間,采暖空調系統應正常運行,且外窗處于關閉狀態。室內照明測量應在沒有干擾光源影響下進行。

2.2監測評估方法

2.2.1平均溫度、相對濕度監測評估方法:集中采暖空調系統的建筑物,溫度、濕度、檢測數量應按照采暖空調系統分區進行選取,相同系統形式應按照系統數量的20%抽檢。未設置集中采暖空調系統的建筑物,溫度、濕度、監測評估數量不應少于房間總數量的10% 。

2.2.2室內光照度監測評估方法:每類房間或場所應至少抽測1個照度值的評估。中心布點法,是將測量區域劃分成矩形網格,在矩形網格中心點測量光照度。

3、 監測裝置總體方案設計

室內環境監測的功能在于能夠對室內環境參數進行實時監測。一般情況下,室內環境監測系統由數據采集模塊、通信、微控制器系統以及PC機監測系統組成。工作原理:通過前端傳感器獲取室內環境參數,并通過調理電路處理參數,輸入微控制器系統,最后微控制器輸出信號,在屏幕上顯示監測結果,并實現人機交互。微控制器通過網絡接口模塊把室內環境參數傳送到遠端監測PC機上,并在PC機上,實現信號的分析處理。

4、 室內環境監測設備的選擇

室內環境監測設備,要考慮可靠性、先進性、經濟性。因此,硬件系統應遵循以下原則:

(1)電路簡單、可靠,具有一定先進性。

(2)盡量選用通用芯片。

(3)按照系統功能進行模塊化研制。

(4)可靠性高,是軟件研發的基本要求。

(5)實時性好,可以將監測到的參數實時傳輸到遠端計算機上。

(6)可擴展性強,系統在硬件擴充或增加新功能時易于擴展。

2.2 室內環境參數采集方案

溫度和濕度的采集,有多種傳感器可供選用。20世紀90年代,出現了融合了微電子技術、自動測試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數字溫度傳感器。上世紀90年代陸續出現了電子式濕度傳感器,在產品出廠前已采用標準濕度發生器,逐支標定,其準確度可以達到2%~3%RH(relative humidity 相對濕度)。

光敏器件可以實現對光照環境的檢測,常見的光敏器件如光敏電阻、光敏二極管、光敏二極管等。由于公共建筑室內光照度不是特別大,正常條件下一般在300lux~600lux(勒克司,照度單位,為距離一個光強為1cd的光源,在1m處接受的照明強度。),因此選用的光照度傳感器量程不宜過大。

聲級計是對噪聲進行檢測常見工具,其價格不菲,構造復雜,一般包括:衰減電路、放大電路、計權網絡、濾波電路、檢波電路等。

5、檢測裝置硬件電路

檢測評估裝置屬于嵌入式應用裝置,共有四個模塊:環境參量采集模塊、時鐘計時模塊、數據存儲模塊、通信模塊,此外還應包括總線接口模塊和AD轉換模塊,溫度、濕度、光照度傳感器構成環境采集模塊,主要完成室內環境參數的實時采集;時鐘芯片作為時鐘模塊,主要完成時鐘計時功能。

5.1檢測裝置軟件設計

系統程序各模塊的操作通過在主程序中調用函數來實現,在編程時每個模塊定義為一個C文件,采用函數的形式操作模塊,方便主函數和其他函數調用。

5.2公共建筑室內環境采集檢測應用軟件

室內環境采集應用軟件的主要作用為:串行通信、室內環境參數的采集、保存、顯示、分析等。人機界面管理程序具有的多地址通信、用戶人機界面的功能;能使讀取來的數據直觀的顯示和數據查詢窗口。 端口配置主要是對串行通信的COM口(即串行通訊端口)和波特率進行設置。在一定的時間間隔內,循環、依次發送數據采集指令,各監測裝置接受到指令后上傳數據。可以利用VB(Visual Basic語言)提供的報表設計器將公共建筑室內環境參數從Access數據庫中提取出來,組織成一張表格的形式,并打印數據。

6、總結

隨著社會和國家對室內環境越來越重視,室內環境監測技術會越來越智能化、簡易化。室內環境檢測控制中,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來克服和解決建筑環境問題和室內環境檢測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有利于不斷實現人們對于更加美好舒適的室內環境的不斷提高的要求。這雖然對裝飾裝修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與施工管理領域的相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卻有利于實現裝飾裝修工程室內環境的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 GB/T 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日本香港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AV乱码二区三区涩涩屋 | 尤物yw193国产在线观看不卡 | 日韩亚洲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专区自拍中文字幕 | 五月天综合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