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通報》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如論文涉及的是有關基金項目的研究內容,請寫明:基金或資助機構的名稱,項目編號。
Ⅱ、正文包括題目、摘要(中英文)、關鍵詞(中英文)、引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和參考文獻等部分內容。
Ⅲ、參考文獻是論文引文的出處或參閱的各種書刊資料,其文獻項目和要素須集中列在論文的文末。
Ⅳ、中英文摘要(300字左右);中英文關鍵詞(3-5個)。
Ⅴ、作者是指科研內容的構思,具體研究工作的執行及撰稿執筆等方面的主要貢獻人員,能夠對論文的主要內容負責答辯的人員,是論文的法定主權人和責任者。作者署名不宜過多,一般不超過8名。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教學 | 4260 | 胡望雨;陳秉乾;張雄;張軍朋;邢紅軍 |
理教 | 2019 | 李德安;陳秉乾;陳熙謀;胡望雨;蔡志凌 |
物理教學 | 1669 | 李德安;陳秉乾;胡望雨;陳熙謀;王紹符 |
課程 | 871 | 程敏熙;李俊麗;馮杰;季倬;谷春生 |
物理學 | 819 | 許槑;胡望雨;陳秉乾;郭奕玲;虞昊 |
教育 | 816 | 虞昊;王紹符;蔡志凌;季倬;黃致新 |
理學 | 809 | 胡望雨;陳秉乾;許槑;郭奕玲;虞昊 |
高中物理 | 751 | 張軍朋;王冰;尹國盛;尤佳佳;袁海泉 |
物理實驗 | 734 | 張昱;歐陽建明;余雪里;亓霞;李仁芮 |
高考 | 650 | 孟衛東;袁衛民;任濤;熊建文;葉玉琴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留學生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實踐--以江蘇科技大學為例
大學物理教學融合創新創業思想教育的探索與實踐
淺談“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的科教融合
簡捷計算無限長直電流對共面圓電流的安培力
由一道簡單物理試題引發的教學思考
程序教學法在物理習題講解中的應用--以“通過摩擦力相關聯的連接體問題”的講解為例
基于“經驗學習”培養物理學科能力的實施策略--以初中物理“壓強”一課為例
從DIS實驗的改進與拓展提高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以牛頓第二定律為例
中學物理教師課堂提問的分析與思考
機械波和電磁波的多普勒效應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