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5 09:56:07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金融理財策劃,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卓越理財》:RFP大中華管理中心中國臺灣分部成立的理念及著眼的目標方向為哪些?
陳睿:近年來,財富管理由過去單一產品銷售進展到一站式財富管理服務的模式。許多金融保險從業人員面臨市場強大的轉型壓力,產生了迷茫,有人選擇退卻,有人選擇面對,退卻的人令人扼腕,面對的人苦思應對之道,卻往往無法真正抓住學習重點,有效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
有鑒于此,我中心特別將目前在全世界財務策劃領域中極具國際權威聲譽的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資格認證導入中國臺灣地區,并正式在中國臺灣地區開辦財務策劃專業課程,通過擁有豐富學識及資歷的講師精英,為中國臺灣地區廣大的金融保險從業人員創建重點學習渠道,讓中國臺灣地區的金融保險從業人員能提升自我專業水平,讓客戶享受妥善的理財策劃服務。
我們的近程目標重點放在積極培訓優質的金融保險人員,以建立理財策劃精英隊伍,深入各個市場角落。
中程目標為擴大培訓網絡,以RFP學生會名義,強化會員進修成果,建立所有會員崇高使命價值,以一傳十、十傳百的方式,全面提升中國臺灣地區整體金融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平。
長程目標為通過結合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大中華管理中心廣泛的支持平臺,開辦兩岸四地密集的專業學術交流、執業心得分享等各項活動,成為理財策劃專業認證機構中優秀的典范。
《卓越理財》:請您分析一下獲得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資格后,在市場競爭中具有哪些優勢?
陳春:過去的金融市場服務往往停留在個別產品的直接銷售上,金融保險從業人員只需要了解單一產品的結構特性,無法整合其它金融產品的信息,無法提供適當的建議。但國際性金融商品日趨多元化且繁雜,大眾無法在短暫時間內對產品做出有效整理。在投資選項增加、財務金融知識多元化等趨勢下,財富管理更顯得日趨重要。
在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等專業人士的參與下,整合理財策劃、投資、基金管理、保險、退休、稅務、房地產、遺產、綜合理財個案及金融產品的專業項目,可提供合適的財富管理解決方案及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觀點,為客戶提供人生不同階段的合適產品,并藉由個人財務、投資及信托服務的整合,滿足客戶多方面的需求。
《卓越理財》:目前中國臺灣地區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認證與其它相關理財策劃師認證有哪些差異?
金融理財師,是為個人或機構提供全方位的專業理財建議,保證人們財務獨立和金融安全,幫助人們規劃和實現自己財務目標的專業人士。
金融理財師在美國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歷史。伴隨著美國個人金融營銷觀念和體系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轉變,金融理財師逐漸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營銷的重要渠道之一。隨著金融理財師在個人理財生活中作用的不斷提升,美國的金融監管當局也逐漸加強了對金融理財師從業資格的審查非常有必要:一方面,金融理財師需要有完整和扎實的金融知識,他們應該對各種理財工具和保險產品非常熟悉,并且有一套專業的金融策劃程序幫助他們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金融理財師和所有其他的職業一樣,有自己獨特的職業操守和行為規范,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資格認證體系對整個金融策劃行業進行道德約束和指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美國的金融理財師認證體系迅速發展起來。
在美國,金融理財師認證種類五花八門。盡管花樣繁多,但其中最為中國老百姓所熟悉的是注冊金融理財師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此外,還有兩大認證體系在美國非常著名,他們分別是公認財務顧問師ChFC(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和個人理財專家PFS(Personal Financial Specialist),在這期中,海外采風欄目就對這三個重要的金融理財師認證體系做一番介紹。
注冊金融理財師
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
注冊金融理財師是由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CFP Board of Standards)管理和制定的資格認證體系。CFP也是美國最著名的金融理財師認證體系。
在美國,想要成為注冊金融理財師的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復雜的CFP認證考試,同時,還必須遵守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制定的職業道德準則,這些準則包括將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則以及一些具體的規定。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對職業道德的強調使CFP在美國公眾心目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
成為注冊金融理財師,必須要滿足一些基本的要求,這些要求可以簡稱 "4Es",即:教育(Education)、考試(Examination)、從業經驗(Experience)、職業道德(Ethics)。這四個要求是CFP資格認證的核心內容,也是美國金融理財師行業幾十年發展的經驗總結。
教育(Education):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要求參加注冊金融理財師資格考試的人員必須具備基本的知識和能力,這就要求他們具備一定的教育水平。從 2007年開始,注冊金融理財師候選人(candidates)必須具備學士學位(bachelor),但是,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 會對學科種類沒有限制,任何學科的學士學位都可以作為參加金融理財師考試的通行證。
考試(Examination):當學員達到所要求的教育水平后,他們就具備了參加金融理財師資格認證考試的資格。CFP考試的內容主要針對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列出的考點清單進行設計。這些考試不僅對學員理財知識進行重點考察,而且非常注重理財知識的實用性。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得學員具備了把理財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
從業經驗(Experience):金融理財師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現實問題,單純的知識在復雜的生活面前自然“力不從心”,因此,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要求金融理財師必須具備一定年限的金融策劃從業經驗。2007年之后,合格注冊金融理財師必須具備三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職業道德(Ethics):當學員滿足了以上三方面的要求后,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將會為學員發送一個信息包(Declaration Packet),這個信息包中包含一些需要個人簽字的文檔以及學員個人狀況的一些調查。在信息包中,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要求學員必須嚴格遵守道德手冊中規定的職業準則和金融策劃實踐的種種標準,同時,學員也必須承諾接受財務規劃師標準理事會的監督和指導。
金融理財師資格包含一個嚴格的更新過程(Certification Renewal)。按照規定,CFP資格必須每兩年更新一次。
種種制度上的安排保證了金融策劃從業人員的素質,維護了個人理財市場的秩序。
特許財務顧問
ChFC(Char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
特許財務顧問是由美洲學院(American College)管理和制定的金融理財師資格認證系統。這個認證主要針 對保險業的從業人員。
特許財務顧問必須具備至少三年的金融從業經驗并且通過嚴格的考試,考試內容包括基本的個人財務規劃、所得稅法、保險、投資以及不動產投資等,考試共包括八門課程:五個必修課程以及三個選修課程,學員通過考試之后還必須具備特定的職業經驗和遵守美國學院專為策劃師制定的道德手冊。除此之外,美國學院對學員還有繼續教育的要求。
自1982年產生以來,已經有四萬多名申請人拿到了ChFC認證。
個人理財專家
PFS(Personal Financial Specialist)
個人理財專家是美國公認會計師協會(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簡稱為AICPA)為具備CPA(公認會計師)資格的金融策劃業從業人員專門設立的資格認證系統。這里需要強調的是,只有CPA才能申請個人理財專家的職業資格。
在申請個人理財專家職業資格之前,學員必須滿足一定的要求,這些要求包括
1、 擁有由州立政府頒發且至今仍然有效的CPA認證
2、 至少在登陸系統(multiple entry point system)中得到100分以上,其中包括通過PFS考試的要求。
3、 400美元的申請費
4、 在個人金融策劃行業工作的各種證明和文件
除此之外,AICPA非常重視對理財專家的繼續教育:如,AICPA規定,PFS 認證有效期為三年,三年之后,理財規劃師必須對職業資格進行重新認證(recertification)。重新認證的要求甚至包括一份熱情洋溢的決心書(written statement of intent)。
AICPA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推行金融理財師的終身教育。
以上就是美國金融理財師的三大認證體系。
歷史起源
財務策劃起源于美國。1969年,在一家鄰近芝加哥O’Hare機場的酒店里,一小群各個行業的理財專業人士聚集在一起,討論他們在理財行業看到的一個不足,即在每個專業領域都有各自的理財顧問,但卻缺少對各個理財領域都全面了解的理財顧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一個名為“國際財務策劃人員協會”的組織于1970年誕生,這個組織后來更名為“國際財務策劃協會”。從此,財務策劃在美國出現后,繼而在國際盛行,而今已經在許多國家幾乎深入到每一個家庭或個人。
職業特點
在西方,財務策劃師被形象地比喻為“金錢醫生”。它是一類綜合性的人才,一方面能夠對客戶的財產狀況進行診斷,發現客戶需要哪些理財服務,比如保險、儲蓄或是投資項目;另一方面,在必要的情況下,他們能夠把客戶的需求和問題轉給專業領域的人員,比如稅務專家、保險專家、律師或者是會計師事務所,在其中起一個牽線搭橋的作用。
國內需求
銀行類金融機構
隨著傳統銀行服務項目的日漸走弱,不少中外銀行瞄準了個人理財這塊非常具有潛力的金融服務市場。但是,由于我國銀行業的理財觀念比較落后,目前提供的理財服務只是將原來的存貸功能加以擴展,離真正意義上個人理財的需求還有較大的差距。同時,國內還缺乏熟悉保險、證券、銀行等多領域金融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因此財務策劃師在中國將具有越來越廣泛的社會需求。
兩大權威認證――國家理財規劃師、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理財規劃師的認證,但是魚龍混雜,其中不乏既權威又被社會廣泛認可的金牌證書,但也有以次充好、管理混亂的低含金量證書。上海理財專修學院的專家老師提醒大家:“國內的勞動部國家理財規劃師(chFP)和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是行業內較權威的理財認證。”
勞動部國家理財規劃師是中國最權威理財規劃職稱,2003年“理財規劃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每年5月、11月由國家統一組織考試,考試合格者獲得由國家統一頒發的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證書。
課程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規范、宏觀經濟學、貨幣金融學基礎、財務與會計、稅收制度與稅務籌劃,法律基礎、現金規劃與家庭消費支出規劃、社會保障與企業年金、保險規劃、投資管理、實業投資、遺產規劃、理財規劃師工作要求。
RFP (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s)證書由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協會(RF-PI)于1983年推出。目前RFP證書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等國家獲得廣泛認可。此外,RFP認證項目已被列入長江三角洲地區緊缺人才培訓工程。
RFP認證考試包括財務策劃基礎、投資策劃、稅務計劃及遺產計劃、保險計劃及退休計劃、高級理財策劃五個部分,注重考察考生對財務策劃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及操作技能,具有很強的實戰性。
白領報考火熱學員人數大幅攀升
廣東德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隸屬于香港德銀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是一家綜合實力較強的第叁方獨立投資理財顧問有限公司。公司由來自香港、海外及內地資深的金融專家聯手主理,擁有資深的市場研究團隊及專業理財師隊伍,具備豐富的本地和海外專業投資理財實戰經驗。公司與多家全球頂尖的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信托機構等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關系,以傳遞先進的理財理念、捕捉全球投資熱點、配置全球最優秀的金融產品為核心,致力于為國內客戶打造一個視野國際化、品種多樣化、服務專業化和操作精細化的投資理財平臺,最終幫助客戶達成資產長久穩健增值的財務目標。
公司理念:
“立德為本,求銀有道”,公司以“領先、誠信、責任、卓越”為企業理念,以專業技術為手段,以頂尖產品為載體,幫助客戶實現財富穩健、長效的增值。
服務團隊:
廣東德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專業顧問團隊,志在為客戶提供于時并進的財經資訊及專業財富管理顧問服務。團隊包括:1、金融分析師團隊,2、理財策劃師團隊,3、注冊會計師團隊,4、律師團隊。
服務特性:
廣東德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客戶利益為核心,秉承“獨立性、專業性、綜合性”叁大服務特質,基于第叁方中立的立場,不代表任何一家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的利益,也不任何金融產品,而是根據客戶的財務狀況、風險承受度及理財目標等情況為客戶提出科學的理財策劃建議,客觀、中立地從全球金融市場上挑選優秀的、最切合客戶需求的金融平臺或理財產品,幫助客戶達成人生各階段的理財目標。
業務范圍:
企業及家庭財務策劃、風險管理。高端私人銀行服務、投資項目策劃、融資策劃、稅務策劃、個人理財策劃、國內外投資咨詢、資產組合管理。
我應聘的是理財規劃師助理,老實說,我對這個崗位真的是第一次接觸,很陌生,都是教人怎么怎么投資的,什么什么股票,期貨之類的,哎···
很多人看到了理財師這一職業的巨大吸引力,紛紛進入這一行業。但我國現財蓬勃發展只是近十多年的事,因此,大多數從業人員進入行業都從考取一張認證起步。由于理財行業的特殊,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較高,對報考者的學歷、從業經驗、道德水準等都有較高的要求,并設置了培訓、考試、實踐等多個認證環節,很多國際認證還采用全英文試卷。因此,擁有一張具有一定含金量的資格證書,也成為今后從事這一職業的一項競爭力所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獲得證書只代表能入門,并不能證明就成了一名優秀的理財顧問。原因很簡單,作為專業的理財顧問,在業務上,學習能力要非常強,雖然不要求熟練掌握所有的金融工具,但是卻需要每個領域都要有所了解,并在某一領域極為精通。此外,還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和交流能力,通過與相關領域專家很好地合作,才能為客戶制訂出完整的解決方案。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專業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通常要經過3~5年的積累才能達到一定水平,再通過不斷實踐,才能在業內獲得比較好的口碑。因此,一名理財師是否真正優秀,并不在于其擁有多少張證書,而在于其是否真正能夠在實踐中應用所學知識,并不斷積累經驗,從而為投資者提供良好服務。
注冊金融分析師(CFA)
有“全球金融第一考”之稱的CFA證書是證券投資與管理界的一種職業資格認證,由美國投資管理與研究協會(AIMR)于1963年設立,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職業資格考試,也是全美重量級財務金融機構分析從業人員必備的證書。該證書在全球金融領域內受到廣泛的認可,是進入銀行、投資、證券、保險、咨詢行業的從業通行證。
國際金融理財師(CFP)
CFP證書是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FPSB)對從事理財的職業制定的一個認證標準,由國際財務策劃人員協會(Inter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inancial Planning)推出,從1990年開始CFP資格國際化認證至今,全球持有CFP執照的人數不到10萬人。在國外的商業銀行,擁有多少CFP成為衡量一家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策劃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
注冊財務顧問師(CFC)
CFC證書由理財規劃顧問師標準協會(Institute of Financial Consultants)推出。IFC成立于1990年,是國際性的理財顧問師專業組織,總部設在美國,目前在全球12個國家設立了分支機構。CFC證書在全球理財行業具有一定的權威性,特別在美國、加拿大等北美地區,是衡量理財業從業人員專業能力的重要依據。
注冊財務策劃師(RFP)
注圓莆癲呋師(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s,RFP)證書由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協會(RFPI)于1983年推出。目前RFP證書在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日本、德國等國家獲得廣泛認可。此外,RFP認證項目已被列入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緊缺人才培訓工程,從而大大提升了RFP證書在國內的知名度和認可度。
國家理財規劃師(ChFP)
2003年,理財規劃師被列入國家職業大典,《理財規劃師國家職業標準》正式。2005年3月,勞動保障部正式推出國家理財規劃師職業資格認證考。ChFP資格證書是目前我國政府認可的最具有權威的理財規劃師證書,同時也被全球絕大多數國家政府所認可。
特許財富管理師(CWM)
CWM證書由美國金融管理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inancial Management)推出。該學會成立于1995年,專業從事投資規劃、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理財規劃方面的培訓和認證。特許財富管理師(CWM)認證被認為是美國本土三大理財規劃管理師之一。該證書注重實戰與實務,在資產配置與風險管理、高端客戶的需求把握、投資全面性方面都有獨特的設計。
香港財務策劃專業人員總會理事長,曾在英、美、荷、法、日及港資機構任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博士、倫敦大學法學碩士、北京大學法學士、紐約州立大學理學士、澳大利亞會計碩士、應用財務碩士,英、美、澳、港會計師,認可國際投資分析師,美國壽險師,CFP、RFP US、RFC、CFC及香港勞動局鑒證的理財規劃師。著作有《中國信托法研究》、《人民幣理財》、《第三桶金》等
中國理財業的發展前景極具誘惑,不少培訓和認證機構近年來紛紛涌進這個市場,使得目前的理財師認證“亂花漸欲迷人眼”。其實,我國理財師認證的國際化版本幾乎全部源于美國,有志于此的人士該如何選擇這幾大主流認證資格呢?
香港資深理財規劃師陳慶生博士,笑談自己業余有“收集”學歷的癖好,竟一古腦地拿到了美國理財資格的4大認證――美國注冊理財策劃師CFP(Certified Financial Planner)、北美認證理財顧問師CFC(Certified Fi-nancial Consultant)、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Registered FinancialPlanner)、美國認證理財顧問師RFC(Registered Financial Consultants)。為了解答許多讀者關于如何篩選認證類型的疑惑,本刊記者專訪了這位集4大“美式”理財認證于一身的“綜合”會員。
《大眾理財顧問》(以下簡稱《大眾》):請您簡單介紹CFP、RFP、RFC、CFC在內地的情況。
陳慶生博士(以下簡稱陳):CFP的全球總部為國際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Financial Planning Standards Board,FPSB),2005年開始登陸中國內地,中國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為其授權機構,負責國內的認證事項,主任為國內金融界著名前輩劉鴻儒先生。
RFP總部為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協會(Registered Financial PlannersInstitute),成立于1985年,是國際上發展較早的理財專業協會。北亞洲總部設在香港,負責協調RFP US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地區以及韓國、越南等國家的理財策劃培訓的推廣,總監為黃志杰先生。該認證于2002年進入內地,機構分布于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太原、成都、深圳等各大城市。
RFC是最早進入中國大陸的美國理財認證資格,它在美國的總部為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gistered FinancialConsultants),引進者為臺灣著名保險大師梁天龍先生。它在大陸的業務主要是為保險公司做內訓。
CFC是尚未全面進入中國大陸市場的認證機構,目前僅在廣東地區推廣。它是4個認證資格中唯一兼顧企業理財和個人理財的專業資格。它的亞洲總部也在香港,與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作舉辦課程,市場反應不俗。
《大眾》:請您從學員的角度談談這4大認證資格在定位上的異同。
陳:我不敢對這4大認證在權威性方面妄加評論,但從學員的角度還是頗有感受的。
相對而言,CFC的定位是比較豐富的,它既涉及個人理財,也涉及企業理財,而其他3個資格都只關注個人理財。這是因為對于美國的一些中小企業而言,企業的財產與個人的財產往往難以區分,理財顧問在為客戶作財務籌劃時,往往要兼顧客戶經營或者投資的企業的財務狀況,希望能從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其實在早期,財務策劃師與顧問師是有一些區別的,策劃師的工作是幫助客戶進行資產和財富的規劃,而顧問師除了資產規劃之外,還幫助客戶進行家務管理,包括健康、事業發展、教育計劃、債務管理等各個方面。策劃師要求專而精,顧問師要求全面。現在隨著客戶需求的發展,二者已經沒有什么分別了。CFC對理論和實踐的要求都比較全面,特別是對會計知識要求較高,因為企業理財沒有會計知識將難以應對。總括而言,感覺學習CFC比較難,要求的知識面比較廣泛。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創業人群不斷增多,給CFC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CFP認證考核比較嚴格,要求對基礎知識掌握要非常好,并能做出一套科學的理財方案。其教師多為大學教授,理論課程學習我感覺比較困難,在內容的實用性方面,我覺得CFP還有更大更好的空間。CFP的主打對象為銀行業。
RFP對案例考核的比重較大,實踐程度要求高,但缺點是理論方面相對較少。在結業以前,學員必須要編寫模擬理財方案,制作理財工作分析底稿,因此對一線理財人員的幫助較大。RFP教材的資料沒有完全集中在國內,學員除了可以了解大陸和香港地區的信息,也能學習到其他國家如美國、加拿大的情況,在修讀時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取合。
RFC主要針對保險行業,也側重理財方案的設計,特點是重點關注客戶發掘、營銷手段和技巧,強調如何挖掘客戶的需求,對保險和金融業營銷人員的實際工作頗有幫助。課程在保險、風險管理方面涉及頗全面,對投資、退休策劃等也有兼顧。
《大眾》:您對準備考取理財師資格的人士有什么建議?
陳:坦白一點講,我覺得從事理財職業拿到1~2個證書就足夠了,不要像我這么多。證書畢竟只在與客戶首次接觸時起到方便破冰的作用,是否能取得業績關鍵在于你隨后的方案做得如何,服務是否到位,這就要求在取得資格后要持續學習、勤于實踐。
國家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約有70%的居民希望自己有理想的理財顧問,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顧問費。而國內的理財師培訓才剛剛起步,真正意義的本土理財師緊缺,遠不能滿足金融市場對專業的注冊財務策劃師日益膨脹的需求。
4月26日上午,《卓越理財》雜志社與香港大中華人才培訓顧問(集團)有限公司、美國注冊財務策劃師(RFP)協會合作簽字儀式結束后,《卓越理財》雜志出版人楊洪波與RFP協會美國總部代表羅伯特先生和大中華區總監黃志杰先生進行了工作交流,羅伯特先生、黃志杰先生并接受了《卓越理財》的采訪。
《卓越理財》:美國的金融市場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目前個人理財業的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羅伯特先生:在美國,理財已經越來越流行。每個人理財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有的需要解決個人的健康保障問題,有的需要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有的人需要解決退休后的養老問題。同時金融市場波動大,金融投資產品數量多,許多人常常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就十分需要理財師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需求去幫助他們理財,所以理財師在美國是很重要的職業。
《卓越理財》:在美國人們理財主要是通過什么渠道進行的?RFP在美國的業務開展情況如何?
羅伯特先生:在美國有很多中介機構在做理財業務。過去主要是通過會計、保險和經紀人在幫助客戶理財。隨著社會保障的日益不足,人們理財需求的增強,中介機構也迅速膨脹起來,找專業的理財策劃師做理財顧問成為一種趨勢。
RFP在美國幾個州都設有分部,另外在亞洲、南美洲等地區都有我們的業務,中國有著非常巨大的市場,發展個人理財的前景非常好,所以未來會把更多的資源投向中國。
《卓越理財》:中國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個人財富的積累也快速增長,最新數字顯示中國人的個人存款已經突破15萬億,對于中國這么大的潛在市場,您有什么展望?在發展初期,人們可能并不能完全接受理財師介入到他們的理財實踐中,對這一問題您有什么看法?
羅伯特先生:中國的經濟正以飛快的速度發展,但是個人理財市場還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程度。隨著中國GDP的不斷上升,估計未來中國人的收入水平也會逐步提高,怎么去管理個人的收入就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尤其是退休金的管理將會占更大比例。中國人更多的是選擇把錢存進銀行,和美國人的消費生活方式完全不同,這對經濟的發展是有利的。但是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就鼓勵他們投資卻是有風險的。所以首先要讓人們樹立理財觀念,個人理財不僅僅是購買金融產品,更應該通過不同的產品降低風險實現理財目標,通過培訓,讓經過專業訓練的理財師向人們推薦符合自己的理財產品,幫助人們合理投資。
《卓越理財》:國內理財師培訓已經啟動,金融理財標準委員會與美國CFP有了初步的合作,勞動人事部制訂了理財規劃師的職業標準,在北京地區幾所著名高校也開辦了理財師培訓課程。請問您怎么評估國內的理財培訓市場,RFP在中國市場上如何定位自己?
黃志杰先生:RFP和其他的理財教育機構相比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RFP運作靈活,在總部的支持下實現了中國化的培訓設置,把國外的經驗很好地移植到了中國。RFP的老師非常熟悉中國的市場,并且有綜合的理財經驗。RFP把國外的理財新產品介紹到中國的同時,更會注意引入最新的國際理財觀念。
第二,RFP的國際認證資格更能夠得到國際承認。RFP在香港已經有多年的運作,并且在廣州等地已經開辦了培訓基地。4月24日,香港的1000名RFP學員舉行了畢業典禮,廣州的畢業儀式也有100名學員,他們來自銀行、保險、會計、法律和房地產等不同的行業,覆蓋了整個金融市場。
第三,RFP重視實務操作,學員可以分享培訓師的實踐經驗,并且可以和培訓師積極互動,這點對比大學開辦的理財課程優勢明顯。
《卓越理財》:RFP目前頒發的畢業證書是英文的,但是英文在中國還遠未達到普及的程度,有沒有考慮解決這一問題?
黃志杰先生:我們也考慮到了這個問題,目前正在籌劃過程中,預計今年年底之前就有可能頒發雙語證書。
《卓越理財》:對于這次與《卓越理財》的合作,二位能否展望一下今后在中國理財市場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