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6-26 10:16:16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測量學的應用,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測量學;多媒體課件;3dsmax
Application of Animation in Non - Geomatics Specialty of Surveying Teaching
Debao Yuan ,Ximin Cui ,Shiwei Yu,Jinbao Jiang,Wenbin Sun
(College of Geoscience and Surveying Enginneering,CUMT,Beijing,100083)
Abstract: in order to teach surveying better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it is needed to study and develop multimedia animation teaching software of surveying with development tools such as 3dsmax, Photoshop, Premiere and so on. The software can describe the principle and procedure of surveying vividly. The software also can show the detail of the use of surveying instrument. Hence this program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rich the teaching, enhanc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teaching.
Keywords: surveying; multimedia courseware; 3dsmax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1引言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有效的輔助教學方式, 它將文字、 圖形、 圖像、 動畫、 聲音和影像等 多種媒體運用到教學中, 對于優化教學過程, 開拓學生視野, 增加課堂信息量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具有很強的表現力, 可以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增強學習效果。
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括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是研究對地球整體及其表面和外層空間中的各種自然和人造物體上與地理空間分布有關的信息進行采集處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學和技術。其大多數理論方法都比較抽象,教師在課堂上講課很難表達清楚,學生理解也不夠形象完整,從而使的教學質量下降。為了使學生能夠感性地認識測量學的理論和實踐知識,開發一個多媒體的動畫教學軟件很有必要。
2軟件與技術平臺
現在用Powerpoint為表現形式的多媒體課件已經很普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但它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比如,表現形式單一,大多都是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缺乏興趣去接受老師講的內容;功能有限,Powerpoint雖然是教學的一個很好的平臺,但其自身功能還是有限,不能做出預期的效果;無法實現三維演示功能。所以單獨依靠Powerpoint來教學,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要求。
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漫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以動畫視頻來教學的方式成為了一個受歡迎的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更加直觀、更加感性的去認知知識,同時使課程也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形象。
制作動畫需要軟件支持,比如圖象處理軟件,音頻處理軟件,文字處理軟件等等專業軟件。其中比較主流的軟件公司為adobe與autodesk兩家公司。其中adobe公司的軟件主要做平面圖像處理,影視合成方面;autodesk公司軟件主要做三維建模與動畫的制作。
動畫制作過程是復雜的,他一般包括前期制作、中期制作和后期制作(如圖1)。每個制作模塊都有其自己的制作內容。
圖1 動畫制作過程
3動畫制作實例
我們不需要將所有講課內容都制作成動畫, 而主要是將難于講解、需要演示、需要操作的內容制作成動畫。例如:橢球的幾何參數;高斯投影的過程;二等水準觀測的過程;坐標轉換的計算等等。因此,像這些教師課上難以講解的抽象的、難懂的知識點,一個個的制作成動畫視頻,以形象、生動的圖像形式展示在學生們面前,使教學變成一場有趣視聽體驗。
測量學中有許多實踐課需要學生們在實地操作,但對于非專業而又需要用到的學生則沒有辦法親生體驗了解,教師也只是在課堂上用簡單的描述性語言說一下,或者有的直接讓學生們自學一帶而過。如果我們使用了動畫視頻教學,同學們就可以更加輕松地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例如2秒經緯儀的讀數(如圖2,3,4)。
圖2瞄準前 圖3錯誤讀數圖4正確讀數
再如測量學中的坐標轉換原理,很多學生在學習這個知識點時會遇到困難。對于二維的直角坐標系轉換,學生們可以很簡單的理解。但當涉及到三維轉換原理時,學生們就略顯吃力了。對于兩個空間三維直角坐標系O1-X1Y1Z1和O2-X2Y3Z2,要實現空間直角坐標系從O1-X1Y1Z1到O2-X2Y3Z2的轉換,首先通過坐標原點平移,使坐標原點O1與O2重合。其次,對于同原點的兩個三維空間直角坐標系O-X1Y1Z1和O-X2Y2Z2,通過旋轉,實現O-X1Y1Z1到O-X2Y2Z2的變換,如下圖。
圖
其變換具體過程:由于坐標系的單位長度不同,所以兩坐標系存在一個比例系數m; 坐標O2-X2Y3Z2首先進行平移,使其坐標原點與坐標O1-X1Y1Z1原點重合; 首先繞OZ1旋轉角; 然后繞OY1旋轉角; 最后繞OX1旋轉角
旋轉矩陣分別為:
(1)
公式(1)可以寫成:
(2)
進一步簡化為:
(3)
(4)
最終加上縮放比例m與平移參量,公式可寫為:
(5)
根據原理,就可以逐步開展動畫制作了。
3.1前期制作
前期制作部分的工作主要是資料素材的收集和整理。對動畫進行整的構思,設計場景造型,然后根據整理的資料素材撰寫動畫腳本和配音腳本。
3.2中期制作
中期部分工作就要根據前期制作中設計的腳本進行動畫的一畫畫制作。這里就要用到adobe公司開發的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進行素材的美化加工(如圖5)。
對于三維動畫則需要使用autodesk公司開發的3dsmax 或maya軟件進行三維建模后,然后制作動畫(如圖6)。
初步動畫制作完成后,需要進行對畫面色彩、特效等制作。如加上光暈、材質、燈光等處理(如圖7)。
圖5 Photoshop圖像處理二等水準測量 圖6 3dsmax制作坐標系模型
圖7 After effect動畫渲染
3.3后期制作
這樣一個動畫制作完成了,但是此時的動畫只能在軟件里面播放,需要我們使用軟件進行渲染處理,輸出最終的文件。格式一般有*.avi, *.mov, *.rmvb等等。
4動畫合成
渲染出來的動畫在premiere中支持*.mp3, *.wav 格式聲音文件, 事先將聲音文件錄制編輯好, 以*.mp3 或* . w a v 格式文件保存。聲音文件可以直接導入, 導入的聲音文件存儲在premiere中。然后在premiere軟件中對音頻文件進行去噪處理,然后進行剪輯,使動畫和錄音達到同步的效果。最后導出文件就是我們最終需要的動畫視頻了。
5結束語
對于多個動畫視頻文件,我們可以制作一個多媒體文件包,可以放到網上,這樣學生們可以通過網絡隨時隨地地學習到知識。
以動畫為平臺的測量學多媒體動畫軟件,能夠直觀、動態地表現教學過程,將教學思路融合到動畫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強了教學效果。此方法正在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領域。
參考文獻
[1]段貽民, 杜國標. I t" 測繪專業測量學教學改革方案的研究[J]. 測繪通報, 2004 (5).
[2]于曉平, 楊國東, 陳增寶, 等. 教學軟件的設計[J]. 測繪通報, 2004.
[3]常玉奎. " 工程測量" 課程多媒體課件開發與應用 [J][J]. 測繪通報, 2007, 3: 023.
[4]趙明. Flash 5 入門與提高[M]. 華大學出版社, 2001.
[5]孫賢斌, 尹杰, 肖本林, 等. “測量學” 教學動畫軟件研制[J]. 測繪通報, 2009 (2): 75-77.
[6]3DS MAX 3.0 入門與提高[M]. 航空工業出版社, 2000.
[7]湯洪海. Photoshop 后期處理入門[J]. 大眾數碼, 2007, 8: 068.
[8]曾安敏. 基于擬合推估的 1980 西安坐標系到 2000 國家坐標系的變換[J].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2008, 28(5): 125-128.
關鍵詞:心理測量學;信用風險管理;信用評分;普惠金融
一、研究背景
據統計,全球有將近50%的成年人因缺少可以進行信用評估的數據被排除在信貸系統之外。為了幫助更多的個人和小微企業獲得貸款,擴大貸款的客戶群,促進普惠金融發展,很多征信機構或信用評分公司開始探索基于替代性數據對客戶進行信用風險評估。目前看來,使用的替代性數據包括公用事業支付記錄、電子商務交易信息和付款信息、心理測試數據以及少量社交媒體數據等。這其中,基于心理測量方法的信用評估受到推崇。心理測量是用來衡量個人態度、行為或在某種情況下認知能力的標準評估方法,通過分析心理測試數據可以預測還款意愿,并能生成幫助放貸機構評估借款申請人信用風險的信用評分。行為金融研究表明,個體差異解釋了消費者偏離經濟最優決策的原因[1],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個性與債務積累、消費支出模式以及規劃和預算行為有關。比如,盡職盡責的人往往不會花錢購買超出他們負擔的物品,一旦發生了購買行為,就會努力履行他們的責任,而缺乏自律和粗心預算則是個人債務積累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使用信貸之前用理性決策方法評估購買的人隨后不太可能陷入財務困境。在此基礎上,Bernerth等人分析了心理測量結果和信用評分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責任心和信用評分成正相關關系,而宜人性和信用評分成負相關關系[2]。換句話說,越有責任心的人信用評分越高,而宜人性越高的人可能會因為性格中的信任、順從和寬容等特質,容易為他人犧牲個人資源而做出無法實現的承諾,因而信用評分越低。目前,部分征信機構或信用評分公司基于心理測量學進行信用評分并將其進行了實際應用,其應用效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都關系著信貸機構以及借款方的切身利益,是雙方關心的熱點問題。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征信機構和信用評分公司將心理測量學應用于信用評分的研究和實踐結果,總結當前基于心理測量學的信用評分市場的現狀與不足。
二、心理測量學與信用評分
(一)心理測量學的概念和歷史演變
心理測量學是一門有關心理評估的科學,通常被視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但其影響遠不止于此[3]。人們在很多時候都需要經歷評估,比如在學校學習期間接受測試以衡量學生的表現;在學校學習結束時接受測試以獲得學歷證書;當需要通過信貸購買或申請抵押貸款時,必須填寫以相同方式評分的表格。評估形式有很多種,包括面試、考試、實踐等。但是,盡管應用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所有評估都有一套共同的基本特征,即它們應該是可靠的、有效的、標準化的、沒有偏見的。評估方法有好有壞,而心理測量學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評估質量。心理學領域的其他方面都沒有對個人日常生活產生這樣的影響。心理測量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達爾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爾頓爵士(SirFrancisGalton)對人類智力的演變特別感興趣,他在1869年出版了《遺傳天才:對其規律及結果的探究》一書。該書研究了人們擁有的不同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如何使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優秀。這些差異正是科學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心理測量學的早期理論和應用工作主要是為了測量智力。高爾頓在研究中設計并包含了心理測驗。美國科學家詹姆斯麥基恩卡特爾(JamesMckeenCattell)擴展了高爾頓的研究,并于1887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測量實驗室。他們開發的觀察和分析技術是心理測量學的基礎[4]。心理測量學的另一個主要焦點是人格測試,目前已有一系列理論方法來概念化和衡量人格。一些為人熟知的工具包括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五因子模型(或“五大人格理論模型”)、個性與偏好量表,以及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等工具。這些測量工具在不同人群和許多語言版本中經過幾十年的不斷測試與發展,結果表明其測試是有效的、可靠的。
(二)引入心理測量學的信用評分
信用評分是基于借款人(個人或者企業)的信用信息,通過一些統計分析方法,預測借款人未來的違約概率,通常用一個數字來表示個人或者企業的信用高低。信用評分被應用于多種領域,比如放貸機構使用信用評分來決定是否提供貸款以及收取多高的利率;醫療服務提供者使用信用評分來確定患者是否會獲得免費或折扣護理;保險公司使用信用評分來決定是否承保汽車和房主的保險;雇主在背景調查中使用信用評分來進行招聘決策。信用評分也被用來幫助投資者判斷其在資產支持證券中的風險敞口,或者將醫療保健行業的應收賬款分配給收款機構。在所有這些應用中,高信用得分的客戶會帶來更高的收益,而低信用得分的客戶則與較高的成本相關聯[5]。
1.基于傳統數據的信用評分
根據用于信用評分的信息,可以分為三類信用評分[6]。第一類是申請評分,用于評估和決定新申請人的信用,該評分主要基于客戶在申請信貸時提供的信息(例如社會人口統計數據、可支配收入、擔保人、貸款金額等)。第二類是行為評分,用于根據現有客戶的信用和當前賬戶的行為(例如余額、支付歷史、存款、信用卡的使用情況等)對現有客戶進行分類。第三類是根據企業的財務信息對公司及其所有人進行信用評分。信用評分模型可以分為兩大類:判別分析方法和機器學習方法[6]。判別分析是開發信用評分系統的第一種方法。在零售銀行業務中,主要集中在消費貸款和商業貸款這兩類貸款的授信方面。比如在金融領域使用最多的邏輯回歸方法和線性規劃方法。另一類是機器學習方法,比如支持向量機、神經網絡、遺傳算法[7],這些方法均應用于信用評分模型的開發。
2.基于心理測量學的信用評分
為了解決薄信用客戶很少或者沒有機會獲得信貸的問題[6],并且鑒于通過消費者心理可以預測消費者行為并在眾多領域得到驗證(比如資金管理[8]、購買行為等),心理測量學方法被引入信用評分領域。Perry(佩里)使用調查數據來檢驗人格對信用評分的影響,并且還發現與教育、收入和年齡增長相關的得分較高,但與健康狀況不佳、失業和收入較低相關的得分較低[9]。該研究還描述了一項針對受訪者的測驗,該測驗顯示出信用評分越高,受訪者的金融知識越豐富、對生活的控制感越強。Arráiz(阿拉伊茲)等人研究了由EntrepreneurialFinanceLab(創業金融實驗室,簡稱EFL)設計的用于信用評分的心理測量學測試,研究發現心理測試有助于沒有信貸記錄的企業家獲得信貸[10]。
三、基于心理測量學的信用評分實踐分析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EFL(創業金融實驗室)、VisualDNA(視覺基因)、Compuscan(萊索托康普斯坎)和Coremetrix(庫爾測量)等征信機構或信用評分公司,與放貸機構合作,通過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得客戶的心理測試數據,在分析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對客戶的個人信用風險進行了評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EFL
EFL由Klinger(克林格)博士和DJDiDonna(丹尼斯迪東納)于2010年創立,是最早采用心理測量信用評分的信用評分公司,截至目前已有十幾年的歷史。該公司認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人格特質,而這些特征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客戶的風險畫像,進行信用風險評估。EFL基于25個以上的人格特質識別出可能會償還借款的客戶,這些人格特質包括控制點、流體智力、沖動、自信、延遲享樂、責任心等。其中,控制點是指個體認識到的控制其行為結果的因素;流體智力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如知覺、記憶、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延遲享樂是指延后得到某物的時間,從而得到更大的利益。EFL發現沖動型客戶和其他客戶相比擁有更高的違約率,擁有高貼現率的客戶比擁有低貼現率的客戶的風險性更高,等等。EFL評分的實踐結果表明,在肯尼亞,心理評分最低的25%客戶的違約率是心理評分最高的25%客戶的7倍。此外,基于EFL評分,EFL的合作伙伴可以在不提高違約率的情況下增加15%~35%的投資組合[12],在不減少業務量的情況下違約率減少了16%~72%[13]。
(二)VisualDNA
VisualDNA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消費者洞察和分析公司,該公司將大數據技術和心理測量學相結合,基于傳統的五大人格理論模型(即開放性、責任心、外傾性、宜人性和情緒穩定性五個維度),同倫敦大學學院、劍橋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學者對五大人格理論模型賦予了新的解釋,建立了自己的模型。在他們建立的模型中,開放性是指具有想象、審美、情感豐富、求異、創造、智能等特質[14]。開放性低的人不喜歡冒險,更傾向于主流和經過考驗的事物,思考方式比較實際和直接,思想比較保守;而開放性高的人則相反,喜歡冒險,愿意嘗試新鮮或者與眾不同的事物,信仰自由。責任心顯示勝任、公正、條理、盡職、成就、自律、謹慎、克制等特點。責任心低的人擁有無憂無慮、隨和的生活態度,他們花在做決定上的時間較少,選擇比較大膽,這意味著他們更加自信,對于現狀比較滿意;責任心高的人則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做事情深思熟慮、有條理,盡管為人相對謹慎,但同樣雄心勃勃。外傾性表現出熱情、社交、果斷、活躍、冒險、樂觀等特質。外傾性低的人在社交場合比較矜持,為人較為冷靜和嚴肅;外傾性高的人善于交際、更合群,天生精力充沛,與外傾性低的人相比,更加自信和快樂。宜人性具有信任、利他、直率、依從、謙虛、移情等特質。宜人性低的人通常出于自身利益行事,不太可能為了遷就他人而在行為上做出讓步,對他人漠不關心,天生多疑;而宜人性高的人是利他主義者,有同情心,真誠,信任他人。情緒穩定性是指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具有平衡焦慮、敵對、壓抑、自我意識、沖動、脆弱等情緒的特質。情緒不穩定的人易感到焦慮和不安,能夠敏銳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順從但不武斷,常沉思和自我反??;而情緒穩定的人,自信,有韌性,善于抵御外部負面事件,能夠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即使是在社交場合,也會感到平靜和自在。VisualDNA使用該模型設計了基于圖像的調查問卷,從收集到的數據中對客戶的償還意愿進行了有效預測,在俄羅斯、土耳其、墨西哥、馬來西亞、波蘭和南非的眾多零售銀行的信用卡和個人貸款業務中,在同等業務量的情況下違約率減少了23%,并使得50%以上薄信用客戶獲得貸款[15]。
(三)Compuscan和Coremetrix
2016年,作為非洲最大的獨立的征信機構之一的Compuscan公布了同Coremetrix的戰略合作。Compuscan成立于1994年,致力于在整個信用生命周期內提供全面的信用報告和風險管理解決方案。Coremetrix則成立于2012年,通過結合數據科學家、心理學家、工程師的方法,構建并開發了富有洞察力的個性測驗,在金融服務領域創建新數據,并在消費者個性和信用意圖之間建立了聯系。該戰略合作的目的是使用心理測驗來補充傳統評分技術的不足,以評估被視為邊際風險的消費者,使Compuscan的客戶能夠評估具有有限信用信息的申請人,從而擴大其客戶群。Compuscan和Coremetrix通過基于圖像的問卷獲得申請人的信息,從五大人格理論模型以及動機、行為傾向性等維度刻畫消費者心理,了解消費者信譽度產生的原因,其測試結果以風險評分體現,其中基于圖像設計調查問卷的優點在于可以觸發消費者的本能和情緒反應,進而獲得更準確的數據。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數據或者只依據心理測量數據,Compuscan和Coremetrix為信貸提供商、金融服務提供商、保險公司和風險管理者提供薄信用客戶的個人信貸指數和相關的金融產品適用性指數。該測試通常會在標準風險評估完成后進行,消費者可以選擇是否愿意進行心理測試。該測試可以為消費者在基于傳統評分方法被拒絕信貸的情況下,贏得基于心理測量分數進行第二次評估貸款申請的機會。2017年,Compuscan和Coremetrix將該心理測量模型應用于印度10000名高風險信用客戶,時間為3個月,他們發現心理評分越高不良率越低[16]。在此基礎上,Compuscan和Coremetrix在對10000名南非消費者進行信用評估時,只基于征信機構數據進行風險評估的模型的Gini系數(衡量記分卡區分好客戶和壞客戶的能力)為0.25,加入心理測量數據后,信用評分模型的Gini系數達到0.3,評分效果提高了20%。與此同時,他們在傳統的記分卡方法上進行了改進,通過使用機器學習技術(比如神經網絡、聚類、隨機森林等)構建模型中包含的特征,得到評分效果更好的信用風險模型[17]。在實際推廣應用中也證明,Compuscan和Coremetrix采用的方法可以提高信貸產品的接受率,同時也降低了違約率,而且可以增加可持續貸款,降低拖欠率,使消費者獲得更公平的審貸結果,促進經濟發展[18]。
關鍵詞:測繪學 新技術 應用
測繪學古老而現代,繪學現在正在向一門剛興起的學科―地球空間科學發展。測繪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有著悠久的歷史。測繪學的發展在世界上古史時代,就有利用測繪學治理尼羅河泛濫后農田邊界整理的傳說。公元前7世紀,管仲在其所著《管子》一書中已收集了早期的地圖27幅。公元前5世界至3世紀,我國已有利用磁石制成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的記載。公元前130年,西漢初期便有了《地形圖》和《駐軍圖》,為目前所發現我國最早的地圖。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測繪學科的理論、技術、方法及其學科內涵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當代,由于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地理信息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的理論基礎、工程技術體系、研究領域和科學目標與傳統意義上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不同。
測繪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地球(當然再未來將發展到外太空,研究其他的星球)。人類對地球形狀認識的逐步深化,要求精確測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從而促進了測繪學發展。因此,測繪學可以說是地球科學的一個分支。測繪學的研究成果是以地圖為代表的信息產品,地圖的演變及其制作過程、方法是測繪學進步的一個主要標志。測繪學獲取觀測數據的工具是測量儀器,測量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測繪方法和測繪儀器的創造和改革。測繪儀器的發展經歷了早期的游標經緯儀到小平板、大平板儀、水準儀、航空攝影機、擺儀、重力儀、全站儀,測量機器人,數字繪圖機。成果也從原來的手繪地圖到數字地圖,由原來的二維地圖到現在的三維地圖,四維地圖,最近由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研制的“天地圖”這一偉大成果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
測繪學的科學地位和作用意義重大。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測繪學在探索地球奧秘和規律、深入認識和研究地球的各種問題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F在的測量技術可以提供幾乎任意時區域分辨率系列,具有檢測瞬時地理事件如地殼運動,重力場的時空變化,地球的潮汐和自轉等問題,這些觀測成果可以用于地球內部物質的研究,尤其在解決地球物理方面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測繪學在國民經濟上的作用是廣泛。豐富的地理信息是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重要基礎,為構建“數字城市”“數字中國”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在現代化戰爭的今天,測繪學在武器的定位、發射、精確制導等方面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另外在防災減災方面,測繪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作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測量所的的地圖在救災中起指導作用,減少了災難等帶來的重大損失。在以后的發展中,測繪在防災、減災上仍然將發揮它的作用。
測繪學的分類。隨著測繪科技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海洋測繪和地圖制圖學等分支學科。大地測量學研究和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以及地面點的幾何位置的理論和方法。普通測量學 研究地球表面局部區域內控制測量和地形圖測繪的理論和方法。局部區域是指在該區域內進行測繪時,可以不顧及地球曲率,把它當作平面處理,而不影響測圖精度。攝影測量學 研究利用攝影機或其他傳感器采集被測物體的圖像信息,經過加工處理和分析,以確定被測物體的形狀、大小和位置,并判斷其性質的理論和方法。測繪大面積的地表形態,主要用航空攝影測量。工程測量學 研究工程建設中設計、施工和管理各階段測量工作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為工程建設提供精確的測量數據和大比例尺地圖,保障工程選址合理,按設計施工和進行有效管理。海洋測繪 研究對海洋水體和海底進行測量與制圖的理論和技術。為艦船航行安全、海洋工程建設提供保障。地圖制圖學 研究地圖及其編制的理論和方法。
工程測量學。工程測量學是研究工程建設和自然資源開發中各個階段進行的控制和地形測繪、施工放樣、變形監測的理論和技術的學科。測繪科學和技術(或稱測繪學)是一門具有悠久歷史和現展的一級學科。該學科無論怎樣發展,服務領域無論怎樣拓寬,與其他學科的交叉無論怎樣增多或加強,學科無論出現怎樣的綜合和細分,學科名稱無論怎樣改變,學科的本質和特點都不會改變。
【關鍵詞】 測量教學 電子表格結合 模式
引言
工程類的“測量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掌握測量儀器的使用,地形測量方法及施工放樣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地形測量技術相關問題的能力及處理施工放樣測量的能力。測量課是一門數字計算與實踐性操作均要求較強的專業基礎課,必須根據教學要求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尤其在當前教育對象文化基礎較差的情況下。提高學生工程測量動手的能力。在測量教學當中的很多部分我們都可以借助電子表格來進行說明,并且對于學生的以后的測量實習或是工作后,多于數據的相關處理都是很有幫助的。
1、 測量教學的要求
1.1課堂教學要求
傳統測量課的理論課教學以章節為順序,課時安排比例較大。達到了學生從理論上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但缺乏動手能力提高的培養。例如,角度測量,就是以水平角原理為重點展開教學,其授課順序為:
按以上框架講課可以看出,雖然沒有按教材的章節順序講解,但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利用理論知識解決操作問題的能力。測量教師在課堂上不能滿堂灌,要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產生教學互動,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及理解能力。課堂教學要抓住主要的理論概念以點帶面,讓學生充分發揮空間的想象力,如在講水平角概念時把水平角原理寫在黑板上,然后讓同學們自由地討論,并把同學們討論的問題寫在黑板上,老師再歸納講解得出結論。
1.2實習教學要求
測量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因此在教學的安排上要加大實習課的比重。要讓學生對課堂的理論內容能及時消化,對操作的方法能及時掌握,還能讓學生在實習中將理論上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間實習是課堂教學的組成部分。加大課間實習的時間,目的是及時地將理論知識通過操作實習加以鞏固,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課間實習中不斷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儀器的操作及各種測量方法外.還要提出一些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最后總結并告訴同學們正確的讀數方法。在課間實習中。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同學們討論分析。充分發揮同學們的想象力,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主要的是要讓同學們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學的知識更深刻更扎實。
1.3培養學生測量操作能力
測量綜合實習,是在理論課結束后,進行的測量綜合能力實踐.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給學生評定成績。為了較好地完成測量綜合實習教學,保證同學們在實習中順利地學會操作,需要編寫《測量實習指導書》,指導書在實習的時間安排、工作任務、注意事項、上交成果、成績評定標準等方面作了要求。同學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尊重。培養了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和謙虛好學的思想情操.使每位同學都能得到鍛煉。從而提高同學們的測量技術能力。要求每個組都要參與測圖過程的每個環節.并獨立地去解決實習中出現的問題。實習指導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啟發性地指導學生,讓學生在實習中了解地形測量的每個環節,并將書本知識通過實習連貫起來,加深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強化了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1.4教學與技能考核相結合
在實習時,將技能鑒定的標準和內容,安排到實習內容當中。讓學生理解技能鑒定的內容,指導他們對技能考核內容的掌握。針對基礎差的學生加大技能訓練力度。使學生職業技能的水平和測量能力同步得以提高。為學生就業提供了競爭優勢。
1.5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
老師在施教過程中,同時要對學生的專業素質進行教育和培養,如果學生的專業素質高其學習積極性也高.接受專業知識也快,就、世能力也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蘑視學生專業素質的培養。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興趣和對專業的熱受。一一個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除了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外。還應具備良好的思想品質.要具備愛崗敬,樂于奉獻、吃苦耐勞的好品質。要有集體主義觀念。
2、電子表格教學在其中的應用
2.1借鑒電子表格的教學模式
電子表格是計算機軟件,對于我們青年學生來說學習計算機都是很感興趣的,在測量教學中結合電子表格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同時可以更形象的反應測量的基本原理,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2.2電子表格在測量教學中的應用
電子表格中的關于數據的計算也是在測量當中很有用處的,在測量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涉及到數據的處理和計算,傳統的手算已經不能適應社會快節奏的要求了,只有借助于計算機等輔助設備才能更好的完成測量的工作,同時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
3、電子表格教學應用帶來的好處
3.1增強學習的能力
測量的工作環境和設備都是在不斷地更新的,而電子表格作為計算機的軟件也是在不斷地更新當中的,而且其更新的速度遠遠快于測量方面的速度,所以讓學生在進行測量學習的同時加強電子表格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其學習的能力,為以后的工作當中不斷地學習做好準備。同時電子表格是一個很嚴謹的軟件,學習它可以培養學生嚴謹的工作態度。而測量學是一門科學,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要把測量成果的真實性放在第一位.因為工程質量牽涉到百年大計,要嚴格按”測量規范”要求去操作,不能弄虛作假,不能偽造數據,牢固地樹立實事求是的職業道德。實施教學過程中,除了激發學生的專業熱情外.還要讓學生理解測量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野外操作性強且長期在野外日曬雨淋,十分艱苦,培養學生的吃苦精神。
3.2避免了手算帶來的麻煩
在測量綜合實習期間.電子表格可以很好的避免手算帶來的麻煩。例如:極坐標放樣,在課堂上講解利用坐標反算方位角和邊長。根據計算出來的角度和邊長如何在地面上將點放出來.盡管老師使出了渾身數解進行講解。由于概念抽象,學生還是難以理解如何進行極坐標放樣。在施工現場,工地施工員把點坐標告訴同學,學生通過計算并現場放樣,很快掌握了極坐標放樣方法,而通過對電子表格的運用就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習的主要內容有:角度測量、距離測量、距離放樣、坐標測量、懸高測量、對邊測量、面積測量等。主要是加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工作任務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以及崗位適應能力。通過實習使我們獲取了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了學生在測量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施工現場的實習.當學生將放樣點在地面上標出來以后很有成就感。對學生今后走向工作崗位充滿了信心也奠定了良好的心理準備。通
3.3有利于基本原理的講解
運用計算機中的電子表格的形象的教學模式可以使同學們在討論中對所學知識產生更深印象。課堂教學時要把握理論的深淺度,對于一些基本要領,如水準測量原理、角度原理等要講透外,對一些公式推導要適當,主要是讓學生懂得公式的用處和計算方法即可。在教學過程中。對于操作性強的內容,應用多媒體課件和現場操作演示,讓學生在感觀中同時熟悉操作內容。對于儀器操作的內容,運用現場演示的方法,老師現場邊操作邊講解,講解完后可以讓同學進行操作.操作完畢后,老師對普遍性不正確的操作方法進行指正,然后再讓同學們自己練習,通過反復操作,有利于學生直接理解操作過程的要領.記憶深刻。有助于學生規范操作程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測量學中有一些概念非常抽象。如等高線等。適用模型演示的方式,等高線講解更形象更直觀。教學講解時,先將模型給同學們看,然后一片一片地分開來,從山腳到山頂又一片一片的按照模型在黑板上勾劃出來.展現在黑板上的是一圈一圈的閉合曲線.告訴同學們這些閉合曲線就是等高線。然后再根據勾劃出來的等高線。講解等高線的特性.通過這種模型演示的教學方法,學生較容易地理解了等高線的形成和概念。
3.4了解計算機測量專業的應用
電子表格作為計算機當中的一款軟件,在測量教學中引入電子表格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觸到計算機,為以后在測量工作當中有效的運用計算機打下基礎。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測量新設備新技術不斷更新,從傳統的水準儀、經緯儀到全站儀、GPS等、特別是遙感技術.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各個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了解這些新設備新技術,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面,讓他們在生產單位接觸新設備時,能較快地應用測繪新技術。學校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用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努力學習,不斷地吸取新的技術,探索新的知識,才會使自己的專業能力不斷地提升,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測量技術人員。
結束語
用EXCEL電子表格來處理測量計算數據,會使我們感到非常輕松、靈活。通過Excel電子表格制作的一些模塊,只要把外業測量的數據輸入到相對應地單元格中,要求的參數結果就可以馬上顯示出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其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也是在測量教學中值得相關的教學人員借鑒的。
參考文獻
【1】何亮云,趙運林.新建本科院校提高教學質量淺議[J].當代教育論壇2007(3).
【2】何亮云.趙運林.關于新建本科院校學科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6).
【3】劉晨,李波,嚴曉敏,如何使用/0123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關鍵詞:重復測量;學生;語料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7503201307-0042-03
很多語文教師都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學生的作文除了給寫寫評語之外,怎么樣更科學地去測量呢?這樣的問題很普遍,也非常重要。隨著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不斷深入推進,一名好的語文教師不能僅僅會教書,更重要的是能將自己的教學實踐與研究結合起來,形成指導語文教學實踐的普遍規律。本文介紹的重復測量方法就是教語文教師如何科學地測量學生作文從而形成研究結論。
重復測量研究用來分析一段時間或某幾個時間點個體的增長趨勢或個體之間的差異1,主要采用重復測量的多元方差分析對數值進行統計并對結果進行解釋說明。所謂打寫是指小學生在計算機或某種手持設備的支持下使用鍵盤進行輸入的一種寫作方式。以往類似的文本分析研究,大都采用均值說明學生打寫規律的變化趨勢。這種表示過于粗枝大葉2,同時也不合適描述個體特征的發展,在實際的操作中顯得過于松弛。在寒暑假后,學生的打寫狀態一般都會由于疏于訓練而變得不穩定;在每個學期的開校前兩周、期中考試周、期末考試周這三個時間段內,學生的打寫水平也有可能受到各種各樣因素的干擾而呈現出意料不到的波動,這些影響因素如果只用平均數去表示就有失嚴謹了。在語料收集中避開上述特殊時間段并選取學生打寫能力相對平穩的時間點進行測量可以使研究結果更加可信和有效。通過求出多次測量之間的差值并計算出差值的多元方差以及通過正交轉換之后的趨勢分析,有利于在相對較長時間的動態發展中對學生打寫規律進行準確和連續刻畫。重復測量方法在學生打寫文本分析中的應用應特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料的選樣
班級案例語料是重復測量研究中常用的語料形式。這種形式的語料可以將一個班級作為個案,選擇學生較為熟悉且大家集體參與的活動進行主題打寫產生語料,有效避免因為生活經歷以及地區的差異而帶來的研究誤差。選擇這種形式的語料有兩個考慮:一是在不打亂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很難通過班級對比實驗設計來產生語料,有效的實驗和可信的統計之間確實存在著難以兩頭兼顧的困難3;二是對于打寫測試,學生生活圈子非常有限,他們看待事物的態度以及觀點表述和成人有著明顯的區別,知道的就能寫出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對于一些寫作主題由于地方差異,很難達到統一。比如“雪”這個主題,北方的學生寫起來津津有味,而南方有的學生從小到大根本沒有見到過雪,根本不知道雪意味著什么,只是從電視或書本上了解過。
在研究中為什么不采用抽樣的辦法來收集語料而偏偏選擇班級案例法呢?這是因為對于學生寫作文本這樣的語料對象而言,抽樣和班級案例法有著本質的區別。抽樣是部分代表總體,通過研究局部推斷總體狀況45。但是對于個體的打寫測量能否使用抽樣的方法生成語料呢?綜合以往的研究,打寫話題中字詞的識別、對話題意義的理解、打字的速度、打寫話題的熟悉度、打寫測試的時間、打寫過程中指導與提示以及工作記憶等這些內部因素會影響學生的打寫,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程度、學校對寫作的重視程度、學校之間的差異、地區之間的差異、家庭氛圍和文化素養之間的差異、父母的文化水平等這些外部因素同樣對學生的打寫有著影響。試想,如果將這樣紛繁復雜因素影響下的學生打寫采取抽樣的方式進行研究,最后得出的只能是一般化的“學術”結論,而對學生個體實際的能力培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一般化的結果對教師而言很可能成為束縛他們自己的統計緊箍咒6。而對于班級案例研究而言,在自然狀態下對特定的同一個班級進行長期追蹤,收集不同時間點的語料進行深入細致分析。由于這個班級在追蹤過程中始終是同一個教師、同樣版本的教材、相同的教學模式,受到的外界變量干擾較少,所以,對于研究學生的打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二、語料的生成過程
什么樣的測試方法生成的語料才能真實反映學生的打寫水平呢?一般而言,打寫測試方法可以分為一次測試和重復測試。所謂一次測試是指對全部被試進行一次測試后計算組間差異或前后測差異;所謂多次測試是指通過對全部被試進行一段時間或長時間的跟蹤后進行同一內容或不同內容的多次測試,以保證測試的準確性。學生打寫的內在差異具有動態變化的屬性,單憑一次測試可能很難反映他們打寫的特點,也不足以說明學生寫出這樣或那樣內容的真實意圖以及實際的寫作潛能,多次測試甚至是長時間的追蹤測試對于學生打寫測量是必要的。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在不同時間點打寫同一個話題的重復測試的語料生成方式,既能夠準確地測量學生在不同時間點中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動態狀況,而且能夠排除一些其他因素(如不同話題之間的干擾、教學水平因素、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對打寫的可信度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打寫測試時間的安排應避開寒暑假、節假日以及期中期末考試三個時間段。打寫測試以第一次打寫內容為基礎,后續打寫都在第一次測試的基礎上進行續寫或修改。有的學生因為和其他學生有點小摩擦,不再愿意寫第一次寫作中出現的學生,這樣也是允許的。
三、打寫話題的篩選原則
打寫話題一般可以分為多話題測試和單一話題測試。多話題測試不可控因素過多,實施起來較為困難;采用同一個話題對被試進行多次測試的方式,與認知神經科學中領域特異化知識系統的研究成果更加貼近。為了盡量達到話題熟悉度的要求,在選擇話題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四大原則:第一,話題具有延續性而不能是瞬時性的。所選話題應該是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并且能夠讓兒童經常參與的活動或事件,而且能夠考慮不同區域的學生都能進行打寫的共性特點;第二,話題具有豐富性而不能是單一的。所選話題的內容既要具有階段性的穩定性,又要具有細節內容的變化,不管如何,這些豐富的變化是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感觸到的;第三,話題具有集體性而不能是個體的活動。選取集體性的活動或事件作為話題就會避免一部分學生因沒有話題而生搬硬套的情況;第四,話題須具有真情實感,將學生本身對生活的情感融入進去,用語言表達心聲,表達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看法,這一條是四個原則之中最為關鍵也是最為核心的一條。
四、語料的預處理
由于年齡、要求以及打寫的特殊性,學生打寫的文本和一般交互性會話文本的處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具體處理方式如下。
第一,詞的定義。詞的定義以2008年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的《現代漢語常用詞表》(草案)為依據。該草案共收錄使用頻率較高的漢語普通話常用詞56008個,主要以單音節詞(3181個)和雙音節詞(40351個)為主,也收錄了一些熟語和表達概念名稱的其他固定短語7。在實際的文本電子詞庫中有詞匯56064個,比標準多出了56個,這56個詞組皆為詞表一些詞的同音詞,如詞表中是年輕,在電子詞庫中“年輕”和“年青”則是兩個詞,他們的頻率號相同,都是697。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學生在打寫的初期經常出現詞語誤打錯誤、音節替代現象以及亂打三類現象。
對于亂打這一類現象,處理時直接將胡亂打寫的字符剔除就行。對于詞語誤(錯)打和音節替代的現象:詞語誤(錯)打時,誤(錯)打的詞語在詞語統計中不計算;利用音節替代的詞語,在統計中也不計算;如果音節書寫錯誤,就按照錯誤的詞語進行剔除。
第二,分詞處理使用中科院計算所漢語詞法分析系統ICTCLAS,這個系統的中文分詞、詞性標注以及未登錄詞識別三大功能恰好能夠解決學生打寫中出現的詞項頻率、實詞和虛詞以及不經常使用的一些新詞的分詞問題。
第三,人名和事物名稱、地名在文本預處理中視為非禁用詞,計入詞匯數量統計。
第四,別詞、多余的詞項、錯用詞、文不對題的部分都不計入詞匯數量統計。
第五,句子處理:語文新課標規定,二年級結束后才要求使用逗號和句號。所以,對于剛入學的兒童而言,打寫中利用逗號和句號區分出句子是非常困難的。對于文本中的句子,采用人工增加逗號和句號后再進行切分的辦法來處理兒童打寫文本中的句子。
第六,命題的計算:句子的判別主要依靠人工方式進行,一般判別以句號為準則,但是對于一些感嘆句表達判斷和雙重否同表達判斷的句子,也被歸屬為命題。
第七,完成全部多輪打寫測試的文本才是有效文本,才能進行計算。
五、語料分析的五種參數
第一,總體特征:每輪打寫的總體特征,這些特征包括人數、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標準差,這些總體特征包括毛詞匯量、凈詞匯量、IR分布度等。
第二,差值特征:后一次打寫測試的總體數量減去第一次打寫測試的總體數量,這些特征包括人數、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和標準差。
第三,多元方差分析:檢驗多次打寫測試的總體特征、差值特征之間的均值差異是否顯著,需要表述清楚F值和P值。
第四,單因變量檢驗分析:進一步觀測單因變量檢驗結果,檢驗多次測試的均值是否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
第五,趨勢分析:經過矩陣轉換,找出不同測量次數的正交多項式線性、二次和三次系數,計算出三個正交轉換后的變量Lin、Qua和Cub。分別以正交轉換之后的三個新構成變量為因變量進行多元方差分析,檢驗總體多元方差是否與差異變量Wilks’Lambda整體多元方差統計結果一致并說明單因變量分析的線性和二次、三次增長趨勢是否顯著。
實際上,對于語文教師而言,掌握重復測量方法是非常容易的,關鍵在于教師能不能堅持規范的測量方法,能不能將學生長期打寫的數據保存下來。我們期望在學生打寫研究中能夠出現更多更為實用的研究方法,這對研究學生打寫規律以及知識建構規律都是有幫助的。
參考文獻
1劉紅云.追蹤數據分析方法及其應用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1.
236 徐曉東.從組間比較到個體內比較的回歸重構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論J.電化教育研究2009146-53.
4 李克東.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1.
【關鍵詞】 工程測量教學;應用能力;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5-00-01
一、工程測量教學中培養學生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工程測量是測繪工程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必修課,也是一門理論和實踐運用結合得十分緊密的課程,要求學生在學習工程測量的理論知識、掌握最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能夠熟練掌握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夠將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熟練地運用在實際生產工作中,應在學生充分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開展實踐教學環節。而隨著科學技術日益的發展,各種工程建設對工程測量的要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純理論教學模式以及其他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各類測繪生產單位或建筑企業的要求,這就迫切要求對工程測量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認識和全面改革,以滿足不同用人單位的需求,因此,在工程測量教學中要密切關]測量學科的最新發展及其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情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完善教學理論,并把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放在首位,使學生的能力能夠得到明顯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他們把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在工程測量的實踐中。
二、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學改革思路
1、打破傳統的課程體系,確立新的教學體系?!豆こ虦y量》課是一門以講授實際應用技術為主的課程,培養學生應用型能力,是該課程應擔負的一個主要任務。因此,進行教學改革中,在確立新的教學體系時必須重視這個問題。傳統的工程測量教學是以地形測圖、施工放樣以及變形監測等內容為主線介紹基本的測量儀器,測量方法,以書本上的理論進行教學,其教學內容抽象,復雜,對于有些定義或者概念,學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強制性的記憶,缺乏一定的理解,也使得學生的應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工程測量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熟練的使用,操作經緯儀、水準儀、全站儀等常規的測量儀器,使之能比較系統地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施工放樣以及變形監測等工作的原理、方法和程序。因而要以教學模式的改革為重點,實現教學目標,從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2、改進傳統的工程測量教學模式,探索現代測繪教學模式。過去測量教學偏重于動腦能力的發展,忽視動手能力的鍛煉,上課就是滿輸測量知識,忽視測量技能的練習;以考試為中心、形成高分低能,使學生測量工作崗位能力差、創新意識不強,創造能力弱。新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的以教師講為主的教學方式,實現講課、自學、討論、實驗、集中實習一體化,采用啟發式教學,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師生良好互動,在測量課件制作中,將復雜、抽象、隱含的原理及過程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直觀表達,有聲有色,讓學生身入工程現場,主動參與教學。(1)把討論式、啟發式以及現場模擬方式的教學方法運用到平時的課堂之中,根據教學內容難易程度的不同采用回答問題、講解、討論以及自學等教學方式,來增加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等等,使學生能自己把被動的學習過程轉化為主動學習,同時還需要課堂上的老師采用一些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處理好重點的傳統內容與新技術之間的關系,使學生能夠充分吸收重點知識。(2)能力本位教學模式應用:該模式強調對職業或崗位所需能力的確定、學習和運用,以達到某種職業的從業能力要求為教學目標,按照實際需要,以培養一線人才的崗位能力決定理論教學和實踐訓練的內容。它是以能力為教學目標,在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基礎上,根據能力需要制定測量教學計劃,注重以測量儀器操作能力為中心,將測量理論知識與工程測量項目實踐技能需求密切結合,有較強針對性,和實用性。(3)任務型教學模式應用:根據測量教學計劃,把測量教學內容設定多個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工程測量的技能。結合測量的儀器、場地,對測量教學內容進行再加工,精心設計各種工程項目任務。學生是以完成工程項目任務來完成測量課程學習,同時工程項目成果也是教學任務成果。(4)探究式教學: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常規測量儀器的構造和儀器的檢驗等內容的教學中,先講述水準測量、角度測量的測量原理,然后引導學生思考:要滿足提供一條水平視線的要求,水準儀的構造中需要有哪些部分呢?要把空間的兩條視線垂直投影到水平面上并測量到其夾角,經緯儀的構造中需要有哪些部分呢?同時儀器的軸線需滿足哪些條件?這樣的一種探究式的教學,只要學生較好地掌握了測量原理,通過思考得到的儀器結構和儀器檢驗條件就能掌握的非常牢固,完全不需強行記憶。
3、改革傳統測量實踐教學體系,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豆こ虦y量》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常規測量儀器和先進測量儀器的使用;熟悉控制測量的外業與內業,能進行地形圖的測繪和應用;熟悉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測量的內容與程序,掌握常用施工測量方法;了解測量技術的現狀與發展,具有從事建筑工程測量的能力。使實驗教學和課堂教學相互促進,使實驗教學與科研、工程、社會應用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將基礎實驗、綜合實驗、設計實驗、創新實驗有機地進行銜接。實行在工程建設中進行測量實驗實習,把測量實驗實習課堂建在工地,應用現代信息教學手段如網絡、多媒體、工程測量錄像,三維測量動畫等,增加授課測量知識信息量,能生動直觀,現代新穎方式幫助學生學習、掌握測量課程內容,身臨其境學習極大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改變傳統的作業布置的方式,適當的增加開放題的訓練
傳統布置作業的方式就是以書本的習題為主,其作業的理論性較強,而且也容易出現學生之間抄襲的現象,在答案正確的情況下很難判斷被抄襲者和抄襲者,沒有經過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后寫的作業,即使寫的再多也無法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所以在布置作業環節可以做以下的一些嘗試:
(1)對課后習題中有數據的可進行按學生學號進行修改后再布置給學生去做,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學生之間的抄襲,還可以更全面的掌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2)課后的練習題最好能在課堂讓學生自己完成或者采用提問的方式要求學生按其自己的理解完成。(3)在平時的教學中增加一些與課堂知識聯系緊密的開放題或者是一些難度較大的選做題留給學生課后完成。以便于學生在課后做題的同時還可以回顧課堂知識,起到課后復習的作用。
參考文獻
關鍵詞:英語測試;效度;信度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6-0269-02
1 引言
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與英國文化委員會的合作研究結果認為:CET4和CET6(簡稱)是一項信度極高的考試,每次考試客觀題的內部信度都達0.9以上;效度相當高,回收問卷中有92%的教師認為CET能反映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筆者以為這里所指的信度和效度的界定很模糊,就某次具體的測試而言,信度和效度是受特定條件限制的,不可能是絕對的。迄今為止,我國的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包括CET等大規模英語測試還是以客觀性題型為主,主觀題只占10%或20%左右。就評分方法而言,因客觀性試題答案的唯一性,可用機器閱卷,從而保證了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和一致性,無疑具有相對較高的信度,但不足之處就是效度難以保證。同時大量采用主觀性、直接性試題的測試在閱卷信度上也令人懷疑。這樣的困惑總是或多或少存地在于考試的開發、設計和評估過程中。
我們能否使信度和效度同時最大化呢?信度和效度又應如何整合而達到適當的(appropriate)平衡?Bachman和Palmer在其測試理論中認為可設置“可接受的最低程度”(minimumacceptablelevel)的效度或信度等質量指標從而使得語言測試的“效用性”(usefulness)原則中各特征之間達到適度平衡。由于測試總是在一定的價值判斷、測試目標、社會環境等約束條件下進行的,本文嘗試探索在可行性條件下,測試的總效用(overallusefulness)最大化時效度和信度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2 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如果我們想闡釋一次特定的考試成績是否正確反映了學生的語言能力,那么在設計和使用測試時,信度和效度是我們首要關注的特征。Bachman把信度定義為“測試的一致性”(consistencyofmeasurement)。簡言之,就是測試結果的可信度、可靠度。例如,我們可以這樣來檢驗測試的信度:使用同樣一份試卷,在兩種不同的場合、環境中,在較短的時間間隔內,施與同樣的學生,如果測試結果基本吻合,那么證明該測試是有信度的。一份試卷的測試結果如果缺乏信度,就沒有使用價值,同時也減弱了考試的公正性。當然,要完全消除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也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是盡量把影響不一致性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便于提高測試信度。
信度所涉及的問題是個體測試成績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測試誤差或其它因素所影響的。效度所關注的問題是個體測試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和個體語言能力相關。因而,我們研究信度的目的是使測試誤差造成的影響最小化,研究效度旨在使我們想要檢測的語言能力的效果最大化,它們是兩個相互補充的目標。一項測試若沒有信度,也就無所謂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或必要條件。權衡信度和效度,效度是首要的。然而Underhill和Heaton指出信度和效度特征在本質上是互相沖突的。測試效度較高的試題有時測試信度較低。反之,測試信度較高的試題有時測試效度較低。Morrow也認為想把測試任務設計得既具有可信性又具有真實性不可能的。Hughes卻說雖然測試的各種特征相互排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放棄這些特征。
3 對信度和效度在理論上能達到適當平衡的可行性研究
評價英語測試最重要的原則是總效用性(overallusefulness)。Bachman和Palmer(1996:18)把某一特定測試的“總效用性”看作是由六個因素構成的,即效用性(Usefulness)=信度(Reliability)+構想效度(Constructvalidity)+真實性(Authenticity)+互動性(Interactiveness)+沖擊力(Impact)+適用性(Practicality)。這里需要說明的是:Bachman和Palmer之所以把“構想效度”作為“效用性”六大特征之一,是因為構想效度(上節已提到)關系到我們根據測試成績所作的解釋的意義性和適切性。前五者均與測試成績的使用有關,而“適用性”與測試的方法有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測試的可行性。評價一次考試是否有效用需要綜合考察這些因素,在它們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而這一平衡能否實現取決于適用性的大小。對于大規??荚嚕荚嚥邉澱咝柙谠嚲碓O計和考試任務設置時重點考慮信度和效度,而對于一般學校考試,教師就應多考慮考試任務的真實性、互動性和對教學的沖擊力(或稱后效作用)。
4 在英語測試實踐中把握好信度和效度的平衡關系
以上已經大致證明:信度和效度作為評估測試質量的兩個基本特性,兩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但完全可以通過相互協調使之達到適切的平衡,以保證測試的總效用性最大化。這一結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英語測試的設計和命題過程中,不能絕對、片面、盲目地追求或強調某一方面而以失去另一方面為代價,只有綜合平衡二者的關系才能獲得最大的總效用。
4.1 考試內容能否體現新的語言教學觀
語言測試隨著語言觀的發展而發展,也隨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更新而更新。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流行的交際功能觀和九十年代以后興起的任務教學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approach)都對語言測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F行的四、六級考試題型還是以結構主義語言測試理論為基礎的多選題為主,某些語言項目的測試與實際語言能力的相關性不高,很難體現當代語言教學觀提倡的英語交際運用能力方面的考查。Bachman和Palmer(1996)也強調測試任務和目標語使用任務(target-languageusetask)的一致性。看來革新CET的試卷結構、題型設置是關鍵。為了提高考試的效度,可以通過調整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3:2或1:1),多采用直接測試法,增加聽力和寫作測試的權重,加大口試考核力度并設最低分,變化題型等手段。也可通過采取大題量小分值,細化評分標準,綜合使用整體評分法(holisticgrading)和分析評分法(analyticmarking)等措施來提高考試信度。
4.2 能否產生正面反撥效應
測試是教和學的導向。問題是如何提高測試的正面反撥效應,減少負面反撥效應。四、六級考試長期以來采用固定不變的模式,客觀上造成了學生猜題、押題,教師偏向應試教學,產生了不良的教學效果。Hughes提出了若干提高正面反撥效應的建議:測試要培養能力;測試內容要覆蓋面廣并具有一定的不可預測性;盡量使用直接測試法;成績測試要與教學目標相結合,使用尺度參照等。這些建議多數涉及效度,也與信度相關。信度和效度是影響反撥效應的重要因素,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能使測試產生積極有利的反撥效應。
5 結束語
測試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教學。作為教師,重視語言測試理論的研究,掌握命題的原則,在試卷編制過程中把握好信度、效度及其它評價指標之間最佳的平衡關系,將有利于優化各類英語測試的質量,更有效地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85,StandardsforEducationalandPsychologicalTesting[M],Washington,DC: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
[2]Bachman,L.F.&A.S.Palmer,1996,LanguageTestinginPractic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關鍵詞:英語測試;效度;信度
1 引言
據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與英國文化委員會的合作研究結果認為:CET4和CET6(簡稱)是一項信度極高的考試,每次考試客觀題的內部信度都達0.9以上;效度相當高,回收問卷中有92%的教師認為CET能反映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筆者以為這里所指的信度和效度的界定很模糊,就某次具體的測試而言,信度和效度是受特定條件限制的,不可能是絕對的。迄今為止,我國的高考、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共英語等級考試(PET),包括CET等大規模英語測試還是以客觀性題型為主,主觀題只占10%或20%左右。就評分方法而言,因客觀性試題答案的唯一性,可用機器閱卷,從而保證了測試結果的客觀性和一致性,無疑具有相對較高的信度,但不足之處就是效度難以保證。同時大量采用主觀性、直接性試題的測試在閱卷信度上也令人懷疑。這樣的困惑總是或多或少存地在于考試的開發、設計和評估過程中。
我們能否使信度和效度同時最大化呢?信度和效度又應如何整合而達到適當的(appropriate)平衡?Bachman和Palmer在其測試理論中認為可設置“可接受的最低程度”(minimumacceptablelevel)的效度或信度等質量指標從而使得語言測試的“效用性”(usefulness)原則中各特征之間達到適度平衡。由于測試總是在一定的價值判斷、測試目標、社會環境等約束條件下進行的,本文嘗試探索在可行性條件下,測試的總效用(overallusefulness)最大化時效度和信度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
2 效度和信度的基本概念及特點
如果我們想闡釋一次特定的考試成績是否正確反映了學生的語言能力,那么在設計和使用測試時,信度和效度是我們首要關注的特征。Bachman把信度定義為“測試的一致性”(consistencyofmeasurement)。簡言之,就是測試結果的可信度、可靠度。例如,我們可以這樣來檢驗測試的信度:使用同樣一份試卷,在兩種不同的場合、環境中,在較短的時間間隔內,施與同樣的學生,如果測試結果基本吻合,那么證明該測試是有信度的。一份試卷的測試結果如果缺乏信度,就沒有使用價值,同時也減弱了考試的公正性。當然,要完全消除不一致性(inconsistency)也是不可能的,我們能做的是盡量把影響不一致性的不利因素控制在最低程度,以便于提高測試信度。
信度所涉及的問題是個體測試成績在多大程度上是由測試誤差或其它因素所影響的。效度所關注的問題是個體測試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和個體語言能力相關。因而,我們研究信度的目的是使測試誤差造成的影響最小化,研究效度旨在使我們想要檢測的語言能力的效果最大化,它們是兩個相互補充的目標。一項測試若沒有信度,也就無所謂效度。信度是效度的前提或必要條件。權衡信度和效度,效度是首要的。然而Underhill和Heaton指出信度和效度特征在本質上是互相沖突的。測試效度較高的試題有時測試信度較低。反之,測試信度較高的試題有時測試效度較低。Morrow也認為想把測試任務設計得既具有可信性又具有真實性不可能的。Hughes卻說雖然測試的各種特征相互排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放棄這些特征。
3 對信度和效度在理論上能達到適當平衡的可行性研究
評價英語測試最重要的原則是總效用性(overallusefulness)。Bachman和Palmer(1996:18)把某一特定測試的“總效用性”看作是由六個因素構成的,即效用性(Usefulness)=信度(Reliability)+構想效度(Constructvalidity)+真實性(Authenticity)+互動性(Interactiveness)+沖擊力(Impact)+適用性(Practicality)。這里需要說明的是:Bachman和Palmer之所以把“構想效度”作為“效用性”六大特征之一,是因為構想效度(上節已提到)關系到我們根據測試成績所作的解釋的意義性和適切性。前五者均與測試成績的使用有關,而“適用性”與測試的方法有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測試的可行性。評價一次考試是否有效用需要綜合考察這些因素,在它們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而這一平衡能否實現取決于適用性的大小。對于大規??荚嚕荚嚥邉澱咝柙谠嚲碓O計和考試任務設置時重點考慮信度和效度,而對于一般學校考試,教師就應多考慮考試任務的真實性、互動性和對教學的沖擊力(或稱后效作用)。
4 在英語測試實踐中把握好信度和效度的平衡關系
以上已經大致證明:信度和效度作為評估測試質量的兩個基本特性,兩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但完全可以通過相互協調使之達到適切的平衡,以保證測試的總效用性最大化。這一結論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英語測試的設計和命題過程中,不能絕對、片面、盲目地追求或強調某一方面而以失去另一方面為代價,只有綜合平衡二者的關系才能獲得最大的總效用。
4.1 考試內容能否體現新的語言教學觀
語言測試隨著語言觀的發展而發展,也隨著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更新而更新。八十年代中期開始流行的交際功能觀和九十年代以后興起的任務教學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approach)都對語言測試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F行的四、六級考試題型還是以結構主義語言測試理論為基礎的多選題為主,某些語言項目的測試與實際語言能力的相關性不高,很難體現當代語言教學觀提倡的英語交際運用能力方面的考查。Bachman和Palmer(1996)也強調測試任務和目標語使用任務(target-languageusetask)的一致性??磥砀镄翪ET的試卷結構、題型設置是關鍵。為了提高考試的效度,可以通過調整主觀題和客觀題的比例(3:2或1:1),多采用直接測試法,增加聽力和寫作測試的權重,加大口試考核力度并設最低分,變化題型等手段。也可通過采取大題量小分值,細化評分標準,綜合使用整體評分法(holisticgrading)和分析評分法(analyticmarking)等措施來提高考試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