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養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認同現狀研究

時間:2023-04-13 11:32:39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康養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認同現狀研究,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康養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認同現狀研究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老年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家庭成員互助養老已無法滿足新時期的養老需求。養老行業人才短缺和高流失率是限制養老服務管理發展的主要因素,現有的養老從業人員規模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1]。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智健養老專業”)是培養養老服務與管理行業人才的主力軍,近年來各高校也積極開辦了智健養老專業,并在人才培養質量、教學模式、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了探索與改革。但回訪畢業生發現,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對口就業率較低,這不利于養老服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表明,專業認同度低是影響智健養老專業學生選擇從事養老相關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專業認同是指學習者從內心認同所學專業并接受將來的職業身份,認可本專業的價值,對本專業各方面做出積極的感知和正面的評價,并投入精力到專業學習中[2]。專業認同度高的學生,其專業學習投入程度和專業情感更高,今后也更愿意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3]。專業認同是促進專業學習、學科發展和職業穩定的基礎[4]。目前國內學者對護理、藥學、助產等醫學類專業以及大學生群體的專業認同研究較為廣泛,但缺少對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針對性分析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及其影響因素,以期為改善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度,進而提高培養質量、增加就業對口率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采用分層隨機數字法抽取重慶市各高職院校智健養老專業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先按照年級人數進行分層,再在大一和大二的學生中隨機抽取研究對象。由于大三的學生已經進入養老機構頂崗實習,其專業認同度及影響因素與在校學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排除了大三的學生。本研究共納入258名研究對象,其中男生66人(25.6%),女生192人(74.4%);大一215人(83.3%),大二43人(16.7%);戶口類型:鄉鎮175人(67.8%),城市83人(32.2%);以第一志愿錄取110人(42.6%),非第一志愿錄取148人(57.4%);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及以下44人(17.1%),2001~4000元66人(25.6%);4001~6000元75人(29.1%),6000元以上73人(28.3%);擔任學生干部95人(36.8%),未擔任學生干部163人(63.2%)。

1.2研究方法

在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

1.2.1研究工具

(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性別、年級、生源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第一志愿、是否擔任學生干部、有無親人從事養老行業、自覺班級氛圍、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等。(2)專業認同量表:由研究者根據胡忠華[5]編制的《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問卷》進行修訂,共25個條目,在本研究中的內容效度為0.88,Cronbach′sα系數為0.90。該問卷共包含6個維度,分別是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價值觀、專業技能和專業期望。各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得分范圍25~125分,其中100~125分為高度認同,51~99分為一般認同,25~50分為不認同[6]。

1.2.2收集問卷的方法

采用現場問卷法,向研究對象說明本調查目的和填寫要求后,由研究對象本人進行無記名填寫。所有問卷當場發放、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260份,有效回收258份,有效回收率為99.2%。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3.1軟件建立數據庫,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數據基本符合正態分布,主要采用的統計學方法有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高職院校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得分情況

本研究中,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總分為(93.49±14.68)分,條目均分為(3.74±0.59)分。其中條目均分排在前2位的維度依次是專業期望維度(4.26±0.61)分、專業技能維度(4.17±0.63)分,而條目均分排名最后2位的分別是專業情感維度(3.37±0.83)分和專業價值觀維度(3.48±0.90)分,詳見表1。

2.2不同一般情況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級、是否第一志愿、有無親人從事養老行業、自覺班級氛圍、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等特征不同的學生,其專業認同水平有差異(P<0.05),詳見表2。

2.3智健養老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專業認同總分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年級、是否第一志愿、是否擔任學生干部、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養老行業、有無親人從事養老行業、自覺班級氛圍)為自變量進行多重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自變量賦值見表3。所有自變量均進入了回歸方程,共能解釋智健養老專業學生專業認同37.1%的變異量,詳見表4。

3討論

3.1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度中等偏上

提高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是促進其職業認同,進而提高就業對口率、滿足新時代養老服務行業人才需求的重要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智健養老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總分為(93.49±14.68)分,總均分為(3.74±0.59)分,這說明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整體專業認同度中等偏上,與羅美容等[7]對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水平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低于肖曉華等[8]對高校大學生專業認同整體水平的研究結果,說明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在專業認同的各維度中,專業期望維度和專業技能維度條目均分最高,專業情感維度和專業價值觀維度條目均分最低。分析原因如下:在老齡化進程加劇的背景下,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加,近幾年各高校開始積極培養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但總體招生人數較少。智健養老專業是向養老行業輸送主力軍的重點專業,專科學歷在養老從業人員中也屬于相對較高的學歷,因此學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專業優勢心理,使其專業期望較高。通過專業課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專業實踐操作技能,通過行業見習進一步感知養老護理技術對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因此其專業技能認同度也較高。而部分學生仍對本專業存在偏見,認為養老服務工作瑣碎、辛苦,不經過系統的學習也能勝任照顧老人的工作,或是認為養老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不高,薪資待遇無法達到其內心預設的標準,因此其專業情感認同度和專業價值觀認同度均較低。

3.2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度受多因素影響

3.2.1年級

本研究結果顯示,大二年級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水平高于大一學生(P<0.05)。分析原因如下:研究表明,學生對自己專業的認知越準確、越深入、越全面,其內心的安全感和滿足感就越高,在行為與思想上均表現出可持續的專業認同[9]。大二年級的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系統的專業課程學習,對本專業的知識、技能都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與掌握;通過課堂講授和與專業課教師的課外交流,對本專業有了更多正面的認知。而大一學生的課程主要以公共基礎課為主,還未接觸本專業核心操作課程,對專業的認識相對較淺,因此大二年級的專業認同度高于大一學生。建議學校加強對大一新生的入學專業教育,合理規劃各年級課程,加強校企合作辦學,給大一學生提供更多接觸行業、了解行業的機會,提高其專業認同度。在課外為大一學生提供更多與高年級學生、專業課教師、行業專家溝通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對本專業的正確認知,進而提高專業認同度。

3.2.2錄取志愿

本研究結果顯示,以第一志愿錄取的智健養老專業學生,其專業認同度水平高于非第一志愿錄取的學生(P<0.05)。分析原因如下:個人興趣、家人或教師的建議、對專業的了解程度是學生填報志愿順序的重要決定因素[10]。將智健養老專業作為第一志愿填報的學生,部分是自身對該專業有濃厚的興趣,對今后的就業崗位和職業發展更有信心,更相信自己能在該專業取得成績,因此其專業認同度較高。還有部分學生雖然是聽從教師/家長/親戚等建議填報了第一志愿,但通常已對該專業進行過詳細的了解,并進行了較充分的考慮與權衡,因此其專業認同度也較高。而非第一志愿錄取的學生可能還因未進入心儀專業或大學學習耿耿于懷,并產生負面情緒,變得更加排斥本專業,造成其專業認同度降低[11]。建議各級政府加大對養老服務行業的宣傳,提高社會對養老行業人員的認同。學校層面可為家長與學生了解智健養老專業提供更多途徑,并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優化學校軟、硬件條件,擴大院校影響力,吸引更多學生優先選擇報考智健養老專業。

3.2.3班級氛圍

本研究結果顯示,越覺得班級氛圍好的學生,其專業認同水平越高(P<0.05)。分析原因如下:學生在感知到良好的班級氛圍時,會逐漸被同化或順應,接受和認可所學專業[12]。學生感知到的班級氛圍越好,其對本專業產生的認同感就越強[13-14]。在良好的班級氛圍中,師生間、同學間相處更為融洽,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體驗更好,這使其更愿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到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學習中,更愿意多了解所學專業,并對所學專業做出積極正面的評價,增強其專業認同度。建議教育管理者應注重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增進學生之間的團結互助,采取靈活方式管理班級,開展多形式、多樣化的集體活動,增加班級凝聚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

3.2.4有無親人從事養老行業

本研究結果顯示,親人中有養老從業人員的學生其專業認同度高于親人中無養老從業人員的學生(P<0.05),與王月雯等[15]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如下:個體的行為習慣與價值觀受家庭成員影響較大[16]。親人中有從事養老行業的學生,能夠更早地了解該專業的工作性質、就業前景、薪資待遇等被普遍關注的問題,減少對該專業的錯誤認知,因此其專業認同度較高。建議各高校加強校企合作,培養智健養老專業人才,經常邀請行業專家與骨干參與教學,從行業人員角度制定提高學生專業認同度的方案。

3.2.5是否擔任學生干部

本研究結果顯示,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其專業認同度高于未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P<0.05)。分析原因如下: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綜合素質較高,適應能力和自我約束力較強,加之自身榜樣作用驅使其更好地投入專業學習[17]。此外,學生干部通常性格較為開朗,與專業課教師、輔導員等溝通交流的機會更多,在課堂以外獲取專業相關信息的途徑更多,因此對自身在本專業的發展前景更有信心,其專業認同度更高。建議教師鼓勵學生干部充分發揮榜樣帶頭作用,以點帶面影響周圍同學,積極傳遞專業相關資訊,增強班級學生的專業認同度。

3.2.6畢業后是否愿意從事養老行業

本研究結果顯示,畢業后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的學生,其專業認同度高于畢業后不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的學生(P<0.05)。分析原因:職業地位、職業聲望和職業待遇是影響學生職業認同的主要因素[9],職業認同感低的學生,普遍存在專業認知不足[18-19]的現象。畢業后不愿意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的學生,往往對就業崗位存在一定的偏見,部分智健養老專業學生仍認為養老行業是“服侍人”的低價值工作。而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的學生對本專業有更準確的認識,從內心認可本專業,愿意投入更多精力到本專業的學習中,因此其專業認同度較高。建議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行業認知、就業環境認知,使學生對未來職業發展前景有更清晰的認識,進而提升專業認同度。綜上所述,智健養老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度中等偏上,應重點加強對學生專業情感和專業價值觀的教育引導。教育者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對低年級、未擔任學生干部、非第一志愿錄取、自覺班級氛圍不好、親人中無從事養老行業、畢業后不愿意從事養老行業的學生采取針對性的專業認同教育方案。教育管理者應重視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積極調動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注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深化校企合作辦學,提高學生的專業認同度,融入職業價值觀與職業榮譽感教育,不斷提高智健養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為養老行業輸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陳艷茜.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高職老服專業就業對口率提升研究[J].保險職業學院學報,2021,35(5):72-76.

[2]孫景賢,王愛紅,劉月仙,等.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建構體驗質性研究的系統評價[J].中華護理教育,2022,19(4):331-338.

[3]張曉茹,高運榮,岳寧.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學習投入和學業自我效能感在專業認同與學習適應性之間的中介作用[J].職業與健康,2020,36(23):3270-3274.

[4]曹璐璐,李桂蓉,何梅,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習護生心理狀況調查分析[J].醫學信息,2020,33(9):114-117.

[5]胡忠華.四川省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學,2007.[6]王曉莉.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研究,2015,29(4):412-414.

[7]羅美容,林丹霞,李姍.高職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和自我效能感的關系調查[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18(1):43-46.

[8]肖曉華,胡依,李貝.基于多元線性回歸的高校大學生專業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3):26-27.

[9]劉少琴,何夏陽,周穎,等.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20(11):5-6.

[10]呂開月.高考志愿填報傾向及影響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9.

[11]徐琳,趙禹碹,王燕,等.本科一年級醫學生的專業認同度及其影響因素[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21,41(7):587-591.

[12]王寶珠,彭文波,申仁洪.人格對特殊教育專業大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J].教師教育學報,2018,5(4):29-35.

[13]李金偉,陳晶,余曉敏.專業認同在武漢市大學生班級氛圍與學習壓力之間的中介作用[J].醫學與社會,2020,33(9):120-124.

[14]陳奕榮,吳忠良.特殊教育師范生感知班級氛圍對學習投入的影響:專業認同的中介作用與未來取向的調節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2,38(2):244-253.

[15]王月雯,秦洋,劉彩.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現狀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1(21):33-36.

[16]李妮娜.高職助產專業大一新生專業認同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9(79):336-337,352.

[17]楊富茂.地方院校定向醫學生專業認同特征及其與社會適應的關系[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2,30(1):10-15,20.

[18]段碧花.貧困地區幼兒園教師職業認同現狀與提升建議[J].學前教育研究,2021(2):71-74.

[19]林兆功.探索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的實踐:以山東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J].就業與保障,2020(9):100-101.

作者:劉瑩 蘭丁 張懿 周裕婧 單位: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友情鏈接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专区 在线观看AV中文字幕不卡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 日本免费看在线视频一区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