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3 14:26:13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馬克思主義理論成果引領思政教育,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為我國發展指明了方向,為各項戰略舉措提供了理論基礎,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根本原則與方向指導。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應用于思政教育,能夠幫助青年學生建立科學的思維方式和“三觀”認知,提升學生道德素養,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為堅定黨的全面領導和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由馬紹孟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研究?一書,基于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系統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并闡述其戰略意義、指導價值;明確加強主旋律建設、發揚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強調圍繞黨的建設要求,借助思政教育力量,傳播黨的意識形態,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領導權威;貫徹落實黨委負責的教育領導機制,為思政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保障。該書既包含理論分析,也涉及實踐探索,對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對思政教育的引領具有指導作用。參閱全書可知,中國近現代取得輝煌成就離不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指導。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等,為我國經濟、文化、政治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幫助黨作出正確的戰略判斷,克服各種艱難險阻,取得輝煌發展成就,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思政教育受到廣泛關注。為更好地發揮思政育人效能,黨提出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與思政教育緊密結合起來,以提高育人的邏輯性、科學性,不僅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價值引領,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塑造健全的人格,還增進更多人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國家最新方針政策等的理解,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傳播,引導人們更好地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落實于實踐層面,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第一,始終堅持黨對思政教育工作的領導。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教育事業應始終圍繞黨的方針、堅持黨的科學領導,以保證人才培養工作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朝著正確科學的方向發展。思政教育作為黨傳播意識形態的主要渠道,要明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大力宣傳黨的教育思想、政治理念,引導學生更加透徹地理解黨的各項決策,自覺服從黨的領導,高度認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持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凝聚思想合力、提供思想保障。
第二,創新教學模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只有結合中國實際與發展特點,才能準確把握其深刻的思想內涵。青年學生尚不具備自主學習和理解晦澀思想理論的能力,需要思政教育支持。但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僅采取灌輸式講解,簡單闡述相關理論知識,學生將難以真正吸收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精華。基于此,教師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從學生認知特點與成長規律出發,選擇靈活多元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邏輯機制,享受探索知識的樂趣,實現教育內容入腦入心。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結合時事新聞和社會熱點事件,引導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展開分析,理解理論背后的邏輯,把握國家發展趨向,指引學生生活實踐。
第三,完善教育內容,豐富知識體系??v觀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歷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幾乎貫穿我國社會各個發展階段,與中國社會發展具有一致的邏輯脈絡。思政課教師可以遵循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進程,系統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讓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指導意義,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理論認知??梢越Y合近現代社會的歷史背景和中國革命發展特點,分析毛澤東思想與馬克思主義結合的內在機制,準確把握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深刻內涵??梢月撓蹈母镩_放的歷史背景,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發展特點,闡述解放思想、發展經濟的重要性,讓學生理解改革開放決策的現實意義,明晰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指導價值,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與馬克思主義的緊密聯系,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第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強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引領地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引領不僅體現在思政學科教學上,還延伸至其他專業學科領域,借以形成協同育人格局,為學生全面發展創設良好環境。課程思政建設要有計劃地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潛移默化地滲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增強思政教育與學科教學的聯系,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重要價值。
作者:潘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