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考古研究》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創刊于2002年,是一本由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半年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考古新發現、研究與探索、考古新視野、考古與科技、書評等。,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歷史政策分析、歷史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歷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表明該雜志在歷史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邊疆考古研究》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參考文獻按引用的先后順序列于文末。所列參考文獻在20條左右,以國內外近5年發表的雜志參考文獻為主。
Ⅱ、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Ⅲ、作者簡介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別,民族,籍貫,學位(學歷),工作單位(全稱),職稱,研究方向。另請隨文附上聯系電話、電子郵箱、詳細通訊地址、郵編等。
Ⅳ、如論文屬于基金項目,需注明基金項目類別、項目名稱及編號,多個項目間以“、”分隔。格式如下:基金名稱“項目名稱”(項目編號)。
Ⅴ、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VI、來稿文責自負。根據《著作權法》,結合本刊具體情況,編輯部可作修辭等文字修改、刪節,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則需征求作者意見。修改稿逾期不返回者,按自動退稿處理。
VII、引文超過150 字換行另起;上下各空一行;第一行縮進4 格,以下各行縮進2 格。夾注置于最后一個標點符號之后。引詩超過8 行換行另起,規則同上。
VIII、正文中的圖或表分別按圖1、圖2、圖3、……或表1、表2、表3、……順序編排,圖的標題位于圖的下方,表的標題位于表的上方,并注明數據和資料來源。如有補充說明,應以“注:”的形式進行說明。
IX、題名要求以準確、簡明的詞語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一般使用能充分反映論文主題內容的短語,不必使用具有主、謂、賓結構的完整語句,最好不使用標點符號。
X、本刊稿件嚴格執行“三審”制,聘請同行專家進行客觀的評審,并根據審稿意見公平、公正地處理稿件。編輯部收到稿件一般在3個月內通知作者稿件處理結果。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陳全家 | 39 | 棉花;海島棉;舊石器地點;舊石器時代晚期;陸... |
朱泓 | 28 | 墓地;人骨;人骨研究;顱骨;遺址 |
王立新 | 26 | 遺址;夏家店下層文化;考古學文化;考古研究;... |
張全超 | 20 | 墓地;人骨;人骨研究;遺址;穩定同位素分析 |
王春雪 | 20 | 舊石器時代晚期;石制品;遺址;舊石器時代;舊... |
彭善國 | 20 | 出土;遼代;遺址;白釉;渤海國 |
馮恩學 | 17 | 遺址;遼代;墓地;遼墓;遼墓壁畫 |
吳敬 | 16 | 宋代墓葬;宋代;金代;遺址;考古學觀察 |
滕銘予 | 15 | 東周時期;GIS;考古研究;墓地;墓葬形制 |
朱永剛 | 15 | 遺址;考古學文化;遺存;新石器文化;文化面貌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吉林大學 | 493 | 考古;遺址;考古學;古學;考古研... |
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65 | 考古;遺址;考古研究;文物;石器 |
北京大學 | 31 | 遺址;考古;墓主;黑曜巖;石器 |
中國人民大學 | 30 | 考古;考古學;古學;石器;石器時... |
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25 | 考古;墓地;出土;石器;遺址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23 | 考古;遺址;石器;石器時代;考古... |
四川大學 | 22 | 遺址;考古;墓葬;齊家文化;枕骨 |
山西大學 | 21 | 石器;同位素;穩定同位素;同位素... |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 | 20 | 考古;遺址;文物;考古研究;古文... |
西北大學 | 19 | 遺址;考古;文物;石器;文化面貌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3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14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49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32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 |
2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26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7 | 國家教育部“985工程” |
1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1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10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D182) |
14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780008) |
10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1210007) |
10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780001) |
9 | 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2007FY110200) |
7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0030094) |
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06JJD780003) |
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2009JJD780004... |
7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20110491309) |
6 | 國家基礎科學人才培養基金(J0930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