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織工業》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針織工業》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針織工業》雜志創刊于1973年,是一本由天津市針織技術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12-1119/TS,國際標準刊號為1000-4033。
《針織工業》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針織技術、新型紡織材料、印染技術、制衣技術、檢測與標準、綜述,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工業政策分析、工業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工業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71,表明該雜志在工業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針織工業》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中文摘要:100-300字,陳述論文的目的、方法、結論、依據。
Ⅱ、來稿需在文章后附上作者姓名、單位、郵箱、詳細地址、聯系方式以及作者簡介。作者簡介要求寫清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職稱(如有),研究方向等。
Ⅲ、題目準確、簡明,能概括論文要義;不超過20個字。
Ⅳ、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Ⅴ、來稿需準確標注參考文獻。本刊采用文末注(對稿件中特定內容的解釋說明可采用頁下注),順序編號。著錄格式依照《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7714—2015執行。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宋廣禮 | 60 | 電腦橫機;針織;針織物;紡織機械展覽會;國際... |
孟家光 | 55 | 針織面料;針織;針織物;面料;針織服裝 |
蔣高明 | 42 | 經編;針織;緯編;經編織物;提花 |
崔洪月 | 37 | 毛衫;針織工業;針織服裝;針織;創意設計大賽 |
鞏繼賢 | 37 | 染色;水凝膠;紡織品;羅布麻;細菌纖維素 |
張健飛 | 35 | 染色;水凝膠;細菌纖維素;棉織物;羅布麻 |
夏建明 | 35 | 染色;色牢度;針織物;助劑;活性染料 |
蔣高明 | 33 | 經編;經編機;緯編;梳櫛;紗線 |
劉江堅 | 30 | 針織物;染色機;氣流染色機;ITMA亞洲展覽會;... |
邱冠雄 | 30 | 復合材料;織物;針織物;緯編雙軸向多層襯紗織...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天津工業大學 | 480 | 針織;織物;針織物;紡織;纖維 |
東華大學 | 415 | 針織;織物;針織物;纖維;面料 |
江南大學 | 308 | 經編;針織;織物;經編機;服裝 |
西安工程大學 | 197 | 針織;織物;纖維;針織物;染色 |
河北科技大學 | 178 | 織物;針織;纖維;針織物;染色 |
武漢紡織大學 | 119 | 織物;針織;織針;針織物;磁懸浮 |
青島大學 | 111 | 纖維;針織;織物;針織物;黏膠 |
濟南元首針織股份有限... | 99 | 針織;織物;針織物;面料;染整 |
北京服裝學院 | 88 | 針織;服裝;面料;纖維;織物 |
浙江理工大學 | 84 | 針織;織物;染色;染料;針織物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7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4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9 | 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項目 |
4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38 | 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 |
34 |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技指導性項目 |
2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7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27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23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F13B03)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5384) |
9 |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2011CDB216) |
8 | 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項目(SBY201220160) |
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IIYJA760059) |
8 | 陜西省“13115”科技創新工程重大科技專項(2008ZDK-27)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05309) |
6 | 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創新資金項目(BY2012072) |
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2YJC760070) |
6 | 泰安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10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