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中國農學通報》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中國農學通報》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中國農學通報》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農學會
國內刊號CN:11-1984/S,國際刊號ISSN:1000-6850
創刊時間:1984年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3個月
主要欄目: 農學·農業基礎科學、資源·環境·生態·土壤·氣象、生物科學、林學·園藝·園林、植物保護·農藥,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農業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農業實踐者對各類農業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農業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RCCSE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在農業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農業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葛菁萍 | 68 | 釀酒酵母;甘露聚糖酶;細菌;副干酪乳桿菌;2,... |
陳家長 | 64 | 羅非魚;養殖池塘;水產養殖;吉富羅非魚;魚類 |
馬友華 | 62 | 土壤;農業面源污染;巢湖流域;重金屬;GIS |
吳則東 | 51 | 甜菜;分子標記;甜菜品種;SSR;指紋圖譜 |
郭勇 | 48 | 綿羊;小鼠;體外成熟;卵母細胞;種公雞 |
倪和民 | 48 | 綿羊;小鼠;體外成熟;卵母細胞;奶牛 |
孟順龍 | 48 | 羅非魚;養殖池塘;浮游植物;滅多威;吉富羅非... |
劉波 | 42 | 芽胞桿菌;青枯雷爾氏菌;微生物發酵床;尖孢鐮... |
昝林森 | 41 | 肉牛;秦川肉牛;奶牛;荷斯坦牛;多態性 |
宋超 | 41 | 羅非魚;中華絨螯蟹;養殖池塘;風險評估;吉富...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818 | 小麥;農業;土壤;基因;玉米 |
中國農業大學 | 760 | 農業;土壤;小麥;玉米;植物 |
湖南農業大學 | 691 | 水稻;烤煙;土壤;性狀;油菜 |
河南農業大學 | 675 | 小麥;烤煙;土壤;玉米;性狀 |
黑龍江大學 | 652 | 甜菜;土壤;脅迫;基因;種子 |
福建農林大學 | 607 | 水稻;脅迫;土壤;農業;基因 |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 543 | 橡膠樹;膠樹;植物;基因;木薯 |
河北農業大學 | 539 | 小麥;基因;土壤;玉米;農業 |
北京農學院 | 522 | 細胞;番茄;農業;基因;克隆 |
中國科學院 | 476 | 土壤;農業;植物;小麥;農田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346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75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111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 |
771 | 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 |
759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635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430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36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358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308 | 引進國際先進農業科技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45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49) |
26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46) |
2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70534) |
21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28) |
19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18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項目(CARS-23) |
17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6071001) |
1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D07B01) |
14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09ZX07318-005-02) |
14 |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資助項目(PHR200907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