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史》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來稿選題新穎,內容充實,觀點明確,論證嚴謹。
Ⅱ、作者單位及職務.職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等(請務必填寫可方便收到樣刊的地址)。
Ⅲ、同一文獻反復引用者,用在正文中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標注;正文中引用的參考文獻有兩位作者時中間用“和”連接,有三位或以上作者時用第一作者加“等”。引用外文文獻時只用作者的姓。
Ⅳ、同一頁類列出多個注釋的,應根據注釋的先后順序編排序號。注釋序號以“①、②”等數字形式標示在被注釋詞條的右上角。頁末或篇末注釋條目的序號應按照“①、②”等數字形式與被注釋詞條保持一致。
Ⅴ、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農業 | 622 | 王思明;沈志忠;嚴火其;樊志民;董維春 |
明清 | 139 | 陳瑞;卞利;吳建新;盧勇;張俊峰 |
清代 | 132 | 施由明;惠富平;曹樹基;黃忠鑫;梁勇 |
民國 | 103 | 王思明;孔祥成;黃正林;李群;朱冠楠 |
栽培 | 91 | 舒迎瀾;張箭;王思明;夏如冰;張敏 |
社會 | 89 | 王建革;郭進萍;池子華;孫語圣;張俊峰 |
鄉村 | 86 | 卞利;楊煥鵬;王思明;常明明;梁勇 |
明清時期 | 82 | 陳瑞;卞利;盧勇;尹玲玲;梁諸英 |
文化 | 80 | 王思明;沈志忠;施由明;何紅中;朱宏斌 |
農史 | 77 | 王永厚;趙艷萍;曾雄生;王星光;常娥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秦代確有算賦辨——與臧知非先生商榷
相對優勢地位的轉變:中美大豆發展比較研究
技術路徑與政治經驗:近代以來日本稻作技術在華傳播特點述論
沈宗瀚與南京時期的教會金陵大學農業改良(1927—1937)
漢文化中“狗”的角色
卜凱視閾下的1931年江淮流域水災調查
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耕牛問題研究
黔東南苗族傳統村寨選址、主體及歷史空間生產——以從江縣岜沙苗寨為例
《齊民要術》異文勘正二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