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康復醫學》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創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11-2540/R,國際標準刊號為1001-1242。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述評、基礎研究、臨床研究、康復工程、循證醫學、康復教育、論壇、短篇論著、病例報告、綜述,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醫學政策分析、醫學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醫學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醫學文摘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2.87,表明該雜志在醫學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中國康復醫學》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按要求將作者姓名、所在單位、通訊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E-mail等個人信息全部放在與正文內容相獨立的首頁,其它頁中不應出現這些信息。
Ⅱ、中文提要字數以100-300字為宜。關鍵詞3-5個。
Ⅲ、題目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稿的特定內容,起畫龍點睛的作用。一般宜20個字左右。
Ⅳ、參考文獻在文中需用括號表示著者和出版年信息,例如(王玲,1983),著錄根據《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國家標準的規定執行。
Ⅴ、來稿須為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勵建安 | 135 | 康復;康復醫學;康復治療;脊髓損傷;等長收縮... |
吳毅 | 130 | 腦卒中;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糖尿病;康復 |
胡永善 | 115 | 腦卒中;康復治療;腦卒中患者;康復;三級康復... |
王彤 | 107 | 偏癱;腦卒中;脊髓損傷;偏癱患者;康復 |
燕鐵斌 | 101 | 腦卒中;功能性電刺激;康復治療;康復;信度研... |
宋為群 | 92 | 卒中;康復;直流電刺激;卒中后;腦卒中 |
周謀望 | 85 | 康復;脊髓損傷;骨科康復;康復醫學;術后康復 |
江鐘立 | 81 | 糖尿病;康復;失語癥;網絡分析;康復治療 |
黃東鋒 | 80 | 腦卒中;腦卒中患者;康復;康復治療;上肢 |
汪潔 | 68 | 失語癥;直流電刺激;腦卒中;語言治療;吞咽障...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復旦大學 | 363 | 康復;卒中;腦卒中;康復治療;卒... |
江蘇省人民醫院 | 330 | 康復;卒中;腦卒中;缺血;康復治... |
南京醫科大學 | 313 | 康復;卒中;腦卒中;康復醫學;康...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 | 220 | 康復;卒中;電刺激;腦卒中;失語 |
中日友好醫院 | 212 | 康復;卒中;腦卒中;療法;康復治...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 206 | 康復;卒中;腦卒中;康復治療;卒...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 | 148 | 康復;卒中;腦卒中;偏癱;關節 |
華中科技大學 | 136 | 康復;卒中;腦卒中;缺血;脊髓 |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 | 131 | 康復;關節;康復醫學;膝關節;脊... |
首都醫科大學 | 129 | 康復;脊髓;脊髓損傷;卒中;腦卒...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96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7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3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 |
51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
51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 |
51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 |
47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45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45 | 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
42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2 | 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7052030) |
18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23237120008) |
1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600186) |
16 | 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2007-2068) |
14 | 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培養項目(2009-3-62) |
12 | “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專項(Z121107001012144) |
11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1BA703B21) |
1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3BAH14F03) |
11 | 北京市科技計劃項目(Z0005187040191-1) |
10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9110711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