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植物研究》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云南植物研究》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云南植物研究》雜志創刊于1979年,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53-1039/Q,國際標準刊號為0253-2700。
《云南植物研究》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生物政策分析、生物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生物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知網收錄(中)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表明該雜志在生物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云南植物研究》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所有來稿請注明作者簡介及單位、聯系方式等。
Ⅱ、基金資助:獲得國家基金資助和省部級科研項目的文章請注明基金項目各稱及編號。
Ⅲ、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
Ⅳ、多次引用同一著者文獻時,只編一個號,即在正文中標注首次引用的文獻序號,并在序號的“[]”外著錄引文頁碼。
Ⅴ、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孫漢董 | 74 | 化學成分;英文;二萜;化合物;唇形科 |
周俊 | 70 | 化學成分;化學成分研究;石竹科;藥物組合物;... |
楊崇仁 | 67 | 化學成分;普洱茶;中藥;英文;藥物組合物 |
李德銖 | 46 | 英文;竹亞科;測序;果實;離體保存 |
吳征鎰 | 44 | 薔薇科;紫堇屬;新分類群;花粉形態;種子植物 |
郝小江 | 44 | 化學成分;化學成分研究;生物堿;英文;化合物 |
丁靖塏 | 35 | 化學成分;精油;揮發油;臭靈丹;引種 |
顧志建 | 34 | 核型;染色體;核形態學;細胞學;染色體數目 |
林中文 | 34 | 化學成分;唇形科;英文;二萜;化學成分研究 |
孫航 | 34 | 青藏高原;植物區系;植物;種子植物;植物多樣...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186 | 植物;英文;化學成分;學成;區系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141 | 植物;英文;蘭科;種子;分類學 |
云南大學 | 129 | 植物;英文;化學成分;學成;蕨類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89 | 英文;植物;擬南芥;瀕危;葉片 |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 | 28 | 植物;傘形科;花粉;花粉形態;獨... |
云南省農業科學院 | 24 |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CDNA;克隆... |
云南農業大學 | 23 | 種子;多倍體;倍體;英文;山茶 |
四川大學 | 22 | 核型;植物;染色;染色體;英文 |
復旦大學 | 20 | 核型;分類學;染色體組;染色體組... |
云南師范大學 | 19 | 植物;染色體;形態學;幼苗;玉米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66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139 | 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
71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
4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44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
38 |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
37 | 云南省應用基礎研究基金 |
29 | 中國科學院西部之光基金 |
27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 |
25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3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4DKA30430) |
13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SCX2-SW-117) |
7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3CB415103)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332021) |
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170102) |
6 |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計劃(2005DKA21006)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9899400)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725048) |
6 | 云南省自然科學基金(2001C22Q) |
6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KSCX2-SW-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