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電力技術》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四川電力技術》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四川電力技術》雜志創刊于1978年,是一本由四川省電力公司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51-1315/TM,國際標準刊號為1003-6954。
《四川電力技術》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專題研究、綜述評論、技術改進、技術討論、會議報道,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工業政策分析、工業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工業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35,表明該雜志在工業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四川電力技術》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文稿標題層次用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如1級標題用 1……,2級標題用1.1……,余類推。通常設2至3級,不超過4級。文內標題力求簡短,一般不超過15個字。
Ⅱ、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Ⅲ、正文:論文篇幅(包括摘要、圖、表、參考文獻)。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等幾部分內容。
Ⅳ、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做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對應處以插入腳注形式標注。
Ⅴ、注意區分“、”號,“,”號,“;”號的規范使用,不得混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劉俊勇 | 59 | 電力系統;配電網;電力市場;電動汽車;風電 |
常喜強 | 43 | 風電場;電力系統;地區電網;風電;電網 |
肖先勇 | 38 | 電壓暫降;電能質量;電網;電壓凹陷;敏感設備 |
李興源 | 37 | 電力系統;高壓直流輸電;低頻振蕩;高壓直流輸... |
劉念 | 27 | 電力系統;在線監測;發電機;旋轉整流器;大型... |
姚秀萍 | 22 | 電力系統;風電場;風電;低頻減載;孤網 |
呂飛鵬 | 18 | 繼電保護;電力系統;整定計算;最小斷點集;智... |
王維慶 | 18 | 風電場;風電機組;風力發電;風力發電機;控制... |
張新燕 | 18 | 風電場;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故障診斷;雙饋... |
劉天琪 | 16 | 電力系統;高壓直流輸電;直流斷路器;風電;低...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四川大學 | 381 | 電力;電網;電力系統;電壓;配電 |
四川省電力試驗研究院 | 350 | 電廠;電力;發電;電機;發電機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 | 342 | 電網;電力;輸電;調度;電力系統 |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電... | 284 | 直流;輸電;電網;變壓;變壓器 |
西南交通大學 | 131 | 輸電;電網;直流;電壓;電力 |
新疆大學 | 83 | 風電;發電;風力;風力發電;電機 |
德陽電業局 | 83 | 電力;電網;電站;變電;電壓 |
四川省電力工業局 | 71 | 發電;電廠;發電廠;電機;發電機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 | 68 | 輸電;電線路;直流;輸電線;輸電... |
重慶大學 | 65 | 電網;輸電;電力;電站;電線路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2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5 | 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 |
21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15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
11 |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 |
11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8 | 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 |
8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 |
8 | 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67017) |
1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8BAA13B01) |
13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1285) |
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4CB217907) |
6 | 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計劃項目(2008JY0043-2) |
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4CB217901)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977059) |
3 | 安徽省科技攻關計劃(06012068B)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577044)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595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