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與環境研究》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氣候與環境研究》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氣候與環境研究》雜志創刊于1996年,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11-3693/P,國際標準刊號為1006-9585。
《氣候與環境研究》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學術論文、短論、研究簡報、綜合評述、學術會議報道、書刊評介,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環境政策分析、環境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環境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99,表明該雜志在環境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氣候與環境研究》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文題應簡明,確切地反映文章主題,不宜過長;不宜用英文縮略語和標點符號。
Ⅱ、注釋與參考文獻:注釋是對論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用帶圈數字注于當頁頁腳;參考文獻是論文中引用的觀點、數據和材料等內容的出處,用帶方括號的數字(如[])按順序編碼標明,并與文末編碼對應。
Ⅲ、引文請務必核對原文,確保信息準確無誤。
Ⅳ、注釋:要對文章內的特定內容(引用數據、觀點和結論)加以注釋。以腳注的形式,采用規范的標識與格式,在文章中的有關詞語、內容以及引文出處等的右上角等標識。
Ⅴ、本刊實行三審定稿制,取舍稿件重在學術水平。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王自發 | 62 | 數值模擬;PM2.5;氣溶膠;空氣質量;臭氧 |
曾慶存 | 60 | 數值模擬;大氣環流;大氣環流模式;季風;氣候 |
趙思雄 | 52 | 暴雨;數值模擬;強降水;中尺度;中尺度對流系... |
孫建華 | 49 | 暴雨;中尺度對流系統;數值模擬;夏季;特大暴... |
李崇銀 | 41 | ENSO;大氣環流;數值模擬;熱帶大氣季節內振蕩... |
胡非 | 37 | 大氣邊界層;湍流;數值模擬;邊界層;大氣湍流 |
林朝暉 | 36 | IAP;大氣環流模式;氣候預測;數值模擬;年代... |
任國玉 | 34 | 氣候變化;城市化;城市熱島效應;地面氣溫;降... |
陳紅 | 33 | 夏季;氣候預測;年代際變化;青藏高原;大氣環... |
王明星 | 25 | 甲烷;稻田;溫室氣體;氣溶膠;CH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 | 1027 | 氣候;降水;環流;夏季;值模擬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233 | 降水;氣候;氣溫;夏季;氣溶膠 |
中國科學院大學 | 199 | 氣候;降水;夏季;環流;值模擬 |
中國科學院 | 131 | 氣候;氣候變化;降水;植被;氣溫 |
中國氣象局 | 120 | 氣候;降水;沙塵;氣溫;夏季 |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 | 109 | 氣候;降水;氣候變化;氣溫;環流 |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 96 | 氣候;降水;氣候變化;夏季;值模... |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 91 | 氣候;降水;奧運;奧運會;北京奧...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 63 | 降水;夏季;氣候;熱帶;夏季降水 |
北京大學 | 60 | 氣候;值模擬;數值模擬;邊界層;...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96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99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44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 |
125 | 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 |
8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69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 |
49 |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 |
28 | 國家財政部“西北土壤水分、沙塵暴監測預測研究”項目 |
28 | 國家攀登計劃 |
2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2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6CB202302) |
26 | 國家財政部“西北土壤水分、沙塵暴監測預測研究”項目(Y0101) |
9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1BA611B-01) |
6 |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 |
5 | 北京市科委重大項目(無) |
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9043400) |
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8040900) |
3 | 中國科學院創新團隊國際合作伙伴計劃項目(無) |
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7BAC03A01) |
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G199804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