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南陽理工學院學報》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南陽理工學院學報》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南陽理工學院學報》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河南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南陽理工學院
國內刊號CN:41-1404/Z,國際刊號ISSN:1674-5132
創刊時間:2009年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河南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主要欄目: 管理工程·博士論壇、語言文學研究、教育學研究、土木工程研究、歷史學研究、教育研究、歷史研究、藝術研究、法學研究、政治學研究·博士論壇、數學應用研究等,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教育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教育實踐者對各類教育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教育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在教育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石明吉 | 19 | 步進電機驅動器;采集卡;傅里葉變換;靜電場;... |
毛秉豫 | 13 | 心肌梗死;中藥組合物;血管新生;心肌組織;心... |
劉忠超 | 12 | 奶牛;PLC;ZIGBEE;奶牛發情;遠程監測 |
卞華 | 10 | 系統性硬化病;成纖維細胞;硬皮病;益氣;通絡... |
陳海玲 | 10 | 交聯聚合物微球;化學清洗劑;封堵性能;提高采... |
劉克成 | 10 | 基于.NET;體系結構;屬性約簡;WEB服務;組播 |
徐國昌 | 10 | 成人;回族;漢族;河南漢族;錫伯族 |
王付宇 | 9 | 應急救援;螢火蟲算法;多目標優化;應急物資;... |
陳蘭莉 | 9 | 大學物理;PECVD法;非晶硅薄膜;教學改革;多... |
朱清慧 | 8 | PROTEUS;可編程序控制器;PROTEUS仿真;PLC;...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南陽理工學院 | 918 | 高校;教育;教學;網絡;文化 |
安徽工業大學 | 68 | 建筑;遺傳算法;調度;裝配式;裝... |
蘭州交通大學 | 65 | 隧道;應力;鐵路;箱梁;值模擬 |
南陽師范學院 | 45 | 城市;檔案;社會;網絡;文化 |
安徽工程大學 | 45 | 網絡;傳感;政治;教育;控制器 |
鄭州大學 | 40 | 文化;住宅;網絡;多層住宅;結構... |
河南大學 | 39 | 文化;社會;高校;政治;社會主義 |
河南師范大學 | 32 | 民國;民國時期;宅基;宅基地;政...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31 | 圖像;中繼;自適應;信道;正交幅... |
安徽建筑大學 | 30 | 抗震;抗震性;抗震性能;建筑;時...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5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4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7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3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29 | 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 |
26 | 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3 | 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 |
23 | 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
21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 |
21 | 河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調研課題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7 | 安徽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基金(KJ2013A041) |
7 | 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1040606M153) |
6 | 安徽省高校省級自然科學研究項目(KJ2011A061) |
5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00142120074) |
4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210363010) |
3 | 河南省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究計劃項目(122300410205) |
3 |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1107RJZA122) |
3 | 安徽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人才基金(2012SQRL263) |
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5CB724101)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1701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