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論文投稿要求:
Ⅰ、文稿中摘引他人成果,請按《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其來源,并以注釋的形式在文后列出。
Ⅱ、若論文涉及的研究課題得到基金項目資助,請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其編號。
Ⅲ、文章采用一、(一)、1、(1)、①的層次結構。
Ⅳ、本刊實行匿名審稿制度。請作者另頁提供姓名、簡介(單位、職稱、主要研究方向)以及通信地址、郵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
Ⅴ、來稿應具有較高的理論和應用價值。論點正確,論據充分,條理分明,重點突出,文字精煉,數據可靠。不披露屬于技術保密范圍的成果和數據資料。
雜志發文主題分析如下: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教育 | 645 | 張樂天;馮建軍;劉曉東;楊躍;吳康寧 |
主義 | 491 | 王永貴;陸劍杰;管新華;劉林元;郭本禹 |
文學 | 343 | 朱曉進;賀仲明;陳書錄;何言宏;楊洪承 |
社會 | 342 | 呂小康;徐貴權;吳康寧;管??;吳鵬森 |
心理 | 267 | 郭本禹;高申春;汪新建;呂小康;汪鳳炎 |
文化 | 238 | 汪新建;紀海英;何言宏;張強;宋永忠 |
心理學 | 221 | 郭本禹;郭愛妹;葉浩生;高申春;汪鳳炎 |
階級 | 210 | 陳新;吳鵬森;吳浩;姜迎春;楊宏偉 |
政治 | 207 | 錢再見;朱曉進;李昌舒;孫其昂;張師偉 |
小說 | 207 | 韓石;程國賦;賀仲明;駱冬青;馮保善 |
雜志往期論文摘錄展示
工作記憶容量、產品卷入度、廣告復雜度對消費者態度改變的影響
后馬克思主義語境中的法律思想及其法理脈絡
“人心”與“力量”:統一戰線的政治使命與治理功能——兼論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著力點
身份認同與制度制定權:反政治社會化行為的解釋機制
教育競爭和參照群體——課外補習流行現象的一個社會學解釋
核心價值觀“誠信”融入法治政府建設的幾個問題
論法律實施中的地方因素及其調適——以民國《黨員背誓罪條例》為例
超越作為實體的受眾與作為話語的受眾——論基于技術視角的受眾觀的興起
構建中國電影學派:研究現狀、對象及意義
晚清民國旗人社會變遷與文學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