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江蘇省教育廳
主辦單位:南京工業大學
國內刊號CN:32-1670/N,國際刊號ISSN:1671-7627
創刊時間:1979年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江蘇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3個月
主要欄目: 土木與交通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綜述與評論、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與化學工程、智能制造與大數據、生物技術與大健康、環境科學與工程、能源科學與工程,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工業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工業實踐者對各類工業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Pж(AJ) 文摘雜志(俄)、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工業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科雙效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北大圖書館收錄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等,在工業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工業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劉偉慶 | 86 | 復合材料;膠合木;木結構;芯材;木梁 |
沈曉冬 | 59 | 氣凝膠;SUB;超臨界干燥;硫鋁酸鈣;水泥熟料 |
許仲梓 | 50 | 混凝土;堿集料反應;水泥;堿硅酸反應;SM |
邢衛紅 | 43 | 陶瓷膜;無機膜;催化劑;膜分離;膜反應器 |
蔣軍成 | 42 | 火災;數值模擬;氣體爆炸;安全工程;儲罐 |
王旭東 | 41 | 復合樁基;樁筏基礎;模型試驗;基坑開挖;有限... |
馬正飛 | 39 | 一氧化碳;CO;變壓吸附;吸附劑;模擬移動床 |
徐南平 | 39 | 陶瓷膜;膜分離;無機膜;分子篩膜;膜反應器 |
喬旭 | 37 | 氯化氫;催化劑;反應精餾;催化氧化;氯氣 |
陸小華 | 37 | 鈦酸鉀晶須;光催化;分子模擬;氧化鈦;晶須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南京工業大學 | 2601 | 催化;分子;混凝土;催化劑;乙烯 |
南京化工學院 | 88 | 汽液平衡;丙烯;水泥;陶瓷;離子 |
東南大學 | 53 | 應力;有限元;混凝土;預應力;有... |
華東理工大學 | 45 | 響應面;黃酮;純化;微波提取;多... |
河海大學 | 34 | 應力;載力;承載力;土壓力;混凝... |
南京林業大學 | 29 | 催化;光催化;有限元;光催化降解... |
南京大學 | 27 | 支護結構;基坑;支護;深基坑;土... |
同濟大學 | 18 | 隔震;載力;支座;地震;地震響應 |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 | 17 | 控制系統;加氫;丁二烯;總線;現... |
南京理工大學 | 17 | 電子束蒸發;氣相法;抗菌性;抗菌...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897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61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
177 | 江蘇省高校自然科學研究項目 |
15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137 | 江蘇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新計劃項目 |
132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8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50 |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項目 |
46 | 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45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9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1146) |
1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576055) |
1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38003) |
13 |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9925616) |
13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12AA03A606)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576052) |
1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3CB615707) |
12 | 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IRT0732)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976013) |
10 |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項目(09-F-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