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臨床口腔醫學》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臨床口腔醫學》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臨床口腔醫學》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主辦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華醫學會武漢分會;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黏膜病專業委員會
國內刊號CN:42-1182/R,國際刊號ISSN:1003-1634
創刊時間:1985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湖北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3個月
主要欄目: 臨床研究、基礎研究、綜述、信息窗、病例報告、個案、信息窗_征訂啟事、口腔醫學教育、口腔護理研究、循證醫學、專欄,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醫學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醫學實踐者對各類醫學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醫學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優秀期刊等,在醫學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陳衛民 | 99 | 口腔鱗癌;納米磷酸三鈣;表達及意義;牙周炎;... |
周曾同 | 89 | 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蘚;癌變;口腔黏膜病;癌... |
唐國瑤 | 75 | 口腔扁平苔蘚;OLP;口腔;角質形成細胞;口腔... |
劉進 | 69 | 正畸治療;磨牙;口腔正畸;矯治;第三磨牙 |
陶學金 | 66 | 納米磷酸三鈣;多形性腺瘤;腫瘤;復合人工骨;... |
朱聲榮 | 63 | 口腔頜面部;腫瘤;腮腺多形性腺瘤;口腔鱗癌;... |
陳建鋼 | 61 | 種植體;種植義齒;翻瓣;牙種植;上頜竇內提升... |
郭鑫 | 52 | 正畸治療;磨牙;口腔正畸;矯治;第三磨牙 |
毛靖 | 50 | 影響因素;護理;口腔正畸;正畸;正畸牙移動 |
曹穎光 | 46 | 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基因傳遞;成骨分化;種植體...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第四軍醫大學 | 556 | 細胞;口腔;牙周;蛋白;下頜 |
華中科技大學 | 541 | 口腔;細胞;牙周;根管;正畸 |
武漢大學 | 369 | 口腔;根管;磨牙;下頜;細胞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 | 257 | 口腔;扁平苔蘚;細胞;口腔扁平;... |
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 | 195 | 細胞;口腔;下頜;上頜;磨牙 |
四川大學 | 172 | 口腔;細胞;下頜;黏膜;口腔黏膜 |
武漢大學附屬口腔醫院 | 164 | 口腔;細胞;正畸;腫瘤;下頜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 | 130 | 口腔;下頜;細胞;錐形束CT;牙周 |
華西醫科大學 | 128 | 下頜;口腔;頜骨;腫瘤;細胞 |
中南大學 | 111 | 口腔;細胞;膜下;黏膜;口腔黏膜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74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60 | 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 |
52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項目 |
44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 |
35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33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33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
27 | 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 |
24 | 廣東省醫學科學技術研究基金 |
24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32 | 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項目(08DZ2271100) |
27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S30206) |
12 |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2013]544) |
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170967) |
10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T0202)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418)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872887)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00510)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471908)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08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