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是省級期刊。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雜志基本信息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于1981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11-1520/G3,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現已更名為《科學與社會》
雜志主要發文機構有哪些?發文量分別是多少?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科學院 | 185 | 能源;可持續發展;水資源;科學家;生態 |
清華大學 | 34 | 哲學;文化;科學家;科學史;學史 |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編輯部 | 32 | 編者;社會;知識經濟;人類社會;農業 |
北京大學 | 25 | 戰爭;能源;主義;網絡;文化 |
中國農業大學 | 16 | 生物經濟;農業;生物經濟時代;食品;食品安全 |
中國人民大學 | 14 | 農村;政府;有限政府;政府規模;政府機構 |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 12 | 能源;印度軟件業;再生能源;政府;政府政策 |
北京師范大學 | 12 | 文化;營利;營利組織;整數;中國人 |
中國工程院 | 8 | 能源;水資源;天然氣;煤;災害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8 | 政府;中國人;文化;陰謀;應對氣候變化 |
主題名稱 | 發文量 | 相關發文學者 |
社會 | 55 | 劉新建;徐嵩齡;陶傳進;程焉平;衡孝慶 |
文化 | 45 | 趙南元;閻康年;殷登祥;任振球;盧風 |
能源 | 35 | 趙黛青;何祚庥;王海燕;倪維斗;朱斌 |
可持續發展 | 35 | 趙黛青;何祚庥;王海燕;胡淙洋;劉云 |
城市 | 29 | 劉筱;周禾;姚紅;陳瑋;宋剛 |
生態 | 27 | 上官周平;毛培勝;李文華;董鎖成;衡孝慶 |
農業 | 26 | 上官周平;劉昌明;劉湘峰;劉麗;李云成 |
科學家 | 24 | 朱效民;劉兵;饒毅;鄒承魯;李伯聰 |
編者 | 23 | |
教育 | 22 | 王錚;朱效民;朱新梅;郭元林;陳崢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