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環境與生活》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環境與生活》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環境與生活》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國內刊號CN:11-5582/X,國際刊號ISSN:1673-9485
創刊時間:2007年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主要欄目: 環球瀏覽器、綠訊、鏡像、戰疫、生態環境技術、專題、環保第一線、核與輻射安全、生物多樣性、趣聞、主張、生態藝術、構想、網羅、合理生存、合理生存、居筑、活著、讀者社區,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環境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環境實踐者對各類環境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知網收錄(中)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環境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在環境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環境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朱艷 | 96 | 環保組織;環保;垃圾;露天;有機食品 |
葉曉婷 | 63 | 環保;年輕人;城鎮化;辦公環境;頒獎典禮 |
季天也 | 43 | 環保;破解;消費者;充電站;充電時間 |
劉國偉 | 29 | 大城市;環評;路線圖;污染;地球 |
孫力舟 | 18 | 不該;軌道列車;軌道交通系統;建設周期;全國... |
鄭挺穎 | 15 | 綠色審計;領導離任;自然資源;生態;審計制度 |
周霞芳 | 14 | 故居;市場準入制度;制藥裝備;藝術館;春節后 |
廖素冰 | 13 | 環保;垃圾;媒體;源頭;藝術家 |
謝德良 | 12 | 日本人;大地震;核泄漏;核電站;數據顯示 |
張弘 | 11 | 環保行動;水源地;生態文明;艱辛;藍藻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環境與生活》編輯部 | 326 | |
北京大學 | 26 | |
中國工程院 | 24 | |
清華大學 | 21 | |
學研究院 | 18 | |
大連市環境監測中心 | 15 | |
中國人民大學 | 14 | |
中國科學院 | 12 | |
國土資源 | 12 |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 11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 | 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 |
3 | 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專項資金 |
2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2 | 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茖W研究項目 |
2 | 溫州市科技計劃項目 |
2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2 |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
2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2 | 浙江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計劃(新苗人才計劃)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201049) |
2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1 | 黑龍江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2544015) |
1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C10B04)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277052)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101078) |
1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12SJD760015) |
1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10YJC760051) |
1 |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轉型發展科研支撐項目(2011ZX-SS004-01) |
1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科研專項基金(1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