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關節病預防知識8篇

時間:2023-05-25 10:48:2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骨關節病預防知識,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骨關節病預防知識

篇1

2月-2015年3月筆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骨關節病患者72例,這72例患者都在疼痛科接受治療,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主要進行常規臨床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化心理干預,研究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和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結果:經過兩組臨床護理和相關研究分析,在臨床護理有效率情況及后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上,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

【關鍵詞】 心理干預; 老年骨關節病;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2-0094-02

doi:10.14033/ki.cfmr.2016.2.053

為了探討心理干預在老年骨關節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本文選取筆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骨關節病患者72例進行相關研究和分析,研究過程和研究結果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相關資料和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筆者所在科室收治的老年骨關節病患者72例,其中觀察組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49~78歲,平均(54.6±7.0)歲;對照組患者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50~79歲,平均(54.7±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都進行了專業臨床疾病診斷,且都符合老年骨關節疾病臨床診斷標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都進行了疼痛科有效治療,在疼痛治療基礎上,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主要包括常規藥物應用護理、日常飲食護理以及相關知識健康教育。首先,在護理過程中要保證操作足夠輕柔,加強局部保護,給予舒適的。然后,要幫助患者進行患肢制動,必要時給予患者適量的止痛藥物,控制疼痛程度。最后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有效的日常飲食護理方案,多讓患者吃一些含維生素量較多的食物,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要定期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教育,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疾病治療和護理相關情況,提升患者的治療自信心,改善護患關系,提升護理良好配合度。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臨床護理基礎上進行系統化的心理護理,患者住院之前,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完整的入院介紹,要護送患者和家屬到達病房,端正護理態度,進行自我介紹。科室護士長或者護理管理者要及時到病房和患者及家屬進行交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護理計劃。護理人員要落實情緒疏導工作,要保證患者情緒良好,避免出現一系列應激反應,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和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工作,做好情緒疏導,增強患者治療信心,還要得到家庭支持,使得患者保持良好心態[1]。在藥物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要盡可能與患者談話,轉移患者的注意力,讓患者擁有樂觀的心態和愉快平靜的情緒,防止患者受到各種刺激。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情況,多和患者交流溝通,當患者情緒不良的時候,要耐心安慰,與患者交流想法,疏導患者的擔憂,護理人員要時刻保持溫和的態度,要經常詢問患者的愛好,適當為患者播放輕音樂,平撫患者的不良情緒,耐心解答患者和家屬提出的問題,最大程度上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內心焦慮感和不安感[2]。

1.3 觀察指標

(1)臨床護理有效率;(2)后期不良反應發生率;(3)后期病情復發率;(4)后期生活質量改善情況和活動質量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3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有效率比較

經過觀察比較,在臨床護理有效情況上,觀察組明顯比對照組要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后期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經過觀察分析,在后期不良反應發生率上,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患者后期病情復發率比較

經過兩組臨床治療和護理,在后期病情復發率上,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比較

經過質量評分可以看出,在生活質量改善情況上,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老年骨關節疾病患者也越來越多。相關研究結果表明,導致老年患者患上骨關節病的原因是比較多的,當老年人肝腎虧損之后,就會導致其筋骨失養,時間長了之后,患者骨關節會變得不靈活,最終就會患上骨關節疾病。當患者外邪入侵體內之后,就會出現臟腑虛弱癥狀以及氣血運行失常癥狀,最終在導致患者經氣不利之后,就很可能會患上老年骨關節疾病[3]。當患上慢性勞損之后,也會提升骨關節疾病發生率,對于那些長時間進行低頭、站立工作的人來說,時間長了會導致其筋脈不利,在骨骼營養缺失之后,就會產生骨關節疼痛等癥狀[4]。另外當患者出現跌仆閃挫問題之后,就會導致其筋脈受損,最終導致氣血異常運行而患病[5]。要想有效治療老年骨關節疾病患者,必須不斷創新臨床治療有效方法。

大量臨床實踐表明,針對骨關節疾病患者來說,進行疼痛治療是非常重要的,但在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也要加強臨床有效護理。在骨關節疾病患者臨床護理當中,當患者出現骨關節疼痛情況后,護理人員要給予系統化的心理護理,加強和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經常和患者談心事,獲取患者的內心信任感,要耐心傾聽患者的內心想法,及時觀察患者的心理活動變化情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內心變化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心理護理方案,旨在改善患者的臨床治療情緒,消除患者的內心不安感和恐懼感[6]。在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及時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和患者交流溝通,為患者播放音樂,還要引導患者進行身體放松[7]。護理人員要經常為患者進行局部按摩,促進患者血液正常循環,緩解患者身體疼痛感[8]。等到患者骨傷改善之后,護理人員要引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鍛煉和運動。另外,護理人員還要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及人生觀,對其行為表示理解、同情,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和護理有效率[9]。

要想有效預防骨關節病,必須做到以下五點:(1)要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和適當活動。(2)在工作和生活當中,要盡量保持良好,防止出現勞損問題[10-11]。(3)要注意保暖,不要長期在空調房當中,避免風寒入侵。(4)當身體出現不適之后,要及時行醫,及時進行臨床確診和治療,避免病情加重,留下后遺癥[12]。(5)在日常生活當中,要保證飲食合理,保證營養供給充足,最好多進食一些滋補肝腎的食物[13-14]。

總之,通過本文研究表明,心理護理在老年骨關節病患者臨床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效果比較顯著,值得臨床大范圍內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吳秀紅.輕型骨關節病護理的關鍵在于溫和運動[J].醫學信息,2014,9(13):463.

[2]董穎越,邊麗穎,秦娟,等.一例頓挫型原發性肥大性骨關節病合并高胰島素血癥患者的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357-359.

[3]王付香.膝關節骨關節病的臨床護理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4):205-206.

[4]靳宏征.健康教育在治療老年性骨關節病中的作用[J].全科護理,2011,9(24):2253-2254.

[5]姚新玲.老年人骨關節病的治療與護理[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1,9(12):119-120.

[6]畢虹麗.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病的臨床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4,11(12):204-205.

[7]龍永姣,肖麗娜.心理干預對膝骨關節炎患者抑郁情緒的影響[J].現代婦女(醫學前沿),2014,22(10):362,373.

[8]梁劍凌,李少棉,貝云,等.心理干預對骨關節炎生活質量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學(中旬刊),2012,3(3):17-18.

[9]張家玉,周小莉.獨活寄生合劑聯合心理干預對膝骨關節炎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中醫急癥,2015,24(5):801-802,815.

[10]袁淑娟,梁英,徐勇,等.心理干預對膝骨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的研究[J].中華風濕病學雜志,2011,14(12):819-821.

[11]封芳,扈學琴.心理干預對骨關節炎的影響作用[J].心理醫生(下半月版),2012,7(4):445-446.

[12]郭琦.心理護理在門診治療四肢骨關節結核中的應用[J].吉林醫學,2010,31(31):5627-5628.

[13]曾紅學,王蓉,李金偉.心理干預對宮頸癌同期放化療患者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12):34-36.

篇2

常見誤區一

鈣大量流失會造成骨質疏松,所以需要大量補鈣

科學知識:人體骨質由2/3的鈣(無機質)和1/3的膠原蛋白(有機質)組成,骨質疏松是由于鈣和膠原蛋白長期流失造成的,單一補鈣難以將鈣留在骨骼中。

專家解釋:骨質疏松癥本質上是骨骼總量的減少,同時骨骼結構松散如“蜂窩煤”一般,表現為骨脆性增加,易發骨折且不易痊愈。近年來大家逐漸重視對骨質疏松的預防,特點就是補鈣,很多人什么鈣廣告做得多就吃什么;哪家宣傳吸收率高,就買哪家的。骨質疏松確實與鈣質大量流失有關,然而骨骼的強韌是由于膠原蛋白將鈣黏附固化在骨中實現的。30歲后,膠原蛋白的流失大于合成,使得鈣無法沉積黏附而造成骨的脆性增強。另外,長期服用過量的鈣,這些無法沉積在骨骼上的鈣會有增加尿道結石和膽結石的危險。

方案建議:時間晶體?鈣+時間晶體?生命支架膠原蛋白,增加骨的密度、韌性,保證骨骼健康。

常見誤區二

關節病是血脈不通導致的,中藥治療活血化淤效果好

科學知識:骨關節病的病因是膠原蛋白和氨基葡萄糖流失,關節軟骨磨損退化。

專家解釋:骨關節病又稱“骨關節慢性退行性變”。軟骨是富含水分的組織,除去水分外,膠原蛋白占59%,蛋白多糖占31%,剩下10%是軟骨細胞等。膠原蛋白如一條條網,蛋白多糖則是具有彈性的球體粘合于網中。膠原蛋白流失,該網狀結構就會松弛,軟骨這個“關節保護墊”被長年磨損變薄,失去彈性,以致關節上下骨端直接發生摩擦,進而產生關節疼痛、腫脹、變形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除施行手術外,修復關節軟骨是從根本上針對關節病的唯一正確方法,而傳統中藥對這種屬于“骨外科”的疾病作用不明顯。

方案建議:時間晶體?生命支架膠原蛋白+時間晶體?氨基葡萄糖片(蛋白多糖的合成前體),可幫助修復受損關節軟骨,恢復軟骨彈性,預防骨關節疾病,使您的關節活動自如。

常見誤區三

治療骨與關節疾病,快速起效的就是好產品

篇3

【關鍵詞】老年人 疾病譜 慢性病 現狀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2)1-019-02

【Abstract】Objective Hefeng spectrum of disease status of the elderly for the elderly to carry out mountain common,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s a reference. Methods for the county over 60 years of age and older conducted a sample survey, calculation and comparison of disease spectrum and the overall composition of the situation; to single disease category, according to five age group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ir survey data. Results of the mountains before the six diseases, the elderly in order were: bone and joint disease (19.93%), hypertension (11.28%), hyperlipidemia (10.01%), stones (gallstones in the liver, urinary stones based, under the the same) (6.40%),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2.83%), diabetes (1.59%). Conclusion survey, over 60 years old healthy ratio of 33.32%; prompted the current must increase efforts to control chronic elderly.

【Key words】elderly disease spectrum chronic diseases Analysis

至2010年底,鶴峰縣超過60歲老年人口數為30543人(不完全統計),占全縣總人口的13.87%;其中,男性14928人,占48.88%,女性15615人占51.12%,男女比例為0.96:1。按照目前運用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人口總數的10%的比例作為劃分老年型社會的標準[1],鶴峰縣已經進入了老年型社會。為了解老年人疾病譜,本文以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為研究對象,分析老年人疾病譜構成,以更好地、有針對性地開展老年人慢性疾病防控工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制定衛生政策提供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對象調查對象分為三類,分別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城鎮周邊居民和農民,抽樣對象為截止2010年12月31日年滿60周歲、在本地居住滿一年的老年人。問卷調查有效樣本3076人,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1005人、居民1042人、農民1029人。

1.2 方法 采用概率抽樣法,按照行政村和居委會進行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進行簡單隨機抽樣,對抽到的行政村和居委會符合要求的調查對象全部調查;采用現場調查問卷收集相關疾病譜資料。

1.3 調查內容 現場問卷調查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到被訪老人所在村委會集中進行點對點調查,對行動不便或高齡老年人到其家中入戶調查。調查內容為:①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民族、住址等;②體格測量,包括身高、體重、腰圍、臀圍;③飲食習慣;④生活方式;⑤經濟收入;⑥運動(勞動),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調查運動情況,城鎮居民和農民調查勞動情況;⑦精神和健康自我評價等。

1.4 數據處理 調查資料由專門的工作人員通過EPIDATA錄入數據庫導入SPSS系統,根據統計分析的需要對調查資料進行歸類和合并處理。數據分析采用SPSS 17統計軟件包。對老年人進行總體患病率分析,檢驗患病率在性別、年齡間的差異。所有統計分析結果均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2.1 樣本人群總體患病率。調查主要詢問樣本對象在調查時之前和調查時的情況,依靠被調查對象回憶曾經在醫療機構就診和被診斷為患某病,或未在醫療機構就診和未被診斷為患某病、但認為處于一種身體不適狀態而做出的自我健康評價。調查顯示,三類人群患病率依次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人員(75.02%)、居民(70.83%)、農民(54.32%),三類人群患病率有顯著差異(P<0.05)。三類樣本人群患病率見表1。

表1 三類樣本人群患病率

2.2 樣本人群患病年齡、性別差異。60歲以上健康老年人比例為33.32%。數據分析顯示,老年自評健康狀況各年齡組沒有差異(P>0.05)。60歲以上老年人男性、女性患病率分別為66.08%、67.37%。樣本人群患病率無性別差異(P>0.05)。樣本人群各年齡組患病率及性別差異見表2。2.3 樣本人群患病城鄉差異。居民和農民疾病譜順位基本一致,但居民骨關節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患病率高于農民;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人員高脂血癥、高血壓、糖尿病、結石病患病率顯著高于居民、農民。樣本人群患病城鄉差異見表3。

2.4 樣本人群疾病譜。老年人前6位疾病譜順位為:骨關節病19.93%、高血壓11.28%、高脂血癥10.01%、結石病6.4%、慢性阻塞性肺病2.83%、糖尿病1.59%。男性和女性疾病譜順位比較,女性骨關節病、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而男性高脂血癥、結石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樣本人群疾病譜排序見上表3。

3 討論

據不完全統計,至2010年底,我縣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占全縣總人口的13.87%(數據來源分別為: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為縣人社局2010年底登記在冊的年滿60歲的老年人,農民和居民以2010年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的年滿60歲的老年人)。2010年轄區內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健康檢查資料表明,60歲以上老年人體檢正常人數所占比例僅為8.2%,且患病的老年人中,半數以上患有兩種以上疾病。本次調查數據表明,健康老年人比例為66.68%,與“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人員疾病譜”比較,前五位疾病譜差異不大,位次略有變化。因此,老齡化將使老年健康服務的需求增加。

3.1 老年人總體患病率較高。老年人總體患病率為66.68%,前6位疾病譜中慢性病占5種,分別為骨關節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說明慢性病特別是骨關節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成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

3.2 不同性別老年人疾病譜順位基本一致。本次調查數據顯示,骨關節病居老年人疾病譜首位。男、女性疾病譜順位比較,女性骨關節病、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男性。而男性高脂血癥、結石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3.3 城鄉老年人慢性病疾病譜差異較大。城鎮與農村在慢性病患病率順位方面基本一致,但城鎮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明顯高于農村[2],農村僅在骨關節病患病率上高于城鎮。

綜上所述,雖然城鄉慢性病患病率都居于前列,但城鎮高于農村,可能由于城鎮和農村的生活習慣、勞動方式和勞動強度等有一定差異;另外農民因為缺乏穩定的經濟收入不能或沒有及時就醫而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人員有穩定的經濟收入和較好的就醫條件,致農民所患某些疾病未在調查數據中顯示出來。加強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在偏遠農村地區重點是開展慢性病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提高對慢性病的認識,做到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篇4

該論壇主要介紹了目前高血壓疾病治療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類降壓藥物在高血壓疾病治療中所起到的藥理作用及優越性。Peter Meredith教授指出,ARB類藥物在有效降壓的同時能夠保護心、腦、腎等器官,將器官的損害盡量降低。然而,ARB類降壓藥在中國尚需得到進一步推廣。

(李學敏)

搜狐健康頻道推出“腫瘤月”專題

本刊訊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感受到,癌癥患者越來越多,癌癥離我們并不遙遠。

今年4月,在全國“腫瘤宣傳日”期間,搜狐網的健康頻道推出了“搜狐健康腫瘤月”專題策劃,口號是“與我們一道,戰勝癌癥,享受生命”。一經推出即受到廣大網友的熱烈好評。專題詳細介紹了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乳癌、宮頸癌、鼻咽癌等十多種常見癌癥的預防、治療和診斷相關知識,并有眾多腫瘤專家為網友詳盡解答關于癌癥的各種問題,將腫瘤的方方面面的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呈現給大家。對腫瘤知識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相信會有滿意的收獲。網址是health.省略/cancer

(魏芳)

“九和堂”欲延伸北冬蟲夏草生物活性制品產業鏈

本刊訊4月19日,上海九和堂國藥有限公司與上海中醫藥行業協會、上海中醫藥報社、上海市農科院北冬蟲夏草課題組聯合舉行“北冬蟲夏草子實體及其生物活性物質制品產業鏈延伸研討會暨新聞會”。上海九和堂國藥有限公司聯手上海農科院北冬蟲夏草課題組,研發基礎上進行北冬蟲夏草的自動化、數控化、規模化生產,并形成6個北冬蟲夏草精細加工系列產品,使北冬蟲夏草生物活性物質制品產業鏈延伸,更好地進入市場。

1995年上海九和堂與廣藥集團旗下六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了上海九和堂國藥有限公司,2003年取得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GSP(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證書,2006年7月進一步改制為民營和國有(廣藥集團)混合制股份有限公司。

骨關節病健康講座通知

時間:6月2日上午8:30

地點:岳陽路319號31號樓2樓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明德廳

講座主題:中老年人如何擁有一個健康的關節

主 講 人:吳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教授

咨詢電話:021-54922852

篇5

65歲以上的老年人患有慢性骨關節疾病者很多,且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這些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身體中膠原蛋白的缺乏。

膠原蛋白是骨骼健康的關鍵

膠原蛋白不僅僅提高骨骼韌性還起到黏附鈣的重要作用,能夠起到提高骨密度的效果。人體骨骼主要由113的膠原蛋白和2/3的鈣鹽構成。膠原蛋白與鈣之間的關系就像水泥與沙子的關系,膠原蛋白是水泥,鈣是沙子。有水泥,沙子才能凝固為一體,否則就會成為一盤散沙。

人到30歲后,機體合成膠原蛋白的能力降低,流失大于合成。膠原蛋白不足,鈣就無法被黏固在骨骼中,骨鈣流失,就易形成骨質疏松。特別是女性,在絕經后膠原蛋白和鈣的流失更快,加速了骨質疏松的進程。

為什么很多人補了一輩子鈣,還是會骨質疏松甚至骨折7其實就是這個道理。骨骼中沒有足夠的膠原蛋白,膠原蛋白形成骨骼的支架――纖維基質網不夠完整,補充的鈣無處附著,不能夠固定在骨骼上,所以還是會骨質疏松,甚至骨折。

膠原蛋白是關節健康的關鍵

關節軟骨主要由膠原蛋白(59%)、蛋白多糖和軟骨細胞等組成。膠原蛋白網狀結構是關節軟骨的框架,蛋白多糖等其他成分作為填充物存在其中,增加關節軟骨的強度。膠原蛋白流失加劇,網狀結構松弛甚至發生斷裂,使得蛋白多糖等成分流失加速,關節軟骨退變,骨與骨之間的摩擦加劇,引發了各種關節病。只有讓人體得到充足膠原蛋白和蛋白多糖,才能更有效地加速關節康復。傳統的消腫、止痛、外敷等治療方法只能治標,難以治本。

補充膠原蛋白預防骨與關節病痛

許多人們常見的食物中都含有膠原蛋白,例如:牛蹄筋、豬蹄、豬皮、雞翅、雞皮、魚皮及軟骨等都是富含膠原蛋白的食品。漢代名醫張仲景則創有一個“豬膚方”,指出豬蹄上的皮有“和血脈,潤肌膚”的作用,其現代生物學依據就在于豬皮等肉皮中含有珍貴的膠原蛋白。經常食用這些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對于吸收和補充膠原蛋白,肯定會有所幫助。但是,豬蹄等食物的烹制有諸多不便,天天吃也會吃膩。而且這類食物中富含飽和脂肪,老年人不宜多吃。

相關研究實驗表明,服用膠原蛋白對關節炎癥狀的改善有明顯的效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膠原蛋白的流失加快,體內尤其是骨骼及關節組織的膠原蛋白嚴重缺損。因此,專家建議,對于骨骼和關節的保健、養護,不能一味“補鈣”,應該先補膠原蛋白,加強和改善骨骼及關節的基礎結構,讓受損骨骼恢復、更加有效地將鈣質沉積和固化增強再生。同時,膠原蛋白還能有效促進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的再生,提升骨量、增加骨密度,從根本上改善骨骼和關節的健康狀態。

篇6

知識小百科

骨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由于關節軟骨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關節疼痛和關節功能障礙的中老年常見疾病。這其中常見的病癥有骨刺、骨質增生、羅圈腿、頸椎病、髕骨軟化、腰椎病、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所引起的間盤突出都屬于骨關節炎的范疇。其患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女性比男性多見。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50歲以上人群中,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為50%,55歲以上的人群中,發病率為80%。

誘發因素多多

誘發骨關節炎發生的病因,由既往的健康狀態和各種改變關節軟骨的疾病來決定。以下因素將促進已經存在臨床表現或尚無臨床表現的骨關節炎病情發展,親愛的你要注意了。

年齡:年齡的不斷增大是骨關節炎發病最強的危險因素。據資料顯示,從20歲開始約5%的人關節就有退行性改變,40歲時,幾乎90%的負重關節都有或多或少的骨質增生改變。

性別:從研究資料分析,在50歲以前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要高出2倍,但50歲以后兩性之間基本相等。

職業:誘發骨關節炎與職業有關。長期反復使用某些關節的人群,可引起這些關節患病率的增加。

體質:體重增加使本來已遭磨損的退化的關節再加上重荷,當然就更容易破壞,所以骨質增生多發生于負重較大的髖、膝、跟骨、腰椎等部位。另外由于關節部位疼痛,患者不自覺地限制了活動而使體重增加,相互影響又加重了關節病變。

姿勢:如長期作業在電腦前、睡眠姿勢不良、枕頭不合適者頸椎骨質增生的發病率特別高。這是由于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張力大的一側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勞損,并由于頸椎的部分肌肉呈持續緊張狀態,久之這些肌肉發生靜力性損傷,進而使頸椎發生退行性改變而引起骨關節炎癥。

骨內靜脈瘀滯及骨內高壓:以骨內靜脈瘀滯為特征的骨血流動力異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內高壓,使動靜脈壓差縮小、營養血管的血流減少、營養障礙可引起骨小梁壞死,骨細胞壞死可能是誘發關節炎的原因之一。

要治療先檢查

通常來說,骨關節炎根據患者的主訴及醫生的體檢就可作出基本診斷,如果你已經不幸被它纏上了,下一步考慮的當然是如何治療了,但先別著急,在進行治療前,還需要進行一些檢查,確診病情,才能夠更好的對癥進行治療。讓我們來看看常規輔助檢查法有哪些。

實驗室檢查

對于伴有發熱及多關節疼痛的患者:應查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檢查,以排除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感染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患者的血常規檢查無異常改變,但伴有急性滑膜炎的患者可表現為輕度的異常。

影像學檢查

X線片:關節的X線片是骨關節炎患者的常規檢查項目,可記錄病變在大體方面的異常,反映關節損傷程度、病變進展范圍及對治療的反應。

CT檢查:CT檢查的分辨率高,對軟組織、骨與關節都能清楚顯示,對普通X線片不易清晰顯示部位的骨性關節炎,如脊椎小關節、骶髂關節部位病變的診斷具有較高的價值。

磁共振檢查(MRI):MRI對骨、關節軟骨、半月板、韌帶病變、滑膜病變及關節積液均可清晰顯示。

關節滑液檢查

從關節滑液可發現關節積血、微生物和尿酸鹽結晶,對創傷性關節炎、感染性關節炎和痛風性關節炎具有確診價值,特別是對一些單關節炎難以診斷時,有時需要行關節腔穿刺抽取滑液檢查。

關節鏡與滑膜活檢

關節鏡既可以用來診斷病情,又可以用來治療疾病。關節鏡可以直視病變,通過放大圖象,看得更準確,利于診斷。并可以切取滑膜組織用以病理檢查,還可在關節鏡下做一些治療,如游離體摘除、滑膜切除和半月板修復等。一般說來,關節鏡可以用來診斷多種病情,以膝關節鏡為例:

① 膝關節內紊亂(半月板損傷、前后交叉韌帶損傷、游離體、滑膜嵌入等);

② 關節內不明原因的腫痛;

③ 滑膜炎癥(類風濕、痛風、色素絨毛結節性滑膜炎、結核、滑膜炎)的檢查與活檢;

④ 關節軟骨損傷的檢查;

⑤ 膝關節急性損傷早期的檢查。

日常保健有道

一些小小的方式也能幫助你在生活盡可能的做好預防和保健,減少骨關節炎的發病率,給骨關節一份健康保障。

物理按摩:有助于增強患者的肌力,改善關節活動范圍。但要特別注意的是,按摩最好由專科醫生進行操作,千萬不可盲目到不正規的小診所進行按摩治療。老年人常有骨質疏松,若按摩用力過猛,往往會造成骨折。尤其是頸、腰椎骨質增生的老年人,一旦按摩不當造成骨折,容易出現神經損傷,甚至癱瘓,后果不堪設想。

避免損傷:特別注意避免關節的機械性損傷,盡量減少關節的負重和磨損,如膝、踝關節的關節炎患者平日要盡量避免上、下樓梯,長時間下蹲、站立、跪坐、爬山及遠途跋涉等較劇烈的對關節有損傷的運動。

篇7

>> 四子散藥熨對膝骨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影響的研究 社區骨關節炎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研究 社區干預對膝骨關節炎治療的臨床研究 泰安地區居民膝骨關節炎流行病學調查 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體會 膝骨關節炎的治療進展 膝骨關節炎中醫治療進展 膝骨關節炎治療概況 內外兼治膝骨關節炎 綜合治療膝骨關節炎88例 膝骨關節炎治療新進展 針刺治療膝骨關節炎的效果 膝骨關節炎及其康復治療 口服骨碎補總黃酮治療膝骨關節炎患者的臨床觀察 老年患者膝骨關節炎的功能鍛煉 康復護理對于緩解膝骨關節炎患者疼痛的影響分析 優質護理干預對膝骨關節炎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 基于膝骨關節炎患者探究其術后康復治療的成效 輸液式關節沖洗對膝骨關節炎患者步態時空參數的影響 康復護理干預在膝骨關節炎患者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期間的應用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問卷后自動分析。

2 結果

SF-36量表訪談問卷自動分析結果:

生理內容綜合測量(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t±s)43.1773±4.93604。

心理內容綜合測量(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t±s)40.5735±5.58147。

SF-36量表訪談問卷自動分析結果提示:漕河涇街道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3 討論

膝骨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退行性改變、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等,是中老年的常見病、多發和比較難治的一種慢性進行性骨關節病[1],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該病在我國中老年人中的發病率為60―70%,隨著我國社會人口的老齡化,該病的發生率逐漸增多。由于本病不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相比,無論是患者本人、家庭、社會對本病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但本病引起的膝關節疼痛、功能障礙具有反復發作,病程冗長的特點,不僅對患者的生理、心理、情感、功能狀態和社會功能等產生極大影響,也是造成殘疾、肢體功能受限和衛生資源消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社區內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狀況,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醫療、預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全面、科學依據,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生存質量(QOL)研究始于20世紀30年代,并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重視和發展,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新健康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學專家認識到過去沿用的有關疾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評價指標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因此,現代醫學在重視檢測指標的同時開始關注QOL,生存質量在臨床療效評價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生存質量評價的應用,使健康測量發生了從物質到精神,從客觀到主觀的轉變,生存質量的評價不僅從人的生物屬性出發,而且重視了人的社會性和心理狀況,充分反映了健康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之間存在著密切關系。由于生存質量能夠從多維角度反映個體和群體的健康狀況,并能從正性和負性兩個方面表現健康的積極和消極因素,因此在新的醫學模式下,與健康相關的生存質量無疑是評價健康的重要發展方向。

生存質量研究強調人的整體性及宏觀判斷,膝骨關節炎的主要癥狀雖然集中在局部,但其對全身及心理的影響一直以來未被臨床工作者所重視,在廣大的膝骨關節炎患者中確實存在著對整體生理及心理上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膝關節功能明顯受限的患者。所以對于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改變方面的研究不容忽視。SF-36生存質量調查問卷(中文版)是一個多目的、形式簡短的健康調查量表,量表的漢化研究,其結果為SF-36量表所表達的健康概念適用于中國人提供了證據,可用于我國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測評,是目前國際公認的信度和效度都較高的普適性評價生存質量的標準量表[3],內容包括軀體層面和精神層面,并采用量化的方法對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進行綜合測評,即PCS和MCS,已成為全球應用最廣泛的生存質量測評工具之一[4]。

本調查分析結果提示:漕河涇街道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①在生理健康方面,大部分患者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已經影響到自己正常的生理活動,尤其是在運動、參加社會活動和完成必要的家務方面存在很多困難或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些嚴重的患者甚至生活自理都難以完成,且對自身健康狀況和發展趨勢的評價較差;②在心理健康方面,除了感覺精力不濟、易于疲勞外,很多患者還產生情緒低落、精神緊張、害怕社交活動等不良情緒。其原因可能為:①本中心地處城鄉結合部,周圍居民大多長期務農,在疾病的早期很多患者未予重視,往往在癥狀加重,甚至影響到工作和生活時再就醫,所以就診患者臨床較重、疼痛劇烈,易對生理和心理產生較大的影響;②部分患者過度相信偏方,導致病情不斷加重,心理負擔日漸增加;③很多患者缺乏本病預防、保健和自我康復的基本知識,或不恰當甚至過度鍛煉,或消極對待;④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對本病患者的生存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二個方面:其一,患者更加重視易對生命造成威脅疾病的治療,尤其在本病的早期,更容易被患者忽視,一旦病情加重,往往會出現負面情緒,個別患者甚至產生抑郁癥;其二,由于其它慢性疾病的存在,使對本病治療方式的選擇受到了較大的限制,治療效果受到一定的影響,導致患者產生悲觀情緒。生理和心理健康受損,使患者的社交能力減弱,甚至影響到與家人、朋友的正常交往和社會活動,因此,社會功能方面的生存質量隨之下降。以上可見,各級醫療機構在加強對本病治療的同時,應注重對患者的健康教育,尤其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更應盡到健康守門人的責任,在疾病的預防、保健、康復等方面充分發揮自己貼近居民的優勢,在緩解患者癥狀和減輕家庭、社會負擔和的同時,提高其生存質量。

由于本次調查對象全部來自本中心針推傷門診,所以其代表性尚有欠缺,今后如果條件允許,將進一步擴大調查范圍,以便更全面了解社區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生存質量狀況,為居民提供更合理、有效的醫療保健方法。

參考文獻

[1] 曾慶馀,許敬才.骨關節炎的分類診斷和流行病學[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8,18(2):108-109

[2] 鄭曉輝,王建凱,等.膝骨關節炎患者中醫生存質量量表的建立及應用評價[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6,23(3):288-230

[3] 李魯,王紅妹,沈毅.SF-36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2,36(2):109-113

篇8

【關鍵詞】壯骨關節丸;中藥離子滲透療法;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716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6161-0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又稱膝關節退行性骨關節病,主要是膝關節軟骨損傷老化,臨床發病率較高,近年來筆者采用中藥經典成方壯骨關節丸結合中藥離子滲透療法治療該病,療效顯著,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168例中,男69例,女99例;年齡40-75歲之間,平均年齡61歲,左膝89例,右膝41例,雙膝38例。病程最短兩周,最長16個月。

1.2診斷標準所選擇病例均符合美國風濕病學院推薦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1]臨床及放射學標準:①近1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X線檢查有骨贅形成;③滑液檢查(最少符合澄清、粘性、白細胞計數60歲;⑤膝關節僵硬

1.3治療方法

1.3.1中藥內服采用自制的壯骨關節丸[2],成方主要成分為狗脊、羊藿、獨活、骨碎補、續斷、補骨脂、桑寄生、雞血藤、熟地黃、木香、乳香、沒藥等中草藥,用以補益肝腎,養血活血,舒筋活絡,理氣止痛。一次一丸,一日兩次,早晚飯后口服,四周一療程。通常服1-3個療程,多療程用藥時,每療程間隔15天左右,3個月監測肝功能1次。

1.3.2中藥離子滲透療法采用L-AE中低頻溫熱治療儀(丹東市大洋電子儀器廠出產。發病膝關節用我院自行配制的溫經散寒,通絡止痛中藥制劑墊帖敷導入,藥物組成主要為羌活、防風、當歸、懷牛膝、艾葉、制附子、秦艽、威靈仙等中草藥熬汁,再用12cmx12cm大小棉墊浸泡藥汁后置于患膝關節處予以中頻熱療,進行中藥離子滲透,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10天為一療程,共2-3個療程。

2治療結果

2.1療效評定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痹病的療效評定標準準[3]。臨床治愈:癥狀全部消失,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顯效:主要癥狀消除,關節功能基本恢復,能參加正常工作和勞動;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除或減輕,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或有明顯進步,生活能自理或自理能力有所提高;無效:和治療前比較各方面均無改善。

2.2療效評定結果本組168例患者療程結束后,通過不同方式的回訪,持續3個月-2年左右,臨床治愈98例,顯效34例,好轉20例,無效16例,總有效率90.5%。

3討論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指由于膝關節軟骨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而引起的慢性骨關節疾患,又稱膝關節增生性關節炎、退行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是中老年常見病,女性多于男性。

它的主要表現是膝關節痛和活動不靈活,上下樓梯疼痛加重,X線表現關節間隙變窄,脛骨髁間隆起變尖,軟骨下骨質致密,關節緣呈唇樣骨質增生,后期骨端變形,有時可見關節內游離體。

它的成因主要是長期慢性勞損、肥胖、膝關節外傷、骨質疏松和遺傳因素等,導致膝關節承受了過度負荷,引起軟組織充血水腫,致使靜脈回流障礙,關節內靜脈血流過緩,壓力增大,關節軟骨供血不足,而發生的一系列病變。

祖國醫學認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于“痹癥”范疇,發生根本上是因為肝腎虧損、筋骨失榮在內,外力損傷,淤血阻滯,風寒濕邪夾雜于外。肝主筋,腎主骨。在中年以后,肝腎逐漸虧虛,氣血不足,筋骨失其所養,筋軟骨萎,再遭風寒濕邪內侵、外傷勞損,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受阻,致使筋骨失養而發病。

筆者采用中藥經典成方壯骨關節丸結合中藥離子滲透療法治療本病,口服壯骨關節丸以補益肝腎,活血通絡,理氣止痛為主。方中以狗脊、羊藿、續斷、補骨脂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骨碎補補腎活血;熟地黃養血滋陰;雞血藤行血舒筋活絡;桑寄生、獨活祛風止痛;木香、乳香、沒藥行氣止痛。

局部外敷的中草藥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為主。方中艾葉、制附子溫經散寒止痛,羌活、防風散寒祛風止痛,秦艽、威靈仙祛風通絡止痛,當歸補血活血通絡,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散寒止痛。并加以電磁波治療儀照射,增強藥物滲透力,使中藥的有效成分經膝關節局部擴張的毛細血管快速到達病變的炎性滑膜組織和增生關節表面,改善血液循環,提高體內清除劑的活性,促進新陳代謝,加速炎性滲出物質的吸收,同時也促進關節液的分泌,保護關節軟骨,緩解局部肌肉痙攣和關節囊韌帶的攣縮,從而達到緩解疼痛,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目的。中藥離子滲透療法將中藥以離子方式通過皮膚導入體內,綜合電磁療法和藥物的雙重作用于局部病變組織,大大提高了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孫瑛.實用關節炎診斷與治療學.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2:319-339.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 蜜月aⅴ国产一区二区 | 亚洲美女高潮久久久 | 好吊妞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强行 | 亚洲浓毛少妇毛茸茸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