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5-23 09:01:1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自我意識的價值,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此刻的沈老師,站在屋子的中央,最有利的地形,審視著她的領地動態。有兩個“工蜂”在屋里忙碌,一個是她的老公,正在狹小的廚房收拾廚余垃圾,他們早上剛吃了豬蹄面,要將骨頭倒入垃圾桶。另外還要燒一壺水,泡一壺茶。吃了面,最容易口干。如果水壺的水過滿,容易燒壞水壺,并且溢得到處都是。另外一位是女婿,正在輕手輕腳地收拾著書柜。
他們經常不得要領,不合她的心意。令她不得不時時嘆氣或者重新作出指示。有的男人就沒有這么笨拙,比如她的幾個親戚。―當然他們也有他們的不足。這世上令沈老師特別滿意的東西,也不是沒有,但都離她有點遠。離得近的一切,都不是很值得欣慰,包括自己。
最典型的證明自己不夠聰明的莫過于年紀小的時候,沒有認真對待前途,16歲早早讀完了高中,趕上高考制度恢復,但她沒有跟其他人一樣一年考不上再讀一年,就這樣隨便地放棄了。這樣的結果是,從此為了一個糊口的工作奔波了幾十年。隨老公搬到城市的時候,他們兜里還有一萬多元,成為1980年代的萬元戶并不容易,但是花掉它卻不費吹飛之力。進城招工需要解決戶口,買個戶口就花了6000多,這些錢花出去,手頭就頓時緊張了,本來她打算做點小本生意,但是老公不支持,因為他有相對體面的工作,不希望太太成為小販,最終,她也妥協了,隨后在一個小廠度過了重要的幾十年,她對此也有過后悔,不過表現得不算明顯。
這個嚴厲的女人對自我的怪罪是默默完成的。最近一次顯山露水的自責發生在她的退休一事上,因為沒有在意工齡的事情,導致一段可以爭取的工齡被抹掉了,結局就是到手的退休金比同齡人少了一大截。這是一次不小的打擊。拿多少退休金昭示著你混得怎樣。她并沒有多大的期待,但是以為自己可以拿到2000,到手卻只有600的時候,依然會感到胸悶。
除此之外,沈老師并沒有比其他人更不順。的確,如果當初更發奮一點,她應該可以享受到多一點的福利,那些資歷差不多,心智靈活程度還不如她的同齡人,只是碰巧/開了后門進了效益好的事業單位的熟人們,一個月有好幾千的退休金,就明顯可以過得更為滋潤。同樣是花錢,花子女的或者自己的積蓄跟花退休工資是兩種概念。除非子女是真正意義上的富人,否則節約慣了的那代人還是有點躡手躡腳。但退休金就不同了,固定的,每月都有的,國家給的,這里頭微妙的差別如果你能懂,也許你才算得上了解了一代人。
每每想到這些事情,沈老師心里還是不能做到平靜,那些人從事的工作有什么技術含量可言嗎?只要不是塊木頭,誰不能從事這些工作呢?
但事已至此,沒有了更換的可能。她只能以不打開那本破存折,不看它一眼,作為自己尚有一點傲骨的象征,安慰自己,不缺那點錢。同時,也只能從別的事情上,找回自己的控制力。
作為學校教學管理,通過“五個一”等常規管理的檢查,通過公開課,優質課等階段性、終結性評價,是提高教師業務水平,進行教情分析的有力、有效手段,而作為教師,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除了能在公開課,優質課評價中展示外,首要的還是注意平時的自我評價、分析,抓好自身素質的提高。
因此,教師在認真鉆研教材、學習他人優秀的教學方法之外,注意科學地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情況進行調查、進行總結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另一方面,正確評價學生的學業成績,從班級學生學業成績的變化中既可以發現學生學習的不足,也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以,教師對學情進行正確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輔導手段,是教學相長的客觀反映,只有正確做好學情評價,才能在備課中既備教材,又備學生,同時,利用評價的導向性、激勵性、鑒定性等效能,通過學情評價分析,激勵學生,正確處理群體與個體差異,從而實行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才能真正的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落到實處。
一、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意義:
對于教師來說,總是希望通過教學能給學生帶來某種或幾種重要的變化,希望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科內容之間的相互作用,顯著地影響每一個學生。雖然這些變化可能受到學生的原有的知識水平、年齡、環境及各種經驗的影響,但是通過某種途徑和方法來確定哪些變化是由課程與教學所決定的,對于我們研究課堂教學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教學評價便是描述、評估教與學在某種程度上所發生變化的科學方法。專家們把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收集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的信息,衡量和判斷達到教學目標的程度,從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的過程,叫做課堂教學評價。
教學是在不同的班級或不同年級中反復循環地進行的。有時一個教師同時教幾個班,于是同一教學內容便會對幾個班的學生重復進行;有時一個教師在一個年級中的課程結束以后,又會在下一個年級中循環進行。要想克服教學中某些方面出現的不足,使教與學更有效果,就要用評價提供需要改進之處的必要信息。另外,我們在制定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時候,一般只根據過去的經驗來考慮教學方法和預期的結果。盡管教科書或其它參考材料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想把所有的行為結果都預想到是非常困難的。而通過對課堂的觀察進行課堂教學評價,就可辨認在開始時并未預料到或識別到的目標,便可確定哪些目標應當增加、保留或取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更適合一定的教學內容和學生。
二、課堂教學自我評價的要素:
自我評價方法指的是被評價者按照一定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評價,以達到相應的評價目的。教師課堂教學的自我評價就宜從以下內容上著眼,課堂教學計劃、教學目的、教學組織、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內容的講解、學生聽課情況、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教書育人情況等。教師自身可根據這些內容,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進行評價。
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容易進行,一個學期、一個學年都可以進行一次,有利于被評價作者自我反饋,并進行相應的自我調整,還能增強教師的評價能力。
教學中,老師們常用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方法有:個別談話、考試并進行試卷分析。找家長談話了解學生對教師教學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公開課、優質課評選,看專家、領導、教師和學生對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認同度,問卷調查等。
其中,問卷調查是教師直接面向全體學生,根據教情評價的諸要素而設計的分析表, 問卷調查應緊緊圍繞教學基本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原則和學生自學情況諸評價要素進行,并在不同的學段有所側重,我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可以獲得最為直接的階段性課堂教學信息,根據調查結果,可以及時改進教學,問卷調查可以在章或期中或教師認為需要的任何時候進行。
三、學生成績分析的策略:
評價班級學生的學業成績,考試為所有教師有必用辦法,分數成為評價學生學業成績的有效方法,分數也是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教學成績的一種體現。
常規的教學評價中,都非常看重學生的考試成績,看重班級的學科平均分,這確實也是一個好的評價方法,但是,作為課任教師只從考試分數、平均分數高低來評價學生學得如何、自己教的怎樣,就非常片面了。教師還應該對考試成績進行橫向比較,即在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的前提下,看學生提高的如何,掌握程度如何,試卷所考察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試卷難易程度的把握畢竟也是較難確定的。所以,我們在考試前,對考什么要思考,對考試的難易程度要作預先的設定,如果一份試卷,老師自己做需要60分鐘想要1/2以上的學生90分鐘做完是不可能的,想要班級平均分在60分以上(以100分為滿分)也不大現實。
更為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分數,僅是劃段分析,求平均分,看優良率還不夠,因為我們的平均分、優良率只對1/2以上、1/3以上的學生有積極評價意義,一次考試讓一半以上的學生灰心喪氣不是我們所希望的結果,畢竟我們的單元測試和階段評價是對學情和教法的評價。何炳章教育理論在中觀指導思想中強調:要生生有學頭,師師有教頭。
我們面對分數,在讓學生看到優點,知道差距的同時,更是需要為有差距的同學找出差距,為失去信心的同學找回信心。所以,對于分數,我們是否可以作學生與學生自己的比較,看提高了多少,看波動性。
我在高三(1)班學生學業成績評價中,除常規地分析分數段、優良率、平均分外,為每位學生設計了一張成績變化曲線圖,曲線圖反映的是歷次考試學生單科成績與班級的平均分的差異;曲線圖結果的運用是幫助學生回顧,使學生知道哪些內容學習的不好、差距大。也可以使學生從波動向上的變化趨勢中得到啟發,得到動力,增強趕上和超越的勇力。
關鍵詞:師范生;職業價值觀;自我同一性
作者簡介:仝音(1985-),女,河南安陽人,河南師范大學教育與教師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河南 新鄉 453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社科聯調研課題“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現狀分析及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意義研究”(項目編號:SKL-2012-79)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04-0207-03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是由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本質上是指人格發展的連續性、成熟性和統合感,是個體在特定環境中尋求內在一致性和連續性的自我整合,也是個體探尋“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堅定并且連貫的意識。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同一性的建立是大學生人格發展的中心主題,同一性的形成對于青少年成長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必須獨立去面對許多新的抉擇,這些抉擇仍然圍繞著“自己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包括職業的選擇、異性朋友的選擇、生活方式的選擇等等,而職業發展是個體同一性形成過程中所面臨的一個核心挑戰。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更渴望實現自身價值,在職場中有所作為。但與此同時,社會就業現狀呈現出矛盾傾向:一方面畢業生人數迅猛增加,人才供給充足。另一方面絕大多數大學畢業生以發達地區和省會城市為主要求職意向,而這些地區吸收人才的能力是有限的,致使出現大學生就業難現象。本文就大學生就業過程中職業選擇的影響因素、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是否受到其自我同一性的影響、自我同一性是否對其職業價值觀有預測作用等問題進行了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河南師范大學選取樣本,發放問卷260份,回收問卷254份,其中有效問卷252份。被試采取分層取樣的方法隨機抽取,其中大一學生44人,大二學生69人,大三學生88人,大四學生51人;男生127人,女生125人。所有被試均身體健康,智力正常。
2.研究工具
(1)大學生職業價值觀測量。采用西南師范大學于海波的自編問卷《高師生職業選擇問卷》,該問卷經由小樣本測試修定,前測和全國范圍的正式施測,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指標。[1]
(2)職業自我同一性測量。采用加藤厚1983年編制,經張日昇教授1989年修訂的自我同一性測試量表。該量表共計12個測查項目,測查項目由現在的自我投入、過去的危機、將來自我投入的愿望三個量表尺度組成。該量表是測查職業自我同一性的常用量表,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2]
(3)數據處理。回收問卷后剔除無效數據,將有效數據全部輸入計算機,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對數據處理分析。
二、結果分析
1.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總體狀況
從表1可以看出,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由六個因素組成,其中在威望維度上的得分最高,而物質生活維度上的得分最低。六個維度得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威望、人際關系、自我發展、家族、貢獻、物質生活,其中人際關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得分相同,并列第二。
依據研究假設,不同年級的學生職業價值觀應存在差異,本研究結果也部分證實了這種假設。通過方差分析可知,在人際關系維度和威望維度方面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進一步事后檢驗顯示,在人際關系維度上大一和大四、大二和大四學生職業價值觀存在顯著差異,相伴概率分別為.049和.016,小于顯著性水平;在威望維度上大一和大四、大二和大四學生職業價值觀存在顯著差異,相伴概率分別為.003和.016,小于顯著性水平(見表2)。但是其他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并且所有維度上都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
2.師范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總體狀況
測試結果顯示,師范大學生在過去的危機、現在的自我投入和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三個維度上得分依次逐漸增加,其中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得分最高,過去的危機維度得分最低。
依據研究假設,不同年級的學生在自我同一性上應存在差異,本研究結果也部分證實了這種假設。通過方差分析可知,在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上存在著顯著的年級差異,進一步的事后檢驗顯示,在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上,大一和大三、大二和大三、大一和大四、大二和大四學生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這充分說明在自我同一性上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
3.職業價值觀與自我同一性的相關分析
對職業價值觀的六個維度與自我同一性的三個維度相關分析的結果發現,自我同一性的過去危機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六個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自我同一性的現在的自我投入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威望維度和物質生活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自我同一性的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人際關系維度、貢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呈顯著負相關。
以自我同一性的三個維度為自變量,以職業價值觀的六個維度為因變量,分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自我同一性過去的危機維度對職業價值觀六個維度的因素均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自我同一性現在的投入維度對職業價值觀的威望維度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自我同一性將來的投入愿望對職業價值觀的人際關系維度、貢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具有顯著的預測作用。
三、討論
1.師范學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基本特點
根據研究結果,師范生的職業價值觀由六個因素構成,分別是:人際關系、貢獻、自我發展、物質生活、威望和家族,這與以往有關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研究結果一致。[3]說明師范大學生作為全國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與大多數大學生相比具有基本相同的職業價值觀。但同時,也應看到師范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也有其自身特點。
首先,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各因素的受重視程度與以其他地區大學生群體為被試的研究結果不一致。本研究結果顯示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六個維度得分排序依次為:威望、人際關系、自我發展、家族、貢獻、物質生活,其中人際關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得分相同,并列第二;而張國兵等人以武漢地區大學生為被試做的研究顯示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六個維度得分排序依次為:自我發展、人際關系、貢獻、物質生活、威望、家族;[4]同時,李強等人以天津、山西等地大學生為被試的研究則顯示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在價值維度上得分排序依次為:外在報酬、內在價值、外在價值。[5]筆者認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主要在于兩個研究被試取樣的差異,本研究的被試全部為河南師范大學學生,而河南師范大學生源多數是省內生源,河南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思想較保守,因此社會地位、人際關系等因素在人們心目中地位較高;而武漢相對開放,氛圍相對寬松,因此人們自我意識相對較強,在職業價值觀上自我發展更受重視。
其次,本研究結果只表明職業價值觀的人際關系維度和威望維度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其他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而這與以往國內學者研究非師范類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得出的結論不同,[6,7]但與一些學者研究師范類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得出的結論相同。[8]這驗證了最初所做的假設,充分反映出師范生職業價值觀獨有的特點。這樣的結果一方面說明師范生的精神需要強于物質需要,反映了師范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師范教育內容和目的的特殊性對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影響。
此外,師范院校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這種特點也與師范院校的管理特點有關。與普通高等院校相較而言,師范院校的管理更加嚴格。嚴格的管理一方面保證了高等教育質量,保證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但另一方面也束縛了學生的交往,限制了學生與社會的接觸。另外,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不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在師范院校中,女生占絕大部分。依據心理學中的同化理論,一個群體中占少數部分的個體受占多數的個體的影響,進而被同化,使自己原有的特性變得不明顯,而更多的顯示出與多數個體相似的特點。這一理論可以很好地解釋師范院校中男生與女生職業價值觀沒有顯著差別的現象。
2.師范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的基本特點
研究結果顯示,師范大學生對自己的將來投入了更多的關注,更多地考慮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將來能從事什么職業,而較少去考慮現在的投入和過去的危機。這說明當今大學生由于在不連續的文化中成長,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和日益嚴峻的社會競爭,在通往成年期的發展道路上,他們自然會產生現實性焦慮,會感到無所適從。同時,因為缺乏社會經驗和生活經驗、缺乏科學和系統的生涯發展教育,多數大學生盡管渴望成長、渴望成熟,對未來充滿了憧憬,但他們卻沒有在現實中付諸行動。
另外,本研究結果還發現在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上低年級學生(大一、大二)與高年級學生(大三、大四)存在顯著差異,這與近期其他學者的研究一致。[9]之所以在過去的危機維度上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或許也與師范院校的教學和管理特點有關,師范類學生均缺少社會實踐經歷,因此高年級學生與低年級學生間不存在顯著的差異;而在現在的投入上也不存在顯著的年級差異,可能是由于本研究施測時間是下半學年,低年級學生已經經歷了剛入學后對大學的生活充滿信心,并且想努力付出的過程,他們逐漸發現大學的生活和以前的生活很不相同,因此對現在生活的控制感下降,而控制感是人積極生活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對現在的投入降低了。而高年級學生又面臨著找工作的危機,由于就業難等問題,大學生會認為自己再怎么付出努力也沒法改變現狀,所以對現在的投入也比較低。
3.自我同一性發展與職業價值觀的關系
根據研究結果,自我同一性的過去危機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六個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這充分說明了過去生活經歷對個體的影響,過去的生活經歷影響著個體現在的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這也提醒了教育者要加強對大學生的生活、生涯指導,幫助大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的問題,促進其健康成長。另外,自我同一性的現在的自我投入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威望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說明大學生現在付出的努力更傾向于將來能夠在工作中得到回報,滿足自己的愿望。而自我同一性的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與職業價值觀人際關系維度、貢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呈顯著負相關,與人際關系維度呈負相關可能是因為大學生在大學這個小社會中并沒有完全適應或是沒有學會一定的社交技巧,因此有回避的想法;與自我發展維度呈負相關可能是因為目前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而與貢獻維度呈負相關則是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大學生的思想建設、道德建設、職業操守教育等,從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真正為國家培養出社會主義建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通過回歸分析,還得出自我同一性各維度對職業價值觀各維度有一定的預測作用。通過表6可以看出,自我同一性各維度對職業價值觀各維度幾乎都有預測作用,即從個體自我同一性發展狀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個體的職業價值觀,這與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也是一致的。[10]
四、結論
自我同一性的過去危機維度與職業價值觀的六個維度均呈顯著正相關,自我同一性的現在的自我投入維度與職業價值觀威望維度和物質生活維度呈顯著正相關,自我同一性的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與職業價值觀人際關系維度、貢獻維度和自我發展維度均呈顯著負相關。
自我同一性的過去的危機維度對職業價值觀各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預測作用;自我同一性現在的自我投入維度只對職業價值觀的威望維度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能夠解釋9.6%;自我同一性將來的自我投入愿望維度對職業價值觀的人際關系維度、自我發展維度有顯著的負向預測作用,分別能夠解釋15.4%、9.6%。
參考文獻:
[1]于海波.高師生職業價值觀研究[D].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1:19-24.
[2]李亞真,葉一舵,潘賢權.大學生生涯成熟狀況及與自我同一性關系研究[J].心理學,2008,31(2):447-450.
[3]洪芳,吳諒.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比較研究[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7,24(6):719-722.
[4]張國兵,王國芳,彭豪祥.當前我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及職業選擇傾向的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8,(4):66-69.
[5]李強,魏倩,姜琨.金融危機后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演變及教育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2,(6):96-97.
[6]凌文輇,方利洛,白利剛.我國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研究[J].心理學報,1999,(3):342-348.
[7]龔惠香.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的調查與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67-73.
[8]賴建權,胡學華.四川省師范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研究[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5(2):69-72.
[9]徐娜.大學生自我同一性發展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我睡得正香時,不知誰吻了我一下,把我弄醒了。原本睡眼惺忪的我被眼前這一幕嚇得愣住了——一只純白無暇的大白鵝映入我的眼簾。突然,一絲念頭從腦海里閃過:這是《尼爾斯騎鵝歷險記》中的馬丁!啊!我高興得從床上蹦了起來,抱住馬丁的脖子對他說:“你可以帶我去世界各地游一游嗎?”馬丁點點頭。“耶——!”于是我便帶上相機,騎著馬丁飛向天空。
我騎著馬丁飛呀飛呀,飛到了撒哈拉大沙漠上空。低頭一看,只見一隊商人正在炙熱的荒漠上艱辛地走著,他們又渴又累,一個個相繼倒下,我可不能見死不救。我趕快按下快門拍下了這一幕后,便請求馬丁帶我喚來了風雨雷電四大天神,請他們降了一場大雨,讓商人們喝上了甘甜的雨水,活下來了。但這樣只能解救燃眉之急呀,只有改變沙漠的現狀,才是長久之計。于是,我在沙漠上撒下“神奇種子”,灑下“快速生長劑”,轉眼在茫茫大漠中變成了一片綠洲。
離開了沙漠,我們向造紙廠飛去。“咳咳咳……”這是怎么了?原來,我和馬丁遇到了一個強大的對手——亂排放廢氣的幾座工廠。這工廠實在是……這兒的藍天是灰色的,這兒的空氣也是一股嗆鼻的臭味兒。怪不得這兒沒幾戶人家呢!“咳咳咳……”我實在是受不了了,急忙叫馬丁拿來身上的魔法棒,把這幾座工廠變成了一種神奇的工廠——“凈化空氣廠”,使這里又恢復了以前的美景。
假如我有一只尼爾斯的鵝,那我一定會去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保護大自然,恢復地球媽媽原來的美貌,讓住在地球村的人們永遠都生活在這個神境中!
廣東河源紫金縣河源市紫金縣一小學六年級:張俊楓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出一棟棟高樓大廈,讓貧困的人們過上富裕的生活。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出自動調節溫度的服裝,讓人們不再為四季增減衣服而操心。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要畫出既美又香的花兒,讓大家每天都聞到甜絲絲的香氣。我還要畫出美麗的校園,讓貧窮山區的孩子們,像我們一樣能在舒適的教室里學到豐富知識。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給南方遇到干旱的人民下一場雨,這樣南方就有足夠的水喝了。而且那里的植物也能生長,這樣南方一定可以恢復以前的美麗面目。
假如我是神筆馬良,我會給那些殘疾的病人,像正常人一樣行走自如。假如有一個盲人,我會用我的神筆畫一雙電子眼,放入那個盲人的眼睛里,這樣那個盲人就可以像一個正常人一樣,把世界收入眼底。
“變”是自我認知的過程
“‘變’并非我的追求,而是一個結果。藝術的本質,不是制造符號,而是表達一種精神的維度,符號僅僅是載體而已。是否被接受,不取決于‘符號’而取決于‘精神’。‘變’對于藝術家而言,更是一種必然。‘變’不僅僅是藝術家個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的問題,文化的問題。如何在這個時代中,更好的自我認知?這才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張曉剛面對“轉型”如是說。
此次個展的參展作品有20余年的創作跨度,不論形式還是內容都有著巨大的轉變。面對當代藝術“符號化”的現象,大家庭系列無疑成為了張曉剛“符號化的代表”,更是學術界爭相研究的熱點和藝術市場天價的代名詞。然而,面對這個“符號”的空前成功,自2003年開始,張曉剛另辟蹊徑,“里和外”、“記憶與失憶”、“綠墻”等系列接連被推出。2008年未,簽下張曉剛的畫廊巨鱷佩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依然高調為張曉剛在紐約舉辦個展,展出了以上幾個系列的“新作”。在展覽開幕的前一天,所有作品卻早已被藏家預訂。“雖然對我來講,賣的好壞關系不大,也不是我需要考慮的問題。但展覽之前有些緊張,因為是新作,與過去的人物不同,幾乎都是靜物、空房間、風景。但是展覽一開幕,氣氛就不一樣了。”
實際上,張曉剛一直不把大家庭之后的改變稱為“轉型”,而大家庭系列才是他人生中最大也是最痛苦的轉變。“1993年,我開始創作大家庭,那是源于一種絕望。當我抱著一種狂熱的膜拜,偷渡到荷蘭,看到美術館中梵高的原作時,我才發覺自己和他的大相徑庭。當你真正了解西方的時候,會發覺文化和生存狀態的巨大差距。”也正是源于那種痛苦和絕望,大家庭的面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影響和震撼才會如此之深遠。
藝術市場寒冬造就創作契機
《Quarterly》是一家亞洲國際飛行商務媒體,他們對George產生興趣是因為極速超跑在2016年4月訂購了一架龐巴迪CL350飛機,并且在短短的八個月后完成交機,開啟了私人商務飛行的業務。為什么George要買私人飛機呢?
極速超跑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非常年輕的公司,George從超跑保險這塊特殊族群切入市場,多年玩超跑的經驗加上保險金融的背景,他知道超跑比任何車款都需要保險,因為服務的都是金字塔頂端的客戶,George深知這群人對于個人隱私以及對高端客制化的高度需求,所以針對這群超跑玩家推出定期超跑駕訓、事故快速處理及隱私保護,以及參與國際GT賽車的Arrive and Drive服鍘2014年,極速超跑增加了企業高價車長期租賃業務,而2016年,極速超跑專機正式服役,開始提供超跑玩家私密飛行的包機服務。
很多人可能會問:“花七億臺幣買飛機,每個月再花幾百萬來維持一個團隊,這樣劃算嗎?”George表示:“企業經營不是簡單的數學題,我們向來投資的都是有差異化價值的公司,目前在臺灣售價1000萬臺幣以上的高價汽車市場中,每i00位車主中有65位是極速超跑的客戶。這群超跑玩家已經很習慣將愛車大小事交給我們打理,而私人商務飛行服務的加入,讓我們客戶可以去到過去民航機到不了的地方,或是隨時帶著家人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George在決定購買飛機后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動作,就是花高昂的代價聘用了專業顧問公司,因為私人飛機是過去極速超跑陌生的領域,而專業的咨詢與評估報告,加上豐富的經驗與議價能力,讓公司真正了解需求,以合適的價格買到合適的飛機,并且不論在軟硬件建設與每次的飛航任務中,扮演了溝通協調的重要角色。
身為極速超跑的首席顧問,我當然為他們感到驕傲,而George言談中也給了我許多啟發。我常問自己熱火全媒體或是《汽車雜志》在讀者與客戶中扮演什么角色?我們有什么差異化價值?甚至,我們有什么特殊資源是沒人可以取代的?我們要如何給客戶提供量身訂制、有深度且可持續性的服務價值,讓客戶就像臺灣的超跑玩家一樣,對熱火全媒體產生自然的黏著?
我將飛向藍天,
飛到“9.11事件現場”
為阿富汗的孩子送去溫暖的祝福。
假如我是一只尼爾斯的鵝,
我將飛向藍天,
飛到殘疾的兒童身邊,
讓小朋友們來到殘疾兒童中心…
幫助他們學習生活。
假如我是一只尼爾斯的鵝,
我將飛向藍天,
飛到四川省汶川縣,
去幫助震災區的小朋友們…
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假如我是一只尼爾斯的鵝,
我將飛向藍天,
飛到天空中…
向地球撒下快樂的花粉,
讓全世界的兒童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假如我有一只尼爾斯的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