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10:06:08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神經外科護士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關鍵詞:神經外科 微創手術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a)-0106-01
神經外科教學屬于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如果一味地強調術中知識而忽略臨床實踐操作則難以培養合格的臨床外科醫生。神經外科病情復雜,手術操作難度較大[1]。近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顯微鏡及神經內鏡在神經外科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給神經外科臨床教學帶來新的挑戰[2]。盡管近年我國神經外科技術取得一定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神經外科人才仍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神經外科臨床醫生尤為重要[3]。為了提高神經外科微創手術的教學質量,本醫院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對神經外科專業學生在傳統教學的技術上進行教學改革,旨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及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選取2009級神經外科1班醫學生45例為觀察組,同時選取神經外科2009級2班學生42例為對照組,兩組學生性別、年齡、學習成績無統計學差異(P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教師按照大綱內容進行講課,并解答學生上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成績考核,并讓學員完成臨床技能考核。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對課程進行改革,具體措施如下:(1)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外科教學本身比較抽象,因此結合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得教學圖文并茂,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活躍課題學習氣氛,提高教學效果。此外,通過臨床病例、圖片信息、病例錄像使得臨床教學更加具體及豐富。(2)利用實驗動物進行顯微外科操作:顯微血管吻合技術是臨床外科醫生基本技能,通過加強顯微血管吻合操作,可更好地讓學生掌握無創顯微技術的技巧及理論知識。顯微血管吻合手術不僅可由于復雜的頭顱外科手術中,而且可由于缺血性腦病血運重建中,因此,通過加強學生這方面的操作技能對提高學生臨床操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3)加強學生儀器設備的應用能力:神經外科要求學生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因此,熟練掌握各種儀器設備對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臨床教學過程中,各醫學院應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合理引進先進的儀器設備,并提高學生對先進儀器設備的操作能力。(4)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外科手術尤其是操作過程復雜的外科手術,非常強調團隊合作精神,從手術準備、基本器械的應用、無菌操作、手術入路、止血等過程均需要外科醫生與臨床護士密切配合,因此應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并有意地鍛煉學生團隊協調能力。(5)嚴格考核制度:嚴格考核制度才能保證學員充分掌握外科手術的操作技能,同時也是檢驗教學效果重要方法。因此,考試前應對神經外科學生制定相關考核表,并對主考老師加強培訓,做到嚴格考核。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表示,組間計量資料的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計數資料采用c2檢驗,P
2 結果
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期末知識理論考核成績、實驗操作分數、論文撰寫能力、團隊合作評分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臨床神經外科是一門內容廣泛、專業性強的學科,其涉及內部包括神經生理、神經解剖、神經病理等縱多學科[4]??颇扛拍畛橄?,理解較困難,而部分醫學學生由于神經外科學習時間較短,因此對內容的掌握度不夠,從而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夠詳細,影響學生醫學技能的培訓,因此,培養復合性的神經外科學生是神經外科臨床帶教老師主要任務和責任。通過對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可提高神經外科學生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外科操作技能。本研究中觀察組期末知識理論考核成績、實驗操作分數、論文撰寫能力、團隊合作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從而表明對神經微創手術外科醫學生應用新型教學方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張恒柱,嚴正村,王曉東,等.神經內鏡鞘外手術在微創神經外科中的應用探討[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3,12(7):996.
[2] 趙繼宗.微創神經外科與轉化醫學[J].首都醫科大學學報,2010,31(4):456.
一、思想政治方面
1.積極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及臨時指性指令任務。在學習科學實踐發展觀的活動中,真正做到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科學實踐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并緊密聯系科室實際,深入思考目前工作中急需改進、急需創新的地方,把為病人辦好事,辦實為自覺行動;教導護理人員在以后的工作中,熱愛自己的崗位,一切從病人出發,一切為病人著想,一切為病人服務。珍惜好的工作環境條件,勤奮學習、努力工作。
2.認真積極準備,迎接“以病人為中心”醫療安全,以及“百姓放心示范醫院”活動的檢查,并把此項活動的指導思想和核心貫穿在護理活動的每個環節,在護理工作中,通過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抓好護理質量管理,改善服務。
3.當選河南省優秀護士。獲得河南省人民醫院護理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三等獎。
二、業務工作方面
1.截止到XX年11月30日共收治患者873人,其中急診患者159人次,手術603例,氣管切開患者79人次,病危人數35例。其中包括腦干腫瘤,聽神經瘤,腦動脈瘤,椎管腫瘤、面肌痙攣等。
2.病區各項護理工作質量指標合格率為100%,然而,還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有待改進:患者基礎護理有待加強;病房管理陪護人員太多;工作人員主動服務意識欠佳,服務態度有需進一步提高。組織全科人員對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通過跟蹤監控,希望這方面的問題能得到根本解決。
3.護理新業務方面,今年下半年開展了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術,截止到截止到XX年11月30日共穿刺110例。
4.由于全民醫保及合作醫院的建立,患者人數量劇增,并且急診患者數量劇增,經常處于加床狀態。現有護理人員16人,床:護=1:0.4,距衛生廳要求神經外科床:護=1:0.6,還有一定差距,危重患者多,護理工作量大,現護理工作開展仍有一定困難。
三、護士的繼續教育
1.在科內采用晨會交接班、危重患者床頭交接班組織小講課每周一次;每月科內組織一次業務學習,由科室老專家及博士學歷的醫生講解神經外科專科知識,培養護理人員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表達問題能力。
2.組織人員按時參加護理部舉辦的業務講座。
3.為了更好的使用監護儀、微量泵、血糖儀等儀器,組織邀請相關廠家人員講解正確使用及注意事項,使大家常學習,更新知識。
4.每月組織了護理技術操作考試,成績均在93分以上。每季度組織科室護士一次??评碚撝R考試,成績平均在95分。
5.全年護理人員外出參加省內會議共有5人次,1人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外科進修。
6.目前我科共有護理人員16人,本科學歷6人,??茖W歷10人(其中3人正在讀護理本科)。
四、護理教學
全年共接待省內護理進修人員1人次,接受護理實習人員50人次。護理見習人員3人次。
五、撰寫的護理學術論文
北京天壇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王貴懷在沙龍上發言時說:“菅鳳增領導的宣武醫院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的氛圍搞得很好,我們醫院的很多醫生都聽過他們這里辦的各種學習班。脊柱神經外科是神經外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國內當前專門從事這個專業的人太少,現狀不容樂觀。如何改變這個現狀,許多神經外科的人都在考慮?!?/p>
據統計,在國外,神經外科手術的40~80%都是脊柱手術,而根據國內13家醫院2010年11月~2011年11月神經外科手術的統計數據,在總量28412例手術中(包含血管內介入手術),脊柱脊髓手術(不包含脊髓血管病)僅1851例,占手術總量的6.5%,其中脊柱退行性疾病只有322例。
創建中國首個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
2005年,剛從意大利留學歸來的菅鳳增加入宣武醫院神經外科團隊,在主任凌峰教授和世界神經外科聯合會名譽主席賽米(Samii)教授的指導下,創建該院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這也是中國第一個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
宣武醫院是我國神經外科的發源地之一,近50年來,在趙以成、王忠誠、丁育基、凌鋒等幾代著名教授帶領下,成為設備先進、技術精良的以微侵襲治療為特色的科室。
20世紀60年代末,亞薩吉爾(Yasargil)和卡斯帕(Caspar)等將手術顯微鏡應用到神經外科手術中,并取得巨大成功,之后手術顯微鏡在許多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治療這些疾病的標準手術方式。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原骨科主任黨耕町在他主譯的《脊柱外科技術》一書中說道:“在歐美一些國家,很多神經外科醫生從事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等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治療,使得顯微技術在脊柱疾病的手術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而在中國,脊柱外科疾病的治療基本上由骨科醫生承擔,以常規開放手術技術為主,所以顯微外科技術在脊柱外科的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p>
憑著一股要干事業的闖勁,菅鳳增和他的團隊從零開始,勤奮工作,勇于創新,在脊柱神經外科這一重要醫學領域,取得諸多成果,他們首創或率先實行的幾項醫療技術在國內均處于領先水平。
2008年,菅鳳增在國際上首創“單純后路復位矯形及內固定治療顱底凹陷及環樞椎脫位”技術,即顱頸交界區脫位的手術治療新技術。
世界神經外科最權威的雜志《神經外科學》(Neurosurgery)刊出了此項技術的研究報告,賽米教授稱之為“治療理念與技術的重大突破”;北美脊柱外科學會主席本澤爾(Benzal)教授則發表評論:“這一技術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它避免了經口腔手術。希望治療這一疾病的醫生掌握菅鳳增報告的技術?!蹦壳斑@一技術已在中國逐漸推廣。
2008年,菅鳳增在國內最早報告了顯微鏡下“前外側入路椎間孔擴大術治療神經根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這是一項既不需要傳統的內固定、又保留頸椎運動功能的非融合手術技術,手術的危險性和并發癥的發生概率明顯降低。
同年,菅鳳增又率先在國內報告了顯微鏡下“一側入路雙側減壓治療腰椎管狹窄技術”,它同樣是不需要腰椎內固定、并保留腰椎活動功能的非融合技術。
2009年7月,菅鳳增在國內首先實施了利用“顯微鏡聯合內窺鏡技術”切除胸椎后縱韌帶骨化的手術。
菅鳳增說:“幾乎所有脊柱疾病都表現為神經受壓,因此從神經外科角度可以更好地恢復及保護神經功能,同時兼顧脊柱的穩定性。”
海外留學形成創新思維
宣武醫院脊柱神經外科專業組有13張病床,2011年,菅鳳增和他的團隊實施手術594例,這樣高的流動率在業內實屬罕見。
菅鳳增解釋說:“我們采用顯微微創技術,傷口不大,只要處理得當,很少有術后感染。我們的病人一般做完手術就出院了,很少有等著拆了線再走的。最快的時候,上午住院,下午手術,第二天就出院了?!?/p>
這樣的新理念和新思維源于菅鳳增7年的海外求學生涯。“在國外等拆了線再走是不可能的,都是手術完就出院了?!陛养P增說,“我們現在也是這樣操作的?!?/p>
1997年,在國內已經是主治醫師的菅鳳增遠赴意大利羅馬大學攻讀神經外科專家文憑(相當于中國的臨床醫學博士學位)。
由于語言和文化的差異,臨床醫學做起來并不容易?;仡櫾诹_馬的日子,菅鳳增笑言:“我是從縫皮起家的。”所謂“縫皮”,就是在醫生做完手術后,為病人把皮膚縫好。
初到羅馬,菅鳳增先從住院醫師做起,負責病人的日常生活。病人們一開始并不認可這位外國醫生,一開口就是“中國人”,連“醫生”都不稱呼。
菅鳳增毫不氣餒,他技術精湛,耐心細致,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經過他縫合傷口的病人會對要做手術的病友說:“那個中國人縫得太好了,一點都看不出來。我的(頸椎傷口)就是他縫的,第二天就能下床,你手術時也讓他縫吧。”
很快,菅鳳增在病人中就小有名氣,病人對他的稱呼也從“中國人”變成了“中國醫生”。醫生和導師也開始注意這個踏實認真的中國小伙子。
晚上,值夜班的菅鳳增就向一同值班的男護士請教,請他們檢查他寫的病案。
菅鳳增笑言:“那幫護士老哥們兒很仗義,他們會指出我病案中的各種錯誤,告訴我別的醫生是怎么寫的?!?/p>
慢慢地,菅鳳增的病案就挑不出錯了。
“我在羅馬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跟護士學習,第三年第四年跟醫生學,第五年開始才跟著導師,接受導師的指導。”菅鳳增說,“當時跟我一起進入住院醫生行列的,有越南同學,也有也門同學,最后只有我一個人畢業拿到文憑了。”
在羅馬大學,菅鳳增接受了歐洲正規的臨床醫師培訓,臨床技術和能力大大提高,這對他回國以后的工作幫助頗多。
“海外學習,最主要的是開闊了眼界和思維。學習的是方法,而不是單純的技術?!陛养P增說,“現在我所做的都是自己慢慢摸索出來的,這都得益于創新思維的形成?!?/p>
在幾年的手術實踐中,菅鳳增還設計了2個小工具,都申請了專利,其中削骨刀已經由廠家在生產,準備拿到海外去推廣。
醫生的道義和責任
見證了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醫療體系和臨床技術,滿懷報國的理想和施展抱負的雄心,面對國內的現狀時,菅鳳增不是沒有心理落差。
在事業初創時期,病人很少,他的壓力也特別大?!白鳛橐幻t生,卻沒有病人,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陛养P增回憶起來仍是苦笑,“人都是很現實的,一個海外歸來的外科醫生,1年只有不到200例手術,能有什么前途?跟我一起‘創業’的同事們都在猶豫,我自己也很猶豫?!?/p>
從事著國內尚未普及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菅鳳增也很難得到業界的認可。為了交流學習,他也去參加學術會議,但那時國內還沒有專門的脊柱神經外科專業學術會議,他只能參加骨科的學術會議。
在這些會議上,菅鳳增認識了從事脊髓神經外科的修波——清華大學玉泉醫院主任醫師。兩人都是“形單影只”,不由得惺惺相惜。
【關鍵詞】 多媒體教學 神經外科 護理教育 職稱論文
【abstract】 objective explore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urosurgery clinical nursing practice in department educ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 select 165 nursing clinical interns by random grouping respectively in the traditional department education and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methods.analyzedthe result at the end of the practice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inneurosurgerydepartment. result two groups of nursing internship practice result by contras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multimedia in the department education can improve the craniocerebral trauma practice effect. conclusion the multimedia teaching in nerve surgical nursing practic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internship study interest, improve the practice effect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ultimedia teach neurosurgery nursing education
神經外科多為危急重病人,護理中難點,重點較多。神經外科臨床實習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最好途徑,對培養應用研究型,技術創新型醫學人才有著深遠的意義[1]。而實習生在神經外科實習時間短,為完成教學能力計劃,充分有效的入科教育顯得更重要。我們科自2010年以來采用多媒體教學對部分新入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進行了神經外科的入科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回顧分析傳統入科教育與多媒體入科教育,探討何種方法對顱腦外傷護理實習的教學效果更佳。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自2010年以來,選取進入我科實習護理的學生共165人,均為女生,三組個學校,均為中專,年齡18~20歲,按單雙數批次分別進行多媒體入科教育與傳統入科教育。其中多媒體入科教育組82人,傳統入科教育組83人。
1.2 方法兩組學生均由同一人教學,時間相同,內容相同,多媒體組采用電腦多媒體+示范教學方法對顱腦外科護理實習生進行入科教育,傳統入科教育組采用傳統授課+示范教學方法對顱腦外科護理實習生進行入科教育。
1.3 評價方法采用我科自行設計的“帶教老師評分+考試”試卷對護理實習生于出科時進行“病例討論”、“理論”、“操作”、“應急能力”四方面進行評價,兩組資料間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兩組學生在“病例討論”、“理論”、“操作”、“應急能力”四方面的比較,見以下表1-4。通過成績比較,發現多媒體入科教育組在“病例討論”、“應急能力”兩方面明顯優于傳統入科教育組,兩組學生在“理論”、“操作”方面對比無明顯差異。
表1 兩組合格學生在“病例討論”成績的比較
3 討論
通過對比分析,多媒體教學在神經外科入科教育中,培養學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應急能力上,明顯優于傳統方法,更能激發護理實習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基層醫院,神經外科的治療對象通常為腦外傷及腦卒中患者,因此,于入科教育時,實習生們通常只是看到經過處理的患者;而且,通常腦外傷及腦卒中患者均為危急重癥患者,帶教老師在處理患者過程中通常無法顧及同學,因此,在傳統的入科教育時,普遍存在抽象的特點,而且與學校上課區別不大,實習同學容易感到乏味。為了改善傳統教學方法內容枯燥、抽象的情況,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科室根據學科特點,在入科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對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進。通過對比分析,在理論和操作水平相當的兩組實習學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及應急能力上,明顯優于傳統方法,更能激發護理實習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分析原因有以下幾點:
3.1多媒體能呈現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好知之不如樂知之”,學生如果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學習。多媒體典型病例教學法在神經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優勢多媒體的最大優勢是具有豐富的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以及網絡功能[2]。多媒體課件能通過照片、動畫、錄音等方法,把傳統方法用語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具體、直觀的展現出來,使學生感覺到新鮮,給予她們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激發她們的學習興趣。
3.2多媒體能更具體地預設教學情景,給學生有思考的時間,更容易地把理論轉變為實際操作技能,縮短身份轉變的時間。在神經外科的工作中,很大一部分為處理危急重癥患者,而處理過程中,思考時間極短,需要做到快而不亂。在傳統入科教學時,僅能憑語言描述的各種情況,對于實習生而言不能做到身臨其境,在具體工作中碰到相同情況時,通常不知所措。而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等形式預設教學情景,對于學生而言,能有感官上的具體認知,而且,有充裕的時間給同學們思考,能讓她們把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實際應用能力,對于實習生的從學生到護士的角色轉變有明顯的效果。比如:可以預設腦外傷的患者入院,通過相應的照片、錄像表現當時的場面,并通過文字敘述該患者的身體狀況,讓實習同學對這種情況做出處理,經過多個病例的重復,加深記憶。此外,可通過多媒體將一些典型手術加以剪輯匯總和講解,使學生較容易掌握教學內容[3]。
3.3 多媒體能使理性問題感性化,抽象問題具體化。多媒體可以利用影像圖片等資料,可以把許多觀念上的問題具體表現出來,把許多理念上的問題通過錄像呈現給實習同學,讓她們對于很抽象的問題能在頭腦中有一個清晰的概念,激發她們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地修正自己的工作態度和操作能力。比如說我們常說的以病人為中心,概念很虛無縹緲,但是通過幾段錄像說明冬天量體溫不要手很冷就接觸患者的皮膚、說話時注意語氣等??催^錄像后通常會給入科的實習生帶來一些歡笑之余也帶來一些思考,使實習同學在具體工作中一舉一動能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宗旨。 3.4 多媒體教學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備課是上課的基礎。傳統教學備課通常只準備課本的內容,但多媒體教學刺激備課老師需要通過網絡遴選出需要使用的圖像資料,并了解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最新進展,定期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特別是可以激勵全科人員把一些典型的資料保留下來,這不但有利于科室科研的發展,更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當然,多媒體教學對于實習同學而言,可能有部分學生對于實際工作的圖片感到恐懼,甚至有逃避的情緒。但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未來的不可預知性是我們工作的特點,每一種情況不可能通過簡單的一堂課或者幾堂課能全面的展示出來,扎實的理論知識及冷靜的思維是我們處理各種疾病的基礎。我們入科教育所做的只能是把一般護理人員應有的素質向實習同學做一個展示,并對她們提出相應的要求。出現逃避情緒的,我們只能對實習同學進行心理安撫,并鼓勵她們克服之。
多媒體教學能使基層醫院神經外科的入科教育變得具體、直觀,能使實習同學更快地成長,并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實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孫梯業.淺談醫學實習生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j].醫學教育,2004,4(6):48-49
[關鍵詞] 八年制醫學教育;神經外科;臨床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11(a)-0155-03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eight year program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in clinical neurosurgical practice
FAN Cungang ZHOU Jingru ZHANG Qingju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Peking University People's Hospital, 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represent the current highest level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which is an important way to train medical "elite" talents. On the basis of training requirem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as well as features of neurosurgery, we attempt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clinical guidance on the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by establishing a good work ethic and high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inishing medical records timely in standardized formation, studying clinical case by "four in one" method, training operating skills progressively, training clinical thinking via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oncepts and problem-oriented learning methods, praticing communication skills to avoid patient-doctor disputes, and designing research projects on clinical experience. These methods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stimulating self-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of eight-year medical students, thereby aids the successful completion of clinical training tasks and future clinical work in as well.
[Key words] Eight-year medical education; Neurosurgery; Clinical teaching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醫療模式的轉變,對醫學人才培養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八年制醫學教育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優潛質的醫學專門人才是我國為適應新形勢、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醫學“精英”而推出的醫學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北京大學醫學部自2001年開始試辦長學制(八年制)醫學教育以來,已有5批八年制研究生業完成了臨床實習任務并順利畢業?,F就我科多年來對八年制研究生的培養體會進行總結,以期對完善八年制醫學教育有所幫助。
1 八年制醫學生的培養目標
在2009年11月8日第六屆中國八年制醫學教育峰會中通過的《八年制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試行)》中指出,八年制臨床教學應遵循“八年一貫,整體優化,強化基礎,注重臨床,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辦學原則;強調“通識通科的醫學基礎,貫穿全程的綜合素質和面向未來的發展潛能”的培養理念;以“培養具備較扎實的醫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較強的臨床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良好職業素質的醫學專門人才”為目標,為學生成為醫學科學已知領域的革新者和未知領域的開拓者打下堅實的基礎[1]。
2 八年制醫學生的基本要求
就培養的具體要求而言,八年制醫學博士研究生應具有良好的職業態度和倫理道德、優良的醫德醫風、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具有較廣泛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基礎、堅實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能緊密結合臨床實踐選定科研課題、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完成學位論文[1]。由此可見,我國八年制博士研究生培養定位臨床+科研的“復合型”人才,較美國的“毛坯型”醫學博士有更高的要求[2]。
3 八年制醫學生的自身特點
從生源情況來看,八年制學生具有較高的整體素質,具體表現在:①基礎知識扎實,公共英語水平較高,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②思維方式活躍,接受能力強,知識面較廣;③沒有考研壓力等因素的干擾,能將精力集中于臨床學習和實習;④精英意識強烈,希望能獲得重視和最好的教育;⑤自學能力較強;⑥有一定的優越感,自信心強,但也有好高騖遠、眼高手低之不足。上述特點大部分對開展臨床實習和科研工作十分有利,但自負、不愿意向帶教老師和護士請教的不良心態則會成為學生前進路上的絆腳石,甚至某些學生還會不懂裝懂或好鉆牛角尖,這對臨床專業學習十分不利[3]。為此,帶教老師需予以耐心引導,使學生能夠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和定位,順利地完成角色轉變,樹立謙虛謹慎、虛心求教的優秀品質,堅決避免不懂裝懂、自以為是的不良作風。
4 神經外科的學科特征
神經外科是醫學領域中最年輕、最復雜、最具有活力也是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學科。與其他臨床學科比較,神經外科學有其突出的特征:①專業性強、知識抽象,不易理解;②內容廣泛、名詞術語多,難記、難懂;③急危重癥多,病情復雜且多變,學生難以掌握;④課時少、見習和實習時間短,學生對相關知識比較陌生;⑤以神經解剖、神經電生理和神經影像為基礎,又與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眼科、呼吸科、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乃至婦產科有廣泛聯系,使學生感到謎茫。由此學生們往往感覺神經外科內容繁冗復雜、知識深奧抽象,覺得無從下手、難以入門,出現明顯的畏難情緒和畏懼心理,學習的積極性明顯受挫[4]。因此,帶教老師需要耐心疏導,努力去除其為難情緒,樹立起學習神經外科的信心。
5 八年制醫學生的神經外科教學體會
基于八年制研究生的培養要求、學生自身特點和神經外科學科特征,優化教學方案的必要性顯得十分突出。
首先,應幫助學生樹立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責任感。帶教老師應向學生介紹神經外科大部分手術是對顱腦和脊髓進行操作,是臨床醫學中風險最大、難度最高的專業之一,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偏癱、失語、偏盲、昏迷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為此,作為一名合格的神經外科醫生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責任感,并應通過帶教老師的言行潛移默化地使研究生感受到作為一名神經外科醫生責任之重大,使其從實習階段就應注意認真觀察和仔細分析每位患者的病情變化。例如,頭痛是全麻術后的常見并發癥,但對神經外科術后患者則應仔細詢問其癥狀有無進行性加重,觀察有無噴射性嘔吐、意識障礙、神經系統定位體征、瞳孔變化以及對甘露醇脫水治療有無玩應等,時刻警惕術后出血或腦水腫引起的高顱壓,必要時應行頭顱CT檢查。如未進行上述觀察而簡單予以藥物止痛和鎮靜藥物治療,一旦病情進展為腦疝階段則預后極差,甚至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
第二,加強病例書寫基本功的培養,增強學生避免醫療糾紛的能力。八年制醫學生常有明顯的優越感,自我感覺良好、眼高手低,易出現重視手術操作和臨床技能、忽視病例書寫的缺點。為此,帶教老師應使學生明確病歷書寫是臨床醫生最重要基本功之一,是全面掌握患者病情、系統收集臨床資料和得出正確的診療方案之前提。此外,還應強調在當前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情況下,病歷資料在醫療事故鑒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及時、規范、詳實的病歷記錄也是醫護人員依法保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電子化病歷廣泛普及的今天還應自覺避免病歷的格式化、模板化和拷貝錯誤等問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帶教老師還應應結合神經解剖和神經系統查體進行講解和示范,鼓勵研究生反復訓練直至完全掌握。這樣才能使研究生在采集病史和查體過程中有的放矢,書寫出能充分反映患者臨床特征、對明確診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病歷[5]。
第三,結合神經解剖-定位癥狀和體征-神經影像學-手術錄像“四位一體”的臨床病例學習。神經外科手術技術的飛速發展得益于神經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先進的神經影像檢查方法使以更微創的手術入路、更精確的顯微解剖、更少的出血和更小的組織創傷來解除神經系統病變的“微創神經外科”成為可能。因此,應結合神經解剖、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神經影像學使研究生對神經系統疾病常見病有全面了解,同時結合手術入路的設計赫爾手術錄像使學生對相關的局部神經解剖形成三維的立體概念,從而對疾病獲得全面的認識。
第四,以??撇僮鳛橹行?,著重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首先,帶教老師應通過多媒體教學和現場操作演示使學生了解規范化操作的要點和注意事項。然后,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先由相對簡單的腰椎穿刺、腰椎置管引流、頭皮裂傷和撕脫傷的清創縫合、頭皮腫物切除等基本操作開始,逐步過渡到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腦室穿刺外引流、腦室-腹腔分流術等常規操作,進而參與顱骨凹陷性骨折整復術、顱內血腫清除術、顱腦腫瘤的開顱和關顱等相對復雜的手術操作。在整個過程中,指導老師應做到放手不放眼,在保證醫療安全的前體下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臨床實踐充分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第五,通過基于循證醫學理念和以問題為導向的臨床思維培養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并對科研課題的開展提供思路借鑒。如今臨床醫學行為已由過去的理論知識加個人經驗為指導向循證醫學為依據的模式轉變,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開發創造性思維具有明顯優勢。因此,帶教老師應預先選擇典型的臨床病例并設置恰當問題,引導學生充分利用數據庫資源進行文獻檢索和分析,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并與已發表的相關循證醫學指南進行對比和學習,使學生由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轉變為主動學習者,從而更加高效和深刻地掌握學習方法和臨床知識,并對相關臨床科研課題的開展提供重要啟示。
第六,重視學生溝通技巧的培養,加強醫患溝通,避免醫療糾紛。神經外科急危重癥較多、患者病情復雜多變且術后神經功能障礙常見,這更凸顯了醫患溝通的重要性。首先帶教老師應對研究生進行臨床溝通技巧的相關培訓,然后組織學生觀摩老師與患者及家屬交代病情和手術簽字等溝通,進而由研究生先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再由帶教老師進行補充和解釋,從而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親身體驗和觀摩中提高溝通能力和技巧,有效地避免醫療糾紛。
第七,結合臨床學習提早擬定科研課題。八年制醫學生在??茖W習的時間一般僅為1~2個月,科研課題的時間安排一般僅為3個月,在時間如此緊迫的條件下完成博士論文絕非易事。為此,應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期伊始便根據學生的興趣、科室收治患者病種情況和國內外研究最新進展協助研究生確定科研選題,以便在隨后2年半~3年的臨床轉科過程中完成病例積累、手術標本采集和隨訪工作,為順利完成博士畢業論文奠定基礎[6]。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是綜合性、復雜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也是高難度、高風險、高投入和高技術含量的學科,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和平臺上最大限度地激發八年制醫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其充分掌握神經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治原則、臨床思維和科研方法,最終成為臨床+科研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乃至神經外科的領軍人物,仍是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的艱巨而復雜的醫學教育課題。
[參考文獻]
[1] 第六屆中國八年制醫學教育峰會.八年制醫學教育臨床教學培養目標與基本要求(試行)[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9, 29(6):158-159.
[2] 范學工,李亞平,胡衛鋒,等.我國八年制與美國4+4醫學博士招生與培養的比較[J].復旦教育論壇,2011,9(3):93-96.
[3] 孫光遠,趙學維,劉騰飛.胸心外科八年制臨床醫學博士帶教體會[J].高教研究,2013,31(6):25-26.
[4] 呂立權,王來根.八年制醫學生神經外科臨床實習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5:47-48.
[5] 謝宗義,陳維福,程遠.神經外科研究生臨床帶教的思考[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8):1264-1266.
[關鍵詞] 細節管理;護理質量;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5[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10)04(a)-167-02
護理管理是現代醫院科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1],質量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核心和永恒課題,已成為國內外醫院管理工作者的共識[2]。隨著社會的進步,國家法制的不斷完善,市場經濟對醫療市場產生的影響,人們素質的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識以及對護理質量要求提高的狀況下,質量作為護理的核心顯得尤為重要。神經外科患者發病突然,病情危重,變化迅速,護理工作量大,護理風險高,極易引起患者家屬的不滿和出現護理差錯。為此,筆者收集2007~2008年患者護理質量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其因素,制訂科室護理工作細節化管理措施,2009年1~12月組織實施后收到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設病床70張(平均每月住院人數230人),配備護士24人,收集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護理質量缺陷原因分析,主要分類如下:①由于護士不認真執行三查七對制度引起的占75%。②護士盲目自信、受外界干擾、常常心理定勢。③專業知識不扎實,技術操作不熟練。④科室的管理要求不明確,工作指引模糊,忽略具體環節,不能體現做有所依,錯有所據,監督監管力度不夠。
1.2方法
針對原因由科室護長和核心護士集中討論,從護士素質、各環節的工作流程、指引、標準要求、行為規范的監管等方面制訂細節化干預措施,并在病區組織實施,科室護長或護理組長檢查。
1.2.1護士素質管理讓每位護士都明確職業的特殊性及對患者應負的責任,制訂護理信念、護理座右銘、科訓,并把護理目標、要求、理念融入每名護士的頭腦中去。
1.2.1.1職業認識正確針對科室問題分別召開每季度的新畢業護士會議、核心護士會議;每月的全體護士會議。進行護士思想教育及工作總結;每月針對護士的具體表現進行2~3個護士的個別教育與輔導并記錄。
1.2.1.2承擔治療護理的責任護理人員應該以其所掌握的全部護理知識和護理手段,盡最大的努力為患者服務。
1.2.1.3 承擔解除痛苦的責任患者的痛苦來自軀體和精神兩方面,護士不但要配合醫生通過藥物、手術等醫療手段,努力控制患者軀體上的痛苦,而且還要做好心理護理,避免不良刺激,解脫心理上的痛苦。
1.2.1.4 陳述、解釋的責任護士有責任向患者說明病情、診斷、治療、預后等有關醫療護理情況。
1.2.2制訂程序化文件
1.2.2.1科室的工作流程指引根據科室工作特點分為一般護理工作流程指引(指平時職責工作中的關鍵環節要求制成流程形式)43項、專科儀器流程指引10項、??萍本忍幚砹鞒讨敢?項、專科技術流程指引4項,科室護長管理流程指引9項。每制訂一項都先放在最容易看到的地方進行解讀后再集中定位放置,方便需要時隨時享用。
1.2.2.2制訂??谱o理標準指引以表格形式編寫神經外科疾病的護理觀察項目、目標、質量要求、護理過程。編寫??谱o理內容的目的、適應范圍、護理方法指引。編寫??萍膊〉淖o理記錄樣本。
1.2.2.3各種管理文件化各類質量管理從組織結構、職責權限分配、執行人、責任人及工作要求等形成一套可讀性文件,并且文件層次清晰。
1.2.3 設立科室護理缺陷分享本
每天通過科室的三級監控(一級監控由護士執行中自查,二級監控由責任組長查房中檢查,三級監控由護長質量檢查)檢查指導護士是否按照各種規范要求進行工作,并將當天的存在問題記錄在本,要求所有護士在上班后、下班前都要閱讀護理缺陷記錄本,進行缺陷分享,必要時進行當天缺陷的分析學習,及時制訂措施共勉,將護理差錯防犯于未燃,提高質量。
1.2.4制訂神經外科護士護理質量量化積分表
扣分部分即每月統計護理缺陷登記本中各護士的發生頻率,全年再匯總。加分部分即論文、科研、創新建議、護理授課、查房、參加考核90分以上、參加醫院以上的競賽活動、獲取各種獎項等。否決部分即發生護理差錯事故、有效投訴。將三部分內容按百分制評分,并制訂各級護士的合格分數界限,直接與年度考評相關。
1.2.5規范護士行為對護理目標、要求進行分解、解讀,與科室核心護士共同制作神經外科護士須知手冊,凡是科室護士人手一冊,轉科時交回。手冊內容規范了作為神經外科護士從進入科室開始應該明確自己每個階段和時期要知道和掌握的內容(科室要求和??萍寄芾碚摰?,明確所要定時完成的任務(考核培訓任務、職稱要求等)及不明確、不完成的后果責任,使每位護士都知道自己所應當承擔的責任和應該作出的貢獻,達到雙向管理。
1.2.6 關愛護士制訂科室管理工作調查表,每半年向護士對科室的管理進行無記名調查,了解護士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管理的滿意情況。
1.3評價標準
按照護理質量控制標準要求(質量分數以≥90分為合格),以醫院質控員在實施細節化干預前后的每季度質量考評和科室護長每日對護理質量檢查的記錄做比較。
1.4統計學處理
將收集到的兩組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學處理。
2結果
細節化管理干預后將2008年、2009年患者的護理質量、患者滿意度調查、護理缺陷匯總數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護理質量在細節化管理的干預前后有顯著性差異。并且在醫院的護理質量評比中神經外科獲獎次數較2008年再增加1次;在各次市、省護理質量檢查中受到好評;全年的住院患者較2008年增多208例。
表1細節干預前、后護理質量成績比較(x±s,分)
3討論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入,管理學的理念在不斷變化,醫院管理也不例外,越來越多地體現了“經營理念”的概念與色彩[3]。細節對于企業就是創造機遇、財富,而細節對于護理就是無處不在的關注,從患者到護士,從工作到質量,從流程到指引,從生理到心理。1%的錯可造成100%的失敗[4]。尤其是就目前我國醫院護理質量管理的發展,質量保證管理將是醫院護理的主旋律。
3.1高素質的臨床護理隊伍是保證護理質量的基礎
作為融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一體的現代護理學,也逐步導入人文理念[5],護士作為護理活動中的主體,在臨床工作中受到多種干擾因素的影響,如:自我認知矛盾、社會活動的增加、情緒不愉快造成上班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影響護理質量;過于自信,導致思想上麻痹,工作馬馬虎虎,沒有責任心而影響護理質量;心理定勢的影響,以特殊的心理狀態來放映刺激物[6],把聽到的內容變成自己想聽到的東西,把看的對象變成了自己想看的模樣,工作中對出錯的地方“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影響護理質量;觀察病情不嚴密或處理問題猶豫不決影響護理質量。沒有良好素養的護士難以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在神經外科緊張、繁忙的護理工作中,注重護士的人文教育與關懷,組織學習專業知識與邊緣學科知識,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及人性修養,時刻保持鎮定的情緒、縝密的邏輯、敏銳的判斷,才能真正對患者的護理保證質量和安全。
3.2制訂程序化文件將質量控制轉向保證
通過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與臨床監控方法,使全員都成為質量管理的直接參與者與保證者。制訂明細的規章制度與管理要求是規范護士行為的根本;管理的規范化、細節化是效益的源泉。把每項工作都識別為路徑清晰、職責明確的流程[7]。進行工作流程指引、標準的細化規定:在細節化管理中對每項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都進行明確的識別和規定,具體到做什么、由誰做、什么時候做、什么地方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達到什么標準、如何記錄、如何觀察、誰觀察、誰記錄、如何控制、為什么做以及不做會有什么后果等。實施有程序的細節化管理過程,使整個護理工作條理清晰,依據清晰,事事有人做、節節有人查、接口清楚,記錄清楚,大大減少了混亂現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
3.3護士對工作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到護理質量
關注護士在工作中的心理變化,把護理工作中的缺陷收集起來通過缺陷記錄本,取消以往的經濟懲罰式缺陷管理轉變為共同分享式缺陷管理,取消以往的口頭教育轉變為書面教育,使護士在缺陷、批評面前達到最佳心理接受狀態,減少抵觸情緒,督促護士對質量的解讀及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提高的積極性。同時通過科室工作調查表可以讓護士發表自己的工作意見,并達到改善的目的,這樣,護士對工作滿意了才能為患者做出滿意的護理。有了滿意的護理患者才會滿意,患者的滿意度是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8]。
[參考文獻]
[1]徐國勛,屠麗君.護理管理學[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4:21.
[2]李樹貞.醫院管理培訓教材[M].北京:出版社,2001:118-123.
[3]單世光.醫院實施ISO9000標準實務[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9.
[4]胡寶林.細節決定成敗[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7:20.
[5]丁濱.芻議人文文化與護士素養[J].護理管理雜志,2003,3(3):47.
[6]李建華.護士出現差錯事故的心理分析[J].實用護理雜志,2001,17(5):39.
[7]楊瑞雪,李林.引入ISO9000族標準加強護理質量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03,3(3):19.
【關鍵詞】 細節管理;神經內科;護理;評價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2-7471-01
神經內科的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具有自理能力差、軀體意識感覺障礙、精神認知障礙及病情進展快的特點,任何小疏忽都會使患者的病情出現不良后果,因此對神經內科的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護理模式中細節管理的提出,使護理細節更加規范化、規章制度和質量控制更加細節化,護理工作在有序的流程中有章可循的進行[1]。本文對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探討,具體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取的60例患者均于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神經內科進行治療。觀察組30例患者,其中男15例,占50%,女15例,占50%,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60.1±2.0)歲,其中10例為腦出血患者,2例為脊髓疾病患者,5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8例為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患者,5例為其他疾病患者。對照組30例患者,其中男18例,占60%,女12例,占40%,年齡22-79歲,平均年齡(59.9±3.0)歲,其中12例為腦出血患者,4例為脊髓疾病患者,7例中樞神經系統感染患者,5例為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性疾病患者,2例為其他疾病患者。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等進行分析比較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0.05)。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的護理在患者知情的條件下進行。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集中化的護理管理,且均有神經內科技術力量雄厚的人員進行,通過統一的集中化管理,對患者從入院、住院、出院的全過程進行全面負責。觀察組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細節管理。針對神經內科疾病的特點,制訂了如下細節管理模式。①通過規章法律制度的學習,強化護理安全意識。應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護士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加強護理人員的業務學習與專業知識的培訓。對于新入職的護士更應該全面培訓,對于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應確保護理人員的高度警惕性,避免細節差錯的發生,避免細節差錯出現的可能性。②加強心理護理。神經內科的患者都存在心理障礙、智能障礙、感覺障礙燈、運動和語言障礙等,因此,護理人員與患者應多多溝通,消除因各種障礙所發生的墜床、跌倒、自殺和自傷等安全隱患。通過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使患者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積極配合治療。③壓瘡的預防。由于患者長期處于固定的姿勢,很容易得壓瘡,因此應在患者的床邊建立定時翻身卡,保證每2h翻身去次,避免局部長期受壓的姿勢[2]。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護理管理等相關指標。如健康宣教滿意度、護理態度滿意度、護理技術滿意度和患者滿意度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以P
2 結 果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具體見表1。可以看出,觀察組30例患者,在宣傳教育滿意度、護理態度滿意度、護理技術滿意度及患者的滿意度上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
3 結 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醫學管理護理模式也逐漸向人文化轉變,“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是新的護理模式中的主要內容,其中細節管理是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一種新方法,它需要護理人員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應對能力,通過過硬的護理水平,對患者開展循序漸進的護理模式,且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3-4]。本文觀察組患者給予細節管理,在宣傳教育滿意度、護理態度滿意度、護理技術滿意度及患者的滿意度上顯著優于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0例患者,兩組患者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p
參考文獻
[1] 李梅英.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10:113-114.
[2] 吳歷,馮艷麗,聶小渝.神經內科護理安全管理探討[J].當代護士(??瓢妫?,2009,05:101-103.
1.1一般資料我院為三級乙等綜合性教學醫院。年手術量10000多臺,普外3000多臺、婦產3000多臺、骨科2000多臺、神經外科近500臺、泌尿、腫瘤800臺、五官科、眼科800臺,在編護士26人。其中副主任護師2個,主管護師4個,護師8個,護士11個。
1.2方法
1.2.1??平M的設置根據臨床分科及年手術量分成四個??平M。如心胸外科與婦產科為一組;普外與腫瘤科為一組。每組成員分為三級結構。一級:??平M長;二級:專科護士;三級:護士。??平M長和??谱o士固定。三級護士每年或半年輪轉一次,保持??平M的穩定性,充分發揮??谱o士專業組的技術優勢,適應專科化發展。
1.2.2??平M長的設置(1)??平M長具有護師及以上職科,本科學歷。(2)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進行過??剖中g配合的進修、培訓,對??萍膊∮谐浞值牧私?。(3)工作能力較強,能全面掌握手術配合、設備、器械的使用,消毒、保養工作。(4)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善于溝通、協調,責任心強。(5)帶教意識濃,帶教能力強。
1.2.3專科組長的職務在護士長的領導下管理??平M員,制訂??婆囵B目標和計劃。勝任專科高、難、新手術的配合,能熟練操作大型精密儀器的安裝和使用,及日常養護,貴重物資的補充,管理專科組的科學和科研工作。組織組內人員討論,解決存在的各種問題,加強與手術醫生、麻醉師及組員的溝通,提高專科組主動服務意識。
1.2.4??谱o士的設立與職責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工作責任心強,熟練??剖中g配合對??苾x器,設備、器械的使用,消毒、保養工作熟悉,能勝任帶教工作,在護士長與專科組長的領導下能獨立、出色地完成??平M重大手術的配合。發現問題及時向組長、護士長反映,指導組內輪轉護士的工作。
1.2.5專科的學習、培養(1)不定期聘請??平M內業務學習,包括專科理論、手術步驟、手術、特殊器械的正確使用。(2)不定期聘請??漆t生授課,講述引進的新技術、新術式及各種復雜手術前后的配合要點與注意事項。(3)聘請工程師器械供應商講授各種新儀器的操作與管理。(4)不定期選派組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加強交流,共同提高。
1.2.6??平M的考核考核分兩個部分:一是??萍夹g的量化考核,每月一次,對組內成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配合關鍵點、新技術、新儀器掌握情況;二是滿意度考核,每季一次專科醫生對??平M的滿意度調查。
2結果
2.1??平M設立前后醫生對手術配合的滿意情況比較見表1。
2.2??平M設立前后??萍夹g考核情況見表2。表1專科組設立前后醫生對手術配合工作的滿意表2??萍夹g考核成績。
3討論
外科手術??平M的設立是??苹l展的需要,是對手術室護理提出的更新要求,是必然選擇,同時也是促進護士自身的發展與提高,取得了滿意的效果,首先使手術物品準備充分,配合默契,提高手術成功率與醫生滿意度。其次促進護士整體素質的提高。(1)賦予??平M長重任權利,激發智能,明確的目標和適當的壓力更能調動人的積極性;(2)專科組員在組內得到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培訓,使專科理論和技能全面得到提高;(3)服務意識增強,讓患者滿意,讓醫生滿意,成為工作的目標,了解醫生的習慣和特殊要求,使配合默契,效率提高;(4)專科護士在論文書寫科研方面有了長足的發展,由于??苹o理有利于同一??萍膊?、手術和護理知識、經驗的積累,充足的臨床資料,使論文撰寫和科研有了堅實的基礎。綜上所述,??谱o理組的設置和實踐提高護士手術配合的主動性、準確性和默契性,發揮了團隊精神,是培養現代化、專業化、手術室護士的有效途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