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工藝論文8篇

時間:2023-03-22 17:34:34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8篇提取工藝論文,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提取工藝論文

篇1

【關鍵詞】牡丹皮;正交設計;提取工藝;芍藥苷;高效液相色譜法

牡丹皮為毛茛科植物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Andr.)的干燥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牡丹根皮中含芍藥苷、氧化芍藥苷、苯甲酰芍藥苷、丹皮酚、丹皮酚苷、丹皮酚原苷和丹皮酚新苷等成分。藥理實驗表明,芍藥苷體內、體外均能抑制ADP或膠原誘導的血小板聚集[1],應屬牡丹皮抗缺血性中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本文采用正交實驗法,以HPLC法測定的芍藥苷的提取量為指標,對牡丹皮乙醇提取工藝進行優選,為牡丹皮的開發應用提供了實驗依據。

1儀器和試藥

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10Avp高效液相色譜儀(LC10Atvp雙泵,SPDM10Avp二極管陣列檢測器,SIL10Advp自動進樣器,CTO10Avp柱溫箱);HypersilODS填料色譜柱(ID4.6×250mm)(大連依利特化學儀器有限公司);分析天平:LIBRORL16ODTP分析天平(日本島津)、AE240分析天平(瑞士METTLER);芍藥苷對照品(07369710):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為含量測定用)。牡丹皮藥材(購自四川省電江藥材基地,經鑒定為牡丹皮正品),所用乙腈為色譜純,其余試劑為分析純。

2提取工藝研究

2.1方法本文采用乙醇加熱回流法對牡丹皮進行提取,選擇回流次數、乙醇濃度、回流時間和乙醇用量等4個主要影響因素,每個因素選取3個水平。選用L9(34)正交實驗法進行實驗,選定的因素水平表見表1。

表1因素水平表(略)

2.1.1色譜條件經試驗,確定流動相為乙腈水(20:80),流速1ml/min,柱溫40℃,測定波長為230nm進樣量4μl。

2.1.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2.40mg,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中含芍藥苷96μg)。

2.2供試樣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9份牡丹皮藥材粗粉50g,按L9(34)表各試驗號規定方法進行實驗,提取液分別濃縮并轉移至100ml容量瓶,用適量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靜置,即得樣品溶液。精密吸取上述樣品溶液各1ml,分別置25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釋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供試樣品溶液。

2.3供試樣品溶液測定及結果精密吸取供試樣品溶液與對照品溶液各4μl,注入液相色譜儀,測定,計算出供試樣品溶液中芍藥苷的濃度,結果見表2;方差分析見表3。

表2正交試驗設計及結果(略)

由以上結果可知,牡丹皮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藝條件確定為A3B2C1D1,即5倍量75%乙醇提取3次,每次1h。

表3方差分析(略)

3小結

3.1芍藥苷為牡丹皮中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其含量測定方法較多,如毛細管區帶電泳法[2],薄層掃描法[3],高效液相色譜法[4-5]等。筆者采用HPLC法進行實驗,并進行了相應的方法學試驗。結果表明本法各方面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版)和中藥新藥研制的有關規定。在試驗中,根據牡丹皮含量測定結果,制定了牡丹皮中芍藥苷的含量限度,為控制實驗用牡丹皮藥材的質量提供了依據。本文所選含量測定方法操作簡單,結果準確,重現性好。

3.2關于芍藥苷含量測定方法中流動相的選擇,曾選用乙腈水(10:90、20:80、30:70)和甲醇水(20:80、30:70、40:60)等依次進行實驗,結果顯示乙腈水(20:80)作流動相時,牡丹皮供試品色譜中芍藥苷與雜質峰可達基線分離,峰形對稱,且保留時間適宜,故采用乙腈水(20:80)作為流動相。

3.3有文獻記載以水提醇沉法提取丹皮中芍藥苷[6],但考慮到芍藥苷醇溶性優于水溶性,在前期實驗中經比較,水提醇沉提取物中芍藥苷得率低于乙醇提取物,且其操作較繁,故本文直接采用乙醇提取法,正交實驗得出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濃度75%,乙醇用量為藥材量的5倍,加熱回流時間為1h,回流次數為3次。

致謝;河南省駐馬店市藥品檢驗所

【參考文獻】

[1]洪濤,張家勛,李嘉玨,等.中國野生牡丹研究(一)[J].中草藥,1994,(4):16.

[2]沈保安.藥材牡丹皮的原植物·芍藥屬一新種[J].植物分類學報,1997,35(4):360.

[3]洪德元,潘開玉,謝中穩.銀屏牡丹·花王牡丹的野生近親[J].植物分類學報,1998,36(6):515.

[4]黃泰康.常用中藥成分與藥理手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4.

篇2

【關鍵詞】舒督丸提取溶劑提取工藝柚皮苷

StudiesontheExtractionProcessofShuDuPill

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theextractionsolventandconditionsofShuDuPill.MethodsAceticacidwrithingmethodonmicewasusedtocomparetheanalgesiceffectsofthewaterextractandthealcoholextractorthogonaldesignwasusedtooptimizethereasonableextractionconditionswiththeevaluationmarkerssuchasnaringinextractionrateandwaterextract.ResultsTheanalgesiceffecttreatedwiththewaterextractismoresignificant.Theextractionconditionswereasfollows:themedicalmaterialwassoakedin6,4,4,2timeswaterandboiled4times,3,2,1,1hoursforeachtime.ConclusionTheextractionconditionsestablishedcanmaketheextractionrateofactivecomponentshighandmakethetherapyandqualityoptimal.

Keywords:ShuDuPill;Theextractionsolvent;Theextractionprocess;Naringin

舒督(濃縮)丸是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中成藥,由骨碎補、桑寄生、狗脊、絡石藤、牛膝等藥味組成。根據強直性脊柱炎的病因與臨床癥狀,方劑中藥物的抗炎鎮痛、活血祛瘀、調節免疫功能等是其主要藥理作用。據文獻報道[1~3],骨碎補中的柚皮苷與絡石藤中的木犀草素等有抗炎作用;桑寄生中的槲皮素等具有鎮痛作用;牛膝中的多糖等成分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等多種藥理活性。這些成分的溶解性較復雜。根據強脊炎疼痛癥狀突出的臨床表現,本研究以小鼠鎮痛藥效試驗為指標,對該方劑的提取溶劑進行了篩選,并以柚皮苷提取率和水總浸出物提取率為評價指標,采用正交設計優選其提取工藝條件。

1器材

1.1儀器與試藥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柚皮苷中國藥品生物制品鑒定所(批號:110722200309,含量測定用)。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含量測定試劑為色譜純。藥材購于河南省藥材公司,骨碎補藥材中柚皮苷含量為0.75%。

1.2實驗動物

昆明種小鼠,河南省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YXK(豫)20050012),雌雄各半,體重18~22g。河南省食品藥品檢驗所動物室許可證號:SYXK(豫)20050011。動物飼料為標準顆粒飼料,購自北京科奧協力飼料有限公司(許可證號:SCXK(京)20050007)。

2方法與結果

2.1提取溶劑的選擇

2.1.1供試樣品的制備

按處方比例稱取藥材兩份,一份水煎煮兩次(6倍量/2h,4倍量/1h),另一份75%乙醇回流2次(6倍量/2h,4倍量/1h)過濾,合并藥液,減壓濃縮,分別制成1.0g原生藥/ml的流浸膏,密封,滅菌,備用。

2.1.2藥效試驗

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組,灌胃給藥,用醋酸扭體法比較不同溶劑提取物的鎮痛效果[4]。結果見表1。表1舒督丸不同溶劑提取物對小鼠疼痛的抑制作用(略)

藥效試驗結果顯示,舒督丸不同溶劑提取物均可抑制小鼠疼痛,其中以水提物鎮痛效果最好。因此,確定以水為提取溶劑。

2.2提取工藝因素的優選

2.2.1柚皮苷的含量測定方法[5]

2.2.1.1色譜條件

ZOPBOXISBC18(4.6mm×200mm,5μm)色譜柱;流動相甲醇醋酸水(35∶4∶65);檢測波長283nm。

2.2.1.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精密稱取柚皮苷對照品20mg,甲醇定溶于100ml量瓶中,精密量取3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搖勻,即得(每毫升含柚皮苷60μg)。

2.2.1.3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與測定

取含相當于骨碎補0.3g的提取液,稀硫酸調pH值3~4,水浴蒸干,加甲醇溶解并轉移至10ml量瓶中至刻度,搖勻,即得供試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5μl,注入液相色譜儀,于283nm處測定并計算柚皮苷含量,計算提取率。

2.2.2水總浸出物的測定方法

分別精密量取水提藥液各25ml,按浸出物測定法(《中國藥典》2005年版Ⅰ部附錄XA)操作,以25ml提取液相當于原藥材量作為分母,以干燥品計算供試品中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

2.2.3提取工藝因素與水平的正交實驗選擇加水量、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個水平,見表2。用L9(34)正交表進行正交實驗設計。表2實驗因素水平表(略)

取復方飲片9份,每份354g,按表3正交表設計方案進行回流煎煮提取,合并提取液,濾過,吸取藥液適量,測定柚皮苷含量和水總浸出物量,計算提取率,見表3。表3舒督丸提取工藝正交實驗方案與結果(略)

2.2.4舒督丸提取工藝因素的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結果見表3~4。表4舒督丸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結果方差分析(略)

由綜合評分直觀分析可知,上述因素中,B因素影響最明顯,應取3水平;C因素次之,應取3水平;A因素應取2水平。

由上表可看出,顯著影響提取效率的工藝因素是B。取重要因素較高水平的組合,得到最佳工藝條件為:A2B3C3。即提取4次,每次分別為3,2,1,1h,每次加水量分別為6,4,4,2倍。

2.3驗證實驗

取復方飲片,按最佳工藝條件重復提取3次,測定柚皮苷和水總浸出物得率。結果見表5。表5驗證實驗結果(略)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所篩選出來的工藝合理可行,穩定可靠,具有可操作性和重現性。

3討論

3.1舒督丸方劑中有效成分既有水溶性,也有脂溶性的,理論上既需要用親脂性溶劑也需要用水提取,才能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但是復方中各藥材成分間在提取時往往會發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從而使有效成分溶解度及存在狀態發生變化影響到藥效。因此,采用藥效學方法篩選提取溶劑,與常規的化學法相比,其篩選結果與臨床用藥效果更為接近。本實驗以小鼠醋酸扭體法比較該方劑水和乙醇為溶劑的提取物的鎮痛效果,結果表明以水為溶劑效果優于乙醇,與該藥原配制用溶劑產生的療效一致。

3.2由藥材成分浸出原理可知,溶劑對藥材的浸潤與滲透、溶解與解吸和成分擴散置換過程,在第1次提取即已經完成,后續的多次提取,主要是更換溶劑,保持濃度差。所以,在本研究中,每個煎煮時間和加水量水平設計為依次遞減。結果證明優化出的提取工藝參數可以使有效成分達到較高的提取率,節省了大量的工時,降低了水和能耗。

3.3在柚皮苷含量測定時發現復方提取物中柚皮苷提取率很低,與其溶解性能不符。通過對方中骨碎補與其他藥材兩兩配伍提取實驗發現,是由于其與桑寄生中某成分形成了水溶性絡合物,影響了柚皮苷的含量測定。實驗發現該絡合物在酸性溶液中能夠迅速解離,可以避免對柚皮苷含量測定的干擾,故在測定復方中柚皮苷含量時,需用稀硫酸調節溶液pH至酸性。

【參考文獻】

[1]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中心站.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761,680.

[2]宋必衛,田薇,劉穎雪,等.槲皮素鎮痛作用研究[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1994,29(3):168.

[3]趙興梅,徐光忠,李建利,等.川牛膝和懷牛膝的現代藥理研究概況[J].華西藥學雜志,2004,19(3):205.

篇3

【關鍵詞】銀翹合劑提取工藝

Abstract:ObjectiveToresearchtheextractionprocessofYinqiaoMixture.MethodsThreefactors,includingthewatervolume,thetimeofdistillation,thetimesofdistillationwerestudiedwithorthogonaldesign〔L9(34)〕.Eachfactorhadthreelevels.Totalextractandchlorogenicacidweremarkers.Theextractingtimeforvolatileoilfromherbaschizonepetae,herbamenthaeandfructusforsythiaewasstudlied.ResultsTheoptimalwaterextractionprocesswasthatherbsweredistilledforthreetimesbyaddingwater,whichwas6timesamountoftheherbs,40minutesonceatime.ConclusionThismethodcanbeusedastheextractionprocessforYinqiaoMixture.

Keywords:YinqiaoMixture;Extractionprocess

銀翹合劑由金銀花、連翹、甘草等中藥組成,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的作用,用于感冒、咳嗽、發熱、口干、頭痛、咽痛等治療。本實驗用不同指標對其提取工藝進行了研究。結果如下。

1儀器與試藥

1.1儀器

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譜儀:四元泵(G1311A);柱溫箱(G1316A);VWD檢測器(G1314A);紫外檢測器軟件:AgilentChemstation;101-1A型電熱鼓風干燥箱,南通滬通制藥機械設備廠;KQ-1000E型醫用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1/10萬電子分析天平(BP-211D型,德國Sartorius)。

1.2試劑與藥品

綠原酸對照品(含量測定用,批號0805-9703),購自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高效液相色譜所用試劑為色譜純;水為超純水;其他試劑為分析純。所用中藥材均購于江蘇省藥材公司,并由本室專家鑒定。

2方法與結果

2.1色譜條件[1]

色譜柱為Aps-2HYPERSILThermo;VWD檢測器;流動相為乙睛∶0.4%磷酸溶液=9∶91;檢測波長327nm;柱溫30℃;流速1ml/min;進樣量10.0μl。

2.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及回歸方程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6.77mg,加50%甲醇溶解制成每毫升含綠原酸0.2708mg的對照品溶液。用50%甲醇分別稀釋為0.1354,0.0677,0.03385,0.01693,0.00846,0.00423,0.00213,0.00106μg/μl的對照品溶液。各濃度對照品溶液10.0μl,按以上色譜條件進行分析,以進樣量為橫坐標X(μg),峰面積積分值(mAu)Y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4104.23650X-2.98105,r=0.99998。綠原酸的量在0.0106~1.354μg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2.3樣品處理及實驗結果影響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提取加水量,提取時間,提取次數3個因素,每個因素選擇3水平,以綠原酸的量及浸膏量為指標(權重值分別為70%,30%)進行正交實驗,優選出最佳工藝條件。因素水平見表1。表1因素水平(略)

按處方比例稱取金銀花,連翹等藥材56g按表2進行正交實驗,合并各次提取液濃縮并定容至10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供試品溶液2ml,加50%甲醇稀釋定容至50ml,超聲10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2ml,加50%甲醇稀釋定容至10ml,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取10.0μl進樣。利用回歸方程計算出綠原酸的進樣量(μg),綠原酸量(mg)=綠原酸的進樣量×1250。在上述供試品溶液取2ml,恒重,得干浸膏量m(mg),浸膏量(mg)=m×50。方差分析結果見表3。(注:m即為2ml藥液恒重所得干浸膏重)。表2正交實驗設計方案及數據分析(略)

表3方差分析(略)

2.4揮發油提取工藝的研究用揮發油測定法分別對荊芥穗、薄荷、連翹三藥材對提取時間進行研究。分別稱取藥材500g,加6倍水量,加熱回流,考察。結果見表4。表4揮發油提取率-時間(略)

2.5優選工藝驗證按處方比例稱取各藥材56g,平行兩份,加6倍量水,加熱回流提取3次,40min/次,合并各次提取液濃縮并定容至100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取供試品溶液2ml,加50%甲醇稀釋定容至50ml,超聲10min,離心10min,取上清液2ml,加50%甲醇稀釋定容至10ml,經微孔濾膜(0.45μm)濾過,取10.0μl進樣。利用回歸方程計算出綠原酸的進樣量(μg),綠原酸量(mg)=綠原酸的進樣量×1250。在上述供試品溶液取2ml,恒重,得干浸膏量m(mg),浸膏量(mg)=m×50。結果見表5。表5優選工藝驗證(略)

3討論

從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提取的次數有顯著差異,其它兩因素無顯著差異,結合直觀分析,確定工藝為A3B3C3,但加水量、提取時間對提取效果影響不大。考慮節約成本,縮短工藝時間,擬考慮為A1,C1。

分別對3味有揮發油的藥材進行了考察,結果在兩小時內其揮發油均能較完全提取,提取率達90%以上。其提取時間與水提工藝時間相同即可。

驗證實驗結果表明,該工藝可行。即以加6倍量水,加熱回流提取3次,40min/次,為最佳提取工藝。

篇4

1.1儀器Agilent1100Series高效液相色譜儀(安捷倫公司);SartoriusBP211-D電子天平(德國賽多利斯公司)。

1.2試藥

麻黃、芍藥、細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和五味子藥材(均購于成都市荷花池中藥材市場);磷酸二氫鉀、磷酸;甲醇和乙腈為色譜純。

2方法[2,3]

2.1指標及含量測定方法《中國藥典》2005版收載的小青龍湯現有制劑均只以方中的芍藥苷為質量控制指標,因此本方保留該質量控制指標。復方中麻黃為君藥,因此增加鹽酸麻黃堿為質量控制指標。

2.1.1鹽酸麻黃堿含量測定方法鹽酸麻黃堿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10.83mg于100ml容量瓶中,以甲醇定容,搖勻,精密吸取2ml于25ml量瓶中,甲醇定容,搖勻,過0.45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備用。

麻黃供試品的制備:精密量取復方提取液適量(相當于麻黃生藥0.2g)于已干燥的錐形瓶中,低溫揮干,以25ml甲醇溶解,稱定重量,超聲處理45min,放冷,再稱定重量,以甲醇補足減少量,搖勻,濾過,精密量取續液1ml,置中性氧化鋁柱(100~200目,內徑1cm,1.5g)上,以50%甲醇洗脫,收集洗脫液約9ml于量瓶中,加磷酸1滴,以50%甲醇定容搖勻,過0.45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備用。

測定方法:C18柱(250mm×4.6mmDiamonsil5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9∶90),以三乙胺調節pH=4.5,檢測波長207nm,流速1ml/min,柱溫25℃,理論板數以鹽酸麻黃堿峰計,不得低于3000。

鹽酸麻黃堿標準曲線的繪制:分別吸取鹽酸麻黃堿對照品溶液2,4,6,8,10,12,16,20,24μl進樣,按照測定方法測定,繪制標準曲線。結果見圖1。回歸曲線Y=1722.7X+39.103,R2=0.9998,鹽酸麻黃堿進樣量在0.017288~0.207456μg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1.2芍藥苷含量測定方法

芍藥苷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芍藥苷對照品適量,加入量瓶中,甲醇定容,制成60μg/ml的甲醇對照品溶液,過0.45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備用。

白芍供試品溶液的制備:精密量取復方提取液適量(相當于白芍生藥0.1g),水浴揮干,以35ml稀乙醇轉移至50ml量瓶中,超聲處理30min,冷卻至室溫,稀乙醇定容,搖勻,過0.45μm微孔濾膜,取續濾液備用。

測定方法:C18柱(250mm×4.6mm,Diamonsil5μm),流動相為乙腈-0.1%磷酸(14∶86),檢測波長230nm,流速1ml/min,柱溫25℃,理論板數以芍藥苷峰計,不得低于2000。

芍藥苷標準曲線的繪制:分別吸取芍藥苷對照品溶液1,2,3,4,6,8μl進樣,按照測定方法測定,繪制標準曲線,(見圖2)。回歸曲線Y=15414X+2.5391,R2=0.9998,芍藥苷進樣量在0.006~0.048μg間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

2.26種提取工藝的優化研究及結果

2.2.1不同提取溶劑回流提取工藝研究及結果以水、60%乙醇、95%乙醇為提取溶劑,按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因素水平安排按照表1執行,實驗按各正交表實施,結果用SPSS11.5作方差分析,確定優化工藝。結果見表2~7。表1不同溶液回流提取工藝因素水平(略)表2以水為溶劑回流提取考察結果(略)表3以水為溶劑回流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表4以60%乙醇為溶劑回流提取考察結果(略)表5以60%乙醇溶劑回流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表6以95%乙醇為溶劑回流提取考察結果(略)表7以95%乙醇為溶劑回流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

由方差分析結果分析得,影響因素大小為:提取次數(C)>提取溶劑量(A)>提取時間(B),3個因素均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2B2C3。

由方差分析結果得,影響因素大小為:提取時間(B)>提取溶劑量(A)>提取次數(C),3個因素均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3B2C2。

由方差分析結果分析得,影響因素大小為:提取次數(C)>提取溶劑量(A)>提取時間(B),3個因素均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3B2C3。

2.2.2不同提取溶劑滲漉提取工藝研究及結果以水、60%乙醇、95%乙醇為提取溶劑,按L9(34)正交表進行實驗。因素水平安排按照表8執行,實驗按各正交表實施,結果用SPSS11.5作方差分析,確定優化工藝。結果見表9~14。表8不同溶劑滲漉提取工藝因素水平(略)表9以水為溶劑滲漉提取考察結果(略)表10以水為溶劑滲漉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表11以60%乙醇為溶劑滲漉提取考察結果(略)表12以60%乙醇溶劑滲漉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表13以95%乙醇為溶劑滲漉提取考察結果(略)表14以95%乙醇為溶劑滲漉提取方差分析結果(略)

由方差分析結果分析得,影響因素大小為:滲漉液量(A)>滲液速度(C)>藥材粒度(B),A和C因素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3B2C3。

由方差分析結果得,影響因素大小為:藥材粒度(B)>滲漉液量(A)>滲漉速度(C),B因素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1B3C1。

由方差分析結果分析得,影響因素大小為:滲漉液量(A)>藥材粒度(B)>滲漉速度(C),A因素具有顯著性影響,優化工藝為A2B2C1。

2.3不同提取工藝及提取溶劑對提取工藝的影響對比研究

2.3.1不同正交實驗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5。表15不同正交實驗結果分析(略)

2.3.2不同優化提取工藝的對比研究按照上述各種優化工藝,分別稱取復方藥材進行提取試驗,以提取液中鹽酸麻黃堿和芍藥苷的含量為指標加權(權重系數依次為0.6和0.4),綜合評價提取工藝。對比不同提取工藝的差異。結果見表16。表16不同工藝驗證結果(略)

2.3.3相同方法不同溶劑對提取工藝的影響研究結果見表17。表17不同溶劑時間的比較結果(略)

2.3.4相同溶劑不同提取方法間的比較研究結果見表18。表18不同提取方法比較結果(略)

2.3.5綜合評價結果實驗表明,在考察范圍內,小青龍湯提取工藝優劣順序為60%乙醇回流提取>水回流提取>60%乙醇滲漉>95%乙醇回流提取>水滲漉;提取方法對比研究結果表明,回流提取方法效果較滲漉提取方法效果好;提取溶劑對比研究表明60%乙醇為提取溶劑較其他兩種溶劑效果好。

3討論

現有小青龍湯成方制劑只選擇了芍藥苷為含量控制指標,對于復方制劑的多指標多成分而言,顯得質量控制過于單一。本研究從處方構成出發,增加君藥麻黃的指標成分鹽酸麻黃堿為指標,更多的注重全方的系統性。

實驗結果均反應回流提取法較滲漉法的提取效果好,其中提取溶劑又以60%乙醇為佳,這與控制指標的選擇有一定的關系,但是是否在藥效方面有正變的關系,還需要進行藥效學研究。

小青龍湯整體提取的不同工藝比較結果得出,優化提取工藝為12倍量60%乙醇回流提取2次,1.5h/次。所得優化提取工藝合理可行,可作為小青龍湯的提取工藝。

【參考文獻】

[1]段富津.方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5.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馬云淑,寧朝香.小青龍滴丸的制備工藝及質量標準[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1999,22(3):14.

篇5

【關鍵詞】小檗堿提取工藝黃連黃柏三顆針正交實驗

Abstract:Beingthecommonmedicine,berberinehasextensiveapplicationsinclinicalpharmacy.Therehavebeenmanystudiestoimprovetheyieldingrateofberberineinrecentyears.Thearticlesumsupstudiesontheextractingtechnologyofberberine.

Keywords:Berberine;Extractiontechnology;RhizomaCoptidis;PhellodendronamurenseRupr;Berberis;Orthogonaltest

小檗堿又稱黃連素,廣泛分布在植物界,大約有4個科10個屬植物都已發現有小檗堿存在。小檗堿是黃色針狀晶體,表現為季銨型、醇型3種互變異構體,其中以季銨堿型最穩定。小檗堿能緩慢溶解于冷水(1∶20)或冷乙醇(1∶100),在熱水或熱乙醇中溶解度比較大,難溶于丙醇、氯仿或苯,鹽類的溶解度都比較小,硫酸鹽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1∶30,鹽酸鹽微溶于冷水。小檗堿可從三顆針、黃連、黃柏等植物中提取。由于黃連生長緩慢,價格較高,黃柏來源也較少,現我國主要應用三顆針作為提取原料。

小檗堿是臨床上一種常用的廣譜抗菌藥,主要用于菌痢、胃腸炎、癰腫等細菌性感染。現代研究證明小檗堿有抗腫瘤、抗心率失常、降壓、降血糖等作用,在臨床上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需求量日益增加。為提高小檗堿提取效率,近些年來對小檗堿提取工藝的研究很多,本文對這一方面作一綜述。

1酸水法提取小檗堿

酸水法是目前工業生產提取小檗堿常用的方法。從三顆針中提取小檗堿,常用多倍量的0.3%硫酸水溶液浸泡24h,濾液用石灰乳調pH值至12,過濾,濾液用鹽酸調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鹽,使食鹽完全溶解,放置過夜,抽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1]。或用0.5%的硫酸水溶液冷浸提取,酸水液用石灰乳調pH值到7左右,濾液濃縮用鹽酸調pH值到2~3,再加入6%左右的精制食鹽,使食鹽完全溶解,過濾,沉淀溶于熱水,加石灰乳調pH值到8.5~9趁熱過濾,濾液再用鹽酸調pH值到2~3,放冷過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2]。廖志新等[3]以產于青海等地的三顆針為原料,采用正交實驗法,對酸水法提取鹽酸小檗堿的生產工藝進行研究,找出了最佳的提取工藝。根據實驗結果,鹽酸用量達到pH=1,浸提劑量也應在浸透材料量之上超出兩倍,食鹽用量應使提取液濃度達到5%~7%;浸提總時間應達到12~24h,浸提劑溫度控制在80℃至沸點之間;浸提劑濃度(即硫酸濃度)為0.5%~0.7%最佳。黃祖良等[4]報道從十大功勞根粗粉中提取小檗堿,用0.5%左右硫酸溶液浸泡24h,次日,把浸泡液傾出,浸泡液(收集8~10倍量浸泡液,后50%留作下一批套用),用濃鹽酸調pH值到1.5左右,按10%(W/V)的量加入精制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提取率為1.23%。據龐小雄等[5]報道,采用正交實驗優選三顆針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根據鹽酸小檗堿的提取條件,選定浸泡時溶劑的用量,稀硫酸的濃度,石灰乳沉淀的pH值兩個因素,確定最佳工藝溶劑的量是藥材的16倍,稀硫酸濃度為0.2%,加石灰乳沉淀雜質時的pH值為9,精制時調酸的溫度是60℃。肖美鳳等[6]報道,用正交實驗法對黃連中小檗堿提取工藝進行優選,采用分光光度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其最佳提取工藝是0.4%硫酸水溶液,16倍量的溶劑,石灰乳調pH值到10,精制時加入酸的溫度不低于50℃,該工藝經濟實用,小檗堿提取率較高。孫波等[7]就水提法部分進行正交優選,確定水提法用水煎煮3次,3.5h,加水量14倍為最佳工藝。預實驗中,結果表明用0.5%酸水作溶媒提取最佳。呂霞[8]報道用0.5%硫酸水溶液提取黃連中小檗堿,分別采用索氏提取、超聲提取和浸漬提取,HPLC法分析小檗堿濃度分別為16.401,14.246,13.415μg/ml。方陣等[9]優選黃連的最佳酸水提取工藝為2%的鹽酸,12倍量的水,回流3次,1.5h/次。

2石灰乳法提取小檗堿

石灰乳法也是當前工業生產上常用的方法。如用滲漉法從黃柏中提取小檗堿,稱取黃柏粗粉200g置大蒸發皿中,加入石灰乳攪拌均勻,常法裝滲漉桶,加入飽和石灰水浸泡6h后滲漉(pH值在10以上),控制流速5~6ml/min,收集滲漉液2000ml,加入滲漉體積7%(質量濃度)的固體食鹽,攪拌后放置過夜,過濾,沉淀,用熱水溶解,趁熱過濾。濾液加鹽酸調pH值為2,放置過夜,過濾,沉淀用蒸餾水洗至中性,抽干后于80℃下干燥,即得鹽酸小檗堿粗品[10]。黃祖良等[4]從十大功勞中提取小檗堿,用石灰乳適量攪拌均勻,用水浸漬24h后用水滲漉,收集滲漉液適量,用濃鹽酸調pH值為1.5左右,按10%(W/V)加入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提取率為1.17%。石灰乳法用大量的石灰乳可能引起成分損失,也浪費鹽酸,增加了生產成本。尹蓉莉等[11]從黃柏中提取鹽酸小檗堿,比較幾種傳統的提取方法,有酸水法、石灰乳法和醇提法等,并加以改進,結果證明,石灰乳法提取效率優于其他方法。

3乙醇法提取小檗堿

通常黃連根粉用乙醇溫浸,回收大部分乙醇,剩余乙醇濃縮液放置,過濾,濾液加鹽酸、沉淀、放置,過濾得黃色沉淀為鹽酸小檗堿粗品[12]。或用加熱回流提取,稱取一定量的黃連切碎,放入250ml圓底燒瓶中用100ml乙醇作提取溶媒,熱水浴加熱回流30min,放置浸泡1h,抽濾,濾渣重復上述處理兩次,合并3次濾液,減壓蒸出乙醇直到為棕紅色糖漿狀。在棕紅色糖漿狀物中加入1%醋酸(約30~40ml)加熱使溶解,抽濾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濃鹽酸至溶液渾濁為止,放置冷卻,最好用冰水冷卻,即有鹽酸小檗堿析出,抽濾,結晶用水洗滌兩次,再用丙酮洗滌一次,干燥,烘干稱重。席國萍等[13]報道,設計用乙醇法提取小檗堿的正交實驗方案,通過方差分析,得到黃連中小檗堿最佳提取工藝為:溫度為60℃,9倍體積50%乙醇,提取兩次,1h/次,小檗堿提取率為91%以上,平均回收率為97.38%,相對標準偏差為1.48%。黃祖良等[4]研究用75%乙醇回流提取十大功勞根莖粗粉至無色,提取液減壓回收乙醇后,用熱水溶解,趁熱過濾,濾液中加濃鹽酸調pH值為1.5左右,按10%(W/V)加入食鹽放置過夜,濾取析出的鹽酸小檗堿粗品曬干,鹽酸小檗堿粗品提取率為3.47%,粗品中鹽酸小檗堿含量為38.96%,鹽酸小檗堿的提取率為1.35%。呂霞[7]報道用95%乙醇為溶媒,采取索氏提取法,HPLC法分析小檗堿濃度為17.504μg/ml,用95%乙醇、75%乙醇浸漬提取,所得小檗堿的濃度分別為12.120,14.465μg/ml,可見索氏提取明顯優于浸漬。劉圣等[14]用正交實驗法考察黃連中小檗堿最佳提取工藝為:溶劑為6倍量80%乙醇,乙醇中硫酸加入量為0.25%,提取時間為1.5h/次,提取次數為3次,以該工藝制備的鹽酸小檗堿精制品含量在90%以上,適合工業化生產。張樂佳等[15]報道黃連總堿的浸出量與溶劑量,溶劑種類,浸提時間等因素有關,黃連最佳提取工藝是:5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0倍量溶劑,提取2h。羅音久等[16]用正交設計篩選醇提工藝的最佳條件是黃連須粗粉中加入5%的中藥提取因子,37℃恒溫浸泡6h,乙醇連續回流3次,1h/次,總加醇量22倍,所得鹽酸小檗堿總量最高,為3.81%。黃傳俊等[17]采用正交實驗法,以黃連提取的收膏率和鹽酸小檗堿提取量為考察指標,利用HPLC法測定鹽酸小檗堿的含量,結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藝是黃連粗粉加8倍量6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邢俊波等[18]報道用正交法優選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是7倍量的70%乙醇熱回流提取兩次,2h/次提取率最好。張學順等[19]報道比較黃連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液的整體成分及小檗堿的含量,確定最佳提取條件,采用反向色譜柱,以乙腈磷酸二氫鉀溶液(47∶53)1000ml加入SD1.7g為流動相,結果顯示,75%乙醇索氏提取法所得小檗堿含量最高。

4超聲波提取小檗堿

常規提取小檗堿一般費時費力,效率低,而借助于超聲技術卻可得到顯著效果。超聲波提取技術是利用超聲波產生的強烈振動,高的加速度,加速藥物有效成分進入溶劑,從而提高了提出率,縮短了提取時間,并且免去了高溫對提取成分的影響。

郭孝武[20]報道應用超聲技術從黃連根莖中提取黃連素的工藝參數與常規浸泡法相比,超聲提取具有省時、提出率高等優點。在研究從黃連根莖中提取小檗堿時,分別對超聲波處理、超聲波頻率及硫酸濃度等進行了觀察,結果表明用20kHz超聲波提取30min浸泡24h,提取率相同(8.12%)。核磁共振波儀對提取產物研究說明超聲波對小檗堿結構無影響。超聲波用于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的常規堿性浸泡工藝中,超聲波提取30min所得到的小檗堿提取率比堿液浸泡24h高50%以上[21]。呂霞[7]報道用超聲波提取法從黃連中提取小檗堿,稱取黃連粗粉2.0g四份,分別用純水,95%乙醇,75%乙醇,0.5%H2SO4溶液超聲提取30min,過濾,濾渣按上述方法再重復提取兩次。實驗結果用HPLC法分析了各提取液的小檗堿濃度表明用75%乙醇超聲提取所得的小檗堿濃度最高(15.642μg/ml),0.5%H2SO4溶液處理次之,95%乙醇超聲提取小檗堿濃度最低(11.3426μg/ml)。為了考察超聲提取的小檗堿結構是否有變化,以常規浸泡法提取小檗堿成分作對照,用紅外譜儀掃描,核磁共振波譜儀測得兩種提取法所得的小檗堿樣品的光譜和氫圖譜圖一致,說明超聲波提取未破壞小檗堿成分的結構[22]。吳寶華[23]報道,黃柏用甲醇煮后用超聲波處理提取小檗堿,時間短,產率高。魯云博等[24]用HClCH3OH(1∶10)溶液超聲20min的提取方法,可以獲得較高的鹽酸小檗堿提取率。岑志芳等[25]采用超聲波法考察川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出率,優選最佳的超聲頻率。以飽和的石灰水為溶媒,分別以不同頻率的超聲波從川黃柏中提取鹽酸小檗堿并與浸漬法比較,結果用50kHz超聲波提取3次,20min/次,提取率最高,比浸漬高近1倍。

5微波法提取小檗堿

微波指頻率在300~300000MHZ之間的電磁波,其提取機制是,一方面通過微波照射,使植物細胞破裂,細胞內的有效成分自由流出轉移至溫度較低的提取介質中;另一方面,微波產生的電磁場加速被提取組分由物料內部向提取溶劑界面的擴散速率。鄧遠輝等[26]用微波法提取黃連中的小檗堿,以干固物和小檗堿含量測定值為指標,比較微波和回流兩種方法。干固物測定結構顯示,在單位時間內微波處理較回流好,具有明顯優勢;以小檗堿含量為指標,結果顯示回流提取小檗堿含量高于微波提取。郭錦棠等[27]用微波索氏聯合工藝提取小檗堿。選用不同粒度的黃連藥材,精確稱量10g,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混合均勻,在變頻微波爐中,以不同水平的微波功率,輔助時間進行微波照射,每份樣品待其冷卻后,重復照射1次。微波預處理后,在索氏提取器中以不同水平的提取溶劑用量與提取時間進行提取,將提取液靜置過夜,取上清液加鹽酸調pH值為2,然后加入18%的食鹽水,將生成的沉淀靜置一段時間后過濾,水洗后放入電熱鼓風干燥箱,在60~80℃加熱干燥,得到鹽酸小檗堿粗品,計算收率。通過正交實驗優選條件為,微波功率520W,(80%功率檔),輻照時間1.5min×2次,基質含水量20ml,粒度為中粒,提取溶劑用量100ml,提取時間4h,重復實驗3次,鹽酸小檗堿粗品平均收率5.634%。實驗表明,微波-索氏聯合工藝比單用索氏提取得到的小檗堿收率明顯要高,與傳統提取方法比,提取效率高,無需過濾,工藝簡單。

張海容等[28]用正交法優化微波萃取條件,與傳統的酸堿法浸提小檗堿比較研究,確定工藝條件:80℃萃取溫度,固液比為1∶15,時間1.5min,傳統溶劑法萃取溫度70℃,固液比為1∶20,時間24h,與稀硫酸浸泡提取比,微波萃取工藝提取時間大大縮短,產量可提高30%,操作簡便,省時節能易于控制。

6酶法提取小檗堿

酶工程技術是近幾年來用于重要工業的一項生物工程技術。通過酶反應溫和地將植物組織分解,加速有效成分的釋放提取,選用相應的酶可將影響液體制劑澄清度的雜質如淀粉、蛋白質、果膠等分解去除,并且針對根中含有脂溶性成分多,通過葡萄糖苷酶或轉糖苷酶,使脂溶性成分轉化成水溶性糖苷類,酶反應提取溫度低,可較大幅度地提高得率。例如,馬田田[29]用黃柏提取小檗堿之前用纖維素酶進行預處理,可提高小檗堿收率,與未加酶的提取進行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張福維等[30]報道用纖維素酶預處理黃柏提取鹽酸小檗堿,收率比不加酶時高28%,其最佳的實驗流程為:10g黃柏加入80mlpH4.5檸檬酸緩沖溶液,50℃恒溫6h酶解,過濾,濾液中加入0.3mlH2SO4放置10h過濾,濾液中加入石灰乳調pH8~9,過濾,濾液用鹽酸調pH值到1.5,向溶液中加入食鹽至8%,放置5h,過濾得鹽酸小檗堿粗品。梁柏林,周民杰[31]用正交實驗法研究酶法提取小檗堿的最佳工藝條件,確定酶解黃連的最佳工藝條件:溫度40℃,時間90min,pH4.0,酶用量30mg/g;酶提取工藝比傳統乙醇法提小檗堿產率提高49%。馬桔云等[32]選用黃連提取小檗堿研究了加酶組和未加酶組對有效成分小檗堿提取的影響,新工藝比原工藝只是多了一個向其中加入纖維素酶的酶解過程,但這兩種工藝提取的小檗堿含量有顯著差異,而提取的成分一致,因此,考慮是否將新工藝用于黃連提取的工業化中。

7微量法提取小檗堿

微型化學實驗是近年來國內外迅速發展的一種實驗新方法,有用量少,經費少,環境污染小,安全性好,時間短等優點。據報道[33]用微量法提取黃柏中的小檗堿與常規化學實驗相比,只是產率略低。具體數據見表1。表1常規化學實驗與微型化學實驗比較(略)

8半仿生提取小檗堿

半仿生提取法,是指從生物藥劑學的角度,模仿口服藥物及其在胃腸道的轉換過程,采用一定pH的酸水和堿水依次連續提取,目的是提取含指標成分高的活性混合物,它與純化學觀點“酸堿法”是等同的,又因為此種提取方法的工藝條件要適應工業化生產的實際,不能完全與人體條件完全相同,僅半仿生而已,故稱“半仿生提取技術”。這種提取方法的特點是可以提取和保留更多的有效成分,能縮短生產周期,降低成本。

林慧彬等[34]以小檗堿的含量為指標,采用半仿生提取法,對黃連解毒湯的最佳藥材組合方式進行篩選,優化了組合配伍。張學蘭等[35]以小檗堿,總生物堿,干浸膏量為指標對黃柏做半仿生提取法和水提取法相比較,結果表明,半仿生提取液明顯優于水提取液。

9超臨界萃取提取小檗堿

超臨界萃取是今年來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現代提取分離技術,主要是利用二氧化碳在超臨界溫度下具有流體的性質來提取低極性成分,通過加入少量極性稍大的溶劑作為夾帶劑,提高溶劑的極性擴大提取成分的極性范圍。日本學者系川秀治等[36]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以TLC為指標,用超臨界萃取的方法對黃連有效成分進行了提取。齊艷寧[37]也報道,通過實驗研究,超臨界萃取的方法與傳統溶劑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效成分高度濃縮,收率高,藥理效果好,且毒性降低。

【參考文獻】

[1]陳友梅.中藥化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3.

[2]吳劍峰.天然藥物化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69.

[3]廖志新,李玉林,紀蘭菊,等.青海產三顆針中鹽酸小檗堿的最佳提取工藝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8,10(2):62.

[4]黃祖良,何有成,韋國峰,等.從植物十大功勞中制取四氫小檗堿的工藝研究[J].廣西化工,2006,31(2):6.

[5]龐小雄,徐立良.黃連中鹽酸小檗堿提取實驗方法的改進[J].廣東藥學院學報,1996,12(4):261.

[6]肖美鳳,姚沅平,何飛,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懷化醫專學報,2004,3(2):26.

[7]孫波,張永光.正交優選黃連中鹽酸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海峽藥學,1999,11(3):100.

[8]呂霞,張鴻雁,蔣文強,等.HPLC法分析優選黃連提取方法[J].山東醫藥工業,2003,22(4):2.

[9]方陣,吳健,王康才,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水提工藝[J].時珍國醫國藥,2001,12(11):982.

[10]楊紅,郭向東,程詠梅,等.中藥化學實用技術,第1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9.

[11]尹蓉莉,楊軍宣,李化,等.黃柏中鹽酸小檗堿提取實驗方法的改進[J].基層中藥雜志,2000,14(6):27.

[12]冀春茹,王浴銘,劉延澤.中藥化學實驗技術與實驗[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232.

[13]席國萍,何照范.黃連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山東農業生物學報,2004,6.

[14]劉圣,唐麗琴,陳禮明,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中小檗堿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國藥房,2004,15(1):18.

[15]張樂佳,夏新華.黃連提取工藝的研究[J].中成藥,2001,23(6):398.

[16]羅音久,曾中良,古淑英,等.黃連須中鹽酸小檗堿的提取工藝研究[J].四川畜牧獸醫學院學報,2002,16(3):17.

[17]黃傳俊,李其蘭,高申蓉,等.正交實驗優選黃連提取工藝[J].中國藥師,2005,8(8):699.

[18]邢俊波,劉云.正交設計優選黃柏中小檗堿的提取工藝[J].時珍國醫國藥,2003,14(3):129.

[19]張學順,趙曉義,郭仲平.RP-HPLC法分析優選黃連提取方法[J].齊魯藥事,2005:5.

[20]郭孝武.超聲提取對黃連素提出率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1995,20(11):673.

篇6

關鍵詞:揮發油正交實驗提取工藝

是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的干燥頭狀花序,是我國常用中藥。傳統研究認為具有散風清熱、平肝明目作用。可用于風熱感冒、頭痛眩暈、眼目昏花[1]。現代國內外藥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腫瘤、消炎、抗菌、抗氧化、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抗病毒等多種藥理活性[2,3]。其中揮發油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目前,揮發油的提取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有機溶劑提取法、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等[4]。其中有機溶劑法容易引入雜質,造成有機溶劑殘留[5];超臨界流體萃取法的成本較高;水蒸氣蒸餾法簡單,容易操作,是《中國藥典》中揮發油含量測定用的方法。但對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油的最佳工藝條件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實驗通過改進《中國藥典》揮發油提取方法,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正交設計考察了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時間和蒸餾時間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確定了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發油的最佳工藝。

1材料與儀器

1.1材料

干燥(購于江蘇省射陽縣洋馬基地),為菊屬植物杭白菊的干燥花蕾;氯化鈉,無水硫酸鈉,正己烷均為分析純。

1.2儀器

揮發油提取器(南京金正玻璃儀器廠);萬能粉碎機;電子分析天平;標準篩(浙江上虞市道墟張興沙篩廠);調溫試電熱套(通州市申通電熱器廠);水浴鍋。

2方法與結果

2.1揮發油的提取取一定粉碎度的50g,精密稱定,置2000ml圓底燒瓶中,參照《中國藥典》Ⅰ部附錄XD[1]并作改進,加一定量飽和氯化鈉溶液與數粒玻璃珠,振搖混合后,連接揮發油測定器與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端加水使充滿揮發油測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燒瓶時為止,再從冷凝管上端加入2ml正己烷,然后將燒瓶置電熱套中加熱至沸,調溫并保持微沸一定時間,停止加熱,放置片刻,開啟測定器下端活塞將水緩緩放出,收集揮發油,無水硫酸鈉脫水,50℃水浴3h揮去正己烷,得到淡黃色揮發油,精密稱重,計算提取率。

揮發油提取率(%)=中揮發油含量/重量×100%

2.2不同浸泡液對揮發油得油量的影響稱取粉碎50g,加入500ml飽和氯化鈉/蒸餾水,在浸泡2h、蒸餾5h下進行提取,實驗重復3次,對比兩條件下的提取率(見表1)。結果表明,使用飽和氯化鈉可以提高提取率,這可能與加NaCl溶液促進油水分離、減少揮發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有關[6],所以在正交實驗中采取用飽和氯化鈉溶液浸泡。表1不同浸泡液對揮發油得油量的影響(略)

2.3揮發油提取的單因素實驗前期預實驗研究發現,揮發油得率與其粉碎度、加水量、浸泡時間、蒸餾時間有關系,因此首先通過單因素實驗考察提取揮發油的工藝條件。

2.3.1粉碎度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按照“2.1”項方法,設粉碎度為整棵、剪段、20~40目、40~60目、60~80目、80~100目、100目以上,10倍加水量,2h浸泡時間,5h蒸餾時間下進行水蒸氣蒸餾提取,稱量并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1。

根據擴散定律:藥材粉碎度愈細,浸出效果愈好,成分得率愈高[7]。在圖1中發現:揮發油提取率隨著粉碎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粉碎度達到100目以上時,容易糊化并產生很多泡沫,溶液易暴沸,導致揮發油溢出,以致收集量很少,究其原因為粉碎越細,揮發油含量越低[8]。過細的粉末加水加熱時成糊狀,容易引起焦化和暴沸現象,故實驗選擇80~100目的粉碎度作為最佳粉碎度。

2.3.2加水量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按照“2.1”項方法,設加水量為8,10,12,14,16,18,20倍,粉碎度為粉碎的混合顆粒,浸泡2h,蒸餾5h下進行水蒸氣蒸餾,稱重并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2。

由圖2可知,加水量在14倍時揮發油的提取率為最高,可以認為加水量過多導致溶液易暴沸,影響提取效果,導致揮發油溢出,水量過少又不能充分浸潤,故選擇14倍為最佳加水量。

2.3.3浸泡時間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按照“2.1”項方法,設浸泡時間為0,2,4,6,8,10,12h,粉碎度為粉碎的混合顆粒,10倍加水量,蒸餾5h下進行水蒸氣蒸餾,稱重并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3。

由圖3實驗結果可知,揮發油提取率隨著浸泡時間的延長而增大,在10h達到最大值并保持至24h,浸泡理論認為浸泡可使植物細胞間隙變大,組織細胞充分膨脹,加速細胞內、外液動態交換而有利于揮發油的提取[9]。因此,可以認為浸泡10h組織已經充分膨脹,本著工業生產節約時間原則,浸泡時間選擇10h為最佳提取時間。

2.3.4蒸餾時間對揮發油提取率的影響按“2.1”項方法,設蒸餾時間為3.5,5,7,9,10,11,13,15h,粉碎度為粉碎的混合顆粒,10倍加水量,2h浸泡時間下進行水蒸氣蒸餾,稱重并計算提取率。結果見圖4。

觀察圖4提取過程可以看出,蒸餾13h前揮發油蒸餾出的比較多,后來隨著蒸餾的繼續,蒸餾出來的揮發油量增加緩慢。這是由于隨時間推移,料液中油類組分減少,因此揮發油蒸餾出的量減少。從圖4中可以看出,在蒸餾13h達到最大值并保持至15h,故選擇13h為最佳蒸餾時間。

2.4提取工藝參數的優化-正交實驗

2.4.1正交實驗設計根據單因素結果,以揮發油提取率為評定指標,選擇粉碎度(A)、浸泡時間(B)、加水量(C)和蒸餾時間(D)為考察因素,每個因素3個水平,選用L9(34)正交表,實驗安排見表2。表2揮發油提取工藝因素水平(略)

2.4.2正交實驗結果按照表2正交實驗設計,如“2.1”項方法進行實驗,計算提取率,結果見表3~4。

表3正交實驗結果(略)表4方差分析表(略)

由表3中極差直觀分析,各因素作用主次順序為A>D>C>B,表4方差分析結果表明:A,D因素的影響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P<0.01),B,C因素具有顯著性(P<0.05),最優水平為A3B3C3D3,即粉碎度80~100目,蒸餾時間13h,加水量14倍,浸泡時間10h。此結果與單因素實驗結果一致。

2.5驗證實驗為進一步驗證正交實驗結果的可靠性與重現性,按最佳工藝條件如“2.1”項方法進行3次平行實驗,揮發油得量分別為0.279,0.274,0.272g,揮發油平均得量為0.275g,在該條件下揮發油提取率為0.55%。

3討論

飽和氯化鈉和蒸餾水作為浸泡液體的對比實驗認為飽和氯化鈉對揮發油在水中溶解度有降低作用,但在單因素試驗中,考慮節約生產成本,浸泡時未加入飽和氯化鈉,僅僅加了蒸餾水,故提取率小于正交試驗中的組合提取率。

本次實驗所用產自江蘇省射陽縣洋馬基地的杭白菊,在實驗中蒸餾出的揮發油油滴散布在水中,有些密度大的成分甚至降至揮發油提取器的刻度下端,導致無法聚集,故實驗中采取加入少量正己烷的方法以促進揮發油的聚集。

實驗過程中發現粉碎的質輕,漂于水面上不易浸透,因此加入飽和氯化鈉浸泡時應注意攪拌,使浸泡時能夠充分浸潤。

通過正交實驗和驗證實驗表明揮發油的提取工藝是科學的、可行的,影響揮發油提取的主要因素為粉碎度,其次是蒸餾時間、加水量、浸泡時間。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A3B3C3D3,即粉碎度80~100目,浸泡時間10h,加水量14倍,蒸餾時間13h。在此工藝條件下揮發油提取率為0.55%,與按照《中國藥典》方法提取杭白菊揮發油的提取率0.1632%[10]、0.300%[11]相比,提取率有所上升。此最佳工藝條件簡單安全,不污染環境,適用于工業生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218.

[2]MotohikoUkiya,ToshihiroAkihisa,KenYasukawa,etal.ConstituentsofCompositePlantstriterpenediolstriolsandtheir3-0-TriterpenefattyacidestersfromedibleChrysanthemumflowerextractandtheiranti-inflammatoryeffects[J].AgricFood,2001,49:3187.

[3]Alvarez-Castellanos,PinoPBishop,ChrisDPascual-Villalobos,etal.Antifungalactivityoftheessentialoilofflowerheadsofgarlandchrysanthemumagriculturalpathogens(Chrysanthemumcoronarium)against[J].Phytochemistry,May,2001,57(1):99.

[4]薛焰,郭立瑋,沈靜,等.超臨界萃取與溶劑法聯用提取滁菊有效成分的工藝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0(2):102.

[5]ZhengCS,YaoBS,LiM.StudysontheextractionprocessofvolatileoilfromAngelicasinensis[J].TianjinUnivLightIndus,2001,36:32.

[6]丁艷霞,郭中獻.正交實驗法優選草果揮發油的提取工藝[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06,25(4):38,61.

[7]張兆旺.中藥藥劑學,第1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971.

[8]陳有根,王漢章,黃敏,等.關于《中國藥典》揮發油測定方法的商榷[J].時珍國醫國藥,1998,9(4):344.

[9]鄭勇,張志蘭.正交實驗法優選豆蔻揮發油提取工藝[J].時珍國醫國藥,2006,17(4):596.

篇7

關鍵詞:加工貿易;技術溢出效應;自主創新

珠三角地區既是我國加工貿易的最早起源地,也是我國加工貿易發展最為成熟的地區。外商投資的加工貿易不僅是珠三角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而且在廣東省對外貿易中占主導地位。我國發展加工貿易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外資進入能帶來先進技術,產生技術外溢,進而帶動我國產業的技術進步。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的技術溢出效應是低還是高,帶來的技術溢出效應到底有多大,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已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一、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特點

珠三角加工貿易的技術溢出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征,大體經歷三個階段:

(一)1978~1990年是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主要采取“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的模式。早在召開前的1978年8月底,東莞市虎門鎮就正式成立了中國內地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編號為“粵字001”。盡管這家企業的規模不大,設備較落后,產品檔次也不高,但在春潮萌動的中國內地卻搶吃了第一只“螃蟹”,從此揭開了珠三角直接利用外資的序幕。在改革開放之初,珠三角地區一無資金,二無技術,三無管理經驗和國外銷售渠道,但珠三角也有自身的優勢,勞動力豐富而且便宜,土地資源多而且價格低。不僅如此,改革開放之時正是香港產業升級換代之日,香港商人受廠租、勞動力價格居高不下的困擾,急于把勞動密集型產業遷出香港,轉移到生產成本相對較低的地方。珠三角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人文優勢以及生產成本優勢,成為港商的首選地區。珠三角人則因勢利導,以鄉鎮企業為依托,以“三來一補”為突破口,積極發展加工貿易。

(二)1991~2000年是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發展階段。主要表現為高新技術產業逐漸成為珠三角經濟發展的第一增長點。計算機及軟件、通訊、微電子及基礎元器件、新一代視聽產品、機電一體化、重點輕工和家電等七大主導產業快速發展,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行業和產品逐步提高。一大批國際知名跨國公司來珠三角興建高新技術企業,世界500強IBM、飛利浦、杜邦、惠普、三星、施樂、康柏等跨國公司相繼在珠三角設立獨資或合資企業,同時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在珠三角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發展階段,珠三角人從實踐中逐步意識到“三來一補”的局限性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但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當時人們主要還是關注提升外資加工貿易的技術水平。采取的措施是在淘汰低檔次、技術落后、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三來一補”企業的同時,有選擇地引進了一大批高科技的加工貿易企業。珠三角在提升外資加工貿易科技含量的過程中,自然也帶來了技術的溢出效應。主要體現在:第一,加工貿易產品的技術含量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高對珠三角地區的同行有很強的競爭作用和示范作用,本地企業通過學習和模仿產生了大量的技術溢出效應。第二,加工貿易與本地產業有密切的關聯程度。這一時期,加工貿易的生產料件已經完全改變了全部依靠進口的格局。第三,加工貿易企業普遍重視管理人員、科技人員的培訓。在加工貿易企業中,外商出于勞動力成本及其它因素的考慮,往往選擇和招聘當地的優秀人才加以培訓和管理,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懂技術、會管理、熟悉國內外市場的人才。經過技術培訓的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一旦由外資加工貿易企業流向其他企業或自創企業時,所學的各種技術也隨之外流,從而引起溢出。

(三)2001年至今是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飛躍階段。珠三角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第三階段的最大特點是不少跨國公司的研發中心落戶珠三角,并且跨國公司本土化的趨勢初見端倪。隨著國際產業轉移的深化,跨國公司紛紛在珠三角設立研發機構。截至2005年底,杜邦、本田、日立、三星等知名跨國公司在珠三角就已設立了研發機構243家。這些研發中心上接研發源頭,下連規模生產企業和市場,為珠三角吸收和承接國外高水平技術,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研發平臺。在珠三角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飛躍階段,技術溢出效應有實質性的突破。主要表現在:大規模引進成套設備逐步被引進關鍵技術、關鍵設備所替代。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為了能進入珠三角市場,競相以各種方式向珠三角輸出技術,技術引進的結構在不斷優化。隨著珠三角企業技術引進水平的不斷提高,引進的目的逐步從單一生產技術的引進轉向以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強創新能力的技術引進,引進技術方式多元化。跨國公司向珠三角輸出技術,除了有技術許可、技術服務、入股投資等傳統方式之外,還有相互交換技術使用權、特許專營等新形式,加工貿易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本地化。重用本地管理和技術的精英使不少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業績明顯上升,促使跨國公司向人才本地化轉變。

二、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主要路徑

(一)技術模仿的路徑。技術可以通過模仿和示范產生溢出效應。珠三角生產規模較大的本地企業,相當一部分是在加工貿易的技術、管理等方面示范效應下,通過學習、模仿和競爭,逐漸發展壯大,甚至超過了競爭對手。美的、科龍、格力就是在西方跨國公司的巨大壓力下,跟蹤跨國公司的技術,經過模仿和創新,不斷提高家電業技術水平的典型代表。

(二)配套生產的路徑。發展珠三角配套產業是珠三角外向型經濟實現技術外溢的直接渠道。在珠三角地區,加工貿易企業的生產料件已經完全改變了改革開放初期全部依靠進口的格局,產品本地化水平逐步提高。以電子信息產品為例,珠三角已集聚了5萬多家電子信息企業,打印機配套率達91%、PC機達80%、激光視盤機達64%,穩壓電源達53%、計算機主板及功能板達41%。珠江三角洲已成為世界級的IT業制造基地。不少與外資加工貿易企業合作、為外資廠提供配套加工零配件的本地企業,在加工配套過程中逐步積累了原始資本和掌握了生產技術以及市場營銷網絡,由“配角”地位逐步轉化為市場的“主角”。

(三)人才流動的路徑。在通常情況下,加工貿易企業的技術與管理人員當地化比例越高,流動性越強,向內資企業流動越多,技術外溢效果越好。掌握技術的人員的流動可以產生技術溢出效應。這是珠三角取得技術溢出效應的重要形式。珠三角加工貿易企業聘用了當地大量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普通的員工,實際上就是間接地向珠三角提供技術轉移。在珠江三角洲地區,有不少人在加工貿易企業積累了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市場資源,成為自身創業的重要資本。昨天的“打工仔”,今天成為大大小小的“老板”,在珠三角地區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

三、珠三角地區提升加工貿易技術溢出的啟示

(一)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創新是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核心。珠三角地區的經驗表明,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模仿創新是后進地區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經濟和技術趕超的關鍵所在。沒有對轉移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在此基礎上的模仿創新,該地區的發展和產業升級換代的目標就難以實現。如果加工貿易帶來的技術溢出長期停留在低技術、低層次的水平上,只會強化經濟發展對外來資本的依賴性,這樣雖然可以使某一地區的經濟出現暫時的繁榮,但有可能由于生產成本上升,加工貿易企業人走樓空,最終導致經濟出現“空心化”的現象。

(二)縮小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的根本途徑是本土企業的自主研發。跨國公司轉移技術的主要目的,是在保持技術壟斷的前提下,獲得技術創新的利潤最大化。以技術壟斷為前提,跨國公司進行的技術轉移都是成熟性技術。不論處在全球化生產鏈條的哪個環節,從事加工貿易的東道國企業都不可能獲得最先進的技術轉移和技術溢出,依靠技術轉移和技術溢出也就不可能實現產業技術的趕超。即使位于核心的產業鏈條,依靠核心技術的轉移與溢出也是十分有限的。進入21世紀,珠三角人發現,外資加工貿易企業可以向國內轉移一般性的先進技術,但真正核心、領先的技術是絕對不可能轉移的。利用加工貿易的技術溢出是一個地區產業技術升級的一種辦法,但真正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最終還得靠本土企業的自主研發。

(三)開展深加工結轉是實現技術溢出的有效方式。深加工結轉是指加工貿易企業將保稅進口料件加工的產品結轉至下一家加工貿易企業深加工后復出口的經營活動。據統計,目前珠三角七成加工貿易企業采購配套以深加工結轉的方式實現。在全省IT、計算機和家電行業中,80%以上的手機部件、90%以上的計算機零部件和100%的彩電部件都可以在珠三角地區內實現配套。

(四)產業集群的形成是技術溢出的有效載體。僅僅在加工裝配環節取得成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通過向上下游環節延伸,并獲得更多的技術轉移和后向聯系,才能獲得更多的技術溢出和加工貿易利益,否則,勞動力成本上升之時就是加工貿易利益喪失之日。加工裝配產業是無根工業,即本地勞動力成本上升之日,就是加工裝配產業轉移之時。如果不能在加工裝配活動中獲得技術溢出,不能培養出具有相當素養的產業大軍,現時加工裝配活動中所得收益將會隨著加工貿易產業向外轉移在瞬間化為烏有。如果該地區形成了產業集群,即使加工貿易企業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向外轉移,本地仍可通過向增加值相對較高的前向或后向生產環節轉移,實現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雙重升級,繼續分享加工貿易利益。

篇8

[關鍵詞]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2-0260-01

在工業園區的建設中,應該充分利用好相關的新技術、新思想,能不斷推動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保證順利完成農村經濟發展的轉型。盡管當前我國的工業園區發展取得一定進步,但在很多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1,2],應該結合當前縣級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不斷總結和分析,找出不足之處,重點探討縣級工業園區建設中的關鍵問題,并以此提出相應的對策。

1 A縣級工業園區的發展現狀

此縣級工業園經過六年的發展,已經逐步建立起標準化的工業廠房,面積達到380萬m2,硬化道路能夠實現20km,排水管道鋪設長達24km,整體具有較好的綠化面積,當前入住的項目已經達到100個左右,到位資金高達14萬億元,成功將解決了將近一萬人的就業問題。隨著不斷的發展,該工業園在很多方面的產業已經初具規模,盡管發展速度相當快,但在質量方面還存在很大的欠缺之處,發展中面臨著不少的困難。

2 縣級工業園區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分析與思考

2.1 自主發展能力欠缺

在工業園區的發展中,從政府層面來看,應該給予一定的支持和幫助,政府的扶持則對于工業園區的發展必不可少。其招商引資也大都是屬于政府行為的幫助,由此可見,在工業園區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則是起到了主導作用,另外,當地政府的考核指標之一也是工業園區的經營情況。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業園區往往僅重視引資的總量、規模等指標,并沒有從企業內部發展的角度進行過多的考慮,導致企業的創新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大下降,這樣就只會單純地依靠政府,而沒有較強的自主發展能力。

2.2 招商引資的難度大

從該工業全區的地理位置等客觀條件考慮,由于受到人才、交通等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招商引資難度。當前,從工業園區的地理位置考慮,并沒有高速公路、高鐵等直接相連,這樣就會造成投資者對于該園區的信心有所下降。另外,考慮到工業園區的發展歷史,并沒有將最新的營銷手段應用于其中,并沒有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微信、微博等營銷手段,招商項目并沒有經過必要的包裝和加工,這樣就會造成入園企業數量有限。

2.3 融資途徑較少

可以看出,當前的工業園發展模式還維持在初步發展階段,要想保證后續的穩定可持續化發展,就應該具備雄厚的資金實力,當前的園區資金來源僅依靠政府的財政撥款,還包括部分土地出讓金以及貸款。在這樣的背景下,大部分有依賴于政府,而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商業化開發比例還比較低,并沒有從融資角度形成比較好的良性循環階段[3]。

2.4 產業集聚度比較低

從該縣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相應涉及到的a業發展基礎還不雄厚,從園區產業結構來分析,大多還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具備比較低的技術含量,這樣就是所謂的處于產業層次低的問題[4]。由于發展時間有限,并沒有具備龍頭企業,相互之間也沒有形成較強的企業關聯度,也就是具備比較低的產業集聚度。

3 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3.1 進一步讓工業園區的定位更加明確

從無數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要想保證園區建設獲得成功,就應該做好先行規劃工作,這樣才能進一步推動工業園區的健康發展。在此過程中,首先應該保障園區功能進一步確定,實現園區的健康穩定發展。根據相應的發展規劃目標的要求,秉承科學規劃、合理設計的原則,結合當地的特點和優勢,應該保證能夠使得產業特點愈加明顯,保證園區的功能區、工業區更加合理和使用。另外,還應該積極采用分類指導的思想,不斷通過積累營造具有鮮明特色的主導產業,保證形成蓬勃發展的特色園區。

3.2 全力推進工業園區一體化建設

應該從縣域經濟的實際情況出發,不斷努力做好工業園區的一體化建設工作,能夠集中做好服務、生活以及生產的各方面工作,體現出整體性一體化特點,具體來說,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應該保障園區服務配套體系進一步完善,能夠履行好管委會在其中的責任,進一步明確其在行政、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能夠積極聯系相關部門,做好園區的服務管理工作,做好自身的定位,努力為企業發展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切實履行好自身的責任;二是,應該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的進一步加強,應該從園區的實際需求出發,積極開展配套設施的建設,比如,員工公寓、學校培訓、文化娛樂場所等;三是,應該保證中介機構的進一步完善,充分發揮他們的服務性作用,做好扶植中小型企業的作用,為新入園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有效處理企業中各種風險因素,快速發揮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保障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3.3 優化園區的產業優化升級

針對工業園區的發展來說,應該重視招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完善招商工作,創新招商模式,為工業園區的發展提供新鮮的血液。另外,結合當前工業園區的產業層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應該解放思想,多在科技型、服務型企業中考慮,不斷利用信息化科技發展來進行產業轉型升級,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利用不斷延伸的產業鏈,利用企業集聚效益,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經營規模,鼓勵進行品牌戰略,不斷提升企業的知名度,打造極富特色的產業鏈。

3.4 創新園區的融資機制

當前,工業園缺乏資金,表現在在處理燃氣、供水、污水等方面存在很大問題,如果不能夠擺脫傳統的模式,單純依靠政府的自助,這樣就會形成越來越大的資金缺口問題,同時,不能形成統一化標準的工業廠房建設,在此背景下,就造成了用地集約化程度較低。應該進一步創新投融資模式,積極參考“共同建設,經營開發”的方案。在有條件的基礎上,可以選擇專業化的管理團隊,能夠將先進的理念融入園區管理中,建立工業園區開發公司,積極將政府和市場資源開展整合,保證相應優勢得到發揮,進一步提升園區的開發建設。

4 結束語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著縣域經濟也呈現出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對于我國的整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開展縣級工業園區的建設中,存在著很多挑戰和機遇,在這個經濟轉型期,縣級工業園區的建設應該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努力從自身實際出發,克服建設中存在的經濟發展模式、融資困難等方面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通過本文的論述,希望對于今后我國的縣級工業園區發展建設具有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 楊永星.西部地區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困境與出路分析--以遵義余慶縣為例[J].才智,2013,(26).

[2] 袁四牯.縣級工業園區建設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農村財政與財務,2008(11).

推薦范文
推薦期刊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日本全部一级视频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欧洲性开放少妇zozo | 欧美、日本v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啪 一区二图三区国产精品 | 亚洲a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