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雜志創刊于1981年,是一本由廣東省教育廳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44-1129/G8,國際標準刊號為1007-323X。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體育社會學、競技體育研究、民族傳統體育、運動人體科學、學校體育研究,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體育政策分析、體育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體育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1.53,表明該雜志在體育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譯稿請事先征得翻譯版權并在文后予以說明,如出現著作權爭議,后果由譯作者自負。
Ⅱ、中文題名不應超過20個漢字。并應譯成相對應的英文題名,英文題名僅僅第一單詞的第一字母大寫。題名中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共用的縮略語。
Ⅲ、參考文獻,在每一文獻后加注文獻類別標號,專著標號為[M],論文集為[C],論文集內文章為[A],期刊文章為[J],報告為[R],博士論文和碩士論文為[D]。
Ⅳ、稿件結尾請注明作者姓名、單位、職務(職稱)、學位、電子郵箱和聯系電話(手機)。
Ⅴ、基金項目:項目名稱、項目號。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林文弢 | 71 | 低氧運動;骨骼肌;運動生物化學;糖尿病;低氧 |
翁錫全 | 47 | 運動生物化學;低氧運動;枸杞汁;糖尿病;遞增... |
周毅 | 41 | 足球;體育產業;足球運動;體育;職業足球俱樂... |
韓會君 | 37 | 體育;社區體育;珠江三角洲;群眾體育;公共體... |
羅興華 | 35 | 運動員;運動性疲勞;老年人;體質;體育活動 |
劉江南 | 33 | 珠江三角洲;體育產業;競技體育;群眾體育;短... |
徐佶 | 32 | 休閑體育;田徑運動;步頻;步長;體育教育 |
許永剛 | 31 | 籃球;競技體育;社會體育;籃球運動;珠江三角... |
王君 | 30 | 足球;進攻;防守;賽季;比賽 |
朱征宇 | 28 | 排球;體育教學;網球;公共體育服務;體育器械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廣州體育學院 | 1707 | 體育;運動員;教學;競技;籃球 |
華南師范大學 | 157 | 體育;運動員;健身;大學生;高校 |
廣東工業大學 | 127 | 體育;籃球;教學;運動員;競技 |
北京體育大學 | 119 | 體育;運動員;競技;乒乓;乒乓球 |
上海體育學院 | 105 | 體育;武術;運動員;文化;社會 |
廣州大學 | 91 | 體育;運動員;教育;跆拳道;教學 |
中山大學 | 83 | 體育;運動員;競技;教學;高校 |
韶關學院 | 69 | 體育;教學;健身;身體;體操 |
華南理工大學 | 66 | 體育;高校;教學;普通高校;足球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 56 | 體育;社會;文化;運動員;女排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6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6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57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 |
33 | 廣東省體育局軟科學研究項目 |
31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4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基金 |
2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2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0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19 | 廣東省科技計劃工業攻關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4CTY006)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TY017)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TY017)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CTY020) |
3 | 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7JDTDXM89002) |
3 |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073ss07030) |
3 |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重點學科基金(T0902) |
2 |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09N-02) |
2 |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8151007601000002)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