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雜志審稿人時,需要考慮多個因素以確保審稿人的專業性和公正性。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步驟和策略:
一、明確審稿標準
首先需要明確審稿的標準,審稿人應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審稿經驗以及良好的學術道德。
二、利用數據庫資源
通過SCI、SSCI、A&HCI、ISTP等學術數據庫,可以檢索到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雜志領域相關的科學家和學者的信息。
三、參考文獻
論文中的參考文獻作者通常是該領域的專家或學者,他們的研究興趣和領域與論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參考文獻作者可以作為審稿人的重要來源。
四、尋找雜志編委或學術會議主席
雜志編委和學術會議主席通常是該領域的權威專家,他們具有廣泛的學術聯系和豐富的審稿經驗。
五、認真填寫推薦理由
如果雜志要求作者推薦審稿人,作者應認真填寫推薦理由,說明審稿人的專業背景、研究領域與論文內容的契合度等。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報》雜志基本信息
主管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主辦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國內刊號CN:45-1351/TN,國際刊號ISSN:1673-808X
創刊時間:1981年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廣西
出版語言:中文
審稿周期:1個月內
主要欄目: 電磁場與微波、信號與信息處理、通信與電子、計算機與信息安全、數學、機電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這些欄目不僅為不同電子階段的研究者提供了展示平臺,也滿足了電子實踐者對各類電子問題的探討需求。
收錄情況: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SA 科學文摘(英)、哥白尼索引(波蘭)、劍橋科學文摘、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等,這些數據表明了該雜志在電子領域的學術價值和傳播影響力。
期刊榮譽:Caj-cd規范獲獎期刊、中國優秀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JFD)、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等,在電子學術理論界有著良好的聲譽和廣泛的影響,對推動電子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古天龍 | 38 | OBDD;裝配序列規劃;有序二叉決策圖;離散事件... |
歐陽繕 | 37 | 濾波器組;頻率分集;原型濾波器;探地雷達;濾... |
張紅梅 | 23 | 入侵檢測;神經網絡;多點觸摸;無線傳感器網絡... |
張向利 | 22 | 以太網;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控系統;任務調度;... |
姜興 | 21 | 寬帶;KU波段;高增益;天線設計;微帶天線 |
李郴良 | 21 | 線性互補問題;變分不等式;瀑布型多重網格方法... |
紀元法 | 21 | 接收機;衛星信號;北斗;衛星導航;信號 |
黃廷磊 | 20 | 無線傳感器網絡;重金屬;光散射;ZIGBEE;中間... |
朱志斌 | 19 | 全局收斂性;SQP算法;超線性收斂;共軛梯度法... |
劉慶華 | 18 | 濾波器組;原型濾波器;穿墻雷達;頻率分集;自...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 1665 | 網絡;圖像;傳感;信號;感器 |
桂林電子工業學院 | 61 | 教學;課程;計算機;教育;解調 |
華南理工大學 | 16 | 中繼;中繼站;網絡;多用戶;TD-S... |
中國科學院 | 15 | 加密;加密方案;傅里葉;傅里葉變... |
廣西師范大學 | 14 | 教學;非同期;隱喻;隱喻思維;英... |
廣西科技大學 | 11 | 網絡;網絡安全;值模擬;印制板;... |
昆明理工大學 | 11 | 嵌入式;異構;異構數據庫;有源電...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11 | 電子設備;卷積;UG;導師;導師素... |
解放軍理工大學 | 10 | 網絡;組網;無線;應急通信;通信 |
福建師范大學 | 9 | 線性互補問題;非線性互補問題;補...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910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65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 |
87 | 廣西教育廳科研項目 |
86 | 廣西壯族自治區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 |
81 | 廣西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 |
37 | 廣西無線寬帶通信與信號處理重點實驗室主任基金 |
34 | 桂林市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 |
27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8 | 廣西可信軟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 |
16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661005) |
1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361018) |
11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2013GXNSFFA019004)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1061010) |
1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71186) |
10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0728206) |
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0501009) |
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072043) |
7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2013GXNSFAA019334) |
7 | 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2011GXNSFA018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