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研究》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古漢語研究》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古漢語研究》雜志創刊于1988年,是一本由湖南師范大學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季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43-1145/H,國際標準刊號為1001-5442。
《古漢語研究》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簡訊、冷門絕學專欄,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文學政策分析、文學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文學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41,表明該雜志在文學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古漢語研究》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文章各章節或內容層次的序號,一般依一、(一)、1、(1)等順序表示。
Ⅱ、正文標題:正文標題的層次不宜過多,層次序號為一、(一)、1、(1),層次少時可依次選序號。正文一級標題用加粗的宋體4號字,二級以下標題用加粗的宋體小4號字。
Ⅲ、參考文獻僅限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主要文獻,近3年的文獻應占30%以上,近5年的文獻應占50%以上,并應對照原文核實。
Ⅳ、中文摘要一般限在200字以內,應包括研究背景、方法、結果、結論或討論四部分內容;關鍵詞一般3-5個。英文摘要及關鍵詞則與中文的相對應。
Ⅴ、來稿一經決定采用,即發用稿通知;三個月未收到用稿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蔣冀騁 | 30 | 釋義;《回回藥方》;阿漢對音;說文;中原音韻 |
王云路 | 18 | 中古漢語;詞匯研究;構詞;中古漢語詞匯;近代... |
汪維輝 | 17 | 漢語詞匯史;常用詞;近代漢語;漢語;詞匯 |
鄭賢章 | 17 | 漢文佛典;疑難字;俗字;考釋;音義 |
李運富 | 16 | 漢字;用字;古今字;漢字形體;借用 |
魯國堯 | 15 | 漢語音韻學;語言學;音韻學;顏之推;二重證據... |
楊寶忠 | 15 | 疑難字;考釋;《漢語大字典》;續考;字書 |
馬重奇 | 14 | 音系;閩南方言;字典;方言;音系研究 |
孫良明 | 14 | 語法分析;語法;復句;漢語;語法研究 |
劉曉南 | 12 | 宋代;通語;方言;通押;古音學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湖南師范大學 | 239 | 漢語;釋義;說文;語法;語言 |
浙江大學 | 114 | 漢語;語詞;詞語;詞匯;中古 |
南京大學 | 100 | 漢語;語音;音韻;方言;詞語 |
四川大學 | 75 | 漢語;古漢語;詞語;詞義;中古 |
中國社會科學院 | 71 | 漢語;代詞;古漢語;語義;語義演... |
北京大學 | 69 | 漢語;古漢語;語法;語義;訓詁 |
北京師范大學 | 65 | 漢語;漢字;說文;古文字;構形 |
復旦大學 | 62 | 漢語;古漢語;詞義;語源;同義 |
廈門大學 | 49 | 漢語;語音;方言;釋義;音系 |
武漢大學 | 37 | 漢語;語法;語法化;語義;定語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35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73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47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28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23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3 | 博士科研啟動基金 |
12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6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6 |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
5 | 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25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184) |
7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ZD128)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無)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4BYY016)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BYY057)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5BYY003)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ZD118)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YYB011)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BYY048)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0CYY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