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煤灰綜合利用》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粉煤灰綜合利用》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粉煤灰綜合利用》雜志創刊于1987年,是一本由河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13-1187/TU,國際標準刊號為1005-8249。
《粉煤灰綜合利用》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建筑結構、巖土力學、材料科學、市政工程、研究與應用,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工業政策分析、工業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工業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論文優秀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38,表明該雜志在工業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粉煤灰綜合利用》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文中數字凡能用阿拉伯數字的均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如:70年代、10億元、8年以下、《北京金融評論》2011年第1輯等。
Ⅱ、選題要突出前沿問題、難點問題、疑點問題、熱點問題、重點問題,具有現實針對性。
Ⅲ、摘要應具有獨立性,應該是可以被引用的完整短文;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應有邏輯順序;句子之間要上下連貫,互相呼應;句型應力求簡單,少用或不用長句。
Ⅳ、作者姓名按署名順序排列,姓名之間以逗號分隔。
Ⅴ、文獻按作者姓氏的第一個字母依A-Z順序分中、外文兩部分排列,中文文獻在前,外文文獻在后。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張雄 | 44 | 混凝土;水泥;相變材料;礦渣;聚羧酸減水劑 |
施惠生 | 35 | 粉煤灰;水泥;高鈣粉煤灰;脫硫石膏;垃圾焚燒... |
翟建平 | 29 | 粉煤灰;粉煤灰漂珠;漂珠;SUB;金礦床 |
李雙喜 | 28 | 混凝土;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研究;力學... |
錢覺時 | 26 | 粉煤灰;混凝土;磷酸鎂水泥;水泥;固硫灰渣 |
劉娟紅 | 24 | 混凝土;粉煤灰;耐久性;性能研究;充填材料 |
張永娟 | 23 | 水泥;混凝土;顆粒群分布;顆粒群;礦渣微粉 |
王智 | 22 | 粉煤灰;混凝土;固硫灰渣;聚羧酸減水劑;減縮... |
陸文雄 | 21 | 乳膠粉;混凝土;粉煤灰;干粉外墻膩子;鋼渣微... |
趙風清 | 20 | 鋼渣;礦渣;粉煤灰;建筑石膏;蒸壓磚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同濟大學 | 253 | 混凝土;粉煤灰;水泥;煤灰;抗壓 |
河海大學 | 102 | 混凝土;水泥;有限元;水泥基;粉... |
武漢大學 | 94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磷渣;膠凝 |
新疆農業大學 | 87 | 混凝土;粉煤灰;水泥;瀝青;瀝青... |
重慶大學 | 59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水泥;微珠 |
武漢理工大學 | 56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水泥;路面 |
河北建研科技有限公司 | 50 | 建筑;混凝土;節能;地震;裝配式 |
河北工程大學 | 48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裝配式;抗... |
學研究院 | 45 | 粉煤灰;煤灰;混凝土;建筑;泵送 |
中南大學 | 44 | 粉煤灰;混凝土;煤灰;水泥;砂漿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188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35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35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27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8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 |
16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 |
16 | 河北省建設科技研究計劃項目 |
14 | 新疆水利水電工程重點學科基金 |
9 |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 |
9 | 河南省科技攻關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9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J20B02) |
6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9CB623104) |
4 | 陜西省教育廳科研計劃項目(12JK0895)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1BAJ04B05) |
4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1CB610704)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478087) |
4 | 甘肅省建設科技攻關項目(JK2007-11) |
3 | 四川省教育廳重點項目(2006A095) |
3 | 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2007GS04093) |
3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01GB6107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