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養殖問題和養殖技術

時間:2023-04-04 14:37:42

緒論:在尋找寫作靈感嗎?愛發表網為您精選了1篇黑山羊養殖問題和養殖技術,愿這些內容能夠啟迪您的思維,激發您的創作熱情,歡迎您的閱讀與分享!

黑山羊養殖問題和養殖技術

水城區位于“中國涼都”六盤水市核心腹地,每到秋冬季節,寒天多濕的天氣讓當地人食用羊肉已成為大多人的早餐首選。廣泛的市場需求,使得養殖水城黑山羊成為轄區內養殖戶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的好門路。水城黑山羊為偶蹄目牛科山羊屬動物,體格中等偏小,體軀較為勻稱,略呈長方形,背平。公、母羊絕大多數有角、有髯,公羊角粗大,呈鐮刀狀,略向后外側扭轉,母羊角較小,多向后上方彎曲,向外側扭轉。毛被光澤好,大多為黑色,少數為白色、黃色和雜色。毛被內層生長有短而稀的絨毛。黑山羊皮板張幅大,面積為5000cm2~6400cm2。厚薄均勻,富于彈性,背毛多為黑色,性情溫順;具有繁殖率高,一般可年產兩胎,每胎可產兩羔,體格強健、抗病力強、出肉率高、生長速度快等優點。黑山羊在自然環境下采食牧草和樹葉,所食用的材料不易收到污染,尤其是化肥、農藥對牧草的污染很小,飼養過程中也極小使用抗生素等,與其它肉產品比較而言,水城黑山羊的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膻味極小,營養價值高,是我國目前確認的無公害草食類肉用性地方良種羊之一[1]。

1當前水城區黑山羊養殖存在的問題

1.1養殖模式單一,以散養放牧為主

轄區內無大型水城黑山羊規模養殖場,主要以散養為主,一家一戶養殖幾只或者十幾只,在房前屋后搭建相應圈舍,偶有人、畜、禽混居、混養的情況,飼養環境較為惡劣,疫病較多,加之放牧羊只糞便隨意排泄,滋生蒼蠅、蚊蟲等滿天飛,影響了村容村貌,不有利于鄉村振興,產業化道路任重道遠。養殖戶專業知識不夠的前提下,養殖死亡時有發生,對養殖戶擴大規模的積極性產生影響。

1.2生物安全意識薄弱,容易感染布病

對人畜共患病認識不足,在養殖過程中,不注意安全防護,在接觸帶布魯氏病菌病的羊只,有感染風險。例如:有養殖戶手部或者皮膚受傷后,還繼續從事養殖活動,加之有養殖戶隨意引種,不落地申報,當發現羊只感染布病時,為時已晚。

1.3動物防疫主體責任認識不足,不配合官方開展采樣監測等工作

沒有積極主動落實主動免疫、主動申報檢疫等工作,把動物作為自己的私人物品,可以隨意處置,春秋兩季防疫,不積極免疫注射,簡單的認為自己的羊只沒有癥狀即為健康,依然還有靠天吃飯的認知。發生死亡后處理不規范,隨意丟棄或者埋藏,更有甚者銷售到附近餐館。當發生重大動物疫病時,不及時上報,導致疫病傳播加劇,給疫病控制加大難度,或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官方部門抽檢采集羊血時不配合。以要放牧,或者有事外出等原因,刻意阻攔采樣工作,就算配合采樣,也要求采集少許,達不到檢測樣本數量要求。

1.4飼養管理粗放,養殖利潤低下

水城黑山羊出欄體重在30kg~40kg左右,飼養管理處于較低水平,營養供給不足,導致出欄周期較長,甚至可達14個月。投入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飼養的羊只所獲得的經濟價值。再加上沒有適時的進行摸底,自己飼養的存欄數有多少,也不知道,對于羊只丟失或者被盜也不知曉,養殖利潤極其低下。

2水城黑山羊規模化養殖技術要點

2.1加強飼養管理,提高機體抗病力

2.1.1設計建造的羊舍要規范。

山羊圈舍需要選在地勢較高、通風好、光照充足,有一定坡度的地方,養殖圈舍根據成本投入來建設,最好建成半開放式的高床羊舍,配備自動飲水器,刮糞機等,遇嚴寒時用帆布或草簾等遮擋,保持冬暖夏涼[2]。

2.1.2養殖圈舍環境衛生要干燥清潔。

養殖人員應定期開展環境場內清潔工作,對羊床、食槽等進行沖洗、消毒。時常對羊舍進行通風,尤其是夏天高溫天氣,要降低圈舍內溫度;尤其要加強舍內糞污處理,糞便清理后應集中堆放,可采用堆積發酵后進行售賣,減少在圈舍內的堆積時間,避免環境污染和加大疫病傳播的風險。

2.1.3飼喂要規律,營養要豐富。

按時喂養,讓羊只機體形成條件反射,根據性別、日齡、生理等不同情況,給予羊只不同營養的草料,避免吃不飽,不得吃的情況。牧草是山羊主要日糧,但是牧草不能充分滿足羊只的生長需要。因此,在滿足肉羊對牧草需要的同時,必須給羊只補充精料,還可在一定時間內進行自由采食。

2.2科學免疫注射,獲取抗體保護

根據當地羊病發生的流行病學情況,結合場內的風險因素,確定接種疫苗的種類,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按時、足量的完成免疫注射工作[3]。并積極配合當地疫控機構做好采樣、送樣、監測、檢測等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防治結合的疾病綜合防控措施。水城黑山羊常用疫苗有以下幾種:

2.2.1羊口蹄疫病。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類動物共患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是患病動物口腔黏膜、蹄部和乳房發生水皰和潰瘍。轄區主要采用口蹄疫O型亞洲A型二價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通常在每年春秋兩季進行,免疫保護期6個月。注射部位在頸側中部上三分之一處,深部肌肉注射,羔羊每只0.5mL,大羊每只1mL。

2.2.2小反芻獸疫。

俗稱羊瘟,是由小反芻獸疫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病毒性傳染病,主要感染小反芻動物,以發熱、口炎、腹瀉、肺炎為特征。主要采用小反芻獸疫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通常在每年3月進行,單獨免疫,不與其它疫苗聯合使用,免疫保護期3年。頸部皮下注射,1月齡以上每只1mL。

2.2.3山羊痘。

山羊痘是由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皮膚和粘膜上發生特異性痘疹,可見到典型的紅斑、丘疹、水泡、膿皰和結痂、脫落等病理過程,常由于繼發感染而使病死率大大提高。主要采用山羊痘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通常在每年3月中旬進行,免疫保護期1年。大小羊一律尾根內側或股內側皮下注射每只0.5mL。

2.2.4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又稱羊支原體性肺炎,是由支原體所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高熱,咳嗽,胸和胸膜發生漿液性和纖維素性炎癥,病死率很高。主要采用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通常在每年3月下旬進行,免疫保護期1年。6月齡以下每只肌注3mL,6月齡以上每只肌注5mL。

2.2.5羊快疫、羊腸毒血癥、羊猝狙和羊黑疫。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羊突然發病,病程極短,其特征為真胃粘膜呈出血性炎性損害;羊腸毒血癥是魏氏梭菌(產氣莢膜梭菌D型)在羊腸道內大量繁殖并產生毒素所引起的綿羊急性傳染病,發病急,死亡快,死后腎臟多見軟化為特征;羊猝狙是由C型產氣莢膜桿菌引起的,以急性死亡為特征,伴有腹膜炎和潰瘍性腸炎;羊黑疫又稱“傳染性壞死性肝炎”,是由B型諾維氐梭菌引起的綿羊、山羊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癥,本病以肝實質發生壞死性病灶為特征。以上疫病主要采用羊三聯四防干粉滅活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免疫保護期1年,實際生產中可一年免疫2次。需要使用20%氫氧化鋁膠生理鹽水溶液將其溶解成1mL每頭份,成年羊和羔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1mL。

2.3做好驅蟲及動物保健,降低養殖成本

養羊生產期間,寄生蟲病的危害不容忽視,養殖戶要對羊群進行定期驅蟲,可有效降低由寄生蟲引起的一系列的發病風險。山羊常見的體內寄生蟲有羊肝片蟲、絳蟲、肺線蟲等,對羊體內寄生蟲病的控制,多數選在3月份、10月份進行驅蟲;山羊常見的體外寄生蟲有疥螨、跳蚤等對體外寄生蟲病的控制,主要做的驅蟲工作,一般情況下,每年3次的全身藥浴較合適,選擇氣溫適宜時進行,避免感冒。根據山羊體重將碳酸氫銨以及磺胺脒片加入飼料中喂食,1次/d,連用2d,間隔2個月再用1次。有健胃、驅蟲、殺菌作用。切忌連續或長期使用單一品種藥物,應選擇多種藥物交替使用。科學營養喂養,預防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的缺乏。使用羊舔磚、預混料。舔磚的主要功能是促進消化、為牛羊提供豐富的營養物質,主要由食鹽、微量元素、維生素、磷酸氫鈣、糖蜜、尿素、驅蟲藥等多種成分混合壓縮加工而成的,可防治羊的礦物質營養和微量元素缺乏癥,如幼畜佝僂病、異嗜癖、營養性貧血、產后癱瘓等;足夠的鈣、磷可提高受孕率及繁殖力、增加體重及產仔存活率。可在精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蒜皮,可有效預防部分有害細菌侵害,進一步提高機體抵抗力。

2.4加強引種管理意識,防止外來疫病侵入

在引進種羊時,應嚴格遵守相關畜禽引種要求,落地要申報檢疫,確保健康方可入場。引羊前要對圈舍、運動場徹底清掃,并用2%的濃戊二醛進行環境消毒。隔離圈舍要遠離生產區[4]。在引進羊種后,進行布病篩檢,如果引種地與飼養地的環境條件、飼養方式、飼養水平相差比較大,應按循序漸進的方法進行過渡,使羊盡可能地減少刺激,應急較大,進行抗應激治療。隔離養殖半個月后,觀察看山羊是否健康,無異常后,再進行混群飼養,逐步一起放牧,盡可能減少外來疾病的傳染風險。

2.5提高疫病(情)處置能力,減少經濟損失

對場內羊發生傳染病和疑似傳染病時,按照“早、快、嚴、小”的處置原則。應立即隔離,并根據隔離觀察的情況采取措施。病死羊要妥善處理,或深埋或焚燒,做到清除病源,控制流行,及時撲滅,切勿抱有僥幸心理。若發生小反芻獸疫、口蹄疫、布魯氏菌病等重大動物傳染病時,要上報當地獸醫行政主管部門,及時、有效地處理好疫情,減少損失,禁止將動物轉移,甚至售賣。

2.6做好生物安全防護,避免感染人畜共患病

布魯氏菌病又稱布氏桿菌病或者是布病,是一種常見的動物源性傳染病。從事養羊是布魯氏菌病感染高風險人群,常見的傳染源有帶菌的或者是發病的牛、羊等。一般預后比較好,如果及時規范的治療可以治愈。臨床主要的癥狀可見反復的高熱、大汗、乏力、關節痛,還有肝、脾及淋巴結腫大等。一旦感染后,沒有進行及時的治療,容易造成喪失勞動力、不孕不育等后果,在羊只養殖中,一定要注意防護。養殖人員要加強理論知識學習,注重生物安全防護,進入養殖場開展工作,應戴手套、佩戴口罩,禁止穿拖鞋、短褲入場等情況;若手部或皮膚有損傷處,盡可能不要接觸動物,尤其懷孕母畜;養殖人員定期開展布病篩檢,可進行1次/年,也可不定期開展人員布病篩檢。減少和降低從業人員感染風險。重視動物健康巡查工作。場內人員要主動觀察羊只精神狀態等,尤其是母羊發生流產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后,應及時隔離動物,做好消毒,安全防護后采集血液樣品送到縣級疫控機構進行檢測。檢測結果布病陽性后,主動配合獸醫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無害化處理,加強場內消毒。并對其它羊只進行布病篩檢,連續多次篩檢后,確保沒有感染羊只[5]。有條件的大型規模場可進行羊的無布魯氏菌小區創建工作。無疫小區是今后動物防疫工作的方向,是深入落實防疫主體責任的舉措。無疫小區的建設這是一個系統、復雜的工程,也是動物防疫工作高質量完成的體現,不僅大大減少了從業人員感染布病的風險,更是動物防疫水平和畜禽產品質量的進一步提升[6]。

3結束語

在大力發展鄉村特色飲食文化產業中,水城羊肉粉可謂是獨占一席之地,水城羊肉粉的關鍵之處在于羊肉。而羊肉又來源于大大小小的養殖戶,水城區黑山羊養殖歷史較為久遠,大多以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居多,主要以放牧為主,雖然有較好的市場,但是養殖成本投入較大,飼養管理模式粗放,出欄周期較長,使得養殖戶獲得的經濟效益并沒有想象中的可觀。水城黑山羊機體抗病力強,但就規模化養殖來說,還需進一步做好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才能把水城黑山羊養殖產業化,才能使養殖戶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何茂清.云嶺黑山羊養殖中疫病防治及管理[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8,38(1):144

[2]曾祥勇.山羊養殖技術存在問題與發展建議[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2(4):66.

[3]潘紹武.黑山羊生態養殖技術要點[J].當代畜牧,2022(3):87-88.

[4]樊鳳嬌,阿榮.山羊疫病流行特點及綜合防控[J].畜牧獸醫科學(電子版),2021(24):22-23.

[5]李學明.淺談本地黑山羊飼養管理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2021,17(10):125-127.

[6]黃云濤.提高山羊規模養殖經濟效益的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1,37(10):54.

作者:傅瀚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果布戛鄉農業服務中心

友情鏈接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东京搔,亚洲鲁丝片AV无码APP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日本特级婬片免费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第一香蕉 |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rv精品一区二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