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與金融》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財務與金融》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財務與金融》雜志創刊于1986年,是一本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個月內,國內統一刊號為43-1485/F,國際標準刊號為1674-3059。
《財務與金融》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金融論壇、投資與融資、財會研究、管理方略、研討與爭鳴,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金融政策分析、金融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金融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76,表明該雜志在金融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財務與金融》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個月內)
Ⅰ、稿件文責自負。編輯部有權對來稿進行文字和技術性刪改,對實質性內容的修改,則應征求作者同意。
Ⅱ、文章題目應簡明確切地表述文章的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字。
Ⅲ、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部分,其中中文摘要約300字,英文摘要約600-800字。
Ⅳ、文獻說明放在文末,整篇文章順序編碼;同一文獻多次引用需并置,原著名稱只出現一次。外文參考文獻按照國際通告的著錄格式標注。
Ⅴ、論文如為基金資助項目的成果,請注明基金及項目名稱,本刊將優先錄用。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劉愛東 | 12 | 反傾銷;應對反傾銷;上市公司;統計分析;反傾... |
肖序 | 11 | 循環經濟;會計;企業;環境成本;價值流 |
劉冬榮 | 9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實證研究;企業;內部審計 |
陽秋林 | 7 | 社會責任會計;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 |
楊光 | 6 | 高校后勤實體;零基預算;高校;后勤社會化;財... |
張思強 | 6 | 民間非營利組織;績效預算;高校;營利性;民間... |
連育青 | 6 |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國有商業銀行;常態;信貸... |
黃顯官 | 6 | 高校;醫保基金;醫療資源;大學生;醫保 |
王國順 | 6 | 企業;實證研究;實證分析;企業績效;網絡零售 |
吳云錦 | 6 | 會計憑證;財會檔案;案卷目錄;工資表;會計檔...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南大學 | 313 | 財務;企業;高校;會計;實證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8 | 企業;會計;績效;財務;融資 |
新疆財經大學 | 49 | 會計;企業;融資;審計;現金 |
中國人民銀行 | 33 | 銀行;金融;人民銀行;審計;財務 |
湖南農業大學 | 32 | 財政;會計;信貸;融資;農業 |
長沙理工大學 | 30 | 教育;會計;企業;高校;財務 |
湖南大學 | 26 | 審計;財務;會計;銀行;支付 |
上海理工大學 | 23 | 實證;銀行;商業銀行;實證分析;... |
湖南工業大學 | 22 | 企業;上市公司;財務;戰略成本管... |
浙江大學 | 21 | 高校;校辦;校辦產業;財務;會計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99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8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70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5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17 | 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 |
16 | 江蘇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16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12 | 湖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 |
9 | 湖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 |
9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ZD166)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272068)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172100) |
4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772039) |
4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130162110074)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CGL035)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8AJY040) |
3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AJL006) |
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1171135) |
3 | 湖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2011ZK31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