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科學》的版面費計算方法如下:
1.按版面計算:具體版面計算方式可聯系雜志社或咨詢在線客服。如果文章超出定義范圍則需要多支付一版面的費用。
2.按字數計算:有些期刊會根據論文的字數來計算版面費,例如每千字收取一定費用。
3.額外費用:如果文章需要彩色印刷(如圖表、圖片),可能會額外收取費用。
4.期刊級別和收錄數據庫:期刊的級別和被不同數據庫收錄的情況也會影響版面費。例如,知網收錄的期刊版面費通常較高。
5.期刊政策與優惠:部分期刊可能對特定群體(如學生、學者等)提供版面費優惠。
6.開放獲取:開放獲取期刊通常按文章收取費用,費用較高,涵蓋同行評審、編輯、出版和在線傳播等成本。
《出版科學》雜志的版面費計算方式相對明確,主要依據文章所占據的版面數量進行收費。作者在投稿前,應仔細核對文章字數,并根據期刊的收費標準合理預算版面費。
《出版科學》雜志創刊于1993年,是一本由湖北省新聞出版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期刊。該雜志為雙月刊,審稿周期為預計1-3個月,國內統一刊號為42-1618/G2,國際標準刊號為1009-5853。
《出版科學》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 卷首語、編輯學·編輯工作、出版學·出版工作、發行學·發行工作、多媒體·數字出版、港澳臺出版·國外出版、出版史·出版文化,該雜志注重學術性與實踐性結合,鼓勵創新性研究,尤其歡迎具有理論深度或實證價值的論文。其刊載文章多涉及新聞政策分析、新聞技術應用等熱點議題,為新聞工作者提供前沿的學術參考。
該雜志在學術界具有較高影響力,曾多次入選
,并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擴展版)、北大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這意味著論文能夠被更廣泛的學術群體檢索和引用,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的傳播范圍和學術影響力。
根據最新數據,其影響因子:0.5,表明該雜志在新聞研究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認可度。
《出版科學》雜志須知(審稿周期:預計1-3個月)
Ⅰ、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不應出現圖表、冗長的數學公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縮略語。
Ⅱ、稿件務必注明作者簡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畢業院校、職稱、目前從事何種工作、電話、手機、電子郵箱、通訊地址及郵編。
Ⅲ、注釋是對文章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說明,其序號為①②③……,注釋文字與標點應與正文一致,注釋置于文尾,參考文獻之前。
Ⅳ、本刊有權對網絡媒體以數字化方式復制、匯編、發行、信息網絡傳播本刊全文。
Ⅴ、參考文獻只選擇最主要的、發表在公開刊物上的文獻,一般不超過七篇。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范軍 | 63 | 出版;出版史;書刊;出版業;出版史料 |
方卿 | 35 | 出版;出版學;數字出版;信息載體;出版業 |
黃先蓉 | 32 | 數字出版;出版業;版權保護;出版產業;著作權 |
徐麗芳 | 28 | 數字出版;出版;電子書;出版商;期刊出版 |
林穗芳 | 27 | 慢性萎縮性胃炎;編輯學;中醫藥療法;健脾養陰... |
許潔 | 24 | 出版;科技期刊;出版學;學術出版;出版業 |
吳平 | 24 | 編輯學;出版;經部;書評;編輯出版學 |
張美娟 | 23 | 出版;出版業;出版產業;出版高等教育;供應鏈 |
羅紫初 | 23 | 出版業發展;大學生;國外出版業;出版業;網絡 |
劉錦宏 | 20 | 數字出版;出版;期刊知識;實證研究;出版模式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武漢大學 | 731 | 出版;圖書;數字出版;出版業;文... |
華中師范大學 | 202 | 出版;圖書;出版史;文化;史料 |
人民出版社 | 161 | 出版;圖書;出版工作;文化;漢語 |
南京大學 | 101 | 出版;學術影響;CSSCI;引文;引... |
少年兒童出版社 | 72 | 圖書;出版;文學;讀物;藝術 |
北京大學 | 71 | 圖書;出版;文化;媒體;網絡 |
河南大學 | 63 | 出版;編輯出版;圖書;編輯學;媒... |
武漢理工大學 | 62 | 出版;圖書;知識;數字出版;媒體 |
華中科技大學 | 56 | 圖書;出版;數字出版;策劃;圖書... |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 45 | 圖書;策劃;地球;地球科學;地質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8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88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 |
58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 |
4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 |
22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17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17 |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
9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 |
8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1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ZD025) |
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AZD017) |
6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TQ059) |
6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573081) |
6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05JJD870003) |
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973094) |
5 | 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20070486108) |
5 |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項目(11JJD820005) |
4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H89F03) |
4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06BTQ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