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震研究》于1985年創辦,全刊信息多卻有條有理,堅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經驗共享的主流平臺,國內刊號為:21-1108/P,創刊多年來受到許多讀者的支持和喜愛。
《東北地震研究》現已更名為《防災減災學報》
Ⅰ、注釋:本刊實行“參考文獻”與“注釋”分開排版,“注釋”是對論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緊接正文之后排版,注釋以①②③……的序號單獨排序,并注意注釋符在文中不用上標格式。
Ⅱ、來稿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分、層次分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文字精練、標點符號正確、數據可靠。
Ⅲ、論文格式為: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與郵編,中文摘要,關鍵詞,中圖法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英文題名,英文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地址與郵編,英文摘要與關鍵詞。
Ⅳ、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市級、院級科研課題等。獲得基金項目省市各級科研課題立項的文章應注明其名稱,并注明項目編號。
Ⅴ、正文用五號宋體,表題、表格正文、表注用小五號宋體,行距1.25倍或1.5倍。來稿不要分欄。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曹鳳娟 | 19 | 地震;M;震群;震源機制;中等地震 |
李芳 | 16 | 地震;前震序列;地震活動;地震預報;震源機制 |
鐘以章 | 15 | 地震;核電站;地質災害;廠址;活動性 |
孫文福 | 15 | 地震;地震活動;地震預報;震級;自然周期 |
于笑非 | 14 | 地震;數據庫;地震目錄;岫巖5.4級地震;地震... |
萬波 | 11 | 地震;活動性;地震地表破裂;地震危險性;發震... |
張萍 | 11 | 震源機制;震源機制解;地震;地震序列;M |
于龍偉 | 11 | 地震;地震預報;臨震預報;前震序列;地震活動 |
宋緒友 | 11 | 礦山地震;遙測數字地震臺網;數字地震觀測;煤... |
朱兆才 | 11 | 磁變儀;地磁觀測;地震預報;地震;非線性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遼寧省地震局 | 244 | 地震;前兆;震前;地震前;地震預... |
吉林省地震局 | 66 | 地震;震前;地震前;地震活動;前... |
大連地震臺 | 31 | 地震;地磁;地磁觀測;磁變儀;地... |
山東省地震局 | 23 | 地震;地震活動;震前;地震前;地... |
中國地震局 | 18 | 地震;震前;斷層;火山;地震活動 |
丹東地震臺 | 15 | 地震;地震預報;臺網;地震臺;地... |
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 | 14 | 地震;震源;地震活動;震源機制;... |
牡丹江地震臺 | 13 | 地震;數字地震;地震分析;震波;... |
鐵嶺地震臺 | 12 | 地震;前兆;震前;地震前;M |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 | 11 | 地震;震災;地基;地理信息;地理... |
涉及文獻 | 資助項目 |
21 | 地震科學聯合基金 |
13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9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 |
5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 |
4 | 中國地震局地震監測、預測、科研三結合課題 |
3 |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
2 |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
2 | 地震行業科研專項 |
2 |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 |
2 | 中國地震局震情跟蹤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務專項 |
涉及文獻 | 資助課題 |
7 | 地震科學聯合基金(A07058) |
2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G2004-14) |
2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6BAC01B03-04-04) |
2 | 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6BAC01B03-02-03)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244021) |
2 | 地震科學聯合基金(D08041) |
2 | 地震行業科研專項(200708006) |
2 | 中國地震局震情跟蹤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務專項(2009010108) |
1 | 黑龍江省自然科學基金(G200605) |
1 | “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2004BA601B01-01-01) |
我們不是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推薦,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沈陽市黃河北大街44號遼寧省地震局(東北地震研究編輯部),郵編:110034。
該雜志是省級期刊。收錄在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萬方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
該雜志是一本具有雙刊號的期刊,該雜志的國內刊號是:21-1108/P,國際刊號是:1004-2865。
該雜志是季刊 。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沈陽市黃河北大街44號遼寧省地震局(東北地震研究編輯部),郵編:110034。